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期望价值信念的作用 |
苟江凤
杨九民
李荣娜
郑文燕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儿童运动期望-价值信念对运动行为的影响——以儿童感知父母运动投入程度为中介变量 |
许欣
姚家新
杨剑
张凤民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3
|
中小学生对教师及同伴价值信念的知觉及其对归因的影响 |
李晓东
庞爱莲
林崇德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3 |
6
|
|
4
|
“生存安全性”的文化理想及价值信念——“总体安全观”的哲学理念的人学逻辑 |
王轩
张丽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5
|
不同健身运动行为改变阶段参与者的期望信念、价值信念研究 |
高观福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6
|
共同价值信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对山西奴工事件的思考 |
毕文胜
杨晶
|
《学术探索》
CSSCI
|
2008 |
0 |
|
7
|
圣爱与反抗──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的价值信念之比较 |
董尚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研究生价值信念涵养的影响 |
张俊峰
|
《新课程》
|
2015 |
2
|
|
9
|
儿童感知父母运动投入程度对教养方式与儿童运动期望-价值信念的调节作用 |
许欣
杨剑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诗言志与诗言神及文明的价值信念 |
李咏吟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 |
贺来
|
《新华文摘》
|
2009 |
4
|
|
12
|
儒道合流:儒家价值信念的胜利 |
赵峰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3
|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 |
贺来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信念与价值观危机:福斯特小说内外的英国“更年期” |
李建波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5
|
根除“不规矩”首先要重构规矩的价值信念 |
孙桂梁
|
《党的生活(江苏)》
|
2015 |
0 |
|
16
|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深圳办公建筑使用者环保意识及行为研究 |
谢晓欢
王若冰
苟中华
金珊
|
《世界建筑》
|
2023 |
1
|
|
17
|
正义: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
王银娥
袁祖社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8
|
层次与要素:政治价值体系的结构形式与调整路径 |
张铭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价值体系的微观异质比较 |
蒙冰峰
廉永杰
|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价值预设与历史决定论的困境——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理论反思 |
牛方玉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