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9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1
作者 甘隆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地屈孕酮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地屈孕酮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保胎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孕酮(P)(36.63±7.21)ng/m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8127.24±2108.34)U/ml、雌二醇(E_(2))(967.15±53.45)pg/ml、血清抑制素-A(Inh-A)(483.92±34.24)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55±4.23)ng/ml、(6543.43±1954.23)U/ml、(843.63±50.62)pg/ml、(442.63±34.24)ng/L,腰腹部疼痛缓解、止血时间分别为(4.62±1.82)、(4.34±1.72)d,均短于对照组的(5.82±2.31)、(5.82±2.35)d,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予以先兆流产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地屈孕酮治疗,可改善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保胎结局,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人绒毛性腺激素 血清性激素 临床症状 保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孕妇的预后价值分析
2
作者 曾亚敏 李智珍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米勒管激素(AMH)、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孕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宜春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1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P组(妊娠... 目的: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米勒管激素(AMH)、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孕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宜春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1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P组(妊娠失败,n=42)和C组(继续妊娠,n=59)。对比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水平,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分析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P组与C组年龄、孕周、孕前体重指数、孕妇类型、产次、受孕方式、孕前吸烟史、孕前饮酒史、孕前1年接受过X线检查情况、甲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孕前患有妇科疾病、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占比均显著高于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患有妇科疾病、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均为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水平均为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单项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三者联合预测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2.86%、94.92%。结论:孕前患有妇科疾病、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均为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水平均为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孕酮水平联合预测先兆流产孕妇妊娠失败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人绒毛性腺激素 抗米勒管激素 孕酮 先兆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 β-亚单位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莉苹 黄宝加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βhCG)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化县...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βhCG)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化县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接受产前筛查后显示为高危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均为其开展血清标志物AFP、UE3、f-βhCG检查,当孕妇的唐氏综合征风险超过1∶270则判定为筛查阳性,爱德华综合征风险超过1∶350则判定为阳性。对于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进一步开展B超或羊水穿刺检查,并对孕妇自身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唐氏综合征风险筛查与爱德华综合征风险筛查均出现1例漏诊;高龄(≥35岁)孕妇的筛查阳性率高于非高龄孕妇(P<0.05);在为120例高危妊娠孕妇开展B超或羊水穿刺检查后,显示共10例异常胎儿,其中唐氏综合征胎儿为6例,神经管缺陷胎儿为2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为2例。结论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应用血清标志物AFP、UE3、f-βhCG,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要进一步实施B超或羊水穿刺检查,以保障筛查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人绒毛性腺激素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
4
作者 巩亚莉 施宏 周成林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β-HCG水平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异位妊娠的诊断情况,比较单一及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确诊阳性60例(69.77%),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8例(63.33%)、峡部妊娠13例(21.67%)、间质部妊娠6例(10.00%)、子宫角妊娠2例(3.33%)、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1.67%);阴性26例(30.23%),其中宫内妊娠13例(50.00%)、附件炎症包块8例(30.77%)、不全流产4例(15.38%)、卵巢囊肿1例(3.8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31%,准确率为93.02%,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85.71%,Kappa值=0.838。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HCG水平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84.62%,准确率为84.88%,阳性预测值为92.73%,阴性预测值为70.97%,Kappa值=0.66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6.15%,准确率为96.51%,阳性预测值为98.31%,阴性预测值为92.59%,Kappa值=0.918。3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异位妊娠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宋圣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69-571,584,共4页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T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TA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n=43)。对照...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T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TA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n=43)。对照组静脉滴注0.1 g盐酸利托君,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内注射2000 U hC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 w后症状消失时间,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 w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收缩期/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雌二醇(17β-Estrodiol,E2)、hCG、孕酮(Progesterone,P)、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水平。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相关血清因子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CG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TA,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盐酸利托君 先兆流产 临床症状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具有较好价值
6
作者 郭巧玲 刘海龙 +1 位作者 陈瑛 石秀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测,以引产或妊娠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血清指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孕妇最终发现胎儿颜面部畸形71例(57.72%),52例胎儿未出现颜面部畸形(42.28%)。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项透明层厚度(NT)、β-HCG、AFP及uE3水平均是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NT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1例,血清指标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56例,联合检测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7例,超声NT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组间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特异度、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β-HCG、AFP及uE3水平异常均提示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的高风险性。产期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hCG、AFP、uE3可明显提高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敏感度,对产前颜面部畸形筛查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颜面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在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费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9-0052,共4页
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在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产妇91例,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分为健康组(正常妊娠)、预测组(早期先兆流产)和流产组(终止妊娠),均进行血清HCG... 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在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产妇91例,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分为健康组(正常妊娠)、预测组(早期先兆流产)和流产组(终止妊娠),均进行血清HCG与孕酮水平检测,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 预测组和流产组的血清HCG检测结果分别为(5763.64±547.21)mIU/mL、(3108.71±345.86)mIU/mL,孕酮水平检测结果分别为(23.19±4.58)ng/mL、(19.53±3.87)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的(10635.42±2416.73)mIU/mL、(31.45±7.42)ng/mL;组间差异显著(P<0.05)。预测组的流产预测符合率为70.96%,血清HCG检测的特异度为100.00%,敏感度为68.18%;孕酮水平检测的特异度为88.89%,敏感度为77.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HCG与孕酮水平检测能够有效诊断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人绒毛性腺激素 孕酮水平 早期先兆流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海宇 秦静 +3 位作者 张艳妮 刘俊杰 何小维 王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0,共6页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性、钩状效应和临床应用。结果:β-HCG最低检测限为0.71 mU/ml,线性检测范围为0.710~1.092×10^(4) mU/ml,且在1.7×10^(5) mU/ml内无钩状效应影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可在37℃稳定保存10 d。准确度偏差在±10%之内,结果可靠。干扰物质与β-HCG均无交叉反应。对100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与临床标准方法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2)=0.997 0)。单个样品检测时间<15 min,且测试通量可达到200 T/h。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广泛用于基层社区,助力基层医疗中妊娠及相关疾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 即时检测 基层健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持续性低水平升高误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子昭 黎秋红 +2 位作者 朱顺鹏 钱珺 周金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初诊误诊的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停经伴血hCG值升高4月余,化疗后未见血hCG值下降就诊;1例因人... 目的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初诊误诊的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停经伴血hCG值升高4月余,化疗后未见血hCG值下降就诊;1例因人工流产后50 d,异常子宫出血4 d就诊。超声检查1例提示无异常,1例发现宫腔异常回声及子宫肌层低阻回声。1例初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予甲氨蝶呤联合甲酰四氢叶酸方案化疗2个周期;1例初诊为子宫动静脉瘘+妊娠物残留,予子宫动脉造影联合宫腔镜诊断性刮宫。1例化疗后未见血hCG值下降;1例造影结果阴性,宫内物病理检查未见妊娠物。2例均确诊为原发性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未予特殊处理。结论hCG持续性低水平升高临床少见、表现不典型,若未行血尿hCG检查、性激素检查或未仔细分辨超声图像特征,极易与滋养细胞疾病等混淆。接诊医生应提高本病警惕性,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有停经史、异常子宫出血者应及早行血尿hCG、超声及磁共振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必要时纳入性激素全套及卵巢功能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误诊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子宫动静脉瘘 黄体生成素 卵泡激素 宫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在性发育异常儿童中的诊断作用评估
10
作者 梁翠丽 刘国昌 +6 位作者 程静 牛会林 伏雯 张丽瑜 贾炜 张文 刘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性染色体异常组(n=35),比较各组患儿hCG激发试验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形态学上是否存在睾丸组织对hCG激发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3组患儿激发试验后睾酮(testosterone,T)增加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XY组中,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激发试验后的T与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比值高于其他46,XY DSD患儿(P<0.05)。形态学上,有睾丸组织的DSD患儿激发试验后T增加倍数高于无睾丸组织患儿(P<0.05)。结论hCG激发试验对于评估不同类型的DSD患儿的睾丸间质细胞存在和功能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性腺性质不明确的DSD患儿,均建议行hCG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人绒毛性腺激素激发试验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刘玉净 鲁育民 +3 位作者 胡金花 黄菊霞 余奕 程扬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宫内孕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宫内孕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指标与血β-hCG水平;绘制超声指标、血β-hCG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病理结果分析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及两者联合诊断宫外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77及0.975(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漏诊、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对早期宫外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早期宫外孕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彩超 血Β-人绒毛性腺激素 早期宫外孕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黄体支持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沈帆 方颖 杨晓葵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黄体支持是为避免因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常用方法,适时、有效的黄体支持可以改善人工助孕结局,提高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在既往研究中,孕酮作为黄体直接分泌的激素,是国际公认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但不同的孕酮制剂各... 黄体支持是为避免因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常用方法,适时、有效的黄体支持可以改善人工助孕结局,提高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在既往研究中,孕酮作为黄体直接分泌的激素,是国际公认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但不同的孕酮制剂各有利弊,例如肌内注射对操作要求较高,阴道制剂有可能导致阴道炎及外阴瘙痒,口服软胶囊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率大打折扣。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能作为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且相比孕酮,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多种分子途径介导母胎界面的信息沟通。现就近年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黄体支持中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胚胎移植 黄体支持 分子机制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妊娠相关蛋白A、抗苗勒管激素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研究
13
作者 稂琳璐 丁燕燕 仇菊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性激素、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抗苗勒管激素(AMH)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正常妊娠的63... 目的分析血清性激素、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抗苗勒管激素(AMH)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正常妊娠的63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AMH、PAPP-A和β-HCG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异位妊娠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FSH和L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E2、孕酮、AMH、PAPP-A和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2、孕酮、PAPP-A和β-HCG是异位妊娠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2、孕酮、PAPP-A和β-HCG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为0.976,诊断效能均高于4项单独诊断效能。结论血清E2、孕酮、PAPP-A和β-HCG联合对异位妊娠的发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人绒毛性腺激素 妊娠异位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灵敏快速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利霞 林金明 屈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 ,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利用 3 (2′ 螺旋金刚烷 ) 4 甲氧基 4 (3″ 磷酰氧基 )苯 1,2 二氧杂环丁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化学发光体系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进行测定 ,测... 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 ,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利用 3 (2′ 螺旋金刚烷 ) 4 甲氧基 4 (3″ 磷酰氧基 )苯 1,2 二氧杂环丁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化学发光体系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进行测定 ,测量的灵敏度较分光光度法提高了 13倍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5~ 5 0 0mIU/mL ;批内变异系数 (C .V .% )和批间变异系数 (C .V .% )均在 18%之内 ;回收率在 80 %~ 116%之间 ;利用本法对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 ,并与其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其相关系数为 0 965 .首次将酶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唾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测定 ,为建立非侵入式样品测定方法打下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测定 灵敏度 hcg 临床诊断 唾液 非侵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人PBMC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虹 潘菊芬 +1 位作者 贾晓青 黄焕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20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用图象分析仪作半定量测定 ,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5 0~ 6 2 5U ml的hCG对TNF α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且与不加hCG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 2 5及 12 5U ml的hCG对PBMCIL 1及IL 6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 1)。结论 :h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提示在正常人体中也可存在的hCG在机体促炎 抗炎自稳机制中可能参与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hcg) TNFΑ IL-1 IL-6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敏 黄晓英 +1 位作者 高明照 林小惠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孕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2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孕妇102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宫内妊娠的孕妇10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孕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2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孕妇102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宫内妊娠的孕妇10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进行诊断,比较不同组间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102例异位妊娠孕妇中,94例为输卵管妊娠、2例为宫颈妊娠、6例为宫角妊娠。102例孕妇的血清β-HCG均呈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102例异位妊娠的孕妇可在子宫或附件区看到妊娠包块。研究组血清β-HCG为(2749.25±329.57)IU/L、对照组为(5794.62±611.73)IU/L,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度为95.10%、敏感度为96.08%、特异度为94.12%;血清β-HCG检查的准确度为58.82%、敏感度为51.96%、特异度为65.69%;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79.90%、敏感度为77.45%、特异度为82.35%,联合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出早期异位妊娠流产破裂型56例,未破裂型23例。未破裂型中,输卵管妊娠20例,宫角妊娠3例。其中输卵管妊娠孕妇的影像资料显示,附件存在1~2 cm包块,伴有内部稍高回声,存在0.2~0.5 cm液性区。流产破裂型孕妇均为输卵管妊娠,附件可见1~3 cm包块,盆腔有大量积液。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联合使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助于降低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异位妊娠 血清人绒毛性腺激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7
作者 应龙 臧学利 李晓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0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研究组,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β-HCG、RBP4水平。比较不...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0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研究组,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β-HCG、RBP4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内膜增生程度患者血清β-HCG、RBP4水平。测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β-HCG、RBP4水平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RBP4对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β-HCG、RBP4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血清β-HCG、RBP4水平高于单纯及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均P<0.05)。内膜增生过长患者血清β-HCG、RBP4水平高于增生及分泌期患者(均P<0.05)。血清β-HCG、RBP4水平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β-HCG、RBP4单独及联合预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AUC分别为0.758、0.660、0.926,且两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AUC(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血清RBP4、β-HCG水平升高,两者与病理类型、内膜增生程度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有关,联合检测对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增生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纤维蛋白原对无症状稽留流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英敏 郝培芹 +1 位作者 胡建芳 朱晓琴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预测无症状稽留流产(M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无症状MA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同一医院的50例正...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预测无症状稽留流产(M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无症状MA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同一医院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β-hCG、雌二醇(E_(2))、黄体酮和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hCG、E_(2)、黄体酮和FIB预测MA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IB和β-hCG显著升高,E_(2)和黄体酮显著降低。ROC曲线显示,β-hCG、E_(2)、黄体酮和FIB均可预测M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59、0.757和0.869。四项指标联合预测MA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优于单项指标。FIB与β-hCG呈正相关,与E_(2)、黄体酮呈负相关。结论无症状MA患者FIB和β-hCG升高,E_(2)和黄体酮降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MA的预测效能,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人绒毛性腺激素 纤维蛋白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志平 张慧 唐小珂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充分知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卧床静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分次注射甲氨蝶呤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腹痛、阴道出血、盆腔包块)改善、血清β-HCG恢复正常及患者住院时间、血液指标(β-HCG、孕酮、PLGF、VEGF)、盆腔包块直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生育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β-HCG、PLGF、VEGF、孕酮水平及盆腔包块直径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37.50%,P<0.05);两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03,P=0.478)。结论:单次注射甲氨蝶呤的给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β-HCG、PLGF、VEGF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胎盘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动态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张伟俊 林子艺 张友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2)动态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早孕妇女,根据其早期的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n=33)和继...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2)动态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早孕妇女,根据其早期的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n=33)和继续妊娠组(n=67),记录并比较妊娠4 w、6 w、8 w、10 w的E2、P和β-HC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上述指标在不同孕周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的效能。结果:妊娠第4周,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的E2、P和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第6周、第8周、第10周,继续妊娠组E2、P和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8 w联合检测E2、β-hCG、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87,均明显高于妊娠6 w联合检测和妊娠10 w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34、2.504,P<0.05),且预测先兆流产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95.50%,联合检测时E2、β-hCG、P预测先兆流产的cut off值分布为595.78 pg/ml、61.49 IU/ml、28.92 ng/ml。结论:妊娠8 w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有助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孕酮 雌二醇 孕早期先兆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