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3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李虎 吴子帅 +2 位作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18,122,共6页
分析了广西2016—2023年审定的135个常规稻品种主要性状和产业发展形势,认为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低、稻米品质指标协调性差、主效基因缺乏、同质化严重、低镉型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及转让价格低等问题,对配套栽培技术... 分析了广西2016—2023年审定的135个常规稻品种主要性状和产业发展形势,认为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低、稻米品质指标协调性差、主效基因缺乏、同质化严重、低镉型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及转让价格低等问题,对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不足。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加强分子育种,提高品种品质和稻瘟病抗性,加快选育镉低积累品种,加大优质稻品种推广力度,研发和推广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打造高端品种优势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产量 米质 育种现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凤 周传猛 +3 位作者 梁琳 甘冰 肖荣华 马志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4期19-2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13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8个性状间变异系数排名依次为每穗总粒数>... 为了研究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13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8个性状间变异系数排名依次为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株高>穗长>产量>结实率>全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排序为穗长(1.6665)>全生育期(1.6188)>有效穗数(0.8931)>株高(0.6970)>千粒重(0.6461)>结实率(0.3167)>每穗总粒数(0.1964)。通径分析显示千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2),而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0.9301)。以上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和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广林 陈远孟 +2 位作者 陈传华 蒋显斌 罗群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根据2000~2011年广西育成并通过审定的50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米质、产量、抗性等,分析了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如米质虽已取得较大改良但直链淀粉含量仍偏低;育成了一系列米质优且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如广香1号、三香628... 根据2000~2011年广西育成并通过审定的50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米质、产量、抗性等,分析了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如米质虽已取得较大改良但直链淀粉含量仍偏低;育成了一系列米质优且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如广香1号、三香628、桂香3号、柳丰香占、家福香1号、兆香1号等;近3年(2009~2011年)的优质常规稻产量明显稳定提升,每年均超过6600kg/ha,但育成水稻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抗病育种徘徊不前等。今后需根据稻米市场导向,以长粒型、高胶稠度、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垩白度的大米类型为选育目标;引进国内外现有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品种资源,直接或创新后作为杂交亲本加以利用;以粗长粒型作为选育目标,通过提高千粒重来进一步提高优质常规稻的单产;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育种技术,并加大抗病及抗逆育种力度,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在优质常规稻育种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米质 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 抗病性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虎 陈传华 +3 位作者 刘广林 陈远孟 韦岚岚 罗群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80,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优质常规稻的育种现状,为优质常规稻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公布的优质常规稻品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广西优质常规稻整... 【目的】了解广西优质常规稻的育种现状,为优质常规稻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公布的优质常规稻品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广西优质常规稻整体米质水平改善明显,个别米质指标有待加强;产量水平表现稳定;穗粒指标改善明显。但粒型上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个别米质指标不匹配;品种抗病性差;优质香稻品种缺乏;功能型米品种开发严重落后。【建议】重点改良粒型、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选择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高胶稠度的材料,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品种的抗性对优质香稻品种和功能米进行引进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米质 产量 育种现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广林 吴子帅 +4 位作者 罗群昌 李虎 朱其南 李秋雯 陈传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6-172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广西6个主栽或新育成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及产量表现,为优质稻生产上选用氮高效利用品种及合理减施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常规稻品种桂香18、桂育12、桂育9号、桂育11号、桂育18和桂育8号... 【目的】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广西6个主栽或新育成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及产量表现,为优质稻生产上选用氮高效利用品种及合理减施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常规稻品种桂香18、桂育12、桂育9号、桂育11号、桂育18和桂育8号为试验材料,以柳沙油占202为对照(CK)品种,设0(不施氮)、112.5(中低氮)、150.0(常氮)和187.5(高氮)kg/hm^2 4个施氮水平(依次为N0、N7.5、N10.0和N12.5处理),测定分析各优质常规稻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氮肥生理利用率(PE)、农学利用率(AE)、吸收利用率(RE)和偏生产力(PFP),并比较其产量差异,评价其氮肥利用效率。【结果】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在N7.5处理下最高,且均显著高于N12.5处理(P<0.05,下同);桂育12、桂育11号和桂育18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桂香18、桂育9号和桂育8号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在N10.0、N7.5和N12.5处理下最高;供试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N7.5、N10.0和N12.5处理下,桂香18、桂育12、桂育9号和桂育11号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N7.5处理下桂育18和桂育8号的产量与其在N10.0处理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在N12.5处理下的产量;在N7.5处理下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CK的产量,明显高于CK在N10.0和N12.5处理下的产量,表明这6个品种在氮肥减施25%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在产量构成因子方面,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N7.5、N10.0和N12.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桂香18、桂育12、桂育11号和桂育8号的有效穗数在在N7.5、N10.0和N12.5处理下差异均不显著,桂育9号的有效穗数在N7.5处理和N10.0处理下均无显著差异,桂育18的有效穗数在N7.5处理和N12.5处理下差异不显著,CK的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在N7.5处理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氮肥减施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结论】6个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在施用中低氮(112.5 kg/hm^2)条件下,其产量能达到或超过施常氮(150.0 kg/hm^2)和高氮(187.5 kg/hm^2)时的产量,且显著高于广西区试同熟组对照品种柳沙油占202在施用常氮下的产量,属于氮高效利用型品种,符合生产上推广的氮高效品种产量要求,生产上退稿种植时可适当减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施氮水平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的若干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远孟 蒋显斌 +1 位作者 罗群昌 陈毓璋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根据近年我区育成的优质常规稻新品种的米质测定结果 ,与优质米指标及国际名牌米相比 ,结合优质常规稻育种实践和发展趋势 ,分析我区优质常规稻育种中存在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
关键词 广西 优质常规稻 育种 稻米综合品质 基因工程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桂育9号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生产适应性研究初报
7
作者 刘广林 陈传华 +3 位作者 李虎 韦岚岚 陈远孟 罗群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充分发挥新育成的超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进行生产适应性试验,以期为扩大桂育9号的种植区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桂育9号作中稻、晚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在119~139d之间,适应性较广;产量... 为充分发挥新育成的超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进行生产适应性试验,以期为扩大桂育9号的种植区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桂育9号作中稻、晚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在119~139d之间,适应性较广;产量水平较高,最高产量达9.53t/hm2;田间抗性较好,无倒伏现象,未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桂育9号适宜在广西桂北稻作区作中稻和一季稻种植,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桂育9号 生产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莉莉 陈学先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及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为优,深水灌溉次之,重干湿灌溉最差。浅水灌...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及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为优,深水灌溉次之,重干湿灌溉最差。浅水灌溉单位面积分蘖最好、有效穗数最多,与其他灌溉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轻干湿灌溉的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表现最好,与其他灌溉方式之间存显著性差异;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无明显差异,重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最差;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单位面积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溉方式对于优质常规稻的增产作用是一个综合影响,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水稻的增产,轻干湿灌溉是以较少水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灌溉方式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子帅 罗翠萍 +6 位作者 李虎 罗群昌 陈传华 朱其南 周新明 吴佳桔 刘广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开展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筛选,为生产上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选用及改良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58个广西和46个广东历年通过审定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为材料,依据不同供试品种在不施氮(N0)和施氮(N1)下的产量,将供试品种分为... 【目的】开展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筛选,为生产上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选用及改良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58个广西和46个广东历年通过审定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为材料,依据不同供试品种在不施氮(N0)和施氮(N1)下的产量,将供试品种分为4种氮效率类型,进一步分析其中双高效型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相对产量,筛选出氮高效型水稻品种。【结果】104个供试品种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相对产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变异(P<0.01,下同)。在N0处理下供试品种产量间的变异系数为18.83%,在N1处理下供试品种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01%、34.96%和11.01%,供试品种相对产量间的变异系数为17.16%。分别以供试品种在N0和N1处理下的产量平均值为横、纵坐标,将供试品种分双高效型品种27个、高氮高效型品种34个、双低效型品种30个和低氮高效型品种13个。27个双高效型品种中,有11个品种在N0或N1处理下的产量与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余16个品种在2种氮处理下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高于供试品种平均值,其中除茉丰占1号、南桂占和华航38号外,其余13个品种的相对产量均超过0.70。【结论】桂育9号、桂育8号、桂育11号和黄华占等16个品种为氮高效型品种,可在推进水稻生产化肥减施增效和遗传改良培育氮高效品种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优质常规稻 氮高效 氮肥农学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 相对产量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作优一号”
10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作优一号 优质常规稻 选育 特征特性 垩白率 垩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郑家国 姜心禄 《四川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优质常规稻 产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绣占1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梅军 刘克敏 +1 位作者 徐姮 昌华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6-18,共3页
绣占15是由鄂丰28与丰美占杂交,在湖北省仙桃市和海南省两地经6年穿梭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稻新品种。绣占15于2015年申报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稻组区试,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试验考察,2018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初审。该品... 绣占15是由鄂丰28与丰美占杂交,在湖北省仙桃市和海南省两地经6年穿梭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稻新品种。绣占15于2015年申报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稻组区试,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试验考察,2018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初审。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试中比对照柳沙油占202产量增幅达9.68%,增产极显著;米质达二级优质稻标准,米粒透明晶亮,出米率高,商品性好,米饭软硬适中,食味优良,适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绣占15 区试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象牙香占提纯复壮及繁育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中 谢文青 +1 位作者 关燕娜 钟振通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0期128-128,共1页
象牙香占是广东省台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稻品种,2006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的米质优,米饭香软滑口,冷不回生,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邻近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也有种植。但经过多年... 象牙香占是广东省台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稻品种,2006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的米质优,米饭香软滑口,冷不回生,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邻近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也有种植。但经过多年种植,品种退化严重。基于此,介绍了象牙香占的特征特性及提纯复壮方法,旨在为农民群众选留纯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象牙香占 提纯复壮 繁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忠泽 李建明 刘艳 《云南农业》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为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应对市场对无公害稻米的需求,因此,推广优质稻无害化栽培技术,引导粮农进行无公害化生产,提高稻米品质势在必行。通过合理栽培,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肥施用量等方式,确保优质稻米实现高产、... 为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应对市场对无公害稻米的需求,因此,推广优质稻无害化栽培技术,引导粮农进行无公害化生产,提高稻米品质势在必行。通过合理栽培,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肥施用量等方式,确保优质稻米实现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优质常规稻 高毒高残留农药 无公害化生产 优质稻米 无公害稻米 化肥施用量 无公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国巍 廖学群 +2 位作者 王新 张建林 张泽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17,共2页
在2017年早、晚造引进黄银占、黄广油占、粤农丝苗、黄丝莉占、固金占、黄莉占、美香占2号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结果表明,黄广油占和黄莉占的综合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汕头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广东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赣晚籼3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海峰 《种子科技》 2010年第11期42-43,共2页
赣晚籼38号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从泰国引进的优质常规一季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02)。几年来,该品种在我县作一季稻栽培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表现丰产性好、米质优... 赣晚籼38号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从泰国引进的优质常规一季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02)。几年来,该品种在我县作一季稻栽培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表现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为更好地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需求,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常规稻 特性 特征 晚籼 水稻研究所 大面积种植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市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引进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先芽 卢希旭 +2 位作者 伍尚信 黄日亮 黄显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5-26,共2页
在2017年早造引进了近年广东省审定的黄丝莉占、广晶软占、合莉油占、华航48号、莉苗占、绿银占、粤禾丝苗等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绿银占、广晶软占、莉苗占和华航48号的综... 在2017年早造引进了近年广东省审定的黄丝莉占、广晶软占、合莉油占、华航48号、莉苗占、绿银占、粤禾丝苗等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绿银占、广晶软占、莉苗占和华航48号的综合表现较突出,适合在阳江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广东阳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全基本苗成穗高产高效栽培试验
18
作者 王忠强 张文金 +3 位作者 温柱 刘华荣 钟警 陈忠伟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4期15-17,共3页
我国南方地区的稻区耕地因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正逐渐向耕田大户集中,而大户们迫切需要获得切实有效的种植技术指导。为了探讨总结提高优质常规水稻抗倒抗逆能力、改善穗粒结构、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设计优质常规稻全基本苗成穗高产高效栽... 我国南方地区的稻区耕地因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正逐渐向耕田大户集中,而大户们迫切需要获得切实有效的种植技术指导。为了探讨总结提高优质常规水稻抗倒抗逆能力、改善穗粒结构、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设计优质常规稻全基本苗成穗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植优质常规水稻,每667 m^(2)用种量提高为5.5~6.0 kg,通过增加用种量、大孔育秧盘培育高素质壮秧、健身栽培、均衡施肥、提前搁水晒田控制分蘖等配套措施即可获得足够有效穗,大穗率大幅提高,抗倒抗病力增强,667 m^(2)增产92.47~105.03 kg,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试验摸索了优质常规稻全基本苗成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优质常规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全基本苗成穗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方法对优质常规稻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19
作者 陶英锋 胡全鉴 +4 位作者 严进瑞 莫登启 梁昌柱 廖新莲 梁裕昌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8期32-34,共3页
在广西钟山县回龙镇回龙村以优质常规稻品种黄华占,采用田间小区常规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优质常规稻氮肥施用方法对其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P2O5 60 kg/hm2、K2O 12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150 kg/hm2,处理3)在基肥60.0 kg/hm2、... 在广西钟山县回龙镇回龙村以优质常规稻品种黄华占,采用田间小区常规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优质常规稻氮肥施用方法对其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P2O5 60 kg/hm2、K2O 12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150 kg/hm2,处理3)在基肥60.0 kg/hm2、分蘖肥60.0 kg/hm2、幼穗分化肥15.0 kg/hm2、壮粒肥15.0 kg/hm2的施用,对优质常规稻增产效应最好,平均产稻谷5449.5 kg/hm2,分别比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增产稻谷375.0 kg/hm2、336.0 kg/hm2、429.0 kg/hm2、520.5 kg/hm2,分别增长7.33%、6.57%、8.54%、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产量 氮肥 施用方法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云恢290”
20
作者 字农 《致富天地》 2009年第9期39-39,共1页
优质常规稻“云恢290”是在国际稻的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一个变异品系,云南省蒙自县于1996年开始引进种植并获得成功。2002年“云恢290”经过提纯复壮,产量、抗性、品质有所提升。2005年该县草坝镇新沟村农户种植“云恢290”1.4亩,平... 优质常规稻“云恢290”是在国际稻的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一个变异品系,云南省蒙自县于1996年开始引进种植并获得成功。2002年“云恢290”经过提纯复壮,产量、抗性、品质有所提升。2005年该县草坝镇新沟村农户种植“云恢290”1.4亩,平均单产达749.6千克。该品种优质、高产、抗性强,属中晚熟种,全生育期175天左右。株高118.2厘米,移栽秧龄40~45天,叶龄4.5—5.5片叶,平均带蘖两个以上,分蘖力中等。穗长24.2厘米,穗粒数135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7克,谷粒细长,米粒白色,精米率64%,米粒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 引进种植 变异品系 提纯复壮 全生育期 抗性强 蒙自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