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亚砜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中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史剑慧 胡昕婴 +1 位作者 牛玉宏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7,F002,共5页
目的 研究二甲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 (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 ,hB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第 8代hBMSC ,以DMSO诱导 2 4h。在诱导后 2 1天 ,通过免疫荧... 目的 研究二甲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 (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 ,hB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第 8代hBMSC ,以DMSO诱导 2 4h。在诱导后 2 1天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CD90和肌性标志Desmin表达变化 ,并在诱导后1、2、3周提取RNA。以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 (Nkx2 .5和GATA4 )和特异基因 (connexin4 3、ANP等 )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DMSO诱导后 ,MSC体积变大 ,细胞排列趋于一致 ,连接紧密 ,并逐渐形成肌节样结构 ,CD90阳性细胞减少 ,Desmin阳性细胞增加。在DMSO诱导hBMSC后 1周 ,开始可检测到细胞发生转录水平变化 (Nkx2 .5、GATA - 4表达和connexin4 3、ANP表达 ) ,并均可持续至诱导后 3周 ;前三者的表达量有随诱导后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DMSO在体外可诱导hBMSC向心肌前体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表达 心肌分化 BMSC 转录因子 CONNEXIN43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转录水平 特异 DM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皮化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昕婴 史剑慧 +1 位作者 牛玉宏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6-339,F002,共5页
目的 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hMSC)内皮分化的潜能与条件。方法 采用含多种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支持液EGM2 MV(Clonetics)作为体外内皮化诱导剂 ,观察形态学和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的变化 ,研究h... 目的 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hMSC)内皮分化的潜能与条件。方法 采用含多种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支持液EGM2 MV(Clonetics)作为体外内皮化诱导剂 ,观察形态学和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的变化 ,研究hMSC体外内皮化的条件和诱导效果。结果 经 2 5 %EGM 2 MV诱导后 ,细胞生长良好 ,在多种生长因子的刺激下 ,原先长梭形的细胞缩短 ,出现鹅卵石样形态。诱导培养 10d后 ,经流式细胞学检测 ,内皮干细胞标志CD133阳性率明显升高 ,基质干细胞标志CD10 6阳性率下降。结论 hM SC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利用含有多种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支持液EGM2 MV ,可在体外诱导hMSC向内皮细胞分化。本研究为利用自体MSC移植重建心脏血运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定向诱导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内皮化 内皮细胞 表面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替代动物血清体外诱导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洪涛 覃承河 +3 位作者 陈滨 金丹 魏宽海 裴国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i0001,共4页
目的:用一种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方法,以满足细胞培养过程应中对各类细胞因子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源性抗原物质的引入,达到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中细胞的数量与生物学特性要求。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南方... 目的:用一种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方法,以满足细胞培养过程应中对各类细胞因子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源性抗原物质的引入,达到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中细胞的数量与生物学特性要求。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①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将抽取的自体200mL,加抗凝剂混匀,两次离心。第1次在20℃,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及分界面下3mm部分置另一离心管中,第2次在20℃,以3600r/min离心15min。弃上层3/4余部分在旋涡振荡器上轻震荡使混匀,即为富血小板血浆。,剩将富血小板血浆与催化剂溶液(100g/L氯化钙、400IU/mL凝血酶)含以体积比9∶1混合,混匀后以0.22μm滤膜过滤即为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因子萃取液。②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获取和培养:1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排除其他系统疾病),男7名,女3名;15~35岁,平均年龄27.3岁。抽取骨髓5mL。将获得的有核细胞以2×10接种于10cm培养瓶(100mL/L72富血小板血浆配比低糖DMEM)培养。传代细胞用含100mL/L富血小板血浆,50mg/L抗坏血酸,1×10-8mol/L地塞米松,1×10-3mol/Lβ-甘油磷酸钠诱导培养,快速扩增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细胞形态及细胞增值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与钙结节染色等方法对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①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后2~4h开始贴壁,24h后细胞完全贴壁,呈多角型、梭型。6~8d后,细胞可长满瓶底并呈现单层细胞融合。传代培养后细胞生长迅速,传代诱导后,接种细胞一两天可长满瓶底。细胞为长梭型或不规则多边形,并有伪足伸出,胞核位于细胞一端。细胞生长至第8代生长明显变缓,10代以后细胞内开始出现颗粒样沉积物,并有细胞脱落飘浮于液体中。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细胞为梭型或多角型表现,并有多个突起呈不规则形状。②钙结节茜素红染色结果:第3代细胞培养融合后,继续培养至形成密集的细胞团簇,中心出现细胞基质的沉积,茜素红染色可以清晰的显示钙结节。③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诱导培养第3代后可见胞质内有大量灰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呈现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结论:①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替代动物血清体外诱导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与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②其所培养的细胞数量及生物学特性能快速达到临床应用的需求,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骨髓细胞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动物血清 体外诱导培养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尚希福 路玉峰 +5 位作者 张文志 张梅 贺瑞 姚刚 胡飞 曾建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茶黄素对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诱导作用及其能力。方法将第二代人BMSCs分为茶黄素组、对照组,茶黄素组加入浓度为10 mmol/L茶黄素,对照组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后细胞形态,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P)、Ⅰ型... 目的探讨茶黄素对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诱导作用及其能力。方法将第二代人BMSCs分为茶黄素组、对照组,茶黄素组加入浓度为10 mmol/L茶黄素,对照组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后细胞形态,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及骨钙素(OC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检测各组4、8、12、16 d各时点ALP、OCN活性。结果茶黄素组钙结节、ALP、Ⅰ型胶原及OCN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茶黄素组各时点ALP、OCN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茶黄素可促进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诱导 茶黄素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蔡俊 张柳 余向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hMSCs)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来自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后实验组加入1×10-7molL的辛伐他汀,...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s,hMSCs)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来自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后实验组加入1×10-7molL的辛伐他汀,于不同时间点采用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1(CoreBindingFactor1,Cbfa1)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试剂盒检测ALP的比活性,及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结果辛伐他汀作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bfa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ALP比活性增高且骨钙素含量增加。结论1×10-7molL辛伐他汀能够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此种促进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增强其分化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辛伐他汀 成骨分化 CBFA1 ALP O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骨过程中BMP-2和VEGF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华 田学忠 +3 位作者 魏均强 唐佩福 王岩 张伯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374-377,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钙(CS)对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及成骨基因改变的影响,以明确CS促进骨形成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BMSC,随机分为2组,第1周均用成骨诱导液培养,实验组在第2周改以含CS的成... 目的探讨硫酸钙(CS)对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及成骨基因改变的影响,以明确CS促进骨形成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BMSC,随机分为2组,第1周均用成骨诱导液培养,实验组在第2周改以含CS的成骨诱导培养液培养,而对照组仍继续使用成骨诱导培养液培养,实验第14天收集细胞,进行RNA的抽提、纯化和质量检测,并合成cDNA,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细胞爬片后,用含或不含CS的成骨诱导培养液分别连续培养hBMS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两组细胞均生长并缓慢增殖,细胞生长形态和矿化结节形成情况分别在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无显著区别。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MP-2和VEGF相对表达量均增高(P<0.05)。结论 CS可能具有潜在的骨诱导活性、能够促进骨形成,与含CS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BMSC成骨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成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克隆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竞韧 郭坤元 严定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1,共4页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克隆化培养及其对体外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肋骨分离骨髓 ,制备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 ,约 5d后取集落样生长的梭形细胞扩增培养、传代。将分选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接种到克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克隆化培养及其对体外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肋骨分离骨髓 ,制备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 ,约 5d后取集落样生长的梭形细胞扩增培养、传代。将分选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接种到克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他培养条件液上 ,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代次骨髓基质干细胞对造血干 /祖细胞扩增能力及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扩增达 2 0代以上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基质干细胞 ,单纯细胞因子组和细胞因子加基质干细胞组能有效扩增造血细胞 ,而后者有维持长期造血的作用。结论 :该克隆培养方法能有效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 ,培养的细胞有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克隆 脐血 造血干细胞 体外扩增作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胞嘧啶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昕婴 史剑慧 +1 位作者 牛玉宏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 :研究 5 -氮杂胞嘧啶 (5 -aza)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传至第 8代hMSC ,以 3μmol/L的 5 -aza孵育细胞 2 4h ,分别在诱导后 3d、1周、2周和 3周 4个时间点... 目的 :研究 5 -氮杂胞嘧啶 (5 -aza)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传至第 8代hMSC ,以 3μmol/L的 5 -aza孵育细胞 2 4h ,分别在诱导后 3d、1周、2周和 3周 4个时间点提取细胞RNA ,以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 .5和心肌特异基因 (connexin4 3、ANP等 )的表达。结果 :hMSC经 5 -aza诱导后 ,形成肌节样结构。RT -PCR的结果显示 ,5 -aza可诱导心肌特异基因connexin4 3和ANP的表达 ,随诱导时间延长 ,connexin4 3和ANP的表达量逐渐增加。 5 -aza还能诱导hMSC表达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 .5 ,并持续表达至 3周。结论 :5 -aza在体外可诱导hMSC向心肌细胞分化 ,5 -aza可能通过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启动hMSC心肌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胞嘧啶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心肌细胞 CONNEXIN43 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微环境依赖向内皮分化的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晓静 黄岚 +3 位作者 周骐 宋耀明 周音频 崔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与成熟内皮共培养时向内皮分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分析其CD34、CD10 5和CD16 6表达率 ,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与成熟兔主...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与成熟内皮共培养时向内皮分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分析其CD34、CD10 5和CD16 6表达率 ,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与成熟兔主动脉内皮共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Flk -1和vWF蛋白表达 ,并分析anti VEGF抗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Flk -1表达的影响。结果 :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CD34表达率为 (4 .16± 0 . 16 ) % ,与阴性对照 (4. 0 6± 0 . 2 3)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CD10 5表达率为(90 .2 0± 2 . 35 ) % ,CD16 6表达率为 (82. 30± 3. 2 2 ) % ,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n =6 ,P <0 .0 5 ) ;与成熟内皮细胞共培养 5d时 ,vWF染色仍为阴性 ,但部分骨髓基质干细胞开始表达Flk -1;anti VEGF抗体呈浓度依赖地抑制Flk- 1阳性骨髓基质干细胞计数 (n =6 ,P <0 .0 5 )。结论 :与成熟内皮共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微环境依赖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分子表型 微环境 内皮细胞 细胞分化 血管形成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朝阳 林建华 +2 位作者 王长 许卫红 陈雷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不同疾病患者不同部位骨髓体外分离、培养hBMSC,同时应用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对获得的hBMSC进行体外诱导分化,检测干预后hBMSC的ALP、Ⅰ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不同疾病患者不同部位骨髓体外分离、培养hBMSC,同时应用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对获得的hBMSC进行体外诱导分化,检测干预后hBMSC的ALP、Ⅰ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体外增殖迅速,细胞的CD34、CD45阴性表达,CD29、CD90阳性表达,诱导后ALP、Ⅰ和Ⅴ型胶原mRNA阳性表达。结论人体多种部位均可获得具有未分化潜能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染色体核型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宇琳 周恒 +1 位作者 孙剑 刘广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18-321,共3页
目的分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在长期体外扩增及大规模培养条件下,其染色体核型及端粒酶活性是否发生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常规细胞染色体G显带处理方法及端粒酶活性PCR-ELISA检测法分析3例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样本。结... 目的分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在长期体外扩增及大规模培养条件下,其染色体核型及端粒酶活性是否发生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常规细胞染色体G显带处理方法及端粒酶活性PCR-ELISA检测法分析3例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样本。结果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P10代,未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改变,相应的端粒酶活性也未出现异常增高。结论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扩增的条件下,染色体核型及端粒酶活性未出现异常改变,符合种子细胞安全性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染色体核型 端粒酶活性 检测分析 种子细胞 异常改变 细胞体外培养 体外长期培养 细胞染色体 组织工程 体外扩增 培养条件 方法及 检测法 安全性 应用 样本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牛军强 张柳 +3 位作者 张磊 刘晓宁 田发明 韩大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635-2638,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对体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成人骨髓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G1):不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组(G2):传代后加入SIM1×10-7mol/L.于传代后...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对体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成人骨髓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G1):不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组(G2):传代后加入SIM1×10-7mol/L.于传代后7,14,21d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mRNA水平和BMP-2,Smad1,β-catenin,Frizzled2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蛋白水平β-catenin的表达.传代后7d行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比活性检测;传代后21d行vonKossa染色,检测细胞外基质矿化.结果:SIM作用后7,14,21d3个不同时间点,BMP-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mad1在成骨诱导14,21d时表达高于G1,其余组间差异均不显著;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差异不显著;G2组ALP表达和矿化能力均显著高于G1组.结论:SIM1×10-7mol/L可促进体外成骨诱导培养的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上调TGF-β/BMPs信号通路部分信号分子表达,但未能显著改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部分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BMP-2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许卫红 林建华 +1 位作者 吴朝阳 王长昇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 hBMS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 ,观察应用 β 甘油磷酸钠 (10mmol/L)、地塞米松 (10 -8mol/L)干预后hBMSC的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ALP染色、VonKos sa染色和Ⅰ、...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 hBMS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 ,观察应用 β 甘油磷酸钠 (10mmol/L)、地塞米松 (10 -8mol/L)干预后hBMSC的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ALP染色、VonKos sa染色和Ⅰ、Ⅴ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后的hBMSC呈多种形态外观 ,ALP染色、VonKossa染色、Ⅰ和Ⅴ型胶原mRNA阳性表达。结论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可诱导为成骨细胞 ,适当浓度的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体外诱导 BMSC 地塞米松 Ⅴ型胶原 实验研究 体外分离 RNA 形态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糖蛋白TN-C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14
作者 曹玉净 吕秋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 研究肌糖蛋白(Tenascin-c,TN-C)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为TN-C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第6~10代的细胞用于本研究.体外培养的hBMSCs用自行制... 目的 研究肌糖蛋白(Tenascin-c,TN-C)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为TN-C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第6~10代的细胞用于本研究.体外培养的hBMSCs用自行制备的不同浓度重组TN-C (rTN-C)蛋白处理(0、1、10、50和100 nmol/L),于处理后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的矿化;或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总RNA进行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 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利用ALP检测试剂盒和骨钙素放射性免疫试剂盒分别检测ALP活性和细胞培养基中OCN含量.结果 1)rTN-C处理hBMSCs 10 d后,rTN-C呈剂量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P<0.05);2) rTN-C处理hBMSCs后,细胞ALP活性及培养基上清中OCN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P<0.05).结论 肌糖蛋白对人BMSC向成骨细胞的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糖蛋白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心血管瓣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俊鹏 张凯伦 傅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4-506,510,共4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MSC)作为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胸外科手术患者肋骨骨髓,Ficoll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的表面抗原。将自然分化的hMS...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MSC)作为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胸外科手术患者肋骨骨髓,Ficoll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的表面抗原。将自然分化的hMSC接种于去细胞猪心瓣膜上2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分化结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种植情况;生化检测种植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外基质,并和隐静脉来源成纤维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瓣膜作对比。结果hMSC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分化表现成纤维细胞特性,Vimentin和-αSMA染色阳性;电镜观察活性成肌纤维细胞在瓣膜表面生长均匀平滑;瓣膜组织DNA和胶原含量显著高于去细胞瓣组,与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MSC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先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在去细胞猪心瓣膜上增殖生长,分泌胶原,可作为心血管瓣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藻酸盐支架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复合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群力 龚继承 +4 位作者 邹重文 杨柏林 罗伟国 金丹 魏宽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895-3898,共4页
背景: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主要限于动物实验,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盐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将是极具前途的临床治疗手段。目的:体外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可注射支架藻酸钙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组将第2代... 背景: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主要限于动物实验,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盐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将是极具前途的临床治疗手段。目的:体外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可注射支架藻酸钙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组将第2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钙凝胶复合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骨髓基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MTT法半定量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实验组细胞生长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藻酸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第6天时细胞已跨越微孔表面或向孔内生长。MTT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不受影响。结果初步表明藻酸钙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钙凝胶 可注射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抗原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天航 张君 郑柏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6-980,共5页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抗原2(BST-2)是一种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最早作为B细胞终末分化的标记物而被发现,之后被鉴定为重要的可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等包膜病毒的天然抗病毒因子。临床病理学分析、统计学数据和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BST-2同时...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抗原2(BST-2)是一种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最早作为B细胞终末分化的标记物而被发现,之后被鉴定为重要的可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等包膜病毒的天然抗病毒因子。临床病理学分析、统计学数据和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BST-2同时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BST-2蛋白在乳腺癌、肺癌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有关联。BST-2可促进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BST-2促肿瘤进程的分子机制包括调控细胞DNA甲基化形式、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负调控作用、对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促抗凋亡基因的表达等途径。破坏BST-2的分子结构、阻断其表达以及BST-2中和抗体的使用等已经在癌症治疗上体现出巨大价值。现综述BST-2对乳腺癌、肺癌、胃肠癌和鼻咽癌等不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归纳其表达、转录后修饰及参与信号通路对其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分子机制,揭示其作为肿瘤治疗潜在靶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抗原2 抗病毒因子 肿瘤 潜在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新晖 张锡庆 +3 位作者 刘进炼 冯庆玲 张亚 王明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探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 HAP/Collagen,NHAC)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 目的 探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 HAP/Collagen,NHAC)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上良好地粘附、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影响。结论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骨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相羟磷灰石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胶原复合材料 体外相容性 Collagen 碱性磷酸酶活性 组织工程方法 体外复合培养 细胞相容性 骨组织工程 功能测定 载体材料 骨缺损 形态学
原文传递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白蛋白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秉璐 曲强 +4 位作者 赵玉沛 何小东 王磊 陈翠珠 刘振元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3-715,共3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白蛋白的表达特征。方法从手术切除弃置的人肋骨骨髓中分离基质细胞,在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淋巴细胞抑制因子(LI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等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应用...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白蛋白的表达特征。方法从手术切除弃置的人肋骨骨髓中分离基质细胞,在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淋巴细胞抑制因子(LI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等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特异性白蛋白染色;同时,于诱导培养后多时间点测定培养细胞产生的白蛋白水平。结果人骨髓来源的基质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经诱导后,分化为成熟附壁细胞;细胞胞浆内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白蛋白呈阳性染色;已分化细胞合成并分泌白蛋白,其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显示时间依赖性变化特征。结论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可向成熟肝细胞分化并具有合成和分泌白蛋白功能,可以作为临床肝细胞移植及生物人工肝等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肝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分化过程 白蛋白 表达研究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生长因子 条件培养 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荧光方法 特异性标志物 培养细胞 诱导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特异性 时间依赖性 细胞来源 终末期肝病 生物人工肝
原文传递
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修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靶向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华 袁强 +3 位作者 孙一睿 吴惺 胡锦 杨伯捷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索经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修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s)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Transwell系统研究hMSCs向胶质瘤的迁徙能力。采用经全长人TRAIL(hTRAIL)重组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 目的:探索经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修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s)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Transwell系统研究hMSCs向胶质瘤的迁徙能力。采用经全长人TRAIL(hTRAIL)重组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rAAV hTRAIL)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进行修饰。将hTRAIL修饰的MSCs与人胶质瘤细胞(U87MG)在体外共同培养,分析其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抗肿瘤作用。结果:h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徙具有高度特异性。经TRAIL修饰的hMSCs不仅在MSCs表面表达全长TRAIL,且能在培养基中分泌可溶性TRAIL。经rAAV-hTRAIL转染后,hMSCs细胞凋亡作用无增加。将TRAIL修饰的hMSCs与U87MG细胞共培养,与采用可溶性TRAIL治疗后相比较,可明显提高U87MG细胞的凋亡率。结论:在体外实验中,h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徒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并提高对sTRAIL不敏感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由此推测膜结合型TRAIL修饰的MSCs在肿瘤微环境中对脑胶质瘤具备靶向抗肿瘤效应。MSCs可能成为脑胶质瘤靶向治疗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体外迁徙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