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关于价值范畴的客观性与国民经济的按比例发展
1
作者 赵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4,共4页
计划与市场都要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并尊重价值的客观性,自觉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动态的社会需要、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优惠与反优惠政策诸多因素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接近具体和现实,也是尊重价值客观性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价值客观性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应对价值主观主义
2
作者 兰久富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4期13-28,共16页
价值主观主义认为所有价值判断都是主观的,这一观点必将导致关于事物的好坏、行动的对错“怎么说都可以”的完全相对主义的结论。有三种回应价值主观主义的方式:一是立足存在论肯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但是由于不能毫无疑义地指认价值是... 价值主观主义认为所有价值判断都是主观的,这一观点必将导致关于事物的好坏、行动的对错“怎么说都可以”的完全相对主义的结论。有三种回应价值主观主义的方式:一是立足存在论肯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但是由于不能毫无疑义地指认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性质或关系,因而不能有效地回应价值主观主义;二是依托观念论认定心灵中价值的观念与逻辑的观念一样具有有效性,以此解释内在于心灵的价值具有另一种客观性,这在特定的领域内能够反驳价值主观主义;三是借助评价论阐明任何对事物的评价都依据一定的尺度和根据,只要采取的尺度和根据是可靠的,对事物所作的评价就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价值判断具有可以为之辩护的合理性,能够全面地回应价值主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主观主义 价值客观性 存在论 观念论 评价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推理价值判断的观念与体制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2,156,共13页
司法推理价值判断是指法官在法律价值的指导下进行司法推理。指导法官进行法律推理的价值是固有价值,具有客观性,它们是构成法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需要在司法推理中符合这些基本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 司法推理价值判断是指法官在法律价值的指导下进行司法推理。指导法官进行法律推理的价值是固有价值,具有客观性,它们是构成法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需要在司法推理中符合这些基本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坚持在司法推理中根据法律进行价值判断的原则。应当坚持司法改革,建设、发展有助于法官依法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制度安排。社会公众和法律界同行是司法场域的重要行动者,对司法推理价值判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在他们之间建设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以有助于法官和法院根据法治原则进行司法推理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推理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的客观性 依法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与价值:对德性认识论的初步回答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2,共5页
对知识性质的追问导致了当代认识论中对知识定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德性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试图用道德的规范性说明知识的规范性,甚至试图用认识的客观性说明道德的客观性。然而,... 对知识性质的追问导致了当代认识论中对知识定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德性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试图用道德的规范性说明知识的规范性,甚至试图用认识的客观性说明道德的客观性。然而,这种方案的主要困难在于没有看到知识作为一种规范性概念如何与人类的价值发生联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启发。"德性所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模式是从德性出发讨论认识问题。只有当我们把知识理解为由德性和心性所生发出来的对特殊事物的理解,我们才能理解知识所包含的真实内涵。只有在对人类灵魂的普遍理解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在价值。如果必须放弃把知识理解为得到证明的真信念这个定义,我们更需要论证知识定义中除了得到证明和真理之外还应当包含的更多的内容。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价值问题在知识构成中的作用,其次还要考虑认识活动中的价值客观性问题。我们不再否定知识构成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关注这些主观因素在多少程度上会最终进入客观的领域。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认识论 中国哲学中的德性和知识 道德知觉 价值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的价值的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文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法的价值表现为客体的法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目的的满足与实现,它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客观性与主体性是法的价值的两大特性。法的价值的客观性来源于客体存在、主体需要的客观性,表现为价值实现状况的客观性;法的价值的... 法的价值表现为客体的法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目的的满足与实现,它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客观性与主体性是法的价值的两大特性。法的价值的客观性来源于客体存在、主体需要的客观性,表现为价值实现状况的客观性;法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法的价值因主体而异,但并不表现为价值相对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客观性 法的价值的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是否价值无涉——基于科学实践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蔡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2,238,共6页
20世纪风险社会的问题引发公众对科学研究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使科学家与科学政策制定者困惑不已。这种困境的最深刻认识论根源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观念。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不仅是认识论上的幻想,而且还会带... 20世纪风险社会的问题引发公众对科学研究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使科学家与科学政策制定者困惑不已。这种困境的最深刻认识论根源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观念。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不仅是认识论上的幻想,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科学实践中,真理是"有意义的真理",一种事实与价值相结合的真理。价值是科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知识得以正常生产、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基本前提。价值的引入意味着科学哲学的任务要发生改变,即其规范性思考,不仅是对科学合理性的一种辩护,还是一种治理科学的方法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践哲学 价值无涉的客观性 事实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的价值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宁洁 《理论观察》 2006年第4期116-117,共2页
国内关于法的价值问题的系统研究已近三十年之历史,各家畅所欲言,结论纷繁复杂。但是作为法的价值问题本身,其并不具有如正义观念之难以框定、存乎人心却无从言表的特性。对法的价值问题之探讨,应由价值之哲学观念入手,分析价值概念本... 国内关于法的价值问题的系统研究已近三十年之历史,各家畅所欲言,结论纷繁复杂。但是作为法的价值问题本身,其并不具有如正义观念之难以框定、存乎人心却无从言表的特性。对法的价值问题之探讨,应由价值之哲学观念入手,分析价值概念本身即具备的特性,发现其可能的无限扩展之趋势,确定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厘定法的价值观念之主客体,并确立衡量某一价值能否纳入法的价值之范围的标准,最终对学者们提出的法的具体价值进行一次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客观性 靠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档案的价值
8
作者 王玉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2-93,共2页
【正】一、档案价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档案的价值是什么?我国档案界人士提出“档案价值是档案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是人类的需要对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另有人说“档案价值是档案与主体对它的需要之间的特定... 【正】一、档案价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档案的价值是什么?我国档案界人士提出“档案价值是档案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是人类的需要对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另有人说“档案价值是档案与主体对它的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是指档案的存在、属性、变化是否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上述两种看法,有人认为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档案的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档案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获得对档案的价值本质的认识。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理论关系”。“……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实践是档案价值中主客体统一的基础,是形成档案价值,实现档案价值的基本途径。 由此可见,档案的价值有以下要素构成:(一)档案自身的属性;(二)主体的需要;(三)档案实践活动。 二、档案价值的特性 要把握档案价值的特性必须既考察档案自身属性的特点,又考察档案价值主体需要方面的特点,从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档案价值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客观性、具体主体性、时效性。 档案价值是客观的,首先因为档案自身属性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档案价值三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价值 档案属性 交换价 主体需要 价值客观性 使用价 主体性 实现档案价值 精神产品 科技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
9
作者 许玉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许玉乾哲学发现的评价是其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环节。作为社会认同环节的评价,主要是社会传播过程中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哲学发现内容之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发现主体自身对自己的发现将"袖手旁观"。事实上,...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许玉乾哲学发现的评价是其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环节。作为社会认同环节的评价,主要是社会传播过程中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哲学发现内容之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发现主体自身对自己的发现将"袖手旁观"。事实上,在哲学发现经受社会评价与"验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价值认识 主观性 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评价主体 社会认同 社会性 社会评价 价值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开放代孕的合理性——从德沃金的人类尊严原则出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佳慕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4,80,共6页
代孕技术作为一项辅助生殖技术使代孕行为成为可能。这一行为在满足委托代孕者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加剧子宫工具化的风险。在道德哲学领域中关于代孕合理性问题的探讨,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代孕开放派强调尊重人类生育自主权,代孕保守... 代孕技术作为一项辅助生殖技术使代孕行为成为可能。这一行为在满足委托代孕者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加剧子宫工具化的风险。在道德哲学领域中关于代孕合理性问题的探讨,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代孕开放派强调尊重人类生育自主权,代孕保守派则强调对价值客观性的尊重,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生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命的自然诞生与自主选择间的界限愈加模糊,面对这一现实,二者无法平衡自主权与价值客观性之间的关系,使代孕行为合理性问题陷入争论。德沃金的人类尊严原则在强调个人具有自主权的同时,也为个人权利设立了道德边界,实现了自主与自尊的统一。因此,德沃金的人类尊严原则能够为有限开放代孕,尤其为利他性代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孕 尊严 自主权 价值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e, Reason, and Affirmation in Nietzsche's and Novalis' Theories of Language
11
作者 Anna Ezekiel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10期743-753,共11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six tropes (metonymy, synecdoche, metaphor, analogy, allegory, and irony) in Nietzsche's and Novalis' writings o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using the comparison to show how a neg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six tropes (metonymy, synecdoche, metaphor, analogy, allegory, and irony) in Nietzsche's and Novalis' writings o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using the comparison to show how a negative element in Nietzsche's attitude towards the tropic nature of cognition underlies well-known problems in his response to nihilism. These problems include ambiguities in Nietzsche's attitude to truth,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well he can carry through his project of affirming the individual on the basis of a creative reinterpretation of experience. I maintain that Novalis understand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o be tropic in a similar way as Nietzsche does, and that these writers provide similar critiques of discursive reason on the basis of what they view as its stultifying rigidity and misleading claims to a "literal" form of objectivity. However, I argue that Novalis avoids Nietzsche's difficulties by maintaining that a creative element in cognition does not rule out a variant of a correspondence notion of truth. Although Novalis' account thus falls foul of Nietzsche's goal of providing an immanent affirm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a Nietzschean attempt to provide a convincing model of individual self-affirmation should integrate a more positive role for trope, which can support a satisfying conception of the value of human crea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ETZSCHE NOVALIS AFFIRMATION trope METAPHOR TRUTH crea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e of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Concepts That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adigm of Islamic Accounting
12
作者 Tita Djuitaningsih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3年第9期1163-1175,共13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concepts, such as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conservatism concept, matching concept, objectivity concept, stable 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and going-concern assum...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concepts, such as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conservatism concept, matching concept, objectivity concept, stable 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and going-concern assumption, which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slamic accounting paradigm due to their divergence with some verses of the Holy AI-Qur'an, the Hadiths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peace be upon him (pbuh), and the basic of Zakat calculation. This is a conceptual paper describing some of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concepts that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adigm of Islamic accounting.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can be replaced by: current cash equivalent concept, historical cost and current value concepts (market selling price), current cost concept,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in all (except for Zakat purposes) accounting calculations, current valuation concept, and fair value concept. Conservatism concept must be eliminated if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is not used anymore. Matching concept can be replaced by asset-liability approach concept. Objectivity concept can be replaced by Zakat accountability concept. Stability of the 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can be replaced by gold or silver measurement, or Dirham currency, and going-concern assumption must be elim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concepts paradigm of Islamic accounting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conservatismconcept matching concept objectivity concept stable 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going-concern assum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ing Creative Writing in a Postmodem Era
13
作者 Yves Renau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1期1090-1097,共8页
How to teach creative writing at school? If the procedures inherited from writing workshops have undoubtedly proved efficient as regards text production, it is also clear that in Switzerland, as elsewhere in Europe a... How to teach creative writing at school? If the procedures inherited from writing workshops have undoubtedly proved efficient as regards text production, it is also clear that in Switzerland, as elsewhere in Europe and in the Anglo-Saxon world, the present use of evaluation grids with their numerous items prevents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from adopting the stance of an author. Why? Simply because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literary" texts are always surprising: They are "different", and could not possibly result from writing guidelines devised only to facilitate a mechanical evaluation itself conceived for the sake of some illusory objectivity... Now, in our postmodern age with its rejection of models, what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reative writing? In our approach, we suggest restoring confidence in the teacher, an expert reader if any, who, acting as a publisher, dramaturge, or mere aesthete, knows how to take his pupils' texts seriously, acknowledge their aesthetic value, and look at apparent clumsiness as a possible promise of innovation. The teaching of creative writing lies both in this specific reception of budding works and in the teacher's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that, then and there, make the pupil a wri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ve writing assessing artistic work DIDACTICS teaching French highscho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论研究六问 被引量:2
14
作者 景天魁 《哲学动态》 1987年第5期19-22,共4页
近几年来,有赖于部分中青年哲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价值论研究在我国总算开了个头。据我所知,不论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还是在我国,一般都肯定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但由于西方思想界对价值论着意已久,而且歧见很多,以致使许多... 近几年来,有赖于部分中青年哲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价值论研究在我国总算开了个头。据我所知,不论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还是在我国,一般都肯定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但由于西方思想界对价值论着意已久,而且歧见很多,以致使许多基本问题至今还纠缠不清。因此,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还需做艰苦的努力。这里,我想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价值 价值认识 价值客观性 科学认识 价值评价 客观需要 主观性 主观需要 客体 反映性
原文传递
如何全面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
15
作者 汤文曙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1-62,共2页
1唯物史观的理论使命在于,用准确科学的研究来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以社会的人为承担者和主体的活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既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前,也不存在于人的活... 1唯物史观的理论使命在于,用准确科学的研究来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以社会的人为承担者和主体的活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既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前,也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而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价值客观性 全面把握 评价标准 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活动 马克思 实现途径 本质的揭示 历史的自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