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回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晓楠 王奕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88-96,共9页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国际舆论关于“一带一路”还存在诸多误读,对此需要驳斥回应、正本清源。当今资本主...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国际舆论关于“一带一路”还存在诸多误读,对此需要驳斥回应、正本清源。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其固有矛盾的作用而面临多重困境,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与不可持续性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理论目标,以如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为核心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向何处去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国际实践,其为世界发展增添新动力,为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理念,为构建和谐包容的世界提供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之问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
作者 张小凡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进而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自由个性。中国共产党在创新运用马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进而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自由个性。中国共产党在创新运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理论前沿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而且在课堂教学、实践育人、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
3
作者 韩淑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19,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和生动体现。在研究对象上,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世界历史趋势和发展要求,以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式上的赓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和生动体现。在研究对象上,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世界历史趋势和发展要求,以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式上的赓续和内容上的拓新;在理论要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主题,拓展了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丰富了“术语的革命”的理论表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深化;在根本方法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创造性运用和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 理论要义 根本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顾海良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4,共12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含着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渊源的,是对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体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含着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渊源的,是对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体系的赓续和拓新;是以当代世界历史过程中不同的经济关系态势的变化、格局的演进、交往方式的拓新及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为经济社会依据和基本条件;是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众多不稳定不确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变化为背景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 广义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志娇 杨思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4,共8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对深刻理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对深刻理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共有的变革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共通的价值追求——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均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思路、生成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存在合类性 生产方式 经济全球化 自由人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阐释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面对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境。既往的全球化建立在“虚假的共同体”社会生态基础之上,在创造经济... 面对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境。既往的全球化建立在“虚假的共同体”社会生态基础之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社会生态系统,表现出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主权面临威胁、传统历史文化遭遇解构和生态环境陷入危机等一系列“脱嵌”问题。而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全球共识性价值目标和典型的中国实践,注重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的社会生态,并以发展新型国际关系作为实施基础,能够为构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基础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持续发展 人类共同价值 经济全球化 社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7
作者 孙景宇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3期96-107,共12页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更难以反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特征。建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强调中国视角、中国话语和...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更难以反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特征。建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强调中国视角、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更要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变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21世纪的最新发展和集中体现,赋予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研究视野上大大超过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财富和权力的国际分配,为建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规定了研究立场和根本宗旨,确立了研究主题和研究主线,也拓展了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政治经济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命运共同体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宇 唐超峰 任保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00,共7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面对当今世界形势,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中国智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中,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面对当今世界形势,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中国智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中,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理念的理论基因,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与中国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大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建设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小果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5期35-44,共10页
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被隐匿了的重要历史线索。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资本复利式积累和扩张式循环只有通过空间生产才能实现,空间的重构、扩张、修复是资本无限增殖的动力学机制,资本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空... 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被隐匿了的重要历史线索。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资本复利式积累和扩张式循环只有通过空间生产才能实现,空间的重构、扩张、修复是资本无限增殖的动力学机制,资本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空间生产的全球化;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的历史限度在本质性结构和对象化实在两重维度,辩证否定地规定了人类下一个全球空间生产新形态的原则内涵,奠定了新型空间生产全球化的物质基础,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的内在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地扬弃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空间,它开启了全球空间生产的历史新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球空间生产。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逐渐摆脱资本空间生产全球化“共同体”而迈向人自由全面发展“联合体”的中间环节,又是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当代剧作者”而自觉实践的人类文明的历史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全球化 空间生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空间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论阐释——基于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10
作者 陈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重大理论探索,需要回答它的历史定位和理论基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历史三形态”展示了一个“生命逻辑到货币逻辑及其复归”的总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值人类自我全面异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重大理论探索,需要回答它的历史定位和理论基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历史三形态”展示了一个“生命逻辑到货币逻辑及其复归”的总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值人类自我全面异化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即“物的依赖”时期,在价值设定上表现出一种对“资本逻辑”的自觉反抗。但它并不是第二和第三个阶段之间的“过渡形态”,更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仅用“世界历史”与“人的解放”的必然性与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难以完全回应这一理论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主体性思想则能有效地从“横向”的历史剖面来论证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建构何以必要和可能。基于价值论的“主体层次”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现实的“人类”这一主体层次并以“命运”为纽带而结成的最高价值主体,而并非以抽象的“类”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只有通过唯物史观和价值论思想的双重考察才能合理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定位、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一项伟大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矢量上同向同行,逻辑一致。通过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双重批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合理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积极构建的可行原则、示范方案,并将积极推动人类社会向“第三阶段”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论 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
11
作者 刘洋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3期005-008,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成果之一,已经成为中国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现代医学类院校担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所以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成果之一,已经成为中国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现代医学类院校担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所以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医学类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通过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活动创新、运用新媒体网络教育平台等途径,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医学类院校思想,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医学类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
12
作者 陈立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05-106,共2页
国内学术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长成教授所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研读这部3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可以发现,作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国内学术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长成教授所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研读这部3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可以发现,作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机整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国际政治理论等多维学术资源,展现出深厚的理论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建构:挑战、过程和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光盛 颜晓萌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挑战,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构建过程,包括识别议题和去安全化策略,揭示了议题从安全领域向更广泛合作领域转变的逻辑。最后,文章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和平、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核心领域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议题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准把握议题构建路径,选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契合的议题,可以有效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构建 国际传播 共同利益 国际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三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同舫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国际认同是人类团结协作、共同行动以实现时代目标的思想前提,对国际认同基本规定即国际认同的内涵、内容与表现的理解,构成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基本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合理状态是对“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 国际认同是人类团结协作、共同行动以实现时代目标的思想前提,对国际认同基本规定即国际认同的内涵、内容与表现的理解,构成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基本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合理状态是对“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辩证扬弃,是世界各国人民、各民族国家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达成的、超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更为广泛的“总体”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内容呈现为对构建一种国际新秩序的规则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在推进“三大认同”内容的实现进程中促使人类社会产生对这一理念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自觉。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兼具批判和建构的双重特性,具体表现为对虚假的、外在的与空洞的“抽象”共同体的反思,对现实的、内在的与具体的“总体”共同体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抽象共同体 总体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5
作者 王朝科 张舒怡 《政治经济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85,共35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资源,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资源,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大调整、全人类面临诸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危机等众多难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等多领域、多系统协作共建的过程,因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原理,也是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崭新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更高的共同体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合理的国际分工、更和谐的国际生产关系以及各国之间更公平地分享国际剩余价值。基本目标是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协同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实现国家不分大小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结合生产力 国际生产关系 共同体内分工 共同体剩余价值
原文传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的缘起、要点与影响
16
作者 李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是中国叙事的核心内容,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中国领导人亲自倡导、带头传播,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是中国叙事的核心内容,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中国领导人亲自倡导、带头传播,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日益饱满——叙事情境由被动回应到主动正名,叙事角色由他人塑造到自我塑造,叙事情节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叙事寓意由识变应变到立言立行。目前,不同类型的命运共同体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各个领域,覆盖了亚非拉欧近睦远交的各个区域,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未来明确的中国方案、面临分裂的世界中凝聚人心的共同价值,体现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天下胸怀,是对西方负面舆论攻势的有效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叙事 世界影响 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世界意义
17
作者 孟桢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备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共同特征的新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方案,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备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共同特征的新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方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国家、社会乃至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能够为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文明特质的中国话语体系、全球治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慧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现代竞技体育的伦理转向
18
作者 王娜 何延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竞技体育的内在契合性,挖掘古典主义观念下竞技体育的德性向度和文化价值:通过规则实现公正,通过竞争实现超越,通过盛会维系和平,从美德伦理学角度给现代竞技...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竞技体育的内在契合性,挖掘古典主义观念下竞技体育的德性向度和文化价值:通过规则实现公正,通过竞争实现超越,通过盛会维系和平,从美德伦理学角度给现代竞技体育异化的突围提供古典理论资源。以德性伦理转向作为关键,以超越的愿景、公共的规则来达到秩序构建的目的,同时为当下构建人类体育共同体,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德伦理 体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本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9
作者 杨国荣 《民声》 2025年第2期4-9,共6页
一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常常将“民本”“民主”看作两个相异的概念:“民本”观念意味着以民为统治或治理的基础,“民主”则是把民作为管理和参与的主体。认为中国只有民本、没有民主,民主是西方的舶来品,则成为流行之论。事实上,问题并非... 一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常常将“民本”“民主”看作两个相异的概念:“民本”观念意味着以民为统治或治理的基础,“民主”则是把民作为管理和参与的主体。认为中国只有民本、没有民主,民主是西方的舶来品,则成为流行之论。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若作仔细研究,便会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和民主并不是截然相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意义上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用典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播的价值探析
20
作者 陈中林 《鄂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发表的一系列主旨讲话、署名文章中频繁地引用中国历史典故,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辟了一种政治话语通俗化修辞传播的新范式。基于文化互构理念,分析习近平所用典籍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发表的一系列主旨讲话、署名文章中频繁地引用中国历史典故,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辟了一种政治话语通俗化修辞传播的新范式。基于文化互构理念,分析习近平所用典籍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间的价值融通性,探索“用典”这一策略性叙事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对外传播价值,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跨文化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用典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略传播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