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
被引量:38
- 1
-
-
作者
刘丹青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6,共10页
-
文摘
本文讨论先秦汉语的两个类型学特征。在小句结构方面,先秦汉语以SVO为主,但不是纯粹的SVO型,而并存着SOV类型。其多种受事前置是句法化的语序,不同于现代汉语话题结构或“把”字句的受事前置,也不都同焦点有关。在介词方面,先秦汉语以前置词为主,但不是纯前置词语言。前置词多有后置词用法,这与它们来自动词、而当时还有句法性OV语序有关。先秦汉语还有后加“而”、“以”的框式介词。此外还讨论了定语一律前置、前置词悬空等特点的类型学后果。
-
关键词
先秦汉语
小句结构
语序类型
介词类型
话题结构
句法化
-
Keywords
Pre-Qin Chinese
clausal structure
word order types
adposition types.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介词+N+加以+双音及物动词”结构考察
- 2
-
-
作者
胡莎
-
机构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19年第5期55-60,共6页
-
文摘
在“介词+N+加以+双音及物动词”结构中,介词多为“引出受事类”,以“对”和“把”为主,其后N为核心论元。“对”强调“对待”,后面双音动词具有[+处置]或[-处置]特征,接[+处置]动词时,“对…加以…”必须共现。“把”强调“处置”,双音动词具有[+处置]和[+影响]特征。“对+N”及物性低,可作背景句;“把+N”及物性高,难以作背景句。“对/把+N+加以+双音及物动词”都排斥“爱憎类”和“动结式”动词。“了1”和“了2”在“加以/予以/给以+双音及物动词”中不能共现。
-
关键词
介词+N+加以+双音及物动词
介词类型
双音及物动词
-
Keywords
preposition+N+jiayi(加以)+two-syllable transitive verbs
preposition type
two-syllable transitive verb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