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苯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玉萍 郑光云 +2 位作者 蒋洁敏 董文博 侯惠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3,共5页
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管 ,当含苯气体的流量为 1 5L·min- 1 ,放电电压在 60 0 0V—1 2 0 0 0V范围内 ,放电管温度在 2 1 0℃左右 ,研究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降解苯的协同效应 .结果表明 ,在余辉区中放入催化剂 ,60 0 0V的电压下 ,苯的... 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管 ,当含苯气体的流量为 1 5L·min- 1 ,放电电压在 60 0 0V—1 2 0 0 0V范围内 ,放电管温度在 2 1 0℃左右 ,研究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降解苯的协同效应 .结果表明 ,在余辉区中放入催化剂 ,60 0 0V的电压下 ,苯的降解率可达 70 % ,产物中CO/CO2为 0 0 5 ;而在同样电压下 ,不放入催化剂 ,苯的降解率仅为 5 5 %左右 ,CO/CO2 约为 0 5 .由此可见 ,催化剂在余辉区时能与等离子体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 含苯气体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等离子体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空气中甲苯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关绣娟 叶代启 黄海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7-982,共6页
着重考察了催化剂分解O3对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甲苯效果的影响,对比不同催化剂在3种催化剂结合方式下对O3分解能力及甲苯降解效果。同时研究了影响O3产生及分解的条件——放电电压、水汽和氧含量对甲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O... 着重考察了催化剂分解O3对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甲苯效果的影响,对比不同催化剂在3种催化剂结合方式下对O3分解能力及甲苯降解效果。同时研究了影响O3产生及分解的条件——放电电压、水汽和氧含量对甲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O3分解能力越强,对甲苯的降解效果越好,O3的催化分解在甲苯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放电电压为10 kV时,在余辉区和等离子体区加入催化剂,甲苯的去除率分别由无催化剂时候的33.8%提高到55.6%~66.2%和65.2%~74.2%。气流中的水汽对O3的产生和分解都产生不利影响,可降低甲苯的去除率。氧气含量高时,一方面增加O3的产生,另一方面降低催化剂对O3的分解,在O2含量为5%时,甲苯去除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催化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方式对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洪昌 李锻 +2 位作者 吴彦 李杰 李国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59-2763,共5页
为研究能量注入方式对等离子体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分别将交流高压和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结合Mn催化剂对苯进行降解,研究供电方式对放电特性、苯去除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交流电源相比,脉冲电源供电... 为研究能量注入方式对等离子体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分别将交流高压和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结合Mn催化剂对苯进行降解,研究供电方式对放电特性、苯去除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交流电源相比,脉冲电源供电下能量在极短的时间里注入到反应器内,产生瞬间大功率放电和高能活性粒子,可以实现对苯的高效降解和较高的CO2选择性。此外,相同功率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BD)的臭氧质量浓度更多,更有利于与Mn催化剂结合对苯进行降解。在电压为18.8kV的条件下,对苯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CO2转化率可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双极性脉冲高压 催化 CO2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炯 叶代启 杨佘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8,共7页
采用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剂去除甲苯,系统研究背景气体、催化剂负载位置、湿度等因素对甲苯去除与出口O3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催化剂能提高反应器的能量密度.催化剂置于等离子体区,主要作用是催化含氧物种,实现甲苯的高... 采用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剂去除甲苯,系统研究背景气体、催化剂负载位置、湿度等因素对甲苯去除与出口O3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催化剂能提高反应器的能量密度.催化剂置于等离子体区,主要作用是催化含氧物种,实现甲苯的高效去除,同时可降低出口O3质量浓度.发泡镍后端负载催化剂,比前端负载催化剂的甲苯去除效率高,出口O3质量浓度低.湿度对等离子体去除甲苯具有双重效应,甲苯的去除效率随着湿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催化剂置于等离子体区后,可实现甲苯和O3的同时高效去除.在等离子体催化体系中,甲苯的降解由高能电子和自由基引发,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O、CO2和H2O,气相副产物主要有烷烃、酸、醛和含苯环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催化剂脱除NO/SO_(2)/Hg^(0)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朝兵 杨泽勇 +4 位作者 胡德浩 宋捷 赖金平 米高丽 于洁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通过选取并制备纳米TiO_(2)、Mn-TiO_(2)和Mn-Ce-TiO_(2)3种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烟气中氧体积分数以及气体停留时间条件下,各催化剂对NO、SO_(2)及Hg^(0)_(3)种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性能;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不同催化剂对NO、... 通过选取并制备纳米TiO_(2)、Mn-TiO_(2)和Mn-Ce-TiO_(2)3种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烟气中氧体积分数以及气体停留时间条件下,各催化剂对NO、SO_(2)及Hg^(0)_(3)种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性能;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不同催化剂对NO、SO_(2)及Hg^(0)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能够促进NO、SO_(2)及Hg^(0)的氧化转化;增加反应气在催化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同样可以促进上述污染物的转化,但停留时间过长会引发副反应;在不同氧化还原气氛下,NO、SO_(2)及Hg^(0)表现的催化脱除机理不同;相比于TiO_(2)和Mn-TiO_(2)催化剂,Mn-Ce-TiO_(2)催化剂对NO、SO_(2)及Hg^(0)的脱除效果最优;相比于单独使用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和催化剂,两者之间的耦合能够更好地脱除NO、SO_(2)及Hg^(0),并且协同Mn-Ce-TiO_(2)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污染物脱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催化氧化 NO SO_(2) Hg^(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协同Ag-Cu/TiO_(2)-CS复合光催化剂灭活生物气溶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璐瑶 张佳丽 +1 位作者 张轲 李彦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77-2785,共9页
选用大肠杆菌和杂色曲霉菌作为代表性细菌和真菌以制备生物气溶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CS)修饰的Ag-Cu/TiO_(2)-CS复合光催化剂,使用自制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协同光催化剂对生物气溶胶进行灭活实验研究,考察初始浓度、放... 选用大肠杆菌和杂色曲霉菌作为代表性细菌和真菌以制备生物气溶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CS)修饰的Ag-Cu/TiO_(2)-CS复合光催化剂,使用自制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协同光催化剂对生物气溶胶进行灭活实验研究,考察初始浓度、放电功率、单一及协同处理对生物气溶胶的灭活影响,并通过SEM、胞外蛋白质与电解质测定探究了生物气溶胶灭活机理.结果表明:Ag、Cu掺杂比为2:2mol%时光催化剂灭菌效果最好,处理时间为10.5s时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为0.61-lg.相比介质阻挡放电单一处理,协同光催化处理后,菌体结构破损加重,胞内物质外泄增多,灭菌效率明显提升,在60W/催化灭活条件下,细菌、真菌的灭活率分别为2.89-lg、2.87-lg,且有效抑制生物气溶胶的复活,灭活后48h内细菌、真菌的复活率分别为-3.40-lg、-3.39-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灭活 催化 介质阻挡放电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制备CuO_(x)/C催化剂及其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性能
7
作者 张悦 李思雨 +3 位作者 郑蕊 李秀颖 孙嘉 孙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74-485,共12页
以硝酸铜与葡萄糖为前体,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法在室温常压下的空气气氛中制备了CuO_(x)/C-DBD催化剂.在放电过程中,硝酸铜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葡萄糖的残留物将生成的铜及其氧化物分散并稳定在其表面形成催化剂.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 以硝酸铜与葡萄糖为前体,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法在室温常压下的空气气氛中制备了CuO_(x)/C-DBD催化剂.在放电过程中,硝酸铜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葡萄糖的残留物将生成的铜及其氧化物分散并稳定在其表面形成催化剂.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CuO_(x)/C-DBD与未经放电处理的前体相比,形成了丰富的孔道,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表面Cu^(+)和Cu^(0)比例升高.CuO_(x)/C-DBD在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的4-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反应4 min时转化率近100%,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813 min^(-1).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后,反应速率常数仅略有降低,说明CuO_(x)/C-DB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表明,利用DBD处理所形成的有机残留物分散和稳定表面活性物种,可以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铜基催化 催化还原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降解甲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碧纯 杨岳 +1 位作者 张晓明 叶代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60,69,共6页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光催化技术对甲苯气体进行处理.在不同的能量密度、气体流量、放电时间以及反应器结构(即内电极直径)条件下,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驱动光催化剂TiO2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能提高甲苯的转化率,并提...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光催化技术对甲苯气体进行处理.在不同的能量密度、气体流量、放电时间以及反应器结构(即内电极直径)条件下,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驱动光催化剂TiO2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能提高甲苯的转化率,并提高产物的选择性;随着能量密度增大至1000 J/L,甲苯转化率提高至88.0%,对CO2的选择性增大至39%;而气体流量增大,甲苯转化率降低;放电5m in内甲苯转化率迅速提高,10min后转化率趋于平稳;随着反应器内电极直径的增大,甲苯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而碳平衡在内电极直径增大到一定值后基本稳定,说明内电极直径存在最佳值0.8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降解 挥发性有机物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0价铁催化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活性艳蓝X-BR的研究
9
作者 田露 李蕊 +1 位作者 胡银 刘亚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28,共5页
为了证明纳米0价铁(nZVI)对于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染料废水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本文以活性艳蓝X-BR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在电压65V、电流0.92 A、反应时间为10 min时,nZVI对其在色度和TOC这2个方面的催化效果,并与Fe2+催化相比较... 为了证明纳米0价铁(nZVI)对于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染料废水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本文以活性艳蓝X-BR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在电压65V、电流0.92 A、反应时间为10 min时,nZVI对其在色度和TOC这2个方面的催化效果,并与Fe2+催化相比较。结果表明,nZVI的优化投加量为0.5g/L,在此投加量下活性艳蓝X-BR的去除率由88%提高到92%,TOC的去除率从16%提高到20%,并通过测定Fe2+和H2O2的含量变化来验证其作用机理。继而将nZVI和Fe2+的催化效果作比较,nZVI的催化效果要高于Fe2+,证明了nZVI耦合双介质阻挡放电对于活性艳蓝X-BR的去除有较好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纳米0价铁 活性艳蓝 FE^2+ H2O2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变压器废弃绝缘油的实验探究
10
作者 张国治 王文祥 +2 位作者 张磊 邵涛 张晓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4,共10页
变压器废弃绝缘油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威胁生态环境,安全有效地处理废弃绝缘油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该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变压器废弃绝缘油,实验探究不同背景气体下平板式DBD和同轴式DBD降解处理废弃绝缘油的... 变压器废弃绝缘油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威胁生态环境,安全有效地处理废弃绝缘油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该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变压器废弃绝缘油,实验探究不同背景气体下平板式DBD和同轴式DBD降解处理废弃绝缘油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废弃绝缘油发生断键脱氢反应,质量减少并生成气体,其中氩气背景下的同轴式DBD反应程度更充分;在氩气背景气体下,气体产物中H2组分体积分数超过50%,在空气背景气体下,气体产物中H_(2)及CO_(2)组分体积分数基本相当,均接近50%;且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废弃绝缘油热重特性发生严重变化,转变为少量碳链更长的烷烃分子及大量更短的烷烃分子。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变压器废弃绝缘油的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变压器油 等离子体 降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催化萘降解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祖良 郑欣丹 +3 位作者 谢德援 张忠梅 王家兴 姚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60-2665,共6页
为了提高萘的降解效果,提出了介质阻挡放电(DBD)和催化协同降解萘的方法,研究了填充介质对放电特性和萘降解效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TiO_2催化剂负载量和气体温度对萘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充TiO_2/硅藻土对DBD放电有一定的抑... 为了提高萘的降解效果,提出了介质阻挡放电(DBD)和催化协同降解萘的方法,研究了填充介质对放电特性和萘降解效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TiO_2催化剂负载量和气体温度对萘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充TiO_2/硅藻土对DBD放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峰值电流有所下降;填充TiO_2/硅藻土较未填充时,萘的降解率及CO_x选择率均有明显提升,特别是CO_x选择率提高将近30%;随着硅藻土上TiO_2负载量的增加,CO_x选择率从47.5%增加至76.5%,CO2的提高幅度达到24.2%,而CO选择率的提高幅度仅4.8%;模拟气体温度由25℃升高到100℃,虽然萘的降解率仅从83.8%增加至91.8%,但CO_x选择率则从45.3%增加至87.5%,增加了近1倍。TiO_2对萘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为难降解有机气体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化学催化 降解 COx选择率 TiO2负载量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降解甲苯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炯 杨利娴 +5 位作者 龙丽萍 冯发达 付名利 吴军良 黄碧纯 叶代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区后结合MnOx/Al2O3/发泡镍去除甲苯,考察甲苯进气方式、臭氧产生方法及湿度对甲苯与O3同时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O3是等离子体区后催化降解甲苯的主要物种,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可实现甲苯及O3的同时高效去除。...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区后结合MnOx/Al2O3/发泡镍去除甲苯,考察甲苯进气方式、臭氧产生方法及湿度对甲苯与O3同时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O3是等离子体区后催化降解甲苯的主要物种,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可实现甲苯及O3的同时高效去除。输入电压为9.0 kV时,甲苯的去除效率达92.8%,在80 min内O3的去除效率维持在99%以上。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的活性没有直接的影响,O3浓度较高时湿度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很小。GC-MS分析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的主要气相副产物有烷烃、酸、酮和含苯环有机物,提出了甲苯的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酸钠催化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胺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海霞 殷宝剑 +1 位作者 方志 徐炎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在柱-板式介质阻挡放电体系中投加铋酸钠催化剂,研究了该体系的放电光谱特性及对苯胺模拟废水的协同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苯胺初始质量浓度及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探讨了铋酸钠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BD)催化降解苯胺的机理... 在柱-板式介质阻挡放电体系中投加铋酸钠催化剂,研究了该体系的放电光谱特性及对苯胺模拟废水的协同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苯胺初始质量浓度及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探讨了铋酸钠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BD)催化降解苯胺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柱-板式电极结构放电过程中辐射出了紫外光和可见光,300~450nm之间出现高强度N2第二正带谱线。初始浓度100mg/L苯胺废水被处理10min后,投加0.2g/L催化剂时溶液的TOC去除率最高,比单独DBD低温等离子体体系提高14.11%。在碱性条件下,苯胺和TOC的去除率均好于酸性和中性条件。XRD检测结果显示铋酸钠在反应前后峰值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废水处理 铋酸钠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双氯芬酸的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姜涛 杨银海 +2 位作者 汪欢 雷乐成 杨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8,共8页
针对近年来以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在水中频繁检出的问题,选取双氯芬酸(DCF)作为目标污染物,基于平板式循环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进行DCF降解宏观动力学研究,并建立了DCF和活性物质的传质-反应模型,探究了DBD降... 针对近年来以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在水中频繁检出的问题,选取双氯芬酸(DCF)作为目标污染物,基于平板式循环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进行DCF降解宏观动力学研究,并建立了DCF和活性物质的传质-反应模型,探究了DBD降解DCF的本征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平板式循环DBD反应器中,DCF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为0.175 min^(-1),且宏观动力学反应常数受到输入电压、电极间距、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常数K=8.533 mol·min^(-1)·mm^(3.25)·W^(-0.75)。DCF单次流过放电区域的转化率受到输入功率、电极间距和溶液流速的影响,且DCF在DBD系统中的本征动力学反应为二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 介质阻挡放电 传质-反应模型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净化汽车尾气中的NO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晓梅 何翔 王喜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4,共4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和光催化相结合可以净化汽车尾气中的NO。介绍了DBD及其与TiO2联合作用时NO初始体积分数、混合气体流量和放电参数对NO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有无TiO2催化剂,NO的净化率都随着NO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和光催化相结合可以净化汽车尾气中的NO。介绍了DBD及其与TiO2联合作用时NO初始体积分数、混合气体流量和放电参数对NO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有无TiO2催化剂,NO的净化率都随着NO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混合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也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光催化剂后,NO的净化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初始体积分数越低、气体流量越小、放电电压越高,光催化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汽车尾气 NO 净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Fe^(2+)降解水中萘普生
16
作者 叶正新 胡淑恒 +1 位作者 许子牧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6,684,共8页
文章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与Fe^(2+)协同降解水中萘普生(NPX),并与单一DBD等离子体体系进行比较。分别探究Fe^(2+)浓度、放电功率、初始pH值及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的质量浓度... 文章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与Fe^(2+)协同降解水中萘普生(NPX),并与单一DBD等离子体体系进行比较。分别探究Fe^(2+)浓度、放电功率、初始pH值及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的质量浓度对NPX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NPX降解产物,并使用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oxicity Estimation Software Tool,T.E.S.T.)分析预测产物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Fe^(2+)体系中,当Fe^(2+)浓度为200μmol/L、放电功率为71 W、初始pH值为4.0时NPX去除效果最好,而水中NOM的存在会抑制NPX的降解。NPX降解过程较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检测出7种中间产物,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生物毒性预测结果表明,NPX在降解过程中会生成毒性更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FENTON反应 萘普生(NPX)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赫兹级介质阻挡放电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
17
作者 刘伊静 陈兴旺 +3 位作者 崔浩栋 SSEKASAMBA Hakim 唐晓亮 邱高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5,共8页
针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大、成分复杂、盐度高、浓度高、降解难等特点,采用千赫兹级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对亚甲基蓝溶液模拟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放电条件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使用电流、电压波形图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介质阻挡... 针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大、成分复杂、盐度高、浓度高、降解难等特点,采用千赫兹级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对亚甲基蓝溶液模拟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放电条件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使用电流、电压波形图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介质阻挡放电进行诊断;通过吸光度计算降解率,分析不同放电间隙、针尖形状、放电气氛环境下的亚甲基蓝降解情况。结果表明,0.44 cm放电间隙、斜口针尖、更细的针管可以提高亚甲基蓝降解率,无须另外通入气体、直接以空气为放电气氛的选择更为高效和经济。千赫兹级介质阻挡放电可有效应用于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千赫兹级 亚甲基蓝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耦合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素素 竺新波 +2 位作者 王发元 尚政伟 乐晓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耦合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工艺原理、两者之间的耦合方式及协同效应,分析了等离子体环境下不同种类催化剂对VOCs的氧化机理,重点突出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对等离子体环境下VOCs氧化的强化机制和机理,指出了... 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耦合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工艺原理、两者之间的耦合方式及协同效应,分析了等离子体环境下不同种类催化剂对VOCs的氧化机理,重点突出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对等离子体环境下VOCs氧化的强化机制和机理,指出了形貌调控和微观结构构筑有助于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表面活性位点的形成,明确了今后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 协同效应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负载的Ni、Fe、Cu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CO_(2)/CH_(4)的影响
19
作者 冯勇强 王洁茹 +4 位作者 王超娴 李芳 苏婉婷 孙宇 赵彬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05-2713,共9页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两者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等离子体催化CH_(4)/CO_(2)气液两相均有产物,但存在产物组成复杂、选择性低的问题。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本文采用微燃烧...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两者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等离子体催化CH_(4)/CO_(2)气液两相均有产物,但存在产物组成复杂、选择性低的问题。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本文采用微燃烧法将活性金属负载在载体γ-Al_(2)O_(3)上,与等离子体结合催化转化CH_(4)/CO_(2)。负载金属后催化剂氧空位比例的改变增强催化剂表面碱性,进而提高CO_(2)转化率。负载金属后弱酸比例增加,有利于合成液相产物,其中Lewis酸有利于合成醇类产物,而Brønsted酸促进了乙酸合成。金属催化剂装填增强了介质阻挡放电功率,转移更多电荷,提升了反应能量效率。通过催化剂结构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有利于针对等离子体催化进行催化剂的理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 介质阻挡放电 二氧化碳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研究
20
作者 鲁娜 张雪 +3 位作者 李杰 王铁成 娄静 吴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0-52,57,共4页
采用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pH值对土壤中P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式DBD对土壤中PNP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PNP初始浓度400mg/kg,... 采用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pH值对土壤中P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式DBD对土壤中PNP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PNP初始浓度400mg/kg,放电电压18 kV条件下,放电处理60 min,PNP降解率达到87.3%。增加放电电压和含水率均能提高降解率。不通入载气,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碱性条件有利于PNP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土壤 对硝基苯酚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