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实践为基础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洁 常冬梅 张通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医学基础课程科目种类较多,但从教学内容到教材使用大多仍借用临床医学专业,不利于人才培养。本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以实践为基础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策略为导向 以实践为基础——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
2
作者 杨波波 《小学语文教学》 2023年第27期8-10,共3页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一直备受争议。很多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着重教一到两种学习方法,这样似乎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但实践过程中真正讲方法的时间只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则陷入分...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一直备受争议。很多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着重教一到两种学习方法,这样似乎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但实践过程中真正讲方法的时间只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则陷入分析课文的死胡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过程 一课一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分析课文 三分之一 以实践为基础 死胡同
原文传递
探究微观法学研究实践中矛盾分析法的运用
3
作者 唐一笑 《法制与经济》 2018年第4期173-174,共2页
我国法学研究的发展直到清末变法修律引入外国法的立法体例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部门法研究,并且研究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困难,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认为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果... 我国法学研究的发展直到清末变法修律引入外国法的立法体例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部门法研究,并且研究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困难,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认为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对克服法律移植的弊端,保障法律实施各环节具有进步意义,有利于促进法律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实现,推进法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基础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必英 江楠 +1 位作者 刘晖 贾启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为提高教学质量,寄生虫学教研室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果。以医学检验专业为例,为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优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基础上,部分课程内容开展... 为提高教学质量,寄生虫学教研室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果。以医学检验专业为例,为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优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基础上,部分课程内容开展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重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教学效果表明,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
原文传递
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对新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论的评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祥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92,共14页
蒋大椿先生提出的“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史上 ,是一种全新理论形态的历史观。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还是对于新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说 ,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 蒋大椿先生提出的“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史上 ,是一种全新理论形态的历史观。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还是对于新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说 ,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 ,由于评论者悬置客观实在的现实社会和历史 ,沉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建构起来的文本世界 ,加上评论者和蒋大椿先生之间在探索的问题、言说的平台和所处思想时段等方面的差距 ,因此 ,他们没有能够发现蒋先生的真问题和《思潮与发展》一文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综览目前公开的评论 ,只能说这是一场极不相称的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大椿 “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马克思主义传统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世界 文本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临床共情的应用
6
作者 丁燕 《叙事医学》 202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医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主要包括照顾患者的能力、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伦理与系统实践能力[1]。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治疗关系首先是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被理解,就不会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何谈依... 医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主要包括照顾患者的能力、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伦理与系统实践能力[1]。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治疗关系首先是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被理解,就不会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何谈依从,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际沟通能力 医患关系 叙事医学 职业胜任力 职业伦理 医务人员 以实践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旅行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整合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润 《新智慧》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研学旅行课程是组织学生到实地体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实践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研学旅行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简单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 研学旅行课程是组织学生到实地体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实践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研学旅行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简单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紧密,研学旅行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丰富和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其又不能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将研学旅行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整合,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研学旅行 学习主体性 实践教学活动 体验学习 综合能力培养 以实践为基础 有效整合
原文传递
能在论视域中的思存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骞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期23-25,共3页
近年来,笔者提出并在逐渐完善以“能在”为基础概念的能在论。如何面对哲学基本问题框架,以及如何理解思维与存在本身的关系,就是这一理论工作展开的内在逻辑。我们曾经将思维与存在抽象同一的古代西方哲学称为存在概念的直接性阶段,近... 近年来,笔者提出并在逐渐完善以“能在”为基础概念的能在论。如何面对哲学基本问题框架,以及如何理解思维与存在本身的关系,就是这一理论工作展开的内在逻辑。我们曾经将思维与存在抽象同一的古代西方哲学称为存在概念的直接性阶段,近代则是思维与存在发展成对立的反思性阶段,超越近代反思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抽象对立和思辨统一性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性阶段。能在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性哲学的存在论表达,意在探索近代反思哲学之后当代哲学的存在论形态,由此将思维与存在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带进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后形而上学 思维与存在 当代哲学 存在论 统一性 以实践为基础 逐渐完善
原文传递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期27-28,共2页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用来指导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充分汲取与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一种方法论体系。该方法论体系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是人类在社会...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用来指导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充分汲取与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一种方法论体系。该方法论体系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是人类在社会认识和实践中创造的一切合理方法,其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含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体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 认知与评价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认识和实践
原文传递
四步走,让幼儿有效感知艺术
10
作者 石岩 《当代教育家》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3至6岁是幼儿感知觉发展关键期,如何用艺术教育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我们通过笔、墨、纸,以及黑、白、灰色彩的变化,用最直接、简约的方式,引导儿童表达对具象事物美的认知和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水墨”的变化特征,逐步学习以非自... 3至6岁是幼儿感知觉发展关键期,如何用艺术教育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我们通过笔、墨、纸,以及黑、白、灰色彩的变化,用最直接、简约的方式,引导儿童表达对具象事物美的认知和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水墨”的变化特征,逐步学习以非自然物的形式来表现抽象的美。本文以实践为基础,从欣赏、探索、分享、运用四方面尝试阐述在水墨活动中感知、发展幼儿对事物美的独特认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步走 感知觉 发展关键期 自然物 感知能力 儿童表达 艺术教育发展 以实践为基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