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程琳琳 黄婷 刘焱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2-248,I0001,I0002,共9页
[目的]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和土地覆被数据集,评估青藏高原199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空间指引。[方法]借助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结合CCI-LC长时间序列土地覆... [目的]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和土地覆被数据集,评估青藏高原199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空间指引。[方法]借助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结合CCI-LC长时间序列土地覆被产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①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提高,24 a间增加了1.62×10^11元,且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价值呈现:草地>水域>森林>湿地>农田>荒漠的特征;②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量最高,2015年高达5.53×10^12元,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其次分别为1.33×10^12元和5.50×10^11元,文化服务价值最低为2.90×10^11元;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在不同的高程和坡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是先增加后减少,4 000~5 000 m高程范围内和5°~15°坡度范围内的价值量最高。[结论] 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得到提高,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价值量差异大,地形条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当量因子 CCI-LC数据集 演化规律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占忠 施俊美 +1 位作者 瞿林 李静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67-73,共7页
采用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测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基于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和云南省农田农作物经济价值数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7174.96×10... 采用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测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基于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和云南省农田农作物经济价值数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7174.96×10^(8)元。在四大类生态系统类型中,阔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9113.15×10^(8)元,对总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达53.1%。在四大项服务功能中,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大,为11440.13×10^(8)元,占总价值的66.6%。全省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64870元/hm^(2)。经与其他文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对比分析,评估结果在正常、合理范围内,较客观地反映了近期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价值当量因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当量因子法的南四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被引量:2
3
作者 葛忠强 王霞 +3 位作者 马安宝 王清华 石群 郭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0-16,共7页
南四湖湿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水文调节、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用价值当量因子法,结合南四湖湿地2020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分析估算... 南四湖湿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水文调节、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用价值当量因子法,结合南四湖湿地2020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分析估算了南四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结果显示,2020年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共提供了价值341.07亿元的生态服务,其中水域生态系统提供99.25%的服务价值,农田生态系统提供0.67%的服务价值。在南四湖湿地二级生态系统类型中,服务价值最高的10亿元组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坑塘2类水域生态系统,亿元组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渠、旱地、水田和沼泽湿地3类生态系统,其他类型属万元组。南四湖湿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中,81.03%是水文调节功能价值,6.36%是水资源供给功能价值,4.42%是净化环境功能价值,2.05%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1.51%是提供美学景观功能价值。根据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占比不同,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11个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分为重要性不同的4个类型组,生态服务功能的分组可为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提供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估算 价值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的西部天保工程区生态服务价值测算——以西部六省份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幸绣程 支玲 +1 位作者 谢彦明 张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199,共5页
在前人编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及统计年鉴数据,以西部天保工程区的六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分析西部六省份的公益林补偿现状与提高空间。结论显示,我国现行一刀切式的补... 在前人编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及统计年鉴数据,以西部天保工程区的六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分析西部六省份的公益林补偿现状与提高空间。结论显示,我国现行一刀切式的补偿方式不能满足我国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应当结合各地实际生产能力和政府财政收入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标准 天保工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北京市生态-经济协调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梦婷 李志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的视角,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测算模型框架。以北京市16个辖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利用北京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辖区1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 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的视角,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测算模型框架。以北京市16个辖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利用北京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辖区1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估算,并分析了10年间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变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对未利用土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园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占比前三;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度总体上升为较高协调,局部生态经济协调度没有改善,整体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好。并根据北京市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等级分类等情况,提出北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及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协调度 ESV 改进价值当量因子 土地利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张家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6
作者 梁荆花 《现代营销(下)》 2022年第9期92-94,共3页
本文以张家口市10县6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通过地表覆盖数据得到张家口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张家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草地为主;各类型土地面积变... 本文以张家口市10县6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通过地表覆盖数据得到张家口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张家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草地为主;各类型土地面积变化最大的为耕地,其次是建设用地。2000—2010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主要为耕地、林地转向草地,草地转向耕地、林地。2010—2020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主要为耕地向草地、建设用地转移,林地向草地转移,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移。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各县(区)ESV变化幅度较小——2000—2010年,除尚义县、万全区、桥西区、崇礼区、怀安县外,其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下降趋势;2010—2020年,张家口市除桥西区、沽源县、怀安县、宣化区、下花园区、涿鹿县、怀来县外,其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功能是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张家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来自林地,张家口市各县(区)ESV呈现了北部及东南部较高,中部及西南地区较低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改进价值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当量因子法的山岳型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山东泰山为例
7
作者 马婷婷 王希义 张磊 《泰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方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泰山是著名的山岳型旅游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划分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方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泰山是著名的山岳型旅游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次,选取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资料,借鉴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析20年来泰山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最后,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系数变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泰山地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高于97%,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低于3%;在这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12289.95 hm^(2),林地、草地分别减少了1279.92 hm^(2)、926.1 hm^(2),水域面积增加了232.56 hm^(2);(2)近20年间,泰山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19.67×10^(8)元增加到2020年的23.12×10^(8)元,增幅为17.56%;(3)不同年份泰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在0.30以下,ESV对指数变动响应不显著,故所选取的指数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当量因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被 山岳型旅游区 泰山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改良当量因子法的汉中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8
作者 李江月 叶霖晓 吴普侠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调查成果、汉中统计年鉴、陕西省粮食收购价格监测系统数据等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改良当量因子法对汉中市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汉中市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95...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调查成果、汉中统计年鉴、陕西省粮食收购价格监测系统数据等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改良当量因子法对汉中市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汉中市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953亿元;在四大类森林植被生态服务价值贡献中,阔叶林(包括竹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353亿元、占总价值的69.31%;在四大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调解服务价值最大,为1299亿元,占总价值66.51%。全市森林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10.09万元·hm^(-2)。汉中市森林经营应在遵循其自身演替规律基础上,适当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价值当量因子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 被引量:1742
9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2 位作者 张雷明 陈文辉 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3-1254,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并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出与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密切相关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研...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并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出与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密切相关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研究基于文献调研、专家知识、统计资料和遥感监测等数据源,通过模型运算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静态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构建了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全国14种生态系统类型及其11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时间(月尺度)和空间(省域尺度)上的动态综合评估。初步的应用与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量为38.1×1012元,总体变化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内变化多表现为以7月为最高,1月和12月最低。总体而言,尽管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论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为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评估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综合评估方案,从而为我国自然资产评估、生态补偿等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方法 价值当量因子 动态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兰州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伟 武旭 +2 位作者 戎彦坤 杨鲁浩东 张有贤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10-2020年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2020年,兰州新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143.81、13.87、108.39和8.26 km^(2),建设用地和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10-2020年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2020年,兰州新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143.81、13.87、108.39和8.26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加272.23和2.10 km^(2).土地利用幅度变化较大,建设用地的面积增速最快;草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度最大且敏感性最高;调节服务在服务价值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的原因,兰州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政策是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兰州新区 价值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山西省宁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茹 张先平 +3 位作者 张晓玲 张抗萍 郝凯婕 李晓迪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72,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动态研究对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生态修复空间的准确识别和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宁武县2000-2020年5期的土地覆被类型数据,应用价值当量因子法量化ESV,运用网格分析法、热点分析法研究其时空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动态研究对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生态修复空间的准确识别和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宁武县2000-2020年5期的土地覆被类型数据,应用价值当量因子法量化ESV,运用网格分析法、热点分析法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ESV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武县近20 a年均ESV为169032.41万元,2000-2020年ESV增加了5.80%;5期ESV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2020年4个一级生态服务功能指标都有增加,比例为调节服务(20.23%)>文化服务(18.63%)>支持服务(18.36%)>供给服务(14.56%);(2)14个乡镇5期ESV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呈聚集型,高值集中分布在县域西部和东北部山区,低值分布在县域中间的汾河及恢河流域;(3)2000-2020年,ESV变化的冷点区和热点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0.14%和9.30%。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和恢河流域中部,热点区分布在县域中部及东部,在生态修复中应予以重视。此外,热点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各类生态修复项目的生态功能逐步提升;(4)相关性分析表明,针叶林、灌木、灌草和湿地这4类土地覆被类型对提升宁武县ESV有重要意义,自然因素中坡度、高程、降水与ESV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当量因子 网格分析法 热点分析法 宁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温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12
作者 张特 潘博华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掌握温州市的生态综合整治效果,为温州市的空间规划、生态综合保护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基础,助力温州市的城市发展。【方法】本研究基于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掌握温州市的生态综合整治效果,为温州市的空间规划、生态综合保护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基础,助力温州市的城市发展。【方法】本研究基于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面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对温州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改进的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对研究时段内温州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①温州市的林地面积最大,林地和水域面积均处于上升的态势,建设用地大幅扩张,周边耕地大幅减少;②2000—2020年,温州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林地的贡献度最为显著,占比超过80%;③在研究时段内,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均表现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结论】近20年间温州市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改进的价值当量因子 土地利用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顾剑红 王玉杰 +2 位作者 王云琦 张会兰 马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评价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9项生态服务价值(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美学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隆林县和西林县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减少。两县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6.14亿和3.27亿元;除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价值减少外,其余7项价值均增加;林地生态价值构成ESV的主体。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的ESV估算值相对稳定;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表明,两县的生态经济系统分别处于中度协调和潜在危机水平,说明隆林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西林县需要加强生态建设。ESV可作为衡量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1个综合性指标,为当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Costanza估算方法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51
14
作者 罗盛锋 闫文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48-3259,共12页
掌握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开展科学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前提,如何衡量人类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改变程度是当前研究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伴随北部湾经济区的崛起,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 掌握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开展科学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前提,如何衡量人类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改变程度是当前研究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伴随北部湾经济区的崛起,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海水倒灌、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现象加剧,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受到严重威胁。以时序遥感数据为基础,分析北部湾沿岸地区生态系统时空演变,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基础。研究显示:1999—2014年,城市点状、离散扩张使城市生态系统面积显著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剧;环境恶化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红树林不断消失,破碎度增加;林地和果园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面积急剧缩减。生态系统构成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约占研究区总价值的50%,且呈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构成中,除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和维持养分循环价值有所减少外,其他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增长趋势。驱动力分析表明,综合城镇化率是影响北部湾沿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说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为相关,合理调控经济结构可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当量因子 景观格局 驱动机制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晋宇 王思 +2 位作者 邓超 杨健 黄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3-1120,共8页
【目的】平武县作为涪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为基础,基于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数... 【目的】平武县作为涪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为基础,基于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数据,对平武县生态系统6个一级类型,14个二级类型,按11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细分类型,评估2005-2015年平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构建时空动态调节因子,对2015年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1)2005-2015年间,平武县土地利用格局比较稳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微增加,2015年达到333.30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服务占比最大,接近65%。在服务功能类型中,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总量最大,达88.36亿元。(2)2015年内,平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8月最高、2月最低,变化范围为150~422亿元。【结论】2005-2015年,平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稳定、略微增加,年内逐月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分析方法能有效服务于平武生态系统监测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平武县 时空动态 价值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16
作者 刘明 郭晓星 《桂海论丛》 2018年第4期82-90,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的依据,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西北地区是全国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脆弱区,同时也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富集区,研究其土地生态系统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的依据,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西北地区是全国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脆弱区,同时也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富集区,研究其土地生态系统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还没有一致认可的土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文章对土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综合生态价值系数法以及生态价值当量因子法对西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西北五省区的生态服务价值都有所上升,且西北五省区整体的人均生态服务价值高于全国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北五省区存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萎缩、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地进行整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多渠道资金流向土地整治;依托技术创新土地整治;鼓励公众参与土地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价值系数法 生态价值当量因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南充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建伟 王磊 +3 位作者 杨海青 邓青春 刘辉 罗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在城镇化推进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影响下,南充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基于2000-2019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价值当量因子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索南充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耕地是南... 在城镇化推进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影响下,南充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基于2000-2019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价值当量因子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索南充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耕地是南充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82%以上,2000-2019年耕地和灌木呈减少趋势,而林地、水域、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建设用地(109.44%)和水域(40.62%)增长最为显著。(2)2000-2019年南充市ESV总量先急速增长后小幅回落,净增加73.8亿元,增长率为22.89%,耕地ESV占38%以上;单项ESV以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为主,两者占总ESV的44%以上;各县(市、区)ESV总量和单位面积ESV呈北高南低的特点。(3)2000-2019年3个时期ESV及其变化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具有显著自相关性;ESV高值区和低值区不断扩展,空间聚集性逐步增强;ESV减损区和变化冷点区集中于城镇建设区域,增益区和变化热点区集中于水域和林地覆盖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南充市国土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政策驱动 价值当量因子 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伟 徐珊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6期82-90,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阐释所选研究区...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阐释所选研究区域范围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表现特征。通过改良和调整哈尔滨市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应单位面积以及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系数表,对哈尔滨市2005—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基本分布格局展开全面系统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哈尔滨市的耕地总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同时林地的总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数量变化发生幅度相对较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2)哈尔滨市的总体ESV数据测算水平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哈尔滨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来源主要在于林地、耕地和水域3种用地类型。哈尔滨市现有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挥状态集中展现在水源涵养层面、土壤保护层面和废物处理层面上。在针对研究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过程中,要重点性关注以及保护林地、耕地和水域等具备较高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土地利用类型,还要开展具备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特点的利用行为规划环节,支持助推哈尔滨市各空间区域多样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哈尔滨市 价值当量因子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岗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20
19
作者 龙精华 张卫 +1 位作者 付艳华 胡振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8-1737,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鹤岗矿区不同沉陷时期(1993、2000、2013年)9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1993、2000和2013年鹤岗矿区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鹤岗矿区不同沉陷时期(1993、2000、2013年)9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1993、2000和2013年鹤岗矿区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量分别为2219.21、1025.15和3531.95万元。就生态系统而言,耕地的平均服务价值最高,占平均总价值的189.35%;其次是林地和水域,分别占平均总价值的46.50%和26.83%。(2)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支持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平均价值量占平均总价值量的186.67%,其次是调节服务,占45.34%,文化服务占5.73%,供给服务占-137.74%。(3)1993—2013年,鹤岗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自西向东递增,这与采煤方向和开采程度差异有关。这种分布趋势主要受由采矿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质量变化的影响。(4)与无考虑空间异质性因素情况相比,1993、2000年鹤岗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了152.96和580.12万元,2013年增加了781.63万元。随煤炭开采,1993—2013年鹤岗矿区采煤沉陷地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呈现一个由下降到好转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煤沉陷 价值当量因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丽君 赖为乾 +2 位作者 蔡润鹏 郑东源 陈志云 《大众科技》 2020年第8期23-25,55,共4页
文章采用基于动态评估方法构建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对深圳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区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 文章采用基于动态评估方法构建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对深圳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区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86.81亿元;林地和建设用地是深圳市的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结构趋于稳定。由此可见,近年来深圳市重视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在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当量因子 深圳市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