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优势环节;实践训练中两个年龄组应加强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11岁组还应提高腰腹力量的训练质量;2)训练内容安排方面,11岁组和12岁组应分别注重上肢拉引、快速屈伸与推撑力量,以及上肢支撑、推撑和快速拉引力量的训练;3)下一阶段11岁组应重点提高躯干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质量,12岁组应进一步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力量素质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2
作者 袁卫华 朱宝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8-72,共5页
运用特尔菲法、测试、雷达、帕雷托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为因材施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在宏观上... 运用特尔菲法、测试、雷达、帕雷托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为因材施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在宏观上揭示该年龄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训练水平、发展方向和目标,为统筹规划和制订其身体素质训练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 诊断 9岁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年龄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选材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卫民 周庆岱 刘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7,143,共5页
以2005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8283名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选材评价系统中存在相对年龄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机制进行解释,进而制定相关的对策进行调控。
关键词 足球 男子 优秀运动员 相对年龄 选材 少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涵劲 刘建生 +2 位作者 张繁 吴晓峰 杨晓景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27,37,共4页
采用现场观察、技术指标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编制的 1997-2001周期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特定评分规则与2002-2005周期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规 定动作的编制背景与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现周期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 采用现场观察、技术指标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编制的 1997-2001周期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特定评分规则与2002-2005周期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规 定动作的编制背景与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现周期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执行规定动作 情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现周期青少年比赛规定动作的编制具有动 作类型全面、动作规格要求高等特点,运动员要获得10分起评或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较高的竞 技能力;目前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较强,但各项目发展不平衡,成套动作完成质 量偏低,基本姿态与基本技术失分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 少年 男子 运动员 竞技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力量素质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评价 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祝文钢 周曰智 +2 位作者 张权 齐莹 韩吉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自由体操:重视D组及以上高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发展,注重“前空翻2周类”动作的发展,非技巧动作发展稳定。(2)鞍马:重视使用“反交叉起倒立动作”,弃用高难度“俄式挺... 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自由体操:重视D组及以上高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发展,注重“前空翻2周类”动作的发展,非技巧动作发展稳定。(2)鞍马:重视使用“反交叉起倒立动作”,弃用高难度“俄式挺身转体类”动作,重视FLOPS、组合动作及移位类型动作的使用。(3)吊环:力量(静止)动作及摆动至力量静止动作发展不足,重视摆动动作的使用,高质量完成以“团身旋类”为主的结束动作。(4)跳马:多采用“第一腾空转体90°或180°类型动作”。(5)双杠:回避“空翻2周成挂臂类”动作,倾向使用“空翻成俯挂类”动作,短半径及悬垂摆动作发展稳定。(6)单杠:强调高质量完成以满足动作组别要求为目的的悬垂摆动动作,重视飞行动作发展,具有连接价值的飞行串发展缓慢,“正/反掏转体成扭臂(混合)握”动作减少,阿德勒发展平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东京奥运周期 男子体操 优秀运动员 动作发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与编排的研究——基于南昌城运会和新加坡青奥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涵劲 马海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6,共9页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运动员 男子 体操 动作 编排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要关节的等速肌力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鞠秀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6922-6929,共8页
背景:青少年体操动作技术训练越来越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利用科学的诊断方法来确定运动员的关节肌肉力量特征并针对性地实施训练方案,目前已成为青少年体操动作技术训练的主流趋势。目的:探索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躯干、髋和膝关节的... 背景:青少年体操动作技术训练越来越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利用科学的诊断方法来确定运动员的关节肌肉力量特征并针对性地实施训练方案,目前已成为青少年体操动作技术训练的主流趋势。目的:探索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躯干、髋和膝关节的等速肌力特征。方法:以现役辽宁省16名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运动员的躯干环节进行30,60,180(°)/s的等速肌力测试,并对髋、膝关节进行60,180,300(°)/s的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结论:(1)躯干环节30,60,180(°)/s的屈伸肌比值分别为91.36±1.25,87.77±3.74,78.20±4.70,呈逐渐减小趋势;(2)髋关节60,180,300(°)/s左侧的屈伸肌比值分别为65.55±4.38,66.92±3.22,68.18±2.82,呈逐渐增大趋势;右侧分别为57.40±4.43,65.73±1.07,64.15±5.55,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另外,在60(°)/s下左侧屈肌肌力显著高于右侧,而右侧伸肌肌力显著高于左侧(P<0.05);(3)膝关节60,180,300(°)/s下左侧的屈伸肌比值分别为50.88±4.98,54.75±4.51,58.80±7.93;右侧分别为51.55±4.30,55.20±5.08,58.43±5.93,均呈逐渐增大趋势;3个速度下左右侧屈伸肌群肌力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提示,腰背环节快速力量特别是屈肌存在严重不足,伸肌的基础力量比较薄弱;髋关节左侧屈肌基础力量较大而右侧伸肌基础力量较大,屈肌的快速力量比较薄弱,左右侧肌力存在失衡现象;膝关节左右侧肌力比较均衡,左侧屈肌的快速力量和两侧伸肌的基础力量有一定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体操 运动员 肌力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男子 体操运动员 主要关节 等速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曰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3,共7页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态;潮流动作及连接较为突出,出现了新的连接形式、连接方式;形成了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必备或首选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体操动作发展 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 新奥运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及健将级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55名运动创伤1年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思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2期1865-1865,共1页
近年来,国内外从事和关心体操运动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体操运动具有较高的创伤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体操运动员的受伤率仅次于足球、摔跤和手球。大量创伤情况的发生,使许多运动员因伤病的困扰而被淘汰... 近年来,国内外从事和关心体操运动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体操运动具有较高的创伤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体操运动员的受伤率仅次于足球、摔跤和手球。大量创伤情况的发生,使许多运动员因伤病的困扰而被淘汰。通过对中国优秀男子少年体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分析,探析体操运动员的创伤发生率和运动损伤的类型、分布、病因及体操项目创伤发生的规律,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和积极有效地做好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 健将级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运动创伤 调查 类型 分布 病因 体操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少年体操运动员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基石,而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其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必然保障。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少年体操运动员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基石,而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其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必然保障。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目前现状,肩部柔韧性、上肢的屈臂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专项力量、髋与腿部柔韧性、位移速度与灵敏素质是其薄弱环节;训练内容安排方面,该阶段应着重加强力量、柔韧、速度、灵敏的训练;发展策略上,下一阶段应注重加强灵敏素质、腰腹力量与位移速度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评价 身体素质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
12
作者 谢虹 周成林 《辽宁体育科技》 1995年第4期27-30,共4页
前言 个性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对人的个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卡特尔认为:“个性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稳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个体的外显和内陷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近十年来。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少年儿童 个性特征 优秀运动员 普通学生 运动员 运动员 心理素质 少年儿童运动员 个性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东北11-14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跳深适宜高度的实验性研究
13
作者 方志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7,共1页
作为一种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有效手段的超量等长训练的跳深练习,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在跳深练习的适宜高度上,观点不一,低为0.3米、高至3.2米。在评定适宜跳深高度标准上,一般是以反弹高度来确定。本文用SK-1... 作为一种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有效手段的超量等长训练的跳深练习,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在跳深练习的适宜高度上,观点不一,低为0.3米、高至3.2米。在评定适宜跳深高度标准上,一般是以反弹高度来确定。本文用SK-16型高速摄影机对研究对象拍摄了5个跳深高度(30cm~70cm)和跳马前手翻、侧手翻类8个不同型号的踏跳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筛选出与专项特点相适应的适宜跳深高度。经过十二周的跟踪实验,实验组在跟踪实验的第八、十、十二周测试专项弹跳力增长值,自身比较不同训练时间的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跳深练习 适宜高度 训练效果 弹跳力 运动学分析 等长训练 跟踪实验 跳马前手翻 高速摄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男子少年体操运动员素质训练辨析
14
作者 夏端阳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9-81,共3页
依据现代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特点,阐述了现代男子少年体操运动员素质训练的概念、内容、特点以及各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男子 少年体操运动员 素质训练 生理学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初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的研究
15
作者 张卫星 《科技资讯》 2010年第25期228-228,230,共2页
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点比较研究,发现进入新世纪,世界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结构分布广,主要集中在22~27岁之间。而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3岁之间,离差范围小,与世... 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点比较研究,发现进入新世纪,世界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结构分布广,主要集中在22~27岁之间。而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3岁之间,离差范围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最佳竞技年龄要小3~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 竞技年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16
作者 孙伟 王欣 刘玉金 《湖北体育科技》 2006年第6期692-693,共2页
通过现场观察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析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对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为国家一线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员,备战2... 通过现场观察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析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对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为国家一线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进行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男子体操运动员 竞技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和河北省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调查与分析
17
作者 杨士利 李建华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4-46,共3页
对北京市和河北省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调查研究 。
关键词 业余体校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力量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吊环专项力量素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明 韩德慕 +2 位作者 曹太勇 夏辅德 高树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7-21,16+51-52,共8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吊环专项力量素质上差异不显著,吊环专项素质受五个因素影响,本文建立的13-15岁少年男子吊环专项素质力量评价标准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训练及考核的定量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 吊环动作 素质结构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测试指标 定量化 水平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泰体操运动学校男子6~7岁组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相关分析
19
作者 张平 汤敬东 +2 位作者 宣广海 葛云泉 刘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9-70,73,共3页
对山东省连续两年获得男子 6~ 7岁组团体冠军的新泰体操运动学校 5名优秀运动员 ,进行了身体形态、素质、基本技术等因素各指标的测试 。
关键词 竞技能力 优秀运动员 体操运动 学校 男子 基本技术 冠军 因素 相关分析 身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动作连接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9期238-239,共2页
为发现我国男子自由体操项目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对于动作连接编排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与归纳其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第30届全运会比赛的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的运动... 为发现我国男子自由体操项目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对于动作连接编排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与归纳其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第30届全运会比赛的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的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编排中的连接动作类型和连接动作难度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对于"空翻+转体"类动作连接的编排使用率较低,较善于采用"转体+转体"类和回笼类连接;我国运动员对于"D+C"难度动作连接的编排使用率较低,较为重视"E+C"难度连接在成套比赛动作中的编排,比赛中仅出现4串"D+D"难度动作连接,未出现"D+D"以上的难度动作连接;我国运动员应在提高单个难度动作难度的同时,努力增加回笼连接类或挂串类的"D+D"及以上难度动作连接的编排与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 自由体操 成套动作 编排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