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外周血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阳性T细胞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凤娴 徐丽敏 +2 位作者 赵宏丽 康瑞珠 吕建昆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和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在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不同病期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LA的表达情况。结果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降低...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和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在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不同病期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LA的表达情况。结果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显著升高,CD4/CD8的比值降低,与静止期和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静止期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正常人之间无明显差异。进展期患者表达CLA的T细胞亚群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对比静止期也明显增高。而静止期与正常人比较只有CLA+CD8+T细胞显著升高。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CLA在T细胞上的表达对银屑病的病情进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T淋巴细胞亚群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与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盛珉旻 闵仲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7-388,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是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特异的黏附分子,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皮肤归巢受体。活化的T细胞表达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对体内黑...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是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特异的黏附分子,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皮肤归巢受体。活化的T细胞表达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对体内黑素细胞破坏从而导致白癜风发病有重要作用。对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与白癜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将更深入了解白癜风发病中T细胞的异常,并可将其作为白癜风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许毅芳 林媛珍 梁毅 《蛇志》 202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检测吸烟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及Treg细胞的表达,观察免疫指标在COPD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名健康志愿者为A组(正常对照组)、8名吸烟但肺功能正常者为B组、8... 目的检测吸烟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及Treg细胞的表达,观察免疫指标在COPD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名健康志愿者为A组(正常对照组)、8名吸烟但肺功能正常者为B组、8名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C组,收集3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DCs)的比例、CD11c^(+)DCs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Treg细胞(CD4^(+)CD25^(+)FOXP3^(+))及CD4^(+)CD25^(+)CTLA4^(+)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组的CD11^(+)DCs、CD80(B7-1)和CD86(B7-2)表达均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reg细胞表达上,与A组相比,B组及C组的Treg细胞减少(均P<0.05),而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及C组的CTLA4^(+)细胞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烟者及COPD患者外周血中CTLA4/B7呈高表达,Treg细胞比例减少,提示吸烟所致免疫细胞异常可能参与COPD全身炎症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树突状细胞 TREG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与皮肤病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洁 骆丹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是具有皮肤趋向性T细胞的一种归巢受体,类似于唾液酸化路易糖抗原的糖类结构。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阳性T细胞具有对皮肤微环境中抗原的优先应答性、向炎症皮肤迁移及可在血液和皮肤之间再循环的特性,并与一些疾病...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是具有皮肤趋向性T细胞的一种归巢受体,类似于唾液酸化路易糖抗原的糖类结构。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阳性T细胞具有对皮肤微环境中抗原的优先应答性、向炎症皮肤迁移及可在血液和皮肤之间再循环的特性,并与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 皮肤 T细胞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皮肤 T细胞 归巢受体 抗原阳性 唾液酸化 发病机制 趋向性 应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
5
作者 韩凤娴 徐丽敏 +2 位作者 赵宏丽 李敬 薛丑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寻常性银屑病患者70例,其中进展期20例,静止期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银屑病皮损及外周血中CLA的表达情况。结果银屑病皮损中CLA及其... 目的探讨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寻常性银屑病患者70例,其中进展期20例,静止期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银屑病皮损及外周血中CLA的表达情况。结果银屑病皮损中CLA及其配体E-选择素表达均为强阳性。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表达CLA的T细胞亚群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对比静止期也明显增高。而静止期与正常人比较只有CLA+CD8+T细胞显著升高。结论CLA在T细胞上的表达与银屑病病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 T淋巴细胞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皮肤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阎衡 叶庆佾 郝飞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共刺激分子,与B7结合后,通过负性调节T细胞免疫状态以维持免疫自身稳定。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T细胞上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许多疾病有关。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共刺激分子,与B7结合后,通过负性调节T细胞免疫状态以维持免疫自身稳定。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T细胞上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许多疾病有关。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可以封闭B7,阻止某些疾病的进程,从而发挥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变化与CEA、SCC的相关性
7
作者 耿锦楠 张晓微 +1 位作者 颉晓玲 董乔梅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变化与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选择同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变化与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EA、SCC水平及观察组治疗有效和无效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EA、SCC水平,并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绝对计数和CEA、SC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CD8^(+)、CEA、SC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SCC低于治疗前(P<0.05)。NSCLC治疗有效组CD3^(+)、CD4^(+)、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NSCLC治疗有效组CD8^(+)、CEA、SCC均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NSCLC患者CD3^(+)、CD4^(+)、CD4^(+)/CD8^(+)比值与CEA、SCC水平呈负相关(P<0.05),NSCLC患者CD8^(+)与CEA、SC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有所下降,CEA及SCC水平明显上升,临床通过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EA、SCC水平有助于对NSCLC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相关抗原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文旭 施秉银 +3 位作者 王惠芳 侯敏全 吴晓燕 崔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分别用BbvⅠ和MseⅠ检测外显子 1和启动子的多态性。计算CTLA 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与正常人相比 ,外显子 1GG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在AIT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AA纯合子基因型和AG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②GD患者启动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T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OR =2 .6 1) ;HT患者虽然有较多的CC基因型及较少的CT基因型 ,但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③GD患者启动子为CC纯合子 ,外显子 1为GG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OR =2 .38) ,计算连锁不平衡系数揭示启动子的C等位基因和外显子 1的G等位基因有连锁不平衡。结论 CTLA 4基因外显子 1G49等位基因与AITD显著相关 ;CTLA 4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 (C T)与GD的相关性是由于其与外显子 1连锁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TLA-4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淑娜 姜综敏 +6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顾伟鸣 胡伟忠 付朝伟 许爱娥 赖声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甲甲 钟佳伶 +2 位作者 张娟 王智斌 黄文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分析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318 T/C、CT60 G/A、+49 G/A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92例宫颈癌患者及355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后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TLA-4基因-318 T/C、CT6... 目的分析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318 T/C、CT60 G/A、+49 G/A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92例宫颈癌患者及355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后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TLA-4基因-318 T/C、CT60 G/A、+49 G/A多态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TT法检测携带不同基因型的PBMCs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2、IL-4、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TLA-4-318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χ2=7.440,P<0.05);与CTLA-4 CT60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χ2=12.165,P<0.05);携带CTLA-4-318 T、CT60 G等位基因的宫颈癌患者增加(χ2分别为13.482和14.138,P均<0.05);而CTLA-4+49 G/A多态性与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携带CTLA-4-318TT、TC、CC的PBMCs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42,P<0.05),而携带CT60、+49不同基因型的PBMCs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578、0.150,P均>0.05)。CTLA-4-318 T/C、CT60 G/A、+49 G/A不同基因型间IL-2、IL-4和TGF-β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宫颈癌组分层分析发现,CTLA-4-318 T/C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HPV感染因素无关(χ2分别为6.310、1.362和4.772,P均>0.05),而与肿瘤分期有关(χ2=18.555,P<0.05)。结论 CTLA-4-318 T/C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及病情进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细胞的增殖及TH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宫颈癌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伟丽 李娜 +2 位作者 于君 亓玉琴 崔京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及172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肝癌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及172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肝癌患者98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组185例、健康对照组205例CTLA4基因型分布。结果 1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组CTLA4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661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子1722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A4+49位点AG、GG基因型携带者、CTLA4-1661位点AG+GG基因型携带者肝癌发病风险明显增高(O■值分别为2.48、5.22及2.51)。2以非肝癌乙肝感染者为对照组,49位点AG、GG基因型、1661位点AG+GG基因型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O■值分别为2.48、4.60和2.13)。3以所有非肝癌者对照,49位点AG、GG基因型、1661位点AG+GG基因型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O■值分别为2.48、4.91及2.32)。结论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癌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翀 赵惠君 +4 位作者 蒋黎敏 袁晓军 李莉 汤静燕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7-721,共5页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析CD58在B-ALL中的预后价值。结果表明135例B-ALL的平均CD58MFI为113.08±63.33,15例正常骨髓的CD19+CD10+细胞的平均CD58MFI为14.68±5.26,两者差异显著(P<0.01);51.9%(70/135)B-ALL患者的CD58分子强表达,可以用CD58为指标进行MRD检测;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的有效频率仅次于TdT/CD10/CD34/CD19,为51.9%;CD58高表达组的MRD阳性率显著低于CD58低表达组(P<0.05)。结论CD58可以作为B-ALLMRD检测的指标,此结果丰富了MRD检测的组合;CD5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B-ALL预后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58 微小残留病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质粒DNA的免疫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永娟 朱善元 +2 位作者 李碧春 胡成 左伟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4-829,共6页
为评价分子佐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对IBDV VP2质粒DNA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采用重组质粒载体表达重组蛋白mLTA-VP2-CTLA-4和mLTA-CTLA-4,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后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设不同剂量... 为评价分子佐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对IBDV VP2质粒DNA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采用重组质粒载体表达重组蛋白mLTA-VP2-CTLA-4和mLTA-CTLA-4,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后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设不同剂量mLTA-CTLA-4加IBD活疫苗免疫组、不同剂量mLTAVP2-CTLA-4免疫组、IBD活疫苗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后用ELISA法定期检测鸡血清抗体IgG及小肠黏膜抗体IgA效价;鸡在加强免疫后用IBDV野生毒株攻击,连续观察2周并计算保护率。结果显示,mLTA-VP2-CTLA-4免疫组、mLTA-CTLA-4加活疫苗共同免疫组产生的IgG和IgA抗体水平与活疫苗免疫组无明显差别,mLTA-CTLA-4加活疫苗共同免疫组产生的IgG和IgA抗体水平略高于mLTA-VP2-CTLA-4免疫组,疫苗对鸡的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构建的IBDV分子佐剂DNA疫苗载体能表达无毒性的重组蛋白质,并能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率,为进一步研究IBD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分子佐剂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VP2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保萍 刘文励 +3 位作者 张海深 付丽 孙汉英 周剑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 :检测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 FA 1)表达变化的影响 ,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 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首先进行总剂量... 目的 :检测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 FA 1)表达变化的影响 ,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 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首先进行总剂量为 6 .0 Gy  6 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 ;照射后川芎嗪组每只小鼠立即喂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2 mg,对照组喂饲生理盐水 0 .2 m l,均每日 2次。照射后第 7、14和 2 1d测定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和骨髓单个核细胞L FA 1的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第 7、14和 2 1d川芎嗪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巨核细胞计数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7d和 14 d川芎嗪组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 L FA 1表达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且川芎嗪组 L FA 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2 1d川芎嗪组骨髓单个核细胞 L FA 1的表达水平已开始下降 ,且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放射损伤早期骨髓单个核细胞 L FA 1呈高表达 ;川芎嗪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强受照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L FA 1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放射损伤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造血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兴璇 孙一帆 +6 位作者 生淑亭 韦丽丽 刘春明 张红雨 吴玉芬 王林春 龙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88-90,9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与免疫性不孕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免疫性不孕妇女(研究组)和60例正...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与免疫性不孕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免疫性不孕妇女(研究组)和60例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水平值分别为:(3.66±0.59)%、(2.97±0.63)%、(3.17±0.36)%,均低于对照组[(8.17±0.63)%、(7.17±0.53)%、(8.21±0.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少,CD4+CD25+Treg、Foxp3、CTLA-4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性不孕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叉头状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调节Treg细胞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仁玲 邹晓平 于成功 《胃肠病学》 2013年第6期346-351,共6页
背景: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中主要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参与了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发挥。目的:探讨LFA-1调节Treg细胞对IBD的影响,明确LFA-1在IB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LFA-1基因缺失小鼠和相同遗传背... 背景: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中主要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参与了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发挥。目的:探讨LFA-1调节Treg细胞对IBD的影响,明确LFA-1在IB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LFA-1基因缺失小鼠和相同遗传背景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炎症组,炎症组以饮用4.5%DSS溶液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学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reg细胞比例,real 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Foxp3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TGF-β1、IL-10水平。结果:LFA-1缺失炎症组实验过程中有2只小鼠死于消化道出血,体质量下降较野生型炎症组显著。LFA-1基因缺失小鼠外周血CD4+、Treg细胞比例低于野生型小鼠,其中LFA-1缺失炎症组伴TGF-β1、IL-10分泌减少;LFA-1缺失炎症组与野生型炎症组间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野生型和LFA-1缺失炎症组血清IL-17A、TGF-β1、IL-10水平和结肠组织Foxp3 mRNA表达均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LFA-1参与了IBD时Treg细胞的分化和迁移。LFA-1基因缺失小鼠对DSS结肠炎的耐受性差于野生型小鼠,可能与其Treg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受到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炎症性肠病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赫 赵玉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45-650,共6页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是一种跨膜蛋白质,能够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降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CTLA-4与多种肿瘤的形成相关,其与肺癌的内在联系也备受关注。同时在肺癌的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是一种跨膜蛋白质,能够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降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CTLA-4与多种肿瘤的形成相关,其与肺癌的内在联系也备受关注。同时在肺癌的免疫治疗中CTLA-4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近年来CTLA-4与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肺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途径诱导CD4^+T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猛 朱海燕 +3 位作者 陈卫华 李晓红 孟旭英 高春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079-10083,共5页
目的:观察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途径诱导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 目的:观察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途径诱导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2006-06/2007-06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进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10例健康供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d)进行动员,在动员前1天和动员后第5天取供者外周静脉血,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4^+T淋巴细胞.分别用CD3单克隆抗体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活化CD4^+T淋巴细胞.用双色荧光标记检测动员前后CD4^+T淋巴细胞激活后活化标记CD69,CD25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动员前后OKT3+细胞间粘黏附分子1、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①纯化后CD4^+T淋巴细胞纯度均在90%以上。②动员后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离子霉素组CD4^+T淋巴细胞活化标记CD69和CD2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 01)。③动员后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离子霉素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可能抑制了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协同刺激信号,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超 赵继志 +4 位作者 张韬 周炼 陈永宁 余立江 石钿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9期1337-1339,共3页
口腔鳞癌(OSCC)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近年来,OSC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改善[1,2].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与宿主微环境中... 口腔鳞癌(OSCC)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近年来,OSC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改善[1,2].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与宿主微环境中众多间质细胞的密切联系推动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黏附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黏附分子1 (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它通过介导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与信号转导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3,4].整合素αL和β2是ICAM-1的受体,它也被称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是整合素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特异表达于白细胞,可通过增加细胞迁移和黏附能力,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5].但ICAM-1与LFA-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是否相关目前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细胞黏附分子-1 口腔鳞癌 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CAM-1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易感性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京远 马红 +2 位作者 崔伟丽 马文慧 亓玉琴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6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临床病理参数与青岛地区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6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临床病理参数与青岛地区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中位CT-LA-4+49A/G,-1661A/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研究多态性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CT-LA-4+49A/G:与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及GG基因型人群罹患结肠癌的风险都显著增加(P=0.00),携带GG基因型罹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5.12倍,且男性、吸烟结肠癌患者携带AG及GG基因型明显增加;2)CTLA-4-1661A/G:以AA基因型为对照,AG+GG基因型携带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高,为对照组的2.50倍(P=0.001),多态性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CTAL-4+49A/G及-1661A/G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性别、吸烟与否也是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