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生产事故犯罪中刑事从业禁止之司法适用与衔接进路
1
作者 罗洁 高峰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刑事从业禁止因“从其规定”条款的适用导致与行政限制从业存在矛盾与隔阂,容易被后者架空与虚置,而执行主体的立法缺位造成刑事从业禁止难以在安全生产领域发挥惩罚与预防之双重效能。为有效改变刑事从业禁止适用于安全生产事故犯罪的... 刑事从业禁止因“从其规定”条款的适用导致与行政限制从业存在矛盾与隔阂,容易被后者架空与虚置,而执行主体的立法缺位造成刑事从业禁止难以在安全生产领域发挥惩罚与预防之双重效能。为有效改变刑事从业禁止适用于安全生产事故犯罪的“失语”状态,需在规范层面,将“从其规定”的性质认定为空白罪状,有效平衡“行政违法+刑事制裁”的二元制裁体系,同时以罪刑法定原则与比例原则作为价值基础,合理适用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区分一般违法与刑事犯罪,严格遵循职业性、必要性、关联性之三重标准,构建时间梯度分层体系,保障制度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层面,需将社区矫正机构作为执行环节的“枢纽”,打通刑事从业禁止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犯罪的“衔接通道”,并由检察机关发挥刑事执行监督职能,推动制度由“规范”至“实践”的圆融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事故犯罪 刑事从业禁止 行政限制从业 从其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限制从业与刑事从业禁止的衔接
2
作者 宁立成 李奇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4,94,共6页
作为行政处罚一般种类的行政限制从业,应将其定性为“行为罚”而不是“资格罚”。在行政限制从业与刑事从业禁止的衔接上,学界围绕《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中的“从其规定”,存在对刑事从业禁止适用的“扩张解释”和“限缩解释”两种面... 作为行政处罚一般种类的行政限制从业,应将其定性为“行为罚”而不是“资格罚”。在行政限制从业与刑事从业禁止的衔接上,学界围绕《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中的“从其规定”,存在对刑事从业禁止适用的“扩张解释”和“限缩解释”两种面向。应将“从其规定”作为一种“限缩解释”和行政尊重规定来理解,从而平衡和理顺两种机制间的不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限制从业 行为罚 刑事从业禁止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犯罪适用刑法从业禁止分析
3
作者 张莹 宋慧 《天津法学》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随着证券犯罪相关罪名越发丰富,对应的刑罚也需要进化,但以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主流判决模式聚焦人身与财产的惩罚,难以防范社会总福利损失大、从业者重复犯罪便利等风险。《刑法修正案(九)》将从业禁止制度写入《刑法》,为制裁和预防... 随着证券犯罪相关罪名越发丰富,对应的刑罚也需要进化,但以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主流判决模式聚焦人身与财产的惩罚,难以防范社会总福利损失大、从业者重复犯罪便利等风险。《刑法修正案(九)》将从业禁止制度写入《刑法》,为制裁和预防证券犯罪提供了途径,但目前有且仅有一个刑事判例。刑事从业禁止适用的不足引发了对于行刑衔接、推广适用等问题的思考。同时,为实现治理证券犯罪绩效最大化而探究证券犯罪适用刑法从业禁止的实施路径,提高刑罚准确性、与犯罪行为的适配度,精准打击犯罪,对冲证券犯罪的负外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犯罪 从业禁止 市场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从业禁止适用期限的立法检视及完善
4
作者 段丽 孙福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8期49-53,58,共6页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在适用期限上作出的规定既不同于以往的行政从业禁止,又与域外立法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以来的110份刑事从业禁止判决书为样本,发现判决中存在3至5年...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在适用期限上作出的规定既不同于以往的行政从业禁止,又与域外立法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以来的110份刑事从业禁止判决书为样本,发现判决中存在3至5年期限中首尾两端期限适用多而中间期限适用少、终生禁止极少、其他期限适用为零的畸形适用现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期限时间跨度过于狭窄、三年起始期限设定太高、“从其规定”条款形同虚设。为此建议取消“从其规定”、拓宽期限范围、量化期限适用、增设暂缓执行和撤销规定、增加延长期限的规定、增加效力及于管制及缓刑考验期的规定等方式,完善从业禁止的立法,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充分发挥其预防再犯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从业禁止 适用期限 行政从业禁止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业禁止制度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革 被引量:24
5
作者 袁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在《刑法修正案(八)》禁止令入刑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刑法的预防性措施,促进了我国刑事制裁体系和行政制裁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但《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也造成了从业禁... 在《刑法修正案(八)》禁止令入刑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刑法的预防性措施,促进了我国刑事制裁体系和行政制裁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但《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也造成了从业禁止制度与我国犯罪二元结构、刑罚体系、预防措施体系和行政性从业禁止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打乱了已有法律制裁体系的平衡结构。我国应当在从业禁止制度现有立法的基础之上,提升从业禁止的刑法地位,将从业禁止措施规定为资格刑,并进一步明确职业的范围和从业禁止的期限,积极推动我国刑事制裁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预防性措施 资格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中从业禁止适用程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庆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6,共9页
目前,我国《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适用程序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影响了从业禁止的适用效果。从业禁止虽然与"禁止令"存在部分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远大于共性,因此应当有独立的适用程序。为保证从业禁止公正准确地适用,应... 目前,我国《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适用程序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影响了从业禁止的适用效果。从业禁止虽然与"禁止令"存在部分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远大于共性,因此应当有独立的适用程序。为保证从业禁止公正准确地适用,应当有多元化的启动参与主体,因此建议引入社会调查制度。从业禁止的宣告时间和执行主体,应当根据适用对象是自然人还是单位而灵活掌握,并结合适用内容区别对待,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复权制度。为了平衡自由和秩序,还应当赋予适用对象相应的上诉和申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适用程序 启动主体 宣告时间 执行主体 救济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格刑预防再犯功能的审视——基于从业禁止入刑立法考量为视角的展开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宝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前,刑罚预防再犯的功能屡受质疑。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后,其性质受到广泛争议,以非属资格刑的意见居多。从业禁止通过剥夺犯罪人从业资格来预防犯罪人再犯是从业禁止入刑的一种立法考量。在未来可能将从业禁止增设为资格... 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前,刑罚预防再犯的功能屡受质疑。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后,其性质受到广泛争议,以非属资格刑的意见居多。从业禁止通过剥夺犯罪人从业资格来预防犯罪人再犯是从业禁止入刑的一种立法考量。在未来可能将从业禁止增设为资格刑的背景下,需要思考诸多的逻辑问题。刑法的保障性更多体现在评价体系和刑罚报应功能上,而刑罚预防再犯的功能却未必能够为其他部门法律提供最终的保障。由此可以理顺资格刑在预防再犯功能的合理形式:资格刑只适宜被规定为附加刑且立法形式可更加灵活,资格刑预防再犯功能的实现不能仅依靠针对资格刑的立法,还需其他方面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格刑 预防再犯 从业禁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业禁止制度在公害犯罪中的适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兰英 曾荣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8,共8页
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规定,以环境、食品和药品三大领域为主的公害犯罪具有适用从业禁止制度的必要性。在公害犯罪领域,从业禁止规定的适用主体仅包括自然人,但实际上没有理由将单位排除在外... 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规定,以环境、食品和药品三大领域为主的公害犯罪具有适用从业禁止制度的必要性。在公害犯罪领域,从业禁止规定的适用主体仅包括自然人,但实际上没有理由将单位排除在外。具体适用时,应在准确认定是否"利用职业便利"或"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基础上,以相应犯罪侵害法益的关联性为基准判断原特定职业与禁止从事职业的相关性程度。此外,还需注意从业禁止制度与禁止令的区别及配合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害犯罪 从业禁止制度 职业关联性 禁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期限从业禁止的性质与内涵辨析——以刑法修正案(九)第37条之一为中心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总则部分增设了有期限的从业禁止制度,这一创设性内容有待理论上的廓清与界定。有期限从业禁止基于预防犯罪而作的前置化设置,其性质应当归属非传统刑罚的保安处分,实践适用也需要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理性分析。该...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总则部分增设了有期限的从业禁止制度,这一创设性内容有待理论上的廓清与界定。有期限从业禁止基于预防犯罪而作的前置化设置,其性质应当归属非传统刑罚的保安处分,实践适用也需要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理性分析。该制度的适用对象、刑罚种类、关联界分等问题,都应该在厘清从业禁止制度的性质定位与现有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责任后果上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两分格局并未打乱法律体系的层级关系,应当从保安处分定性的立场出发进行合理审视,依赖刑事与非刑事法律的配套跟进和实践操作予以细致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 从业禁止 保安处分 内涵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前科者从业禁止及其适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叶良芳 应家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16,共9页
有前科者从业禁止是指对于实施了与职业相关犯罪的有前科者,限制其在特定时间段内从事相关职业的资格。从立法目的考察,该制度的法律性质应当为保安处分。在适用标准方面,需判定有前科者具备再次实施与职业相关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具体的... 有前科者从业禁止是指对于实施了与职业相关犯罪的有前科者,限制其在特定时间段内从事相关职业的资格。从立法目的考察,该制度的法律性质应当为保安处分。在适用标准方面,需判定有前科者具备再次实施与职业相关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具体的因素包括职业特征、犯罪前科特征以及职业与犯罪前科的内在联系这三项。就适用程序而言,该制度应当遵守刑事诉讼程序,以刑事判决进行宣告,并赋予当事人上诉权、申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前科者 从业禁止 保安处分 适用标准 适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中从业禁止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林维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刑法修正案(九)》所规定的从业禁止措施作为一种刑罚附随处分,其通过剥夺被告人权益以实现预防目的。对类似措施在溯及力问题上应当采取从旧原则,以便符合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所有主刑,包括管制、死缓、无期徒刑等均可以宣布从业禁止... 《刑法修正案(九)》所规定的从业禁止措施作为一种刑罚附随处分,其通过剥夺被告人权益以实现预防目的。对类似措施在溯及力问题上应当采取从旧原则,以便符合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所有主刑,包括管制、死缓、无期徒刑等均可以宣布从业禁止。但除了在量刑阶段决定以外,也应当允许在假释时一并裁定是否宣告从业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刑罚附随处分 溯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从业禁止制度的性质辨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伟 张皓巽 《时代法学》 2017年第2期12-19,共8页
从业禁止制度是我国刑事制裁方法的一种拓展和创新,预示着我国刑法处罚措施的功能转型和结构转化。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为基础进行犯罪预防,有异于资格刑的法律特征和报应目的,也有别于非刑罚处罚的适用程序和功... 从业禁止制度是我国刑事制裁方法的一种拓展和创新,预示着我国刑法处罚措施的功能转型和结构转化。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为基础进行犯罪预防,有异于资格刑的法律特征和报应目的,也有别于非刑罚处罚的适用程序和功能实现,在本质上更符合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从业禁止的增设昭示保安处分刑法化的立法倾向,有利于刑事制裁多元化的实现,可以弥补劳教制度废除后所体现的功能缺失,也是从正当程序保障人权、规范保安性措施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制度 资格刑 非刑罚处罚 保安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刑事从业禁止的性质及适用——基于刑法第37条之一第2、3款的规范阐释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策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学界关于刑事从业禁止性质的学说有资格刑说、保安处分措施说、刑罚附随处分说、非刑罚处罚措施说等,其中保安处分措施说具有合理性。违反人民法院刑事从业禁止决定的行为应受到的行政处罚,应当尽快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其是否... 学界关于刑事从业禁止性质的学说有资格刑说、保安处分措施说、刑罚附随处分说、非刑罚处罚措施说等,其中保安处分措施说具有合理性。违反人民法院刑事从业禁止决定的行为应受到的行政处罚,应当尽快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其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关键在于"情节严重"的判断。其他从业禁止的规定主要有自动产生终身型、自动产生阶段型、违法犯罪决定型三种类型;其他从业禁止与刑事从业禁止的关系有修正适用说、同时适用说、优先适用说等,优先适用说具有合理性,当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犯罪分子已有从业禁止规定的,应直接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再适用刑事从业禁止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从业禁止 其他从业禁止 保安处分 行政处罚 从其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保护从业禁止的价值根据与规范适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94,共15页
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需要具体化的制度保障,这是从抽象的“保护理念”到可操作性“制度落实”的法治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从业禁止的制度设置蕴涵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遵循,是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 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需要具体化的制度保障,这是从抽象的“保护理念”到可操作性“制度落实”的法治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从业禁止的制度设置蕴涵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遵循,是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反映,具有从规范层面进行风险防范与前置保护的价值彰显。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的从业禁止制度是预防性理念和价值权衡的产物,需结合宪法基本权利与未成年权益进行综合评判。在现有的制度规范中,对从业禁止的查询主体、已入职者是否从业禁止、严重侵害程度的判断、密切接触的范围划定、从业禁止的期限、未成年人主体是否适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以保证立法宗旨的深入贯彻与实践操作的规范贯通,从而把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立场的从业禁止这一“制度优势”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实践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从业禁止 密切接触 权益衡量 规范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安全法》中的从业禁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0-28,共9页
《网络安全法》第63条第3款设置了针对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从业禁止制度。通过对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从其规定"的适用,《网络安全法》中的从业禁止实现了相同期限的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和前科附随后果的综合。个人违反《网络安... 《网络安全法》第63条第3款设置了针对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从业禁止制度。通过对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从其规定"的适用,《网络安全法》中的从业禁止实现了相同期限的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和前科附随后果的综合。个人违反《网络安全法》第27条规定,受到刑事处罚的,应区分是否利用职业上的便利,作出不同的处理;单位违反《网络安全法》第27条规定,受到刑事处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只根据《网络安全法》中从业禁止的规定产生前科附随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从业禁止 网络安全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中从业禁止的具体适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爱辉 谭泽林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从业禁止是我国刑法典中新规定的一种非刑罚处罚措施。它的司法适用存在不少困惑,因此从利用职务便利、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适用阶段和具体实施要求三方面出发对其具体适用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在利用职务便利上,它必须是工作内所... 从业禁止是我国刑法典中新规定的一种非刑罚处罚措施。它的司法适用存在不少困惑,因此从利用职务便利、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适用阶段和具体实施要求三方面出发对其具体适用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在利用职务便利上,它必须是工作内所具备的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权利;在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上,它可以带有平等性且必须做狭义界定;在适用阶段和具体实施要求上,它不包括死刑和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且必须确保禁止的是与其利用职务便利或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最密切联系的相关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从业禁止 职务便利 特定义务 预防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行业刑法从业禁止制度的适用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静 李颖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当前,上海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犯罪数量及涉案金额持续增长,但金融行业规定对内部人员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却存在不足。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犯罪情形适用刑法从业禁止制度,通过引入对犯罪主体的职业再犯危险性评价,明确刑法从业禁止制度... 当前,上海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犯罪数量及涉案金额持续增长,但金融行业规定对内部人员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却存在不足。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犯罪情形适用刑法从业禁止制度,通过引入对犯罪主体的职业再犯危险性评价,明确刑法从业禁止制度在金融行业适用的执行机构,并设立定期审查程序,从刑事规制和犯罪预防角度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金融风险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其规定”条款与从业禁止制度适用价值之冲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楠 《理论观察》 2021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从业禁止入刑有其自身的理念性价值、实践性价值和结构性价值,但"从其规定"条款却令从业禁止在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违反后果上显示出对其自身价值的背离和冲突,该款在司法实践上也并未反映出其设定时的价值理念。在遵循法律... 从业禁止入刑有其自身的理念性价值、实践性价值和结构性价值,但"从其规定"条款却令从业禁止在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违反后果上显示出对其自身价值的背离和冲突,该款在司法实践上也并未反映出其设定时的价值理念。在遵循法律解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当对该款予以删除,以实现从业禁止制度的价值回归和适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从其规定 适用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涛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6期225-226,共2页
为了达到预防再犯罪的目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从业禁止"条款,该条款其实是一种非刑罚处理措施,针对的是已经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为预防其再次犯罪而作出的有期限的"禁业"规定,不具有刑罚性质。文章旨在确定... 为了达到预防再犯罪的目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从业禁止"条款,该条款其实是一种非刑罚处理措施,针对的是已经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为预防其再次犯罪而作出的有期限的"禁业"规定,不具有刑罚性质。文章旨在确定"从业禁止"条款的法律性质,分析并解决其在适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达到准确理解并合理适用法条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禁止 职业便利 特定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侵犯著作权犯罪从业禁止适用研究
20
作者 陈庆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8-52,共5页
侵犯著作权犯罪数近年来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传统的刑事规制措施应当检讨。《刑法修正案(九)》从预防再犯的角度新增了从业禁止条款,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单位适用从业禁止符合立法初衷,既有正当性又有可行性。对单位侵犯著作权犯罪适用从... 侵犯著作权犯罪数近年来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传统的刑事规制措施应当检讨。《刑法修正案(九)》从预防再犯的角度新增了从业禁止条款,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单位适用从业禁止符合立法初衷,既有正当性又有可行性。对单位侵犯著作权犯罪适用从业禁止应坚持目的的侧重性、内容的针对性等基本原则,必要时可以结合对适用单位的社会调查进行。从业禁止的宣告应当和刑事判决同时进行,从业禁止的执行主体应当为我国各级新闻出版广电管理机关,同时,还应当赋予被适用单位救济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著作权罪 单位犯罪 从业禁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