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表演与权力博弈——以北洋军阀李纯葬礼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长林 杜勇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11,共6页
1920年10月12日,江苏督军李纯在督军署"自戕"。时值直皖战争结束不久,各地"废督"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北京政府和江苏、天津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活动和国葬仪式。葬礼使李纯"为国捐躯"的形象获得了仪式肯定... 1920年10月12日,江苏督军李纯在督军署"自戕"。时值直皖战争结束不久,各地"废督"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北京政府和江苏、天津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活动和国葬仪式。葬礼使李纯"为国捐躯"的形象获得了仪式肯定,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仪式表演,背后则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北京政府和江苏军阀都想借李纯的葬礼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各界群众也通过参加葬礼表达了社会诉求。通过葬礼的举行,李纯之死成了言说时局、权力博弈的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纯 仪式表演 权力博弈 北洋军阀 葬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意义的祭祀空间──以西藏桑耶寺仪式表演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9-55,共7页
多重意义的祭祀空间--以西藏桑耶寺仪式表演为例郭净宗教祭祀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场所,这个场所不仅是庭院或广场,也是一个融入了历史、文化和心理等内容的象征空间。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交织,赋予总体框架以多重的意义。表演者和朝圣... 多重意义的祭祀空间--以西藏桑耶寺仪式表演为例郭净宗教祭祀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场所,这个场所不仅是庭院或广场,也是一个融入了历史、文化和心理等内容的象征空间。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交织,赋予总体框架以多重的意义。表演者和朝圣者在此空间里穿行,仪式和表演在此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法神 桑耶寺 仪式表演 莲花生 西藏人 多重意义 羌姆 佛教 尸陀林 松赞干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蔺花灯”的地域文化和仪式表演 被引量:4
3
作者 姚琳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33-,共1页
流传于川南古蔺县一带的"古蔺花灯"是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至今还保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仪式表演程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蕴涵了区域民族所认同的文化观念,体现了汉、苗、彝等多民族相互融合的人文意识,也成为民族团结的精... 流传于川南古蔺县一带的"古蔺花灯"是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至今还保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仪式表演程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蕴涵了区域民族所认同的文化观念,体现了汉、苗、彝等多民族相互融合的人文意识,也成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本文就花灯的地域文化及特有的仪式表演内容做主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蔺花灯” 地域文化 仪式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民间仪式表演“呼图克沁”研究:当代挑战与范式转换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波 《前沿》 2012年第15期173-176,共4页
民族音乐学的范式对蒙古族"呼图克沁"这一民间仪式表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在我们已有的研究中,缺少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范式来解释"呼图克沁"仪式表演的音乐现象,因而当前面临研究范式的挑战。文章试图以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的范式对蒙古族"呼图克沁"这一民间仪式表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在我们已有的研究中,缺少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范式来解释"呼图克沁"仪式表演的音乐现象,因而当前面临研究范式的挑战。文章试图以民族音乐学的范式,即以音乐和文化背景的关系理论作为切入点,采用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探讨"呼图克沁"仪式表演中信仰、行为和音声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探讨音乐在仪式中的运用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间仪式表演 “呼图克沁”
原文传递
东巴仪式表演的文本结构探析
5
作者 杨杰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仪式也是文本,东巴仪式表演文本是以口头演述与仪式表演互为文本的。平行结构是东巴口头传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而在与东巴口头传统演述相结合的仪式表演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句法结构。从东巴仪式表演类型分析,其结构可分为以下... 仪式也是文本,东巴仪式表演文本是以口头演述与仪式表演互为文本的。平行结构是东巴口头传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而在与东巴口头传统演述相结合的仪式表演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句法结构。从东巴仪式表演类型分析,其结构可分为以下并列平行式与递进平行式。在东巴仪式表演中,表演类型有着严整的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从最小的表演动作到表演步骤、表演程序、表演类别形成了金字塔式结构,同时也构成了各种仪式类型及表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式 东巴 仪式表演 口头文本 仪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仪式表演的文本特征研究
6
作者 杨杰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7-21,59,共6页
仪式产生文本。东巴叙事文本产生于东巴仪事。东巴叙事传统文本既是口头与书面的复合型文本,也是诗、歌、舞、画等多元表演艺术形态的复合型文本,而且这一口头与书面互文的复合型文本与仪式叙事中的东巴音乐、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 仪式产生文本。东巴叙事文本产生于东巴仪事。东巴叙事传统文本既是口头与书面的复合型文本,也是诗、歌、舞、画等多元表演艺术形态的复合型文本,而且这一口头与书面互文的复合型文本与仪式叙事中的东巴音乐、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工艺等多模态的文本交织融汇于一体,从而体现出多元模态的文本形态。仪式表演文本类型既可根据仪式类型进行宏观层面的划分,也可根据同一仪式类型的规模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说明仪式表演文本类型的确定必须基于仪式的外部与内部因素,二者是传统的产物。这些不同模态的文本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仪式叙事文本关键在于仪式程式。仪式程式是各个仪式叙事要素的程式关系之和,也是仪式主持者能够圆满完成仪式的秘密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叙事 仪式表演 文本特征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仪式表演与权力场域中的“主控叙事”关系研究——兼论齐桓公的封禅尝试 被引量:2
7
作者 公维军 《管子学刊》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管子》是我国古代思想的一部早期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管仲为服务于齐国崛起而采取的治国安邦、辅政牧民、祭祀教化、理财筹算和资源调配等系列理念。其中,仪式表演作为滋养历代统治阶层建构政治神话的有效途径,能够按照特定的... 《管子》是我国古代思想的一部早期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管仲为服务于齐国崛起而采取的治国安邦、辅政牧民、祭祀教化、理财筹算和资源调配等系列理念。其中,仪式表演作为滋养历代统治阶层建构政治神话的有效途径,能够按照特定的神话思维模式及信仰观念体系,对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行编码与再编码,从而获得民众对于统治威权的认同和顺从,有助于自身霸权话语的建构。基于此,借助于文学人类学所倡四重证据法,具体论证《管子》文本内蕴的仪式表演与权力场域中的“主控叙事”之关系,意在阐明在其文本描述的权力场域以及霸权话语建构过程中,以封禅为代表的神圣礼仪行为是如何对强化齐桓公的统治威权、缔造政治神话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仪式表演 主控叙事 封禅 四重证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的面具——藏密仪式表演的实地考察》
8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心灵的面具——藏密仪式表演的实地考察》 书评 藏传佛教 羌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云南府官方礼乐仪式表演属性研究
9
作者 孙伯翰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0期69-71,共3页
清代云南府官办礼乐仪式活动承载着以礼乐教化边民的功能,儒学的兴起不仅表现在兴办教育与重视文庙释奠礼,而且表现在将儒家礼乐应用在各类天地、神祇礼乐仪式中,更表现在以儒家文化解释本地原有礼乐仪式活动,上述特征共同说明,清政府... 清代云南府官办礼乐仪式活动承载着以礼乐教化边民的功能,儒学的兴起不仅表现在兴办教育与重视文庙释奠礼,而且表现在将儒家礼乐应用在各类天地、神祇礼乐仪式中,更表现在以儒家文化解释本地原有礼乐仪式活动,上述特征共同说明,清政府试图在云南地区建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完整礼乐仪式体系,借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乐仪式活动来达到教化之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仪式 云南府 仪式表演 神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表演与大学生形象传播——以五届全国挑战杯决赛开幕式为例
10
作者 万喃喃 《新闻知识》 2019年第9期26-29,共4页
仪式具有通过形象传播进行社会教化的功能。大学生形象代表了未来中国的形象。全国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从2009年到2017年的五届挑战杯决赛开幕式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紧扣时代脉搏。... 仪式具有通过形象传播进行社会教化的功能。大学生形象代表了未来中国的形象。全国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从2009年到2017年的五届挑战杯决赛开幕式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紧扣时代脉搏。开幕式凸显国家在场、精神交往、仪式道具和集体记忆,立足于爱国者、奋斗者、求知者、传承者的大学生形象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表演 挑战杯开幕式 大学生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心理学视阈下湖南汝城香火龙舞蹈风格在仪式表演中的运用
11
作者 李舒童 《尚舞》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龙舞(汝城香火龙)作为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舞蹈,是在每年元宵节庆时,通过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进行祈福的表演。在中华龙舞灿若繁星的表演形式中,汝城香火龙是在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区域集体记忆的选择下所诞... 龙舞(汝城香火龙)作为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舞蹈,是在每年元宵节庆时,通过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进行祈福的表演。在中华龙舞灿若繁星的表演形式中,汝城香火龙是在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区域集体记忆的选择下所诞生的群体性仪式活动,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舞蹈风格。香火龙舞蹈按照规定程序,通过群体协作,高擎用稻草扎制的“龙体”,进行迂回辗转的队列游行,展现出勇猛威武、驱邪除恶、奋进安泰的火龙形象,彰显出汝城香火龙表演祈福达愿的仪式性,以及汝城人民对家文化、龙文化、火文化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学 汝城香火龙 舞蹈风格 仪式表演
原文传递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赵世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4-142,144-152+154+,共11页
关键词 仪式表演 地缘组织 地方文献 基层行政 社祭 明清时期 华北 社区 里社 基层社会
原文传递
浅谈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仪式及表演人才培训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桂霞 冯建秀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70,共2页
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仪式内涵、系统流程、仪式表演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关键词 大型体育运动会 仪式表演 人才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者的武器:基层群众的仪式表演与抗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奕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3,共3页
政治仪式既可以塑造政治权威、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也可以成为基层群众进行政治表达和抗争的武器。因为政治仪式所呈现出来的必须是符合公平正义、伦理道德规范等要求的价值目标,因此,
关键词 基层群众 仪式表演 抗争 武器 弱者 伦理道德规范 政治仪式 政治权威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琼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民俗体育内容,是提炼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资源宝库。当前,发展村落体育的重点不是如何推动全体村民接受现代体育,而是在于努力提炼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并结合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村落体育发展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村落体育 民间信仰 仪式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表演视角下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耍歌堂”舞蹈文本阐释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婷 代宏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5,共8页
“耍歌堂”是排瑶纪念盘古王、祭祀祖先的盛大仪式,其舞蹈展现了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互动过程,并借由身体符号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达思想感情。文章结合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田野考察,从舞蹈文本描述到以“仪式表演为中心”进行研究,... “耍歌堂”是排瑶纪念盘古王、祭祀祖先的盛大仪式,其舞蹈展现了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互动过程,并借由身体符号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达思想感情。文章结合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田野考察,从舞蹈文本描述到以“仪式表演为中心”进行研究,将仪式舞蹈文本置于历史文献、口述传承与当下的仪式表演语境中,对其生成过程与表演实践的即时性与人的创造性建构、阈限期与结构特点、表征与隐喻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耍歌堂”仪式表演行为与仪式舞蹈表演的深层关联,为理解排瑶社会结构和舞蹈文化内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表演 耍歌堂 舞蹈文本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走向与方法论意义——《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十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民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210,I0002,共9页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前沿迈进的问题。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如今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这样的学术称谓,标示了该研究方向领域从开初的“宗教音乐研究”变更为“仪式音乐研究”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如今更进一步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转向,以此凸显了一些以往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因素而悬而未决的学术观念及研究倾向。目前后者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术概念,有了相关的学术研究群体,同时也经过整合,成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实践或中国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或许已经包含了某些虽然基于艺术领域,但能够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起到补充、参照乃至参与引领学术发展趋向作用的方法论范式的意义。它意味着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持续了近40年的仪式音乐研究方向,在前辈学人的开拓牵引及几代学子的继承和传递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学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 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祁门傩舞种类及其表演仪式考述
18
作者 许平山 罗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49-151,154,共4页
祁门傩舞是徽州傩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的演出风格与程序既不与池州傩舞相同,又不同于郎溪傩舞"跳五猖",更与歙县傩舞"跳钟馗"大相径庭。通过实际考察和历史文献查阅,发现该地傩舞不同乡村也不同,主要源自于历史... 祁门傩舞是徽州傩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的演出风格与程序既不与池州傩舞相同,又不同于郎溪傩舞"跳五猖",更与歙县傩舞"跳钟馗"大相径庭。通过实际考察和历史文献查阅,发现该地傩舞不同乡村也不同,主要源自于历史传承与各宗族的信仰的不同。记录分析祁门的傩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地区傩舞的多样性,使其按照各自的方式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 芦溪傩舞 游太阳 表演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项目简介
19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批准号:18CD177,项目负责人:董宸。本课题以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文化作为线索切入点,通过对中国、缅甸、泰国南传佛教诵经音乐的比较研究,对南传佛...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批准号:18CD177,项目负责人:董宸。本课题以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文化作为线索切入点,通过对中国、缅甸、泰国南传佛教诵经音乐的比较研究,对南传佛教音乐文化进行更为深入地理解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音乐文化 仪式表演 诵经 项目简介 语境 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负责人
原文传递
“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项目主持人董宸简介
20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董宸,1989年生,汉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复旦大学人类学博士后,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南传佛教音乐文化、仪式音乐、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南传佛教 仪式表演 主持人 中央音乐学院 诵经 语境 华南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