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海为田”内涵考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运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化研究中 ,“以海为田”一词频繁为学者所引用 ,但由于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同 ,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本文检索使用“以海为田”一词的历史文献 ,认为“以海为田”是沿海知识分子和官员对海洋社会分工及生...
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化研究中 ,“以海为田”一词频繁为学者所引用 ,但由于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同 ,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本文检索使用“以海为田”一词的历史文献 ,认为“以海为田”是沿海知识分子和官员对海洋社会分工及生业模式的农本式概括 ,具体是指海洋渔业、航海商贸等海洋产业 ,而不是指农业种植。并指出 ,弄清“以海为田”的真实内涵 ,对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化研究思维方式的调整 ,实现学术思想的转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中国
“
以海为田
”
海洋渔业
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
海洋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国桢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海洋活动
中国史
海洋文明
海洋文化
以海为田
海权论
中国海洋
海洋农业
传统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海洋发展模式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国桢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3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海洋发展
海洋经济
海外贸易
海洋运输
水产养殖
海洋捕捞
海洋社会经济
海洋牧场
海洋产业
以海为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海洋文化探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靳怀堾
《三峡论坛》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国度"。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祖先一直没有真正超越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虽然有明代郑和下西洋那样辉煌的壮举,但那不过是"宣布纶音"、"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远...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国度"。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祖先一直没有真正超越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虽然有明代郑和下西洋那样辉煌的壮举,但那不过是"宣布纶音"、"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远航。纵观中国海洋文化的底色,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一种农耕文化,表现在观念上的重陆轻海、视大海为畏途,做法上的"以海为田",即不是把海当作对外交往的桥梁,而是作为取"鱼盐之利"的蓝色国土。由农耕生产方式而生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典型的"河流——大陆型"性格,而海洋文化不过是大河文化的依附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海洋文化
以海为田
鱼盐之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闽东南港市的人文心态
被引量:
2
5
作者
蓝达居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3-22,共10页
港市作为一种人类生态聚落,有其自身的社会人文特征.它既是商品交换的中心,也是社会流动和文化交流互动的中心,它不同于内陆或非港口城市之处在于它是海洋人文与陆地人文互动整合的人类社会空间,它与海洋贸易经济活动有天然的联系,并具...
港市作为一种人类生态聚落,有其自身的社会人文特征.它既是商品交换的中心,也是社会流动和文化交流互动的中心,它不同于内陆或非港口城市之处在于它是海洋人文与陆地人文互动整合的人类社会空间,它与海洋贸易经济活动有天然的联系,并具有支持或影响港市经济活动的社会心态.港市心态是海洋人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南
港市
妈祖信仰
泉州
明清时期
《厦门志》
何乔远
海上贸易
海洋经济
以海为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时期的海洋渔业
被引量:
1
6
作者
闵宗殿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14-21,共8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向是我国的鱼、盐主要产地。明清时期,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空前加剧,大量的百姓处于无地可耕的严峻状态之中,因而被逼纷纷下海谋生,他们“以海为田”、“藉海为活”,“以海为田...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向是我国的鱼、盐主要产地。明清时期,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空前加剧,大量的百姓处于无地可耕的严峻状态之中,因而被逼纷纷下海谋生,他们“以海为田”、“藉海为活”,“以海为田,以鱼为粮”,千方百计开发海洋资源解决耕地不足的矛盾。清人王步青《种蚶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洋渔业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官井洋
人工养殖
开发利用
以海为田
海洋捕捞业
《广志绎》
经济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围海造田与农耕文明——以广州南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柳立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位处珠江口河海交汇点的广州市南沙地区,现存大量海洋文化历史景观,无论是围海造田、以海为田,还是妈祖文化、炮台文化,都表现出很明显的农耕文明特征,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诠释。
关键词
围海造田
以海为田
妈祖崇拜
炮台文化
农耕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东方蓝色文化》
被引量:
1
8
作者
郁龙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评《东方蓝色文化》●郁龙余/著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尽管中国靠海,中国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远航,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①黑格尔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海洋意识,...
评《东方蓝色文化》●郁龙余/著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尽管中国靠海,中国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远航,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①黑格尔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海洋意识,不能分享海洋文明的成果。中国人果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文化
中国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意识
海上贸易
以海为田
伊本·白图泰
陶瓷之路
中国文化
历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皇岛市:稳定渔业生产 建设“蓝色粮仓”
9
作者
石云海
潘新环
《河北农业》
2023年第8期17-17,共1页
近年来,秦皇岛市充分发挥职能整合优势,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思想,“以海为田”,积极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水产养殖布局,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紧抓渔业安全生产,加强渔港整治提升,稳定渔业...
近年来,秦皇岛市充分发挥职能整合优势,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思想,“以海为田”,积极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水产养殖布局,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紧抓渔业安全生产,加强渔港整治提升,稳定渔业生产和供应,积极构筑全市“蓝色粮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安全生产
渔业生产
海洋牧场
职能整合
以海为田
蓝色粮仓
整治提升
秦皇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上向善:闽商逐浪海洋的传承与转型
10
作者
杨宏云
《海峡通讯》
2023年第5期28-29,共2页
自古以来,福建先民就“以海为田”,耕海牧渔,赁海为市,孕育了深刻的海洋文化内涵。海洋文化遂成为闽商的重要精神价值,化生出闽商顽强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奔腾向海,义无反顾。闽商的发展历史,堪称是一部海洋拓展史,也是闽商“向上向...
自古以来,福建先民就“以海为田”,耕海牧渔,赁海为市,孕育了深刻的海洋文化内涵。海洋文化遂成为闽商的重要精神价值,化生出闽商顽强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奔腾向海,义无反顾。闽商的发展历史,堪称是一部海洋拓展史,也是闽商“向上向善”文化内涵的演绎与转型史。闽商拓海,演绎“向上向善”汉唐时期,闽商已积极对外联络,与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等深度互联,并涉足东南亚,远抵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商
对外联络
耕海牧渔
汉唐时期
以海为田
开放意识
创新精神
传承与转型
原文传递
追寻海洋文明之光 擦亮海洋文化IP
11
作者
辰曦
《海峡通讯》
2023年第5期30-31,共2页
如果福建有颜色,蓝色一定是最厚重的底色。千万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福建人民脉动着“蓝色”血液,以海为田、经舟为车,无惧风浪、耕海牧渔,八闽大地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海洋故事,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海洋遗址,缔造了多元灿烂的海洋文化。一...
如果福建有颜色,蓝色一定是最厚重的底色。千万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福建人民脉动着“蓝色”血液,以海为田、经舟为车,无惧风浪、耕海牧渔,八闽大地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海洋故事,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海洋遗址,缔造了多元灿烂的海洋文化。一个个贝丘遗址,深藏着潮起潮落、海岸变迁的密码;一艘艘古船舰,凝结了勇闯四海、敢拼会赢的基因;一个个涉海信俗,流淌着四海升平、顺风得利的渴望;一个个闽商,传播着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从7000年前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商
海岸变迁
八闽大地
耕海牧渔
文明之光
四海升平
以海为田
贝丘遗址
原文传递
“头上花园”——STEAM理念下大班体验埔风情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项目案例
12
作者
陈玲
《幼儿100(教师版)》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一、活动背景,在坐落于泉州的一个小渔村——蟳埔村中,生活着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埔女。她们有着特殊的装扮:头顶“花园”,戴着鲜花做成的“簪花围”,穿着大裙衫、宽脚裤,以海为田,肩挑星星、渔火、帆影、朝霞……当地俗称埔女为“...
一、活动背景,在坐落于泉州的一个小渔村——蟳埔村中,生活着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埔女。她们有着特殊的装扮:头顶“花园”,戴着鲜花做成的“簪花围”,穿着大裙衫、宽脚裤,以海为田,肩挑星星、渔火、帆影、朝霞……当地俗称埔女为“海的女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海的女儿
文化魅力
以海为田
项目案例
花园
宽脚裤
原文传递
说“唐船”
13
作者
王瑞来
《书城》
2021年第1期73-75,共3页
何谓"唐船"?这是一个固有词汇,但并非字面之意,单指唐代的船只。我们且来看一下《明实录》的记载。《熹宗实录》卷五十八于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载: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
何谓"唐船"?这是一个固有词汇,但并非字面之意,单指唐代的船只。我们且来看一下《明实录》的记载。《熹宗实录》卷五十八于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载: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闻闽粤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日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实有其徒。其往来之船,名曰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福建巡抚
以海为田
熹宗实录
原文传递
题名
“以海为田”内涵考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运全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化研究中 ,“以海为田”一词频繁为学者所引用 ,但由于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同 ,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本文检索使用“以海为田”一词的历史文献 ,认为“以海为田”是沿海知识分子和官员对海洋社会分工及生业模式的农本式概括 ,具体是指海洋渔业、航海商贸等海洋产业 ,而不是指农业种植。并指出 ,弄清“以海为田”的真实内涵 ,对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化研究思维方式的调整 ,实现学术思想的转换 。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中国
“
以海为田
”
海洋渔业
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
海洋渔业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国桢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海洋活动
中国史
海洋文明
海洋文化
以海为田
海权论
中国海洋
海洋农业
传统史学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海洋发展模式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国桢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3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海洋发展
海洋经济
海外贸易
海洋运输
水产养殖
海洋捕捞
海洋社会经济
海洋牧场
海洋产业
以海为田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海洋文化探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靳怀堾
机构
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出处
《三峡论坛》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国度"。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祖先一直没有真正超越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虽然有明代郑和下西洋那样辉煌的壮举,但那不过是"宣布纶音"、"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远航。纵观中国海洋文化的底色,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一种农耕文化,表现在观念上的重陆轻海、视大海为畏途,做法上的"以海为田",即不是把海当作对外交往的桥梁,而是作为取"鱼盐之利"的蓝色国土。由农耕生产方式而生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典型的"河流——大陆型"性格,而海洋文化不过是大河文化的依附和补充。
关键词
中华
海洋文化
以海为田
鱼盐之利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闽东南港市的人文心态
被引量:
2
5
作者
蓝达居
机构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3-22,共10页
文摘
港市作为一种人类生态聚落,有其自身的社会人文特征.它既是商品交换的中心,也是社会流动和文化交流互动的中心,它不同于内陆或非港口城市之处在于它是海洋人文与陆地人文互动整合的人类社会空间,它与海洋贸易经济活动有天然的联系,并具有支持或影响港市经济活动的社会心态.港市心态是海洋人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关键词
闽东南
港市
妈祖信仰
泉州
明清时期
《厦门志》
何乔远
海上贸易
海洋经济
以海为田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的海洋渔业
被引量:
1
6
作者
闵宗殿
机构
中国农业博物馆
出处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14-21,共8页
文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向是我国的鱼、盐主要产地。明清时期,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空前加剧,大量的百姓处于无地可耕的严峻状态之中,因而被逼纷纷下海谋生,他们“以海为田”、“藉海为活”,“以海为田,以鱼为粮”,千方百计开发海洋资源解决耕地不足的矛盾。清人王步青《种蚶诗》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洋渔业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官井洋
人工养殖
开发利用
以海为田
海洋捕捞业
《广志绎》
经济鱼类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海造田与农耕文明——以广州南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柳立子
机构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基金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与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文摘
位处珠江口河海交汇点的广州市南沙地区,现存大量海洋文化历史景观,无论是围海造田、以海为田,还是妈祖文化、炮台文化,都表现出很明显的农耕文明特征,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诠释。
关键词
围海造田
以海为田
妈祖崇拜
炮台文化
农耕文明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东方蓝色文化》
被引量:
1
8
作者
郁龙余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文摘
评《东方蓝色文化》●郁龙余/著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尽管中国靠海,中国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远航,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①黑格尔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海洋意识,不能分享海洋文明的成果。中国人果真...
关键词
蓝色文化
中国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意识
海上贸易
以海为田
伊本·白图泰
陶瓷之路
中国文化
历史哲学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皇岛市:稳定渔业生产 建设“蓝色粮仓”
9
作者
石云海
潘新环
机构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机关服务中心
出处
《河北农业》
2023年第8期17-17,共1页
文摘
近年来,秦皇岛市充分发挥职能整合优势,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思想,“以海为田”,积极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水产养殖布局,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紧抓渔业安全生产,加强渔港整治提升,稳定渔业生产和供应,积极构筑全市“蓝色粮仓”。
关键词
渔业安全生产
渔业生产
海洋牧场
职能整合
以海为田
蓝色粮仓
整治提升
秦皇岛市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上向善:闽商逐浪海洋的传承与转型
10
作者
杨宏云
机构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
出处
《海峡通讯》
2023年第5期28-29,共2页
文摘
自古以来,福建先民就“以海为田”,耕海牧渔,赁海为市,孕育了深刻的海洋文化内涵。海洋文化遂成为闽商的重要精神价值,化生出闽商顽强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奔腾向海,义无反顾。闽商的发展历史,堪称是一部海洋拓展史,也是闽商“向上向善”文化内涵的演绎与转型史。闽商拓海,演绎“向上向善”汉唐时期,闽商已积极对外联络,与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等深度互联,并涉足东南亚,远抵印度洋。
关键词
闽商
对外联络
耕海牧渔
汉唐时期
以海为田
开放意识
创新精神
传承与转型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追寻海洋文明之光 擦亮海洋文化IP
11
作者
辰曦
机构
不详
出处
《海峡通讯》
2023年第5期30-31,共2页
文摘
如果福建有颜色,蓝色一定是最厚重的底色。千万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福建人民脉动着“蓝色”血液,以海为田、经舟为车,无惧风浪、耕海牧渔,八闽大地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海洋故事,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海洋遗址,缔造了多元灿烂的海洋文化。一个个贝丘遗址,深藏着潮起潮落、海岸变迁的密码;一艘艘古船舰,凝结了勇闯四海、敢拼会赢的基因;一个个涉海信俗,流淌着四海升平、顺风得利的渴望;一个个闽商,传播着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从7000年前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
关键词
闽商
海岸变迁
八闽大地
耕海牧渔
文明之光
四海升平
以海为田
贝丘遗址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头上花园”——STEAM理念下大班体验埔风情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项目案例
12
作者
陈玲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出处
《幼儿100(教师版)》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文摘
一、活动背景,在坐落于泉州的一个小渔村——蟳埔村中,生活着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埔女。她们有着特殊的装扮:头顶“花园”,戴着鲜花做成的“簪花围”,穿着大裙衫、宽脚裤,以海为田,肩挑星星、渔火、帆影、朝霞……当地俗称埔女为“海的女儿”。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海的女儿
文化魅力
以海为田
项目案例
花园
宽脚裤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说“唐船”
13
作者
王瑞来
机构
不详
出处
《书城》
2021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摘
何谓"唐船"?这是一个固有词汇,但并非字面之意,单指唐代的船只。我们且来看一下《明实录》的记载。《熹宗实录》卷五十八于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载: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闻闽粤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日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实有其徒。其往来之船,名曰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
关键词
《明实录》
福建巡抚
以海为田
熹宗实录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海为田”内涵考论
于运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
杨国桢
《东南学术》
CSSCI
199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海洋发展模式的历史选择
杨国桢
《东南学术》
CSSCI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华海洋文化探究
靳怀堾
《三峡论坛》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闽东南港市的人文心态
蓝达居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清时期的海洋渔业
闵宗殿
《古今农业》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围海造田与农耕文明——以广州南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柳立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评《东方蓝色文化》
郁龙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秦皇岛市:稳定渔业生产 建设“蓝色粮仓”
石云海
潘新环
《河北农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向上向善:闽商逐浪海洋的传承与转型
杨宏云
《海峡通讯》
2023
0
原文传递
11
追寻海洋文明之光 擦亮海洋文化IP
辰曦
《海峡通讯》
2023
0
原文传递
12
“头上花园”——STEAM理念下大班体验埔风情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项目案例
陈玲
《幼儿100(教师版)》
2023
0
原文传递
13
说“唐船”
王瑞来
《书城》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