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杠杆操纵与企业创新投资
1
作者 卿小权 赵文静 李百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8,共7页
本文选取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杠杆操纵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杠杆操纵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且杠杆操纵通过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来抑制创新投资。尽管杠杆操纵在短期内有助于企业获... 本文选取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杠杆操纵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杠杆操纵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且杠杆操纵通过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来抑制创新投资。尽管杠杆操纵在短期内有助于企业获得信贷资金,但企业并未将其用于创新活动,且长期来看,杠杆操纵会阻碍企业获取信贷资金。进一步地,在非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行业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杠杆操纵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拓展性检验发现,企业会将杠杆操纵获得的信贷资金投向固定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操纵 企业创新 债务违约风险 信贷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兼论从财务补贴到制度补贴的转型
2
作者 王曙光 梁爽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4,共18页
基于2012—2022年A股先进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但其效果受到补贴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内容性质、项目性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产业集聚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后补贴的、关键性的... 基于2012—2022年A股先进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但其效果受到补贴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内容性质、项目性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产业集聚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后补贴的、关键性的和专项的创新补贴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同时,政府创新补贴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因果路径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效应”来提升创新数量,通过“资金供给效应”来提升创新质量。此外,政府创新补贴的不同分类与影响机制之间存在特定的匹配关系。基于此,政府应根据补贴的发放主体、设计与实施方式以及行业特性,精细化设计政府创新补贴,以精准对接企业的研发需求。当前,政府创新补贴以财务补贴为主,这可能导致企业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削弱其内生创新动力。未来改革方向应着眼于从“显性”财务补贴向“隐性”制度补贴转型,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 政府创新补贴 财务补贴 制度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化激励、企业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
3
作者 苏屹 姜诗源 刘传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 选取2013—2020年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数字化水平在两者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较于非创业板上市公司,政府数字化激励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更显著。政府应重视数字化激励,鼓励企业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结论可为政府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及创新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企业创新 数字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耐心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4
作者 谭燕芝 肖舒雯 姜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4,共15页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利用2010-2022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能有效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影响机制看,科技金融以...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利用2010-2022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能有效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影响机制看,科技金融以耐心资本为载体,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提高风险承担意愿的渠道,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为更具创新活力、更需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此外,政府在发展科技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政府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是当前阶段培育耐心资本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耐心资本 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广度与创新深度视角
5
作者 海本禄 马昂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创新深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相较于非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创新广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市场化水平情景下,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情景下,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呈现峰值提高、拐点左移的特点,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说明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企业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创新广度“门槛”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提出测度企业创新活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进一步揭示不同市场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广度 创新深度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范庆泉 郭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让碳交易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推动技术升级,对于中国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给出了碳交易市场中各主体产生激励作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机制,为构建合理的实证模型提供科学支持。理论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实现了交易... 让碳交易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推动技术升级,对于中国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给出了碳交易市场中各主体产生激励作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机制,为构建合理的实证模型提供科学支持。理论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实现了交易双方利益的共同改进,体现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结合以手工方式得到的碳交易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重点排污单位企业作为对照组,评估碳交易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碳交易政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资金和科技人员投入来发挥创新效应,并且碳市场流动性越强,这种激励效果越明显。本文解释并验证了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效应,可以为加速推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设步伐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减排约束 减排激励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影响企业创新吗
7
作者 毛新述 从阓匀 +1 位作者 张晨宇 岳新瑜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事关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从企业创新活动视角考察国企高管“另类”薪酬契约设计(薪酬...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事关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从企业创新活动视角考察国企高管“另类”薪酬契约设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效应,表现为创新投入减少、产出降低;而选聘年富力强高管、加强高管任职交流则有助于缓解这一抑制效应。(2)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是薪酬职务倒挂降低了国企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使企业创新活动意愿降低。(3)国企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非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本文为理解国企高管薪酬契约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国资监管部门设计薪酬激励体系、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契约 薪酬职务倒挂 企业创新 国资国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现金持有量与企业创新
8
作者 李彬 刘小梅 曹一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现金持有量是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在金融背景高管占比... 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现金持有量是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在金融背景高管占比较高、有政治关联、非理性投资程度低的企业中,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较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厘清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理,验证“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发挥中国社保制度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企业创新 现金持有量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精准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9
作者 薛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力更有效;从作用对象看,企业规模、行业、发展阶段及宏观环境的异质性影响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应。在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金融政策要精准对接企业创新诉求、发展阶段特点,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扶持体系,营造鼓励金融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企业创新 政策效应精准性 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投入:信息效应与监督效应视角
10
作者 陈云桥 李百慧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9,共9页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措施。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PSM—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措施。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PSM—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金额、企业研发创新人员数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注册制改革主要通过发挥信息效应(降低股价同步性)和监督效应(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注册制改革对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注册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该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可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股价同步性 代理成本 企业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
11
作者 李长英 王曼 张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1,共18页
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借助省级政府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 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借助省级政府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使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增加7.8%,该影响通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两个机制予以实现。对于年轻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行业竞争程度较低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公共数据开放促使民营企业采取实质性创新和合作创新策略,并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公共数据开放的创新驱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优化公共数据供给体系,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民营企业创新 市场竞争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王胜今 庞志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30,237,共19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探究该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双碳”政策框架。文章基于2008—2022年中国上市A股528家上市公司的面...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探究该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双碳”政策框架。文章基于2008—2022年中国上市A股528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DID模型、PSM-空间DID模型、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政策显著提升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效率,但对邻近地区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得到了多项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机制路径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增强城市政府对环境重视程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促进企业人才聚集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企业创新效率 空间DID方法 PSM-空间DID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税收征管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吗?——基于研发操纵和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
13
作者 张凯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以2013年开始试点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切入点,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中数字税收征管在2013年金... 以2013年开始试点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切入点,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中数字税收征管在2013年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当年及之前年份中的影响效应并不明显,而在2014年及之后年份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从具体机制来看,数字税收征管一方面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操纵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缓解盈余管理的中介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数字税收征管对委托代理问题大、成长期、数字化转型较高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打造数字税收征管智慧体系、完善企业创新发展驱动机制、制定企业内部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税收征管 企业创新能力 研发操纵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技术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14
作者 周茂春 韩硕 张昊 《商业经济》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数实技术融合是驱动企业创新,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企业技术专利信息,深入分析了2013—2022年数实技术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技术融合程度高的企... 数实技术融合是驱动企业创新,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企业技术专利信息,深入分析了2013—2022年数实技术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技术融合程度高的企业在创新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其正向作用主要经由动态能力的中介机制实现,结果在经历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此,从促进数实产业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强化数实技术融合与企业创新的连接等方面为加速数实技术融合,促进企业创新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技术融合 企业创新 动态能力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企业创新与审计费用
15
作者 许艳 高欣羽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文章通过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分析,并引入企业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费用,并且企业创新发挥着中介效应的作用。对实证结果进行... 文章通过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分析,并引入企业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费用,并且企业创新发挥着中介效应的作用。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倾向得分匹配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监管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吗?——基于资管新规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鲍群 张玉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
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产业变革以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分析资管新规这一金融强监管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以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资管新... 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产业变革以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分析资管新规这一金融强监管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以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这种影响效应主要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以及缓解金融错配来实现,并且在企业所处法治环境较好、位于东部地区以及为逐利而配置金融资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综合效率,具有创新增值效应。研究从微观主体创新行为视角揭示了金融强监管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赋能机制,为完善金融治理框架、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监管 资管新规 企业创新投入 金融化 金融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存在度与企业创新: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7
作者 刘德胜 王艺臻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64,共15页
技术创新是企业抵御外部环境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构投资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地理集聚是否能够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基于此,以2008—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地区层面的机构投资者存在度指标,考察其... 技术创新是企业抵御外部环境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构投资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地理集聚是否能够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基于此,以2008—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地区层面的机构投资者存在度指标,考察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存在度有助于企业创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存在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存在度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从区域角度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存在度 企业创新 信息透明度 代理成本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创业板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宁靓 杨艺 马美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4-99,共16页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作为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融资机制之一,其运作效果一直饱受争议。基于我国创业板制造企业数据,研究了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关系,考察了管理者权力和市场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二者的联合...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作为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融资机制之一,其运作效果一直饱受争议。基于我国创业板制造企业数据,研究了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关系,考察了管理者权力和市场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二者的联合调节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地区金融发达程度及地方政府创新偏好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有效促进了创业板制造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管理者权力与市场竞争分别抑制和强化了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市场竞争和管理者权力具有联合调节效应,即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管理者权力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质量正向关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在金融欠发达和政府创新偏好较弱地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 企业创新质量 管理者权力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19
作者 杨睿娟 张文瑞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5期256-264,共9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以141家上市新能源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企业规模...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以141家上市新能源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并非是独立影响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的3条组态路径分别是“技术-环境”逻辑和“技术-组织-环境”逻辑主导下的顺势创新型路径、“组织-环境”逻辑主导下的因势创新型路径;创新资源、研发能力和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三者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研发能力比创新资源对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水平与动态演进特征
20
作者 向蓓姗 赵峰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从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互动机理出发,选取2013-2022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其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收敛模型刻画了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数字经... 从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互动机理出发,选取2013-2022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其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收敛模型刻画了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②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展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且区域发展差距有扩大化倾向;③耦合协调度在任何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只有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建议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实施因地制宜策略,以促进数字经济、技术市场与企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市场 企业创新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