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研究抗CD3/EpCAM双特异性抗体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的抗肿瘤作用
1
作者 宋玲 姚庆宇 +4 位作者 薛钧升 李思 张敬 刘东阳 周田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8-544,共7页
M701为抗分化簇3/表面上皮细胞黏附因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3/EpCAM)的双特异性抗体,拟用于治疗癌细胞腹腔转移引起的恶性腹水。本研究应用群体模型方法,构建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 M701为抗分化簇3/表面上皮细胞黏附因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3/EpCAM)的双特异性抗体,拟用于治疗癌细胞腹腔转移引起的恶性腹水。本研究应用群体模型方法,构建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的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s,PK/PD)模型,定量描述和预测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的抗肿瘤作用。基于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构建PK模型。基于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32只)在33天的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构建对照组及给药组结肠癌小鼠的肿瘤生长模型。所有动物实验均严格遵守武汉友芝友公司动物实验福利规定。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effect modeling,NONMEM)构建M701药动学和肿瘤生长模型,并且进行模型验证评价。基于PK/PD模型,仿真不同给药方案下M701对肿瘤体积生长的抑制效果。选择二室模型描述M701静脉给药后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体内的PK特征。使用Simeoni串联转移隔室模型描述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M701药物浓度与肿瘤生长抑制之间的关系。肿瘤生长模型预测参数包括肿瘤生长特征参数λ0(0.212 d^(-1))、λ1(0.0447 cm3·d^(-1))、药物效应参数k2(0.0715 mL·ng^(-1)·d^(-1))及肿瘤凋亡动力学参数k1(2×10^(-5)d^(-1))。可视化预测检测(visual predictive check,VPC)结果显示,PK模型及肿瘤生长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能很好地拟合观测数据。PK/PD模型仿真结果显示,每6日静脉注射0.5 mg·kg^(-1)及每3日静脉注射0.25 mg·kg^(-1)可有效抑制小鼠肿瘤体积生长。本研究成功构建了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的PK/PD模型,定量研究了M701在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的抗肿瘤效果,为新化合物M701的进一步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性抗体 人结肠癌异种移植小鼠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 模拟与仿真
原文传递
下气汤对小鼠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瘤体及TLR4、NF-κB p65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李寿杰 高海利 张念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25-731,共7页
【目的】观察下气汤对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下气汤组,每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给予相应干预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 【目的】观察下气汤对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下气汤组,每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给予相应干预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等安全性指标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块(或腋下组织)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前,模型对照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8天,下气汤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2)下气汤组小鼠治疗4~28 d瘤体体积逐渐减小,治疗28 d后的抑瘤率为68.96%。(3)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下气汤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4)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ALT、AST、BUN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下气汤组血清中ALT、AST、BUN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5)模型对照组瘤块上皮细胞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下气汤组瘤块上皮细胞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下气汤可有效促进结肠癌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小鼠的体能恢复,抑制肿瘤增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 p65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且该方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气汤 肠癌 癌因性疲乏 化疗 移植 TLR4/NF-κB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活性成分去氢二异丁香酚调控MDM2/p53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的药效及机制
3
作者 艾方彬 高瑞阳 +5 位作者 王子怡 刘东徽 张蓓蓓 岳备 王峥涛 窦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目的探讨去氢二异丁香酚(DDIE)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DDIE的靶点,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疾病靶... 目的探讨去氢二异丁香酚(DDIE)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DDIE的靶点,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内置插件计算节点拓扑参数值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并采用体内外实验对富集到的核心靶点和关键通路进行验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DDIE对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T26、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DDIE对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Hoechst染色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DDIE对CT26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DDIE对CT26、HCT116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利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构建CT26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小鼠分为模型组、伊立替康(CPT11)组(60 mg/kg,腹腔注射)、DDIE低剂量(25 mg/kg,灌胃)组、DDIE高剂量组(50 mg/kg,灌胃),记录小鼠体质量、肿瘤大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DDIE对结直肠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肿瘤蛋白p53(p53)和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DDIE抗结直肠癌作用与p53信号通路相关。CCK-8结果显示DDIE可抑制结直肠癌CT26、HCT116细胞活力,其IC50分别为53.56μmol/L、63.36μmol/L,而对正常上皮细胞NCM460的活力影响较小,其IC50>100μmol/L。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0μmol/L、20μmol/L DDIE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CT116细胞迁移能力(P<0.001)。Hoechst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0μmol/L DDIE能明显增加CT26和HCT116细胞凋亡率(P<0.05,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5μmol/L和50μmol/L DDIE能明显增加HCT116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P<0.01,P<0.001),以及CT26细胞中Bax的表达水平(P<0.05,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DIE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P<0.05,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DIE能明显降低CT26、HCT116细胞中MDM2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增加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01),并能明显降低小鼠肿瘤组织MDM2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DDIE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其机制与上调p53蛋白表达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去氢二丁香酚 肉豆蔻 抗肿瘤 网络药理学 小鼠模型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沈可(综述) 胡晨(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482-486,共5页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临床确诊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持续增加。CRC高发病率在于缺乏常规筛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RC确诊患者的高死亡率主要归咎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而肝脏是最常受累和最致命的部位。异种移植小鼠模...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临床确诊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持续增加。CRC高发病率在于缺乏常规筛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RC确诊患者的高死亡率主要归咎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而肝脏是最常受累和最致命的部位。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是研究CRC发生肝转移的病理过程、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的主要研究工具之一。该文将对CRC肝转移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肝转移 移植模型 小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PDX)的构建及^(18)F-FDG PET/CT活体成像监测
5
作者 李武国 陈伟 +11 位作者 任晖 毕颎 李文英 李观熳 赵广银 李雯雯 黄浩机 曹伟杰 戴伟刚 杨东杰 何裕隆 苏乔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64-269,共6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并探讨18F-FDG PET/CT成像技术用于监测结直肠癌PDX模型肿瘤生长的有效性。方法取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构建PDX模型。采...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并探讨18F-FDG PET/CT成像技术用于监测结直肠癌PDX模型肿瘤生长的有效性。方法取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构建PDX模型。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模型评价。选取部分构建成功的PDX模型进行PET/CT活体成像监测。结果接种结直肠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35例,成功构建PDX模型20例,成功率为57%;成瘤所需的中位时间为54.5天,四分位间距为47.5天。HE染色结果表明结直肠癌PDX模型可以较好地保留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特性。Ki67、p53在第一代PDX模型移植瘤与原发肿瘤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具有高度相似性。结直肠癌的成瘤能力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分化程度等均没有相关性。PDX模型的PET/CT活体显像表明,18F-FDG PET/CT可以获得较好的显像效果。结论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成功率较高,模型可以较好地保留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生物学特性。18F-FDG PET/CT成像技术可用于监测结直肠癌PDX模型肿瘤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人源性肿瘤组织移植模型 PET/CT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原代肿瘤组织的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乔大伟 李玉芳 +3 位作者 张蕾 姜礼双 孔桂美 卜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5-548,共4页
肝是结直肠癌转移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原代肿瘤组织的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TX)动物模型能较好的复制临床肿瘤患者的特征,其建模方法主... 肝是结直肠癌转移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原代肿瘤组织的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TX)动物模型能较好的复制临床肿瘤患者的特征,其建模方法主要分为异种原位与异种异位种植模型。本文综述结直肠癌肝转移PDTX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其应用范围,以期为实验建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癌肝转移 原代肿瘤组织的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述: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17,共1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排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的疾病负担仍在持续加剧。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癌,成为第二大癌症。针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对于提...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排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的疾病负担仍在持续加剧。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癌,成为第二大癌症。针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对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能够模拟人类结直肠癌复杂性的动物疾病模型对于结直肠癌研究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经掌握的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构建方法有致癌物诱导模型、基因工程诱导模型、结直肠癌细胞株异种移植模型(CDX)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模型 疾病负担 移植 肠癌 动物模型 小鼠模型 人源性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穿刺活检的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源性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晗 王英 +3 位作者 王广志 许立超 何新红 李文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6-28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现行的结直肠癌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s)模型建模样本多来源于外科手术,但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患者手术机会少,难以获取标本。该研究旨在利用穿刺活检术建立m... 背景与目的:现行的结直肠癌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s)模型建模样本多来源于外科手术,但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患者手术机会少,难以获取标本。该研究旨在利用穿刺活检术建立m CRC的PDXs模型。方法:入组1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和(或)影像学提示术后复发和(或)转移,需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且不存在穿刺活检禁忌证者,保留用于常规病理诊断包括基因检测的组织量后,剩余的标本用于PDXs模型的建立。结果:共成功建立7例m CRC的PDXs模型,成功率为77.8%。结论:基于穿刺活检术建立m CRC的PDXs模型成功率高,可较完整的复制原始肿瘤特性,且操作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术 复发转移性肠癌 患者源性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来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越 田芳 +4 位作者 胡守友 曹勤洪 朱学军 姚学权 陈玉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癥方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给予饮用水,消癥方组给予中药汤剂,均自由饮用,持续24天。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态,测量体质量、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 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P1代建模成功4例,P2代建模成功3例。PDX模型基本保留了患者来源肿瘤的组织学特征。10只P3代荷瘤鼠在给药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摄食量正常,饮水(药)量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结束时,消癥方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值略小于对照组,瘤质量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方组的抑瘤率为-4.8%。结论结直肠癌PDX模型建模及给药技术基本成熟,但中药消癥方在实验中未显示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患者来源肿瘤移植(PDX) 消癥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运高 华何与 +2 位作者 陈先明 王学良 王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经典活血化瘀方剂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测定瘤重、肝重和抑瘤率,取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动物接种瘤细胞后均发生... 目的观察中医经典活血化瘀方剂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测定瘤重、肝重和抑瘤率,取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动物接种瘤细胞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肿瘤转移情况,其中以病理对照组转移最为严重,与抵当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正常对照组组PCNA表达阴性,病理对照组的PCNA阳性率以三级最多,而抵当汤组的PCNA阳性率主要在一级。抵当汤组的三级阳性率较病理对照组明显为低(P<0.01)。结论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增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肠癌移植肝转移 PCNA 抵当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肝干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智 张金卷 +5 位作者 李涛 朱争艳 高英堂 王毅军 聂福华 宋继昌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胎儿肝干细胞异种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方法:改进Seglen胶原酶(Ⅳ型)原位灌注结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中期妊娠流产的男性胎儿肝干细胞,经肝脏注射移植(106细... 目的:探讨人胎儿肝干细胞异种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方法:改进Seglen胶原酶(Ⅳ型)原位灌注结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中期妊娠流产的男性胎儿肝干细胞,经肝脏注射移植(106细胞)治疗D-氨基半乳糖(1600mg/kg)诱发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雌性SCID小鼠(治疗组),于移植前及移植后24,48,72h及1周取血测定血氨、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于移植后1,2,4周取受体肝脏组织,PCR方法检测性别决定因子,并与未移植肝干细胞小鼠(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23.4hvs70.4h)(P<0.05);移植后治疗组血清ALT、TBiL及血氨水平降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脏病理损伤逐渐减轻,存活2周小鼠肝脏组织中性别决定因子呈阳性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结论:人胎儿肝干细胞移植能延长暴发性肝功能衰竭SCID小鼠的存活时间,改善其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移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肠复康对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MMP-2,TIMP-2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毅 刘碧清 +1 位作者 钱海兵 仝崇毅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0-291,T006,共3页
目的:探讨肠复康对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影响,以此对肿瘤康复领域的功能性改良措施的选择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T29癌细胞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随... 目的:探讨肠复康对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影响,以此对肿瘤康复领域的功能性改良措施的选择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T29癌细胞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8只,肠复康组7只,西药组8只。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移植瘤组织内MMP-2、TIMP-2积分光密度(IOD)及MMP-2/TIMP-2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肠复康组可使移植瘤MMP-2和TIMP-2含量增高,前者无显著差异(P>0.05),后者具明显差异(P<0.01),西药组也能增高移植瘤MMP-2和TIMP-2含量,但皆无明显差异(P>0.05);肠复康组和西药组可降低MMP-2/TIMP-2比值,前者有显著差异(P<0.05),后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复康可降低移植瘤内MMP-2/TIMP-2比值,对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复康 肠癌 小鼠 移植 肿瘤 HT29细胞 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袖套法建立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川 戚峰 +2 位作者 刘彤 李富新 王鹏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16-816,共1页
背景:小动物心脏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常用模型和重要手段,移植部位多为颈部和腹部。其中颈部异位移植最大的优点在于移植心位于颈部皮下,有利于对供心搏动情况进行直接观察,进而早期预判排斥反应的发生。目的:对小鼠-大... 背景:小动物心脏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常用模型和重要手段,移植部位多为颈部和腹部。其中颈部异位移植最大的优点在于移植心位于颈部皮下,有利于对供心搏动情况进行直接观察,进而早期预判排斥反应的发生。目的:对小鼠-大鼠颈部异种心脏移植模型的麻醉方式、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建立更加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袖套法建立异位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将小鼠供心移植到受体大鼠的右侧颈部,主要改进了摘取供心的方法,并使用小动物麻醉机进行异氟烷吸入性麻醉。模型建立分为练习、稳定和定型3个阶段。取部分实验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模型建立练习阶段、稳定阶段和定型阶段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3.33%,85.71%和96.15%,稳定及定型阶段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练习阶段(P<0.05);稳定和定型阶段手术总操作时间明显短于练习阶段(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异种心脏移植后出现供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心肌实质损伤、间质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较正常心脏和同系移植均有明显改变,并且有随移植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的趋势,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提示小鼠-大鼠颈部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短时间内即可熟练掌握,成功率高,是研究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模型 大鼠 小鼠 颈部 袖套法 临床研究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复康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毅 李罗翔 +2 位作者 李娟 刘壁清 仝崇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0期3327-3329,3367,共4页
目的探讨肠复康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T-29癌细胞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电子天平测量移植瘤的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数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移植瘤细... 目的探讨肠复康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T-29癌细胞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电子天平测量移植瘤的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数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移植瘤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积分光密度(IOD),同时计算Bcl-2/Bax IOD比值,并使用逐步引入剔出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肠复康组和西药组均使移植瘤瘤体质量量明显减轻(P<0.05或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均<0.01),同时能显著增高瘤细胞iNOS、Bax及caspase-3蛋白的含量(P<0.05或0.01),显著降低瘤细胞Bcl-2/Bax比值(P<0.05或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瘤细胞iNOS、Bcl-2、Bax及caspase-3含量和Bcl-2/Bax比值与移植瘤凋亡细胞数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移植瘤凋亡细胞数与瘤体质量呈明显负相关(r=-0.775,P<0.01),瘤细胞iNOS及Bax蛋白含量与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r=0.771,P<0.01,r=0.763,P<0.01)。结论肠复康能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NO的生成,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caspase-3,导致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复康 肠癌 小鼠 移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制备小鼠子宫平滑肌瘤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武芳 李冬华 +2 位作者 钱睿亚 韩虹娟 朱丽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通过异种移植的方法制备小鼠子宫平滑肌瘤动物模型。方法:经腹部手术将人子宫肌瘤细胞悬液种植到CB-17Scid小鼠子宫肌层,手术后缝合腹部切口。定期记录实验小鼠的体重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种植子宫肌瘤细胞后第4周末,观察小鼠子宫... 目的:通过异种移植的方法制备小鼠子宫平滑肌瘤动物模型。方法:经腹部手术将人子宫肌瘤细胞悬液种植到CB-17Scid小鼠子宫肌层,手术后缝合腹部切口。定期记录实验小鼠的体重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种植子宫肌瘤细胞后第4周末,观察小鼠子宫大体形态,比较子宫系数和子宫横径;HE染色光镜观察小鼠子宫平滑肌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子宫重量增加,子宫系数增大,宫颈和宫体最大直径增大。HE染色光镜观察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出现局灶性增生,平滑肌厚度增厚,排列呈卷云状或编织状,界限不清,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分布密集,呈活跃增生现象,病变与人体子宫肌瘤样增生一致。结论:经腹部手术将人子宫肌瘤细胞悬液种植到CB-17Scid小鼠子宫肌层的方法能够建立子宫平滑肌瘤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人子宫肌瘤细胞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大鼠异种移植耐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湘凤 李春富 裴夫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 用非清髓方法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 ,探讨免疫耐受机制。方法 给SD大鼠亚致死全身照射 (TBI)后 ,4h内输入Balb c小鼠骨髓细胞 (BMC) ,2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 ,分别于BMT后 30、6 0和 90d ,检测小鼠源性BMC在大鼠体... 目的 用非清髓方法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 ,探讨免疫耐受机制。方法 给SD大鼠亚致死全身照射 (TBI)后 ,4h内输入Balb c小鼠骨髓细胞 (BMC) ,2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 ,分别于BMT后 30、6 0和 90d ,检测小鼠源性BMC在大鼠体内植活情况。通过皮肤移植、迟发超敏反应 (DTH)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查 ,探讨其耐受机制。结果 经处理大鼠外周血可测出小鼠源性嵌合体 ,皮肤移植、DTH和MLR检查显示对Balb c小鼠产生特异性耐受 ,且较持久。结论 应用 7.5GyTBI+腹腔注射 5 0mg kgCTX +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耐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鼠 器官移植 动物模型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模型转人a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小鼠显微注射DNA片段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志方 刘秉乾 +2 位作者 张玥 王广有 马腾骧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制备转人琢1,2岩藻糖基转移酶(HT)基因小鼠显微注射DNA片段。方法引物两端设计酶切识别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TcDNA全长序列,两端含有EcoRⅠ和BamHⅠ酶切识序列;回收HTcDNA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纯化... 目的制备转人琢1,2岩藻糖基转移酶(HT)基因小鼠显微注射DNA片段。方法引物两端设计酶切识别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TcDNA全长序列,两端含有EcoRⅠ和BamHⅠ酶切识序列;回收HTcDNA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纯化质粒鉴定;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pMD18-HTcDNA重组质粒和pCMV-MCS质粒,回收HTcDNA片段和pCMV-MCS质粒片段,进而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纯化质粒对其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PvuⅠ和NotⅠ依次单酶切重组质粒pCMV-MCS-HTcDNA,回收大小约2.85kb片段,溶于适量显微注射用缓冲液。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MV-MCS-HTcDNA,酶切回收了2.85kb的显微注射DNA片段。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转人HT基因小鼠显微注射DNA片段,包含基因表达元件,可以用于显微注射法建立转人HT基因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 小鼠 CMV 质粒 移植 显微注射 DNA片段 糖基转移酶 酶切 T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与ICAM-1单抗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抗排斥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海波 黄祖发 +1 位作者 叶启发 夏穗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FTY720与ICAM-1单抗(mAb)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鼠腹部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检查、CD4和CD8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检测血中IL-2,IFN-γ,IL-4以及IgM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 目的:研究FTY720与ICAM-1单抗(mAb)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鼠腹部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检查、CD4和CD8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检测血中IL-2,IFN-γ,IL-4以及IgM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2.75±0.43)d。单用ICAM-1m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无明显延长,单用FTY720大剂量组移植心平均存活(4.25±0.71)d(P<0.01);FTY720与ICAM-1mAb大剂量联合用药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10.25±2.12)d(P<0.01)。联合用药组的病理反应、T细胞浸润及IL-2,IFN-γ,IgM水平明显减轻或降低;IgM水平与移植物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54,P<0.01)。结论:FTY720与ICAM-1mAb单一用药对异种移植的抗排斥作用不明显,联合用药可有效延长异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并能抑制异种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ICAM-1 mAb 移植 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小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点联合用药抑制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戚峰 朱理玮 +2 位作者 何向辉 邱宇杰 王鹏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应用控制小鼠对大鼠协调性异种异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Heron颈部套袖法建立小鼠对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4组:1组,仅行异种移植不给药;2组,联合应用补体抑制剂中华眼镜蛇蛇...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应用控制小鼠对大鼠协调性异种异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Heron颈部套袖法建立小鼠对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4组:1组,仅行异种移植不给药;2组,联合应用补体抑制剂中华眼镜蛇蛇毒因子(CCV)、环磷酰胺(CTX)、FK506;3组,将2组中CCV剂量加倍,其它药物用量不变;4组,在2组用药组合基础上再加用前列腺素E1(PGE1)。观察移植供心存活时间,并检测受体大鼠血清补体总活性(CH50)改变、移植供心病理改变。结果:异种移植术后各组小鼠供心平均存活时间:1组为(2.25±0.52)d,2组为(4.25±1.25)d,3组为(3.75±0.65)d,4组为(6.92±2.46)d。2、3、4组补体活性明显降低。移植供心HE病理显示1组为典型超急性排斥反应改变,4组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改变。结论:在小鼠对大鼠的协调性异种移植中,CCV+CTX+FK506+PGE1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异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心脏 超急性排斥 小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囊包被胰岛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华 赵克胜 +1 位作者 叶燕熙 邓尚平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为防止胰岛异种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根据免疫隔离原理,采用琼脂糖和胶原包被大鼠胰岛,并将其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观察受者的血糖变化。结果显示,接受大囊包被胰岛移植后,923%(36/39)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在不使... 为防止胰岛异种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根据免疫隔离原理,采用琼脂糖和胶原包被大鼠胰岛,并将其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观察受者的血糖变化。结果显示,接受大囊包被胰岛移植后,923%(36/39)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在不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正常血糖持续时间达1258±579天,而对照组正常血糖持续时间仅675±299天;受者耐糖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术后103天取出植入的大囊包被胰岛未见组织反应及纤维化。提示大囊包被胰岛不仅能纠正受者的糖代谢紊乱,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免疫隔离 糖尿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