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Ⅱ):任务分离和反应倾向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治良 叶阁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在实验I的基础上,操纵学习时的呈现时间(250ms,500ms,750ms)和注意变量(目标和非目标字),运用任务分离方法及间接证明逻辑,比较了再认测验和整字偏好测验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A′)和反应倾向(B″)。结... 在实验I的基础上,操纵学习时的呈现时间(250ms,500ms,750ms)和注意变量(目标和非目标字),运用任务分离方法及间接证明逻辑,比较了再认测验和整字偏好测验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A′)和反应倾向(B″)。结果:(1)双向功能分离的出现表明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存在本质差异。根据“过程纯净”假设,可以推证内隐记忆存在于偏好测验中。此时,匹配比较法的标准未满足。(2)偏好测验中,500ms呈现目标字时,有显著正向启动效应:750ms呈现非目标字时,有显著负向启动效应。(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生时,都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但是前者的报告标准较松宽,而后者的较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汉字 任务分离 反应倾向 负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任务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记忆研究的方法革新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治良 郭力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通过对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范式内容及特点的分析,论述了记忆研究、尤其是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进展和意义,认为从任务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是记忆研究方法论上的一大飞跃。
关键词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任务分离范式的新进展和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德忠 刘永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9年第1期17-21,共5页
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的系统比较促进了对两种测验内在机制的认识。加工说坚持“认知经济”的原则,指出当代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各种记忆任务的编码、贮存和提取加工。多重记忆系统说主张在加工观点中加入某些结构限制,强调探讨不同... 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的系统比较促进了对两种测验内在机制的认识。加工说坚持“认知经济”的原则,指出当代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各种记忆任务的编码、贮存和提取加工。多重记忆系统说主张在加工观点中加入某些结构限制,强调探讨不同记忆系统的操作特点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两种观点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视触通道可能具有共享表征以及新的信息加工模型的提出向任务分离范式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分离 加工说 多重系统说 计数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任务分离范式动向 被引量:6
4
作者 叶阁蔚 杨治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9-103,108,共6页
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任务分离范式动向叶阁蔚,杨治良(华东师大心理系)一、概述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重复启动效应是当前内隐记忆研究的主流。人... 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任务分离范式动向叶阁蔚,杨治良(华东师大心理系)一、概述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重复启动效应是当前内隐记忆研究的主流。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给出了内隐记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测验 任务分离 启动效应 内隐记忆 记忆研究 概念型 新进展 启动特性 水平效应 补笔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影响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准实验研究及启示--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
5
作者 张峰峰 安哲锋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67-75,共9页
该研究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通过两个准实验设计发现:(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 该研究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通过两个准实验设计发现:(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呈现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4)相比“静态+公众号、静态+朋友圈、动态+群聊”等5种组合形式,“静态+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发现,该研究认为,微信可以作为提升记忆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载体应用于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高中生 内隐记忆效果 准实验 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记忆过程分离程序的争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艳红 朱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6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记忆过程分离的实验范式,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当前对过程分离实验程序的修正意见,以及对随机独立假设的质疑.最后提出对过程分离实验范式的一些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过程分离 随机独立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郝兴昌 陈健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9-1191,共3页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学习 内隐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治良 李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共6页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晓青 李建凤 陈美荣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13-517,共5页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分离范式 表面特征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正负情绪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齐平 梁承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3-147,共5页
本实验通过诱发不同情绪深入探讨情绪作为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诱发情绪既影响外显记忆又影响内隐记忆.②在诱发情绪状态下采用任务分离法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出现实验性分离.③通过诱发情绪证... 本实验通过诱发不同情绪深入探讨情绪作为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诱发情绪既影响外显记忆又影响内隐记忆.②在诱发情绪状态下采用任务分离法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出现实验性分离.③通过诱发情绪证实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存在相当差异的心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情绪 外显记亿 内隐记亿 任务分离 心理过程 心理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耿海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8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心理学研究。在长期以来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研究结果。过程分离程序的应用也支持了上... 本文介绍了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心理学研究。在长期以来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研究结果。过程分离程序的应用也支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知觉 无意识知觉 任务分离 质的差异 过程分离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玉芳 周爱保 《心理研究》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本研究采用任务分离程序(DRM)和实验室诱发情绪的方法,通过2(抑郁组、正常组)×2(积极、中性、消极词汇)×测验方法(回忆、残词补全)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来深入探讨抑郁作为一个个体变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何影响作用。实... 本研究采用任务分离程序(DRM)和实验室诱发情绪的方法,通过2(抑郁组、正常组)×2(积极、中性、消极词汇)×测验方法(回忆、残词补全)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来深入探讨抑郁作为一个个体变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何影响作用。实验1中首先考察了外显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显示存在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实验2中考察了内隐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隐记忆中也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任务分离 心境一致性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感染问题
13
作者 高定国 杨治良 秦启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9-73,88,共6页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验中要求被试回忆过去的事件;而在内隐测验时只简单地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完成某项任务而不需有意识地回忆过去的经验)来控制的。有人认为这不足以完全区分这两种加工过程,在加工中存在意识与无意识提取的相互感染等诸多问题。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加工 外显记忆 反应偏向 实验性分离 加工分离说的修正模型 记忆损伤 意识性 任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序列学习中意识性的客观测量方法综述
14
作者 杨海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内隐序列学习中究竟习得了什么知识,一直是本领域的争论核心。以任务分离范式为实验逻辑,而提出的内隐学习系统和外显学习系统的观点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实验逻辑遭遇到操作定义的科学性问题和测验的纯净性问题,于... 内隐序列学习中究竟习得了什么知识,一直是本领域的争论核心。以任务分离范式为实验逻辑,而提出的内隐学习系统和外显学习系统的观点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实验逻辑遭遇到操作定义的科学性问题和测验的纯净性问题,于是加工分离范式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单一学习系统似乎又出现回归,并可能促进内隐序列学习的生理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任务分离范式 加工分离范式 习得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莉 《社会心理科学》 2009年第1期3-5,39,共4页
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 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内隐记忆的理论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智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对近年来关于内隐记忆的界定、研究范式和机制等理论作综述.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启动效应 任务分离范式 加工分离范式 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倩 《社会心理科学》 2011年第11期63-67,91,共6页
自1996年Chen、杨治良用任务分离的方法证明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迅速展开。本文从内隐攻击性已有的研究方法基础、现有的研究和研究的不足三个方面,对内隐攻击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任务分离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神经科学新进展评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3-34,共2页
认知神经科学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具挑战性和最活跃的科学前沿,在简单的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起源之后,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就当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展做了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任务分离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心境一致性记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养成 钟玉芳 《社会心理科学》 2009年第5期26-31,共6页
本研究采用任务分离程序(DRM)和实验室诱发情绪的方法,通过2(抑郁组、正常组)×3(积极、中性、消极词汇)×2(回忆、残词补全)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来深入探讨抑郁作为一个个体变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何影响作用。实验1中... 本研究采用任务分离程序(DRM)和实验室诱发情绪的方法,通过2(抑郁组、正常组)×3(积极、中性、消极词汇)×2(回忆、残词补全)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来深入探讨抑郁作为一个个体变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何影响作用。实验1中首先考察了外显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显示存在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实验2中考察了内隐记忆中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隐记忆中也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任务分离 心境一致性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菅越 赵玉芳 白金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4期212-221,共10页
通过两个实验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实验1选择低地位群体大学生,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其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内隐以及外显特质的评价;实验2采用任务分离范式,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 通过两个实验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实验1选择低地位群体大学生,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其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内隐以及外显特质的评价;实验2采用任务分离范式,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考察低地位群体对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两个实验发现,在外显层面,低地位群体对外群体评价更高,表现为外群体偏好,但无内群体贬损;在内隐层面,能力维度的内-外群体评价的差异效应特征为外群体偏好和内群体贬损,而在热情维度则表现为外群体贬损,即低地位群体对内-外群体的评价模式出现了外显和内隐分离现象。两个实验共同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评价具有内容多样性和心理水平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位群体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加工分离程序 任务分离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