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任新民和杨嘉墀谈中国航天发展方针和现行项目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航天》
1987年第11期5-7,共3页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
关键词
任新民
杨嘉墀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航天事业
太平洋地区
发射服务
空间物理探测
载人飞行
科技发展
空间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新民 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2
作者
葛慧颖
《军工文化》
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任新民语录搞工程性技术工作的,即使是再有造诣的专家,不深入实际就会退化,会“耳聋眼花”,三年不接触实际,就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了。在地面能做的工作...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任新民语录搞工程性技术工作的,即使是再有造诣的专家,不深入实际就会退化,会“耳聋眼花”,三年不接触实际,就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了。在地面能做的工作、能进行的试验,一定要做透、做充分;发现的问题和疑点,一定要查清,并举一反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新民
航天工程
东方红一号
中国航天事业
载人航天
全部力量
副总设计师
卫星发射
液体火箭发动机
长征四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梦飞天之路的“总总师”——追忆“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
3
作者
张新
邹维荣
赵艳斌
《信息化研究》
2023年第6期77-78,共2页
一封电报,让他与航天结缘1940年,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任新民选择在另一个战场为国“战斗”,除了担任大学讲师,他还兼任某兵工厂技术员。在此期间,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成功实现用黑火药代替无烟火药装填迫击炮,解决了中缅战场...
一封电报,让他与航天结缘1940年,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任新民选择在另一个战场为国“战斗”,除了担任大学讲师,他还兼任某兵工厂技术员。在此期间,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成功实现用黑火药代替无烟火药装填迫击炮,解决了中缅战场上火炮装药的燃眉之急。不久,他被选送去美国一家著名的铣床厂实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两弹一星
黑火药
中缅战场
任新民
大学讲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岁航天第一人——两弹元勋任新民
4
作者
邵红能
《科学24小时》
2021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盘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盘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东方红一号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任新民
神舟飞船
里程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新民:革命受挫 苦苦求索
5
作者
谭邦治
《太空探索》
2019年第5期64-64,共1页
1929年10月,年仅14岁的任新民怀着满腔的热血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规定,未满18岁者只能加入共青团,到18岁时自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共青团后,在组织的领导下,任新民更加自觉地阅读了一些革命的书刊,如《共产党宣...
1929年10月,年仅14岁的任新民怀着满腔的热血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规定,未满18岁者只能加入共青团,到18岁时自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共青团后,在组织的领导下,任新民更加自觉地阅读了一些革命的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以及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热情
任新民
杨师道
加入共青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新民:航天“总总师”
6
作者
苏晓禾
《太空探索》
2019年第2期70-71,共2页
自1956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不仅有了自己的运载火箭、自己的人造卫星,还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些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汗水,也凝聚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任新民一辈子的心血。1949年,在美国获得密歇...
自1956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不仅有了自己的运载火箭、自己的人造卫星,还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些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汗水,也凝聚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任新民一辈子的心血。1949年,在美国获得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的任新民,本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安稳工作——已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新民
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新民:“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
7
作者
王建
《党史纵横》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任新民(1915-2017),安徽宁国市人,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任新民于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至1956年8月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工作。1956年8月参与国防部第五研究...
任新民(1915-2017),安徽宁国市人,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任新民于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至1956年8月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工作。1956年8月参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筹建工作,后任一分院副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任新民
两弹一星
资深院士
安徽宁国
原文传递
任新民:默默无闻航天路 甘做铺路石
8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年第1期71-73,共3页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就是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成长历程1915年,...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就是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成长历程1915年,任新民出生在安徽宁国。他的父亲任海清毕业于芜关中学,后来做过县教育局督学,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三个孩子中两个是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航天事业
航天技术
国际宇航科学院
最高荣誉奖
任新民
两弹一星
安徽宁国
原文传递
任新民:航天传奇任新民
9
《科学家》
2019年第11期22-29,共8页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鳄、梁守繫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鳄、梁守繫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和功勋簿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任新民
神舟飞船
东方红1号
里程碑
原文传递
航天“总总师”任新民去世
10
《青岛画报》
2017年第5期5-5,共1页
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于2月12日离世,享年102岁.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代创始人钱学森和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在天堂重聚. 任新民,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键词
任新民
气象卫星
负责人
运载火箭
原文传递
任新民:中国航天的“总总师”
11
作者
郝俊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第4期36-37,共2页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和功勋簿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新民
航天工程
东方红一号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中国航天事业
载人飞船工程
黄纬
中国航天人
神舟飞船
原文传递
任新民与东风三号
12
作者
刘济华
《党史纵横》
2017年第3期35-35,共1页
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去世,享年102岁。获悉这一消息,我们——曾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站站工作过的同志们都感到非常难过。不禁回想起1967年朝夕相处奋战在大漠的难忘岁月。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
任新民
东风三号
原文传递
中国字航学会高级会员开始招募啦!
13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47个分支机构,拥有2个国际组织分支机构、200余家团体单位会员和10万余名个人会员。先后成立四川、浙江等成果转化服务工作站和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科技成果转化
张震寰
任新民
分支机构
中国航天
钱学森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领导签订的合同还有效吗?
14
作者
李文成
《中国.城乡桥》
2005年第11期55-55,共1页
去年6月,我根据县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与乡卫生院签订了一年半的劳务合同,但是该合同只履行了10个月,原任院长调走后,新任院长就单方面中止了合同。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宁夏中卫县:任新民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
去年6月,我根据县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与乡卫生院签订了一年半的劳务合同,但是该合同只履行了10个月,原任院长调走后,新任院长就单方面中止了合同。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宁夏中卫县:任新民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合同订立
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任新民
宁夏中卫
法律约束力
工作岗位
劳动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航天运载系统发展动态
被引量:
1
15
作者
任新民
《中国航天》
1988年第1期6-7,共2页
目前,主要航天大国都在研制和研究新的航天运载系统,对于这些系统的实际进展情况,读者都很关心。最近,航天部科技委员会主任任新民同志在推进专业会上介绍了美国未来航天运载系统的研制情况,阐述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全文分三部分,本...
目前,主要航天大国都在研制和研究新的航天运载系统,对于这些系统的实际进展情况,读者都很关心。最近,航天部科技委员会主任任新民同志在推进专业会上介绍了美国未来航天运载系统的研制情况,阐述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全文分三部分,本刊准备分三期连载,略有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系统
美国航天
航天大国
任新民
超燃冲压发动机
发展动态
战略防御计划
科技委员会
跨大气层飞行器
液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16
作者
郑坚坚
《江淮文史》
1993年第3期31-49,1,共20页
我国实验卫星、远程火箭、“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等一系列航天技术的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记录了皖籍总工程师任新民、黄纬禄在领导航...
我国实验卫星、远程火箭、“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等一系列航天技术的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记录了皖籍总工程师任新民、黄纬禄在领导航天技术发展方面走过的艰辛历程和所作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工程
任新民
黄纬
广播卫星
航天技术
水下发射
长征四号
东方红一号
液体火箭发动机
卫星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宇航学会简介
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学会下设42个分支机构,拥有179个单位会员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成立以来,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促进航天学科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和推进和平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航天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航天学科
分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宇航学会
18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团体会员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创新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宇航学会
19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航天科学技术
创新和发展
民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宇航学会
20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团体会员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创新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新民和杨嘉墀谈中国航天发展方针和现行项目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中国航天》
1987年第11期5-7,共3页
文摘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
关键词
任新民
杨嘉墀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航天事业
太平洋地区
发射服务
空间物理探测
载人飞行
科技发展
空间中心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新民 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2
作者
葛慧颖
出处
《军工文化》
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
文摘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任新民语录搞工程性技术工作的,即使是再有造诣的专家,不深入实际就会退化,会“耳聋眼花”,三年不接触实际,就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了。在地面能做的工作、能进行的试验,一定要做透、做充分;发现的问题和疑点,一定要查清,并举一反三,
关键词
任新民
航天工程
东方红一号
中国航天事业
载人航天
全部力量
副总设计师
卫星发射
液体火箭发动机
长征四号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梦飞天之路的“总总师”——追忆“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
3
作者
张新
邹维荣
赵艳斌
机构
不详
出处
《信息化研究》
2023年第6期77-78,共2页
文摘
一封电报,让他与航天结缘1940年,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任新民选择在另一个战场为国“战斗”,除了担任大学讲师,他还兼任某兵工厂技术员。在此期间,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成功实现用黑火药代替无烟火药装填迫击炮,解决了中缅战场上火炮装药的燃眉之急。不久,他被选送去美国一家著名的铣床厂实习。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两弹一星
黑火药
中缅战场
任新民
大学讲师
分类号
K826.16 [历史地理—历史学]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岁航天第一人——两弹元勋任新民
4
作者
邵红能
机构
不详
出处
《科学24小时》
2021年第4期41-43,共3页
文摘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盘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东方红一号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任新民
神舟飞船
里程碑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新民:革命受挫 苦苦求索
5
作者
谭邦治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19年第5期64-64,共1页
文摘
1929年10月,年仅14岁的任新民怀着满腔的热血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规定,未满18岁者只能加入共青团,到18岁时自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共青团后,在组织的领导下,任新民更加自觉地阅读了一些革命的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以及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
关键词
革命热情
任新民
杨师道
加入共青团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K826.1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新民:航天“总总师”
6
作者
苏晓禾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19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自1956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不仅有了自己的运载火箭、自己的人造卫星,还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些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汗水,也凝聚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任新民一辈子的心血。1949年,在美国获得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的任新民,本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安稳工作——已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
关键词
任新民
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新民:“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
7
作者
王建
机构
不详
出处
《党史纵横》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摘
任新民(1915-2017),安徽宁国市人,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任新民于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至1956年8月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工作。1956年8月参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筹建工作,后任一分院副院长。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任新民
两弹一星
资深院士
安徽宁国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任新民:默默无闻航天路 甘做铺路石
8
出处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年第1期71-73,共3页
文摘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就是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成长历程1915年,任新民出生在安徽宁国。他的父亲任海清毕业于芜关中学,后来做过县教育局督学,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三个孩子中两个是博士。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航天事业
航天技术
国际宇航科学院
最高荣誉奖
任新民
两弹一星
安徽宁国
分类号
F42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任新民:航天传奇任新民
9
出处
《科学家》
2019年第11期22-29,共8页
文摘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鳄、梁守繫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和功勋簿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任新民
神舟飞船
东方红1号
里程碑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航天“总总师”任新民去世
10
出处
《青岛画报》
2017年第5期5-5,共1页
文摘
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于2月12日离世,享年102岁.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代创始人钱学森和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在天堂重聚. 任新民,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键词
任新民
气象卫星
负责人
运载火箭
分类号
Z1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任新民:中国航天的“总总师”
11
作者
郝俊
出处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摘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和功勋簿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关键词
任新民
航天工程
东方红一号
地球卫星
风云一号
中国航天事业
载人飞船工程
黄纬
中国航天人
神舟飞船
分类号
F42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任新民与东风三号
12
作者
刘济华
出处
《党史纵横》
2017年第3期35-35,共1页
文摘
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去世,享年102岁。获悉这一消息,我们——曾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站站工作过的同志们都感到非常难过。不禁回想起1967年朝夕相处奋战在大漠的难忘岁月。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
任新民
东风三号
分类号
V4-1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字航学会高级会员开始招募啦!
13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47个分支机构,拥有2个国际组织分支机构、200余家团体单位会员和10万余名个人会员。先后成立四川、浙江等成果转化服务工作站和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团。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科技成果转化
张震寰
任新民
分支机构
中国航天
钱学森
工作站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领导签订的合同还有效吗?
14
作者
李文成
机构
宁夏银川市司法局
出处
《中国.城乡桥》
2005年第11期55-55,共1页
文摘
去年6月,我根据县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与乡卫生院签订了一年半的劳务合同,但是该合同只履行了10个月,原任院长调走后,新任院长就单方面中止了合同。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宁夏中卫县:任新民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合同订立
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任新民
宁夏中卫
法律约束力
工作岗位
劳动争议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航天运载系统发展动态
被引量:
1
15
作者
任新民
出处
《中国航天》
1988年第1期6-7,共2页
文摘
目前,主要航天大国都在研制和研究新的航天运载系统,对于这些系统的实际进展情况,读者都很关心。最近,航天部科技委员会主任任新民同志在推进专业会上介绍了美国未来航天运载系统的研制情况,阐述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全文分三部分,本刊准备分三期连载,略有删节。
关键词
运载系统
美国航天
航天大国
任新民
超燃冲压发动机
发展动态
战略防御计划
科技委员会
跨大气层飞行器
液氢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16
作者
郑坚坚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
出处
《江淮文史》
1993年第3期31-49,1,共20页
文摘
我国实验卫星、远程火箭、“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等一系列航天技术的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记录了皖籍总工程师任新民、黄纬禄在领导航天技术发展方面走过的艰辛历程和所作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
航天工程
任新民
黄纬
广播卫星
航天技术
水下发射
长征四号
东方红一号
液体火箭发动机
卫星发射
分类号
K29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宇航学会简介
17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共1页
文摘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学会下设42个分支机构,拥有179个单位会员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成立以来,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促进航天学科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和推进和平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航天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航天学科
分支机构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宇航学会
18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团体会员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创新和发展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宇航学会
19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航天科学技术
创新和发展
民政部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宇航学会
20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团体会员
张震寰
任新民
钱学森
中国航天
创新和发展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任新民和杨嘉墀谈中国航天发展方针和现行项目
本刊编辑部
《中国航天》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任新民 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葛慧颖
《军工文化》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圆梦飞天之路的“总总师”——追忆“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
张新
邹维荣
赵艳斌
《信息化研究》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百岁航天第一人——两弹元勋任新民
邵红能
《科学24小时》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任新民:革命受挫 苦苦求索
谭邦治
《太空探索》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任新民:航天“总总师”
苏晓禾
《太空探索》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任新民:“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
王建
《党史纵横》
2024
0
原文传递
8
任新民:默默无闻航天路 甘做铺路石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
0
原文传递
9
任新民:航天传奇任新民
《科学家》
2019
0
原文传递
10
航天“总总师”任新民去世
《青岛画报》
2017
0
原文传递
11
任新民:中国航天的“总总师”
郝俊
《党员干部之友》
2017
0
原文传递
12
任新民与东风三号
刘济华
《党史纵横》
2017
0
原文传递
13
中国字航学会高级会员开始招募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原领导签订的合同还有效吗?
李文成
《中国.城乡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美国航天运载系统发展动态
任新民
《中国航天》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郑坚坚
《江淮文史》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宇航学会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宇航学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宇航学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国宇航学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