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星滚柱丝杠副传动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振文 祖莉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围绕丝杠副传动特性,首先整体介绍了4种丝杠副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该产品。然后按照研究需求,将传动特性细化为接触特性、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等,综述各类别近十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 围绕丝杠副传动特性,首先整体介绍了4种丝杠副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该产品。然后按照研究需求,将传动特性细化为接触特性、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等,综述各类别近十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总结丝杠副面临的技术挑战,从高精度模型、加工工艺以及新材料与润滑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柱丝杠副 传动特性 传动效率 传动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全耦合动力学响应研究
2
作者 李成武 朱才朝 +3 位作者 宋朝省 宋海蓝 冉澳 王闻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特性分析中通常忽略发电机电磁转矩激励的问题,综合考虑叶片柔性、齿轮非线性刚度和轴承弹性支承等时变、非线性因素,结合双馈异步发电机矢量控制及叶片变桨控制,采用集中参数法和子结构法建立风电机组传动链机-... 针对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特性分析中通常忽略发电机电磁转矩激励的问题,综合考虑叶片柔性、齿轮非线性刚度和轴承弹性支承等时变、非线性因素,结合双馈异步发电机矢量控制及叶片变桨控制,采用集中参数法和子结构法建立风电机组传动链机-电-气-控全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时域求解,研究传动链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跌落条件下,不同叶片面内弯曲阻尼刚度系数下的发电机转速均有大幅震荡,但随着叶片面内弯曲阻尼刚度比值的增大,发电机转速波动收敛较快,适当增大叶片柔性对发电机暂态稳定性有积极影响;此外,电磁转矩激励会引起传动链机械部件振动加剧,增大齿轮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传动 全耦合 动态响应 电磁转矩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高效节能驱动与传动系统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升吨 郑臻皓 +2 位作者 杜威 曹杨峰 杨啸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驱动与传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节能的驱动与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操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同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驱动与传... 驱动与传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节能的驱动与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操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同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结构的研究进展。从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方面,分析总结了单电机驱动、单电机-变速器驱动、双电机耦合驱动以及多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及优缺点,指出了单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机效率低下、动力性欠缺以及节能性不足的问题,而多电机驱动凭借多种工作模式提高了驱动系统的效率、延长了续驶里程,是未来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结构的主要类型。从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方面,详细总结了转速耦合、转矩耦合以及转速转矩耦合3种多电机耦合方式驱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明确提出速转矩耦合驱动系统在低速重载、高速轻载路况下都能够灵活的分配多台电机的功率来提高驱动系统的整体效率,综合性能最好。此外,总结了目前现有的轮毂电机系统、轮边电机系统以及单桥单电机+单桥双电机驱动系统,进一步分析表明未来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应朝着多动力源、一体化、机电耦合方向发展。该研究可为未来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与传动 转速耦合 转矩耦合 节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拖拉机齿轮传动系统仿真研究
4
作者 杨玉霞 李艳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1,268,共5页
设计了一款拖拉机复合行星齿轮的动力系统,并基于UG仿真软件,建立了齿轮参数化模型,得到了齿轮的渐开线和齿廓线,最后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仿真模型。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表明:系统齿轮运动符合预期,满足设计要求,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拖拉机 复合行星齿轮 UG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课堂“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5
作者 李浩君 赖琪琪 +1 位作者 姚露霞 陈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中职课堂协作学习普遍存在低效与浅层化现象,依托群体动力理论框架,聚焦驱动力、凝聚力及耗散力三大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宏观脚本为内核、多元学习空间为支撑的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涵盖三层次理论模型与五阶段课堂活动,旨在... 针对中职课堂协作学习普遍存在低效与浅层化现象,依托群体动力理论框架,聚焦驱动力、凝聚力及耗散力三大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宏观脚本为内核、多元学习空间为支撑的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涵盖三层次理论模型与五阶段课堂活动,旨在通过精细化设计促进学习深度的拓展。采用准实验法对该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及协作技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为更好地发挥该模式作用,未来,在宏观脚本层面需要组织科学协作活动,注入驱动力;在学习空间层面,需要构建多元混合环境,提升凝聚力;在目标导向层面,需要确定共同发展目标,破解耗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课堂 协作学习 协作脚本 群体动力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
6
作者 刘利军 高亚楼 +1 位作者 曹永鹏 刘凯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lf-Attention模型分别实现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基于达梅劳编辑距离进行知识融合,完成数据层构建;然后,基于构建的工艺知识图谱,结合部件工艺单元以及工艺路线结构的相似度实现工艺路线推荐;最后,开发工艺路线推荐系统,并以某型号滚珠丝杠为例展示工艺路线推荐功能。经实验验证表明:推荐准确率达到89.5%,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能够提高知识重用性和工艺路线设计效率,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部件 知识图谱 工艺设计 工艺路线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冲击与摩擦的齿轮副传动特性研究
7
作者 何泽银 裴世丰 +2 位作者 杨金 伍宏健 易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揭示啮合冲击与摩擦对齿轮副传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啮入冲击理论提出一种受载齿轮副转速计算方法,准确求解齿轮副时变转速变化情况。构建齿轮副啮入冲击数学模型,结合势能法得到线外啮合刚度,进而确定啮合齿对的齿面载荷。根据齿面... 为揭示啮合冲击与摩擦对齿轮副传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啮入冲击理论提出一种受载齿轮副转速计算方法,准确求解齿轮副时变转速变化情况。构建齿轮副啮入冲击数学模型,结合势能法得到线外啮合刚度,进而确定啮合齿对的齿面载荷。根据齿面油膜润滑状态,计算时变摩擦因数和摩擦力。最后,建立时变转速解析计算模型,阐明受载齿轮副转速周期性变化机制,并对齿轮副进行动态接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线外啮合阶段主动轮转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从动轮转速突增,之后非线性减小;线内啮合阶段,主从动轮转速在理论值附近波动且波动幅值较小。数值分析与解析计算结果良好吻合,验证了解析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特性 啮入冲击 齿面摩擦 载荷分配 动态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8
作者 王强 田芳 +1 位作者 安永东 邱爽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75,80,共6页
“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为了全面推进“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结... “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为了全面推进“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办学定位,探讨了“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思政工作任务与思政目标、思政方案设计与实践、思政建设考核与成效、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结构、继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专业 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的造纸机械传动系统故障识别
9
作者 张强 冯晖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因造纸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及强噪声干扰等特点,导致其故障特征干扰维度较多,从而影响了故障识别效果。为提高造纸机械的运行效率,现提出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的造纸机械传动系统故障识别,结合LMD分解法,对传动信号P... 因造纸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及强噪声干扰等特点,导致其故障特征干扰维度较多,从而影响了故障识别效果。为提高造纸机械的运行效率,现提出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的造纸机械传动系统故障识别,结合LMD分解法,对传动信号PF分量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构建PF分量矩阵,并计算出协方差矩阵,对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进行求解,从而根据特征值大小选取出主成分。结合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利用故障样本估计各故障类别的多维高斯分布参数;计算新样本属于各故障类别的后验概率,选取概率最大者作为识别结果,输出故障识别结果。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识别精度的检验。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造纸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故障识别时,算法的正向样本覆盖率较高,具有较为理想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机械 传动系统 故障识别 多维高斯贝叶斯 识别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齿轮传动系统不对中异常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栾孝驰 吴承静 +2 位作者 沙云东 张引 王胜红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25年第1期66-78,共1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装配不对中引起的疲劳断裂问题,采用Hertz接触理论和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齿轮轴线平行不对中异常装配状态,建立了直齿轮副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该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 针对航空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装配不对中引起的疲劳断裂问题,采用Hertz接触理论和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齿轮轴线平行不对中异常装配状态,建立了直齿轮副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该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双齿−单齿啮合的周期性变化,时变啮合刚度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时变啮合刚度在双齿啮合时减小,在单齿啮合时增大,且最大啮合刚度呈现出随着齿轮平行不对中角度增大而增大的规律。齿轮轴线平行角度影响齿面接触应力和轴向振动位移响应,由于不对中角度增大,齿轮啮合印痕逐渐向下偏移,齿面接触应力增大明显,且齿根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不对中角度由0.25°增大至1.00°时,齿面平均接触应力值由100 MPa增大至550 MPa。轴向振动位移幅值随不对中角度增大而增大,最大总位移量达到3.161 mm;随着不对中角度的增大,齿轮齿根处载荷增大,且齿根载荷的增大在频谱图上表现为转频幅值的增大。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航空齿轮传动系统装配异常状态的仿真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齿轮传动系统 平行不对中 动力学特性 啮合刚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建设
11
作者 刘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94-97,共4页
文章基于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新工科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方法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知识体系;将课程思政与项目式教学法、... 文章基于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新工科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方法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知识体系;将课程思政与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内需,提高学生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设计案例,为其他高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 课程思政 育人 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面向现代产业学院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改革措施
12
作者 熊巍 李玉梅 +3 位作者 徐刚 魏可可 肖生浩 杨义 《内江科技》 2025年第1期116-117,共2页
针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面向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梳理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现有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可显著改善课程内容滞后、教学设备落后、实践教学缺乏、师资水平... 针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面向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梳理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现有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可显著改善课程内容滞后、教学设备落后、实践教学缺乏、师资水平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传动控制 教学设备 师资水平 课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机电传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传动特性分析
13
作者 陶德华 王英 +4 位作者 曹振新 李凝 胡礼广 宣仲义 蒋洪奎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82,共8页
为得到不同传动特性的Pascal蜗线齿轮机构,基于二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生成机理构建多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机构。将Pascal蜗线曲线划分成N段,并在每一区段内引入不同的变性系数,由此获得多段变性Pascal蜗线。基于几何图学构建该曲线数... 为得到不同传动特性的Pascal蜗线齿轮机构,基于二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生成机理构建多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机构。将Pascal蜗线曲线划分成N段,并在每一区段内引入不同的变性系数,由此获得多段变性Pascal蜗线。基于几何图学构建该曲线数学方程。将多段变性Pascal蜗线曲线应用于齿轮机构,得到一种变速传动的非圆齿轮机构,并构建该类型齿轮机构传动数学模型。为便于优化设计,编制了多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机构可视化设计平台,分析了变性系数对Pascal蜗线族齿轮的影响,总结了变性系数选取准则。分析了三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机构的传动特性和多段变性Pascal蜗线齿轮在压力机上的应用。研究发现:在不同区段内引入不同的变性系数,可获得不同的传动特性;且分段数量越多,可调节性越强,获得的传动特性种类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al蜗线齿轮 多段变性 传动 压力角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统液压泵马达全工况效率模型研究
14
作者 程旭 彭增雄 荆崇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未来拖拉机传动系统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是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技术(CVT),其核心部件液压泵马达的效率特性对CVT总体效率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液压泵马达效率经验模型研究中存在的效率预测准确性不高、缺少内部摩擦副功率损... 未来拖拉机传动系统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是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技术(CVT),其核心部件液压泵马达的效率特性对CVT总体效率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液压泵马达效率经验模型研究中存在的效率预测准确性不高、缺少内部摩擦副功率损耗分析以及有限元效率模型计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损失机理的半经验全工况效率模型,满足快速准确的液压泵马达效率评估.根据柱塞泵系统参数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建立功率损失预测的半经验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复合参数进行识别,推导得到完整的液压泵马达效率模型.试验数据表明,半经验全工况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6%.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液压泵马达效率在高、低压差区域分别主要受容积和机械损失影响,在极限工况下效率难以提升主要由流量泄漏、可压缩容积损失和库伦摩擦损失导致.保持液压泵马达在中高排量区域运行、避免低压高速工况有利于提升液压泵马达效率,进而提升CVT整机传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 无级传动系统 液压泵马达 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相位差对共轴双输出圆柱齿轮分扭-并车传动静态均载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韩宁 朱如鹏 陈蔚芳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共轴双输出圆柱齿轮分扭-并车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航空、船舶等领域应用广泛。虽然共轴双输出圆柱齿轮分扭-并车传动系统从局部构型原理上看具有对称性,但是各分支之间仍存在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 【目的】共轴双输出圆柱齿轮分扭-并车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航空、船舶等领域应用广泛。虽然共轴双输出圆柱齿轮分扭-并车传动系统从局部构型原理上看具有对称性,但是各分支之间仍存在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为此,从静力学角度对该传动系统进行分析。【方法】考虑传动轴的扭转变形、支撑变形和齿轮副的啮合变形等因素,分析了两对齿轮副间啮合相位差存在的原理,并计算出圆柱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以此为基础,结合传动构型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研究了齿轮副间的啮合相位差对传动系统静态均载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齿轮副间的啮合相位差越大,静态均载性能越差;并车级相位差对均载性能的影响大于分扭级;对同一级齿轮副而言,内输出轴分路的右输入分支相位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大于左输入分支,外输出轴分路的左输入分支相位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大于右输入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双输出 圆柱齿轮 啮合相位差 分扭传动 均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传动特性远程实境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教学应用
16
作者 夏旭东 陈元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为实现机械设计课程中带传动特性实验的远程操控,并获取真实实验数据,设计了基于物联网、远程控制和实境实验等技术的远程带传动特性实境实验平台。平台采用PID控制的手动-电动一体电位器方案,应用Matlab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整定了参数。... 为实现机械设计课程中带传动特性实验的远程操控,并获取真实实验数据,设计了基于物联网、远程控制和实境实验等技术的远程带传动特性实境实验平台。平台采用PID控制的手动-电动一体电位器方案,应用Matlab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整定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解决了当前具有机械旋钮电位器的实验仪器本地远程两用和网络智能化的技术难点;同时平台实现了学生自主远程实验并完成真实数据获取和处理,提升了实验台利用率为原来2倍以上。该实验平台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动 远程实验 实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蚀故障下行星齿轮传动振动特性
17
作者 彭宇林 魏静 +2 位作者 张爱强 段田堂 颜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文章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的碰撞函数设置齿轮接触,建立健康、轻度、中度、重度不同齿轮点蚀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点蚀情况下行星齿轮时频域振动响应。搭建行星齿轮箱振动试验平台,获取了行星齿轮振动响应信号并验证行星... 文章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的碰撞函数设置齿轮接触,建立健康、轻度、中度、重度不同齿轮点蚀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点蚀情况下行星齿轮时频域振动响应。搭建行星齿轮箱振动试验平台,获取了行星齿轮振动响应信号并验证行星齿轮点蚀多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研究了行星齿轮传动齿面点蚀形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Y方向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峰峰值随着点蚀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有点蚀模型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出现明显边频信号,试验结果基本与仿真相符;发现了微点蚀和巨点蚀在扩展过程中宽度、深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 点蚀 振动特性 时频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部激励对风机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垚 余小辉 +3 位作者 邓月 倪高翔 朱才朝 谭建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目的】综合考虑漂浮式风机传动链紧凑型结构特征与内外部激励,以6.2 MW漂浮式风机传动链为研究对象,建立紧凑型传动链刚柔耦合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方法】研究基础运动对漂浮式风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揭示部件装配... 【目的】综合考虑漂浮式风机传动链紧凑型结构特征与内外部激励,以6.2 MW漂浮式风机传动链为研究对象,建立紧凑型传动链刚柔耦合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方法】研究基础运动对漂浮式风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揭示部件装配误差、主轴长度与轴承位置对漂浮式风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漂浮式风机传动链承载能力提升提供支撑。【结果】结果表明,基础运动与环境载荷的非线性耦合对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且该影响随风速的增加而加剧。研究发现,随着各部件误差的增大,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单调递增。具体而言,不同部件装配误差对均载特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行星轮、太阳轮、行星架和内齿圈。此外,随着主轴长度及支撑点与轮毂间距离的增加,行星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随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行星齿轮传动 装配误差 均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齿轮变速与链式传动机构的斜坡重力储能系统能效分析模型与实验验证
19
作者 高天 王祖凡 +4 位作者 方舒扬 张佑康 张连成 黄永章 赵海森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698,共11页
为了研究传送链式斜坡重力储能系统(transmission chain slope gravity energy storage system,TCS-GESS)充放电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及各环节损耗占比,针对系统质量块移动、机械传动以及电气驱动环节,推导了各环节损耗数学表达式及相应... 为了研究传送链式斜坡重力储能系统(transmission chain slope gravity energy storage system,TCS-GESS)充放电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及各环节损耗占比,针对系统质量块移动、机械传动以及电气驱动环节,推导了各环节损耗数学表达式及相应的能效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TCS-GESS能效分析模型。以一套2.2 kW重力储能样机为例,设计了充放电工况下的实验方案并实测了不同负载条件下系统各环节能效,从速度、机械功率、充放电功率、传动损耗以及电机损耗五个维度与能效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能效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结果显示,随负载增加系统效率逐渐提高,其中链条损耗占比较大,齿轮箱和齿轮盘损耗变化不大且占比较小,电机损耗占比中等且充/放电工况下随着加载均有所增加。额定负载工况下充放电效率分别为59.5%和37.4%,系统效率为23.2%;进一步对具有相同传动机构、不同功率等级下重力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系统容量低于1 MW时充放电效率将低于68%,容量高于10 MW时系统能效提升潜力有限,即采用文中传动机构的重力储能单机系统最佳功率范围宜选取在1~10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系统(GESS) 链式传动 损耗计算 能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及共振转速研究
20
作者 解云坤 刘辉 +3 位作者 高普 吴云豪 李新毅 周如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9,共14页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EMT)结构高紧凑、零部件高转速,导致系统机电耦合效应显著,易产生共振。针对串联式EMT系统进行机电耦合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推导系统的机电耦合固有振动模型,研究其固有频率及...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EMT)结构高紧凑、零部件高转速,导致系统机电耦合效应显著,易产生共振。针对串联式EMT系统进行机电耦合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推导系统的机电耦合固有振动模型,研究其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基于各阶模态的振型特点,总结系统的6种典型振动模式。研究高速运行工况和机电磁耦合效应对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并基于坎贝尔图和模态能量法研究宽速域运行范围内系统的共振转速。研究结果表明,机电磁耦合效应改变了系统的低频振动特性,高速运行工况可显著改变系统的某些固有频率,在动力学建模中应对二者进行充分考虑,共振转速研究为系统动力学调控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 机电耦合效应 固有振动特性 高速运行工况 共振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