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战以来加拿大国际学生招收政策:历史演进、实践成效与价值取向
1
作者 荆晓丽 任静 胡昳昀 《世界教育信息》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二战以来,加拿大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国际学生赴加留学,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巨大贡献。文章采用历史—因素分析法对二战以来加拿大国际学生招收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加拿大的国际学生招收政策大致经... 二战以来,加拿大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国际学生赴加留学,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巨大贡献。文章采用历史—因素分析法对二战以来加拿大国际学生招收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加拿大的国际学生招收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教育援助阶段、教育援助向教育贸易服务转型阶段和教育服务贸易全面发展阶段。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使加拿大招收的国际学生数量不断攀升,并在202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国。加拿大的国际学生招收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教育援助阶段以政治导向为主,教育援助向教育贸易服务转型阶段以经济导向为主,教育服务贸易全面发展阶段以人才导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生 加拿大 历史演进 实践成效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她题材”微短剧的叙事特征、价值取向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1
2
作者 覃珊珊 王新惠 《视听》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她题材”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女性叙事形式,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聚焦于女性成长与互助支持;同时,融入强烈的“爽感”元素,引发观众共鸣。“她题材”微短剧不仅为女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表达路径,更在潜移默化中挑战并试图打破长期以... “她题材”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女性叙事形式,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聚焦于女性成长与互助支持;同时,融入强烈的“爽感”元素,引发观众共鸣。“她题材”微短剧不仅为女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表达路径,更在潜移默化中挑战并试图打破长期以来以男性叙事为主导的叙事格局。女性开始自我凝视,且自我意识逐渐显露并提升,丰富的女性形象也逐渐被看见。然而,在资本驱动的商业逻辑之下,其面临着被消费主义所裹挟的风险与挑战。因此,优化叙事策略成为推动“她题材”微短剧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她题材” 微短剧 女性叙事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取向短程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3
作者 冀紫阳 史利静 +7 位作者 付怡芳 张怡璇 邵美琪 和曼玉 董娇 姚丰菊 王慧颖 王长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价值取向短程治疗(VB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刍思维、决策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DSM-5诊断标准抑郁障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药物(SSRIs)... 目的:探讨价值取向短程治疗(VB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刍思维、决策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DSM-5诊断标准抑郁障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药物(SSRIs)组(36例完成)与VBT联合组(38例完成),共干预6周。分别于基线水平、干预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RRS-CV)、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探索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探索评分(RS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反刍思维、决策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VBT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与干预前及药物组相比,VBT联合组干预后的HAMD、HAMA、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强迫冥想、RRS-CV总分明显降低(均P<0.05),IGT净利分、NEF及RSS得分明显增高(均P<0.05)。与药物组相比,VBT联合组干预前后HAMD、HAMA、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强迫冥想及RRS-CV总分的降低值更高(均P<0.05),IGT净利分、NEF及RSS得分的增加值更高(均P<0.05)。结论:VBT联合SSRIs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决策能力、反刍思维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短程治疗 抑郁症 决策能力 反刍思维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4
作者 黄立石 路晓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9,共4页
人工智能对物质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形塑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形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激发创造性劳动能力、凸显劳动的感性维度以及重塑个体意义生活的完整... 人工智能对物质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形塑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形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激发创造性劳动能力、凸显劳动的感性维度以及重塑个体意义生活的完整性;在内在逻辑上,应科学把握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意义连接和主体维度;在实践探索上,应着力创造场景化的实践场域、提升实践空间的“温度”、探索更加科学的实践育人机制。以此为基础,劳动教育将会实现从粗放型、同质化向精准型、个性化、全景式的转变,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教育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与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王林源 史志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探析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优化是完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评价还存在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涯教育评价标准共性缺失与个性不足,评价主体内部封闭与协商机制缺失,评价内容结... 探析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优化是完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评价还存在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涯教育评价标准共性缺失与个性不足,评价主体内部封闭与协商机制缺失,评价内容结构失衡与功利性凸显,评价方法简单传统与科学性不足。因此,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评价应遵循“共性+个性”逻辑,以统一多元为坐标参照,契合全纳拔尖;依据共治逻辑,以多元参与为基本立场,实现价值共融;坚持人本逻辑,以服务发展为内核基础,回归育人本义;依从理性逻辑,以科学适切为动力引擎,助力提质增效。遵循上述价值取向,未来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评价应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评价标准,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涯教育评价生态,设计全面育人的评价内容,运用科学动态化的生涯教育评价方法,优化生涯教育评价路径,推动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生涯教育评价 价值取向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报道的价值取向及内容生产方式
6
作者 卢山 《记者摇篮》 2025年第1期12-14,共3页
经济报道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递经济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经济报道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专业性与传播性,提升国际话语权。经济新闻记者需深入一线了解并阐释典型案例,善于... 经济报道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递经济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经济报道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专业性与传播性,提升国际话语权。经济新闻记者需深入一线了解并阐释典型案例,善于揭示经济现象本质,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此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报道 新闻价值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小学语文习作的价值取向
7
作者 刘颖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笔者从一次习作点评中发现的学生写作中的“真假”问题入手,追溯小学生习作的逻辑起点,明确“真”是小学生习作的原动力和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寻找、读取和建构三个层面的习作教学实践,笔者从... 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笔者从一次习作点评中发现的学生写作中的“真假”问题入手,追溯小学生习作的逻辑起点,明确“真”是小学生习作的原动力和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寻找、读取和建构三个层面的习作教学实践,笔者从聚焦、模仿和想象这三个习作练习的基本点出发,探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 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文化“双创”的文化精神、原乡认同优势及价值取向
8
作者 陈驰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近年来,在地域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潮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已成为地域文化“双创”的重要观照对象之一。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潮籍人,将潮州文化带... 近年来,在地域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潮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已成为地域文化“双创”的重要观照对象之一。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潮籍人,将潮州文化带至居住地,在文化认同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并进行异地转化和创新,这为文化“双创”提供有益参考。潮州文化的“双创”,要求在宏大的课题中,全息把握潮州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样态,挖掘潮州文化内核,将其转化为实践的内生动能,发挥潮州原乡认同的优势。实践过程中,坚守独特性、发扬开放性、突出时代性的价值取向,是更好观照、解读、阐释潮州文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文化 “双创” 文化精神 原乡认同 价值取向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质健康价值取向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应用
9
作者 颜景栋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在现代教育框架下,高中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而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和深入,体质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成为一种以体育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种指... 在现代教育框架下,高中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而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和深入,体质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成为一种以体育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种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中心,运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战略和方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体育 体质健康 价值取向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价值取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路径研究——以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F)为例
10
作者 赵英 刘艳仁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2期101-108,共8页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国际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科研评价机制也日趋完善,但如何克服“五唯”问题仍是当前改革的核心挑战。通过借鉴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的经验,探索构建基于社会价值取向...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国际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科研评价机制也日趋完善,但如何克服“五唯”问题仍是当前改革的核心挑战。通过借鉴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的经验,探索构建基于社会价值取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以推动持续性科研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法,系统梳理REF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结果发现,REF通过以下方式构建了社会价值取向的科研评价机制:(1)评价目的聚焦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价值;(2)评价主体纳入非学术评审的多元化团队;(3)评价指标强调社会影响力的过程性评估;(4)评价方法采用循证的定量与定性融合式评价。基于REF的经验,提出我国通过强化非学术评审主体建设、优化科研评价指标设计、注重循证的定量与定性融合式评价等建议,推动社会价值取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取向 科研评价 REF 社会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论析
11
作者 陈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绿色发展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有机统一。在科学认识上,绿色发展与传统发展有着根本性区别,绿色发展是创新驱动、净化生态环境、和谐向上、增进民生福祉和可持续的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绿色发展确立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 绿色发展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有机统一。在科学认识上,绿色发展与传统发展有着根本性区别,绿色发展是创新驱动、净化生态环境、和谐向上、增进民生福祉和可持续的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绿色发展确立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一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永恒价值、执政价值、共生价值、普惠价值和平等价值上。对绿色发展二重维度的反思表明:在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应关注时代和实践特征,从分析具体现实问题入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价值取向、探究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的内在关系为基本切入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科学认识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高校教育资助工作的思维逻辑、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12
作者 冯云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后扶贫时代承载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缓解相对贫困的双重任务,对各领域内扶贫事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高校教育资助工作的开展现状,以辩证的思维逻辑,明晰后扶贫时代高校教育资助的政策制定准则、发展方向和核心任务,并... 后扶贫时代承载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缓解相对贫困的双重任务,对各领域内扶贫事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高校教育资助工作的开展现状,以辩证的思维逻辑,明晰后扶贫时代高校教育资助的政策制定准则、发展方向和核心任务,并提出以人文关怀意识、社会公平理念和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取向,推行符合教育运行规律和发展需求的教育资助模式。在科学的思维逻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下,从以教脱贫、精准资助、扶志扶智和多维治理四个维度出发,阐释后扶贫时代高校教育资助工作的路径选择,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高校教育资助 思维逻辑 价值取向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转型中青年价值取向的困惑与纾解
13
作者 何攀文 《北京青年研究》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数字社会转型过程中,在虚假需要、数字媒介、资本逻辑、社会根源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年价值取向出现迷失与困惑,主要表现为世俗化的理想信念、失范化的道...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数字社会转型过程中,在虚假需要、数字媒介、资本逻辑、社会根源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年价值取向出现迷失与困惑,主要表现为世俗化的理想信念、失范化的道德取向、病态化的审美取向以及倦怠化的人生取向。为此,要以主流价值引领青年价值取向觉醒,以法治手段规制数字技术运行有序,以综合能力彰显青年主体自觉自为,以多方力量保障青年自由全面发展,多措并举,以道御术,为青年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提供引领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转型 青年 价值取向 困惑与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价值取向研究
14
作者 陈志军 李晓 +3 位作者 周聪 刘建政 廖智慧 张召兴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本研究以近年来河北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和引导实践路径为研究目标,选取河北省内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5所高职院校近三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就业价值取向的... 本研究以近年来河北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和引导实践路径为研究目标,选取河北省内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5所高职院校近三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畜牧兽医 毕业生 就业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情境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15
作者 杨茜靖 罗琇支 《理科考试研究》 2025年第1期2-6,共5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以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试题情境特征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情境具有注重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以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试题情境特征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情境具有注重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探究和数学的学科性,体现了重视“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 情境特征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
16
作者 雷庆玲 《英语教师》 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
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的背景与价值取向。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的实践策略,即深挖教材中的劳育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强化他们的劳动意识,提升他们的劳动元认知能力,以期在实践探索中... 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的背景与价值取向。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的实践策略,即深挖教材中的劳育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强化他们的劳动意识,提升他们的劳动元认知能力,以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教学,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均衡发展五育,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劳育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取向嬗变与实践路径探索
17
作者 郭亭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脉络,更是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整本书阅读”的演进脉络,剖析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其主导价值取向的动态变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出通过概念引... 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脉络,更是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整本书阅读”的演进脉络,剖析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其主导价值取向的动态变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出通过概念引领与任务群驱动,夯实素养基石;依托评价与教学的深度协同,提升教学效能;借助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与阅读视域的拓展,深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价值取向 课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18
作者 都永浩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主体和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概念,属于价值关系的范畴。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精神价值创造能力及其价值影响能力的体现,所以,文化主体性所呈现出的是共同性价值与独特性价值的统一,具有相应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文化主体性分为古今两部分,二者... 主体和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概念,属于价值关系的范畴。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精神价值创造能力及其价值影响能力的体现,所以,文化主体性所呈现出的是共同性价值与独特性价值的统一,具有相应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文化主体性分为古今两部分,二者都属于价值关系的范畴,并且都具有延续性和独特的价值内涵。中华文化主体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即共同性的价值观体系、一体性的内部固有共同体属性、内部天下的价值共同体、人民性的建设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主体性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