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ck-ABR和频率特异性chirp-ABR在儿童传导性听力损失中的应用
1
作者 丁璐 郑周数 +3 位作者 王梅红 张英慧 唐鸣 杨一晖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click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和频率特异性chirp-ABR评估传导性听力损失患儿听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6周岁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1例(33耳),依次接受儿童行为测听、click-ABR和... 目的比较click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和频率特异性chirp-ABR评估传导性听力损失患儿听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6周岁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1例(33耳),依次接受儿童行为测听、click-ABR和频率特异性chirp-ABR测试。在0.5、1、2及4 kHz各频率或均值时,将click-ABR、chirp-ABR分别与行为听阈(PTA)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lick-ABR、chirp-ABR阈值潜伏期的差异。结果在0.5、1、2及4 kHz各频率或均值时,click-ABR、chirp-ABR与PTA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0.486,均P<0.05)。0.5、1、2及4 kHz频率时chirp-ABR的阈值潜伏期与click-ABR的阈值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传导性听力损失儿童中,click-ABR、频率特异性chirp-ABR与PTA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低频(0.5 kHz)时,chirp-ABR较click-ABR更有优势,但click-ABR测试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传导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大华 宋为群 +3 位作者 张甜甜 程亦男 汪洁 赵钰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8-68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本研究采用自身交叉...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对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本研究采用自身交叉随机对照试验,入组患者经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诊断标准评估为传导性失语。将12例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治疗顺序:A期—洗脱期—B期)和B组(治疗顺序:B期—洗脱期—A期),各6例。A期为tDCS真干预联合言语语言训练,B期为tDCS假干预联合言语语言训练,洗脱期仅接受言语语言训练,每期均训练5 d。tDCS阳极为刺激电极,放置于刺激靶点;阴极为参考电极,放置于右侧肩部。tDCS的强度为1.4 mA,真刺激为20 min/次,假刺激仅30 s/次后自动停止,均2次/d,共治疗10次。言语语言训练30 min/次,2次/d,共训练10次。A、B期治疗前和治疗后立即进行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功能检查,并比较A期与B期治疗前后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值。结果(1)A组与B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康复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A组与B组内洗脱期治疗前后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B期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A期患者治疗前后复述功能、视图命名(训练项)、视图命名(非训练项)功能评分的差值均较高[分别为(6.9±1.4)分比(2.2±1.0)分,t=9.604;(6.2±1.2)分比(1.8±1.1)分,t=9.277;(6.5±1.0)分比(1.5±1.0)分,t=12.247;均P<0.01]。结论初步分析显示,tDCS对左侧大脑外侧裂后部颞顶联合区脑组织的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复述和视图命名(训练项和非训练项)能力。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不能 失语 传导性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复述功能 视图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
3
作者 杨燕龙 康立清 +4 位作者 刘凤海 宋彦澄 王晓璇 张艳春 卢姗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ReHo),得到病例组ReHo信号减低脑区,并选择左侧Wernicke区作为感兴趣区,比较病例组tDCS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复述测验、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ReHo及FC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值增高脑区为右侧中央后回,减低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及楔前叶;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盖、颞上回、中央前、后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直回、额中回、顶下缘角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tDCS治疗后,患者复述能力明显提高(t=10.30,P<0.01);ReHo值增高脑区为左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未发现明显减低脑区;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杏仁核、楔前叶、中央后回及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颞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结论:tDCS刺激左侧Wernicke区可有效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侧Wernicke区FC模式的转变有关,同时受损功能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增高可能对语言的恢复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fMRI 经颅直流电刺激 传导性失语 复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传导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石颖 周超 +1 位作者 刘志刚 姜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电磁传导性水凝胶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软致动器、药物传递、电磁干扰屏蔽等方面,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采用仿贻贝微凝胶氧化还原引发的方式构建具有电磁响应的水凝胶网络。首先采用紫外光微乳液聚合的方法... 电磁传导性水凝胶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软致动器、药物传递、电磁干扰屏蔽等方面,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采用仿贻贝微凝胶氧化还原引发的方式构建具有电磁响应的水凝胶网络。首先采用紫外光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仿贻贝微凝胶;其次,以仿贻贝微凝胶和纳米Fe_(3)O_(4)为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和4-苯乙烯磺酸钠作为小分子单体,以二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作为交联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聚合的方法构建水凝胶体系,并对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具有电磁传导性能,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之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电磁传导性水凝胶 电阻率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1 位作者 杨伟炎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内耳病变 传导性耳聋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ABR阈值 骨导刺激 传导性 堵耳效应 脑组织 听骨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影像学方法探讨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红霞 赖宗力 +2 位作者 陈红燕 周筠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的FA值;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的方式,比较Broca区、Wernicke区的纤维结构。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中,左侧大脑半球各项FA值大于右侧(P<0.05);在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Broca区以及弓状纤维束前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在类似感觉性失语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Wernicke区以及弓状纤维后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Broca区的FA值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相似。结论除弓状纤维束受损外,皮层的病变同样可以引起传导性失语。如果病变部位靠近Broca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前部受损,则临床症状类似于运动性失语症;靠近Wernicke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后部受损,则类似于感觉性失语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 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 类似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并中重度传导性耳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翔 郑亿庆 +2 位作者 丁健慧 陈穗俊 区永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22-923,共2页
目的 :探讨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 4例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术前与术后情况 ,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结果 :随访 2~ 4年 ,4例患者听力均明显提高 ,平均 40dB。结论 :对... 目的 :探讨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 4例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术前与术后情况 ,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结果 :随访 2~ 4年 ,4例患者听力均明显提高 ,平均 40dB。结论 :对于后天性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青少年患者 ,应当注意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胆固醇肉芽肿 传导性耳聋 听觉丧失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沥青不熔化纤维自烧结制备高传导性炭材料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兆昆 史景利 +3 位作者 刘朗 宋进仁 郭全贵 翟更太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通过带形截面喷丝板进行熔融纺丝,对所获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适度氧化处理,而后通过热压工艺将氧化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无黏结自烧结成型,并借助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最终氧化温度对带状沥青纤维的官能...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通过带形截面喷丝板进行熔融纺丝,对所获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适度氧化处理,而后通过热压工艺将氧化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无黏结自烧结成型,并借助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最终氧化温度对带状沥青纤维的官能团变化与由其自烧结制备高导热炭材料的成型性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260℃不熔化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纤维热压成型,能获得具有高密度、高抗弯强度和高传导性的新型炭材料,所制备材料的密度高达2.16 g/cm3,抗弯强度达到125.9MPa,电阻率和热导率分别达到0.56μΩm和830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纤维 不熔化 自黏结成型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导性EMI噪声的模态分离与噪声抑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赵阳 李世锦 +4 位作者 孟照娟 龙云云 沈雪梅 陈昊 See Kye Yak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4期1-4,8,共5页
对传导性电磁干扰 (EMI)噪声的模态分离包括基于硬件器件和基于算法的软分离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给出了抑制噪声的功率线滤波器设计方法 ,并讨论了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全智能诊断和处理装置 .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对其... 对传导性电磁干扰 (EMI)噪声的模态分离包括基于硬件器件和基于算法的软分离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给出了抑制噪声的功率线滤波器设计方法 ,并讨论了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全智能诊断和处理装置 .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对其中一些方法作了实验对比 .结果表明 ,基于分相器 /混和器的噪声分离网络具有更好的高频特性 ,且网络插损和噪声模态抑制特性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但网络制造成本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干扰 噪声分离 智能诊断 噪声抑制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导性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笑 陈文文 殷国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分析传导性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1月间,36例(40耳)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术前听力检查语言频率(0.5、1、2kHz)平均气导听阈为59.7土16.5dBHL,气骨导差平均为42.1土15.8dB。根据听... 目的分析传导性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1月间,36例(40耳)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术前听力检查语言频率(0.5、1、2kHz)平均气导听阈为59.7土16.5dBHL,气骨导差平均为42.1土15.8dB。根据听骨链的病变情况采用相应的鼓室成形术,Ib型10耳,Ⅲa型6耳,Ⅲb型11耳,Ⅳ型13耳。结果根据鼓室探查所见,先天性听骨链畸形25耳(62.5%),砧镫关节松弛7耳(17.5%),鼓室硬化症6耳(15%),早期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2耳(5%)。以术后语言频率气骨导差缩小大于15dB或气导听阈小于40dBHL为手术有效标准,36耳有效,有效率为90%(36/40),术后语言频率听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病史、体检、听力学检查、颡骨CT检查并结合术中探查的听骨链病变的类型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鼓室成形术治疗传导性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 鼓室成形术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拖动系统中的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的测试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阳 SEE Kye Yak +2 位作者 李世锦 沈雪梅 尹海平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8-51,共4页
针对电机拖动系统中日益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用于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诊断的噪声分离网络和噪声智能处理软件平台,并对电机拖动系统中的传导噪声进行特征提取和模态分析,以便为噪声抑制及电磁兼容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必要信息。此外,... 针对电机拖动系统中日益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用于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诊断的噪声分离网络和噪声智能处理软件平台,并对电机拖动系统中的传导噪声进行特征提取和模态分析,以便为噪声抑制及电磁兼容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必要信息。此外,对开关磁阻电机构成的风机调速系统进行传导性电磁兼容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电磁兼容 噪声诊断 电磁干扰噪声 电机拖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导振动刺激下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传导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成颖 张玉忠 +4 位作者 陈耔辰 马伟军 吴宝俊 许珉 张青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索骨导振动(BCV)刺激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cVEMP)在传导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1-2018.6在门诊及住院部选取传导性耳聋患者65耳,双耳均行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耳声发射、颞骨CT、气导... 目的探索骨导振动(BCV)刺激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cVEMP)在传导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1-2018.6在门诊及住院部选取传导性耳聋患者65耳,双耳均行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耳声发射、颞骨CT、气导声刺激(ACS)及骨导振动刺激的VEMPs检查,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1.传导性耳聋患者中,平均骨气导差(PTA)大于20dB与小于20dB的BCV-VEMPs引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传导性耳聋患者中BCV-VEMPs和ACS-VEMPs引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其中36例单耳传导性耳聋患者中患侧和健耳BCV-VEMPs引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该36例患者患耳及健耳BCV-VEMPs的阈值、振幅、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等参数分别进行比较,oVEMP的阈值、振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余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s在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患者中可稳定引出,在临床上可以将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s作为气导声刺激诱发的VEMPs的替代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振动刺激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气导声刺激 传导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关节软骨传导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珍 王嘉芙 +2 位作者 吕红斌 邱续强 刘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实验采用软骨体视学测量参数来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兔髌骨关节软骨传导性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受损的软骨细胞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改善受损的细胞肿胀变性及萎缩情况。
关键词 川芎嗪 针剂 关节软骨 传导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传导性失语症的叙述性语篇衔接与连贯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倩 彭聃龄 高素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揭示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产出特点,为临床诊断和语言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汉语传导性失语症患者为对象,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测试对目的:揭示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产出特点,为临床诊断和语言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汉语传导性... 目的:揭示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产出特点,为临床诊断和语言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汉语传导性失语症患者为对象,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测试对目的:揭示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产出特点,为临床诊断和语言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汉语传导性失语症患者为对象,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测试对16例汉语传导性失语症患者的叙述性语篇衔接和连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16例脑功能正常的人进行比较。结果:在病情叙述任务中试实验组衔接缺损率犤(1.91±1.07)%犦、局部连贯错误率犤(0.13±0.07)%犦均显著高于控制组犤(0.17±0.22),(0.08±0.02)%犦,t=6.23,2.74,P<0.01,0.02;在图片叙述任务中试实验组衔接缺损率犤(0.80±1.08)%犦、局部连贯错误率犤(0.14±0.11)%〗均显著高于控制组犤(0.11±0.19),(0.08±0.03)%犦,t=2.46,2.06,P<0.05。从语篇连贯来看,虽然患者在局部连贯上比正常人显著差,但在整体连贯上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汉语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在句子的衔接上有障碍,但在宏观连贯上并未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传导性失语症 叙述性语篇 语言康复 诊断 词汇衔接 整体连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及内吸传导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红敏 赵云和 +3 位作者 范凡 王树桐 张瑜 曹克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黄瓜组织中的内吸传导性。结果表明,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高毒力,感染白粉病的叶片经200 mg/L的大黄酚处理2 d后,霉状物变褐色,病斑枯死。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黄瓜白粉病...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黄瓜组织中的内吸传导性。结果表明,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高毒力,感染白粉病的叶片经200 mg/L的大黄酚处理2 d后,霉状物变褐色,病斑枯死。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黄瓜白粉病菌经大黄酚处理后,菌丝和分生孢子梗扭曲、变形,分生孢子塌陷。盆栽试验表明,利用大黄酚防治黄瓜白粉病具有较长的持效期,黄瓜子叶上喷施100 mg/L的大黄酚,20 d后接种病原菌,其防效仍达84.83%,与有效成分500 mg/L的硫磺悬浮剂防效相近。此外,大黄酚在黄瓜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跨层传导性,其横向传导性较弱,几乎无向顶及向基的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黄瓜白粉病菌 生物活性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和传导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玉龙 翟启杰 +2 位作者 黄卫华 肖劲 刘学琴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悬浮浇铸工艺并控制冷却速度成功地得到了钢颗粒增强纯铜基铸造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钢颗粒与纯铜基体结合良好,钢颗粒没有固溶于纯铜基体,没有造成铁污染,也没有过度扩散,其电阻率为2.132×10^(-2)μΩ·m。
关键词 界面 传导性 钢颗粒 铜基 复合材料 悬浮浇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康琦 吴同祥 +1 位作者 石柱 熊灵峰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究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听力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颞... 目的探究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听力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颞骨CT结果、术中探查以及手术听力重建结果,以鼓室探查结果为基础进行术前纯音测听、中耳共振频率以及静态声导抗的结果分析。结果结合手术资料发现,78例患者中先天性中耳畸形37例(47.4%)、耳硬化症25例(32.1%)、先天性中耳胆脂瘤9例(11.5%)、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合并听骨链畸形3例(3.8%)以及外伤致传导性聋4例(5.1%);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颞骨CT对先天性中耳畸形、耳硬化症、先天性中耳胆脂瘤诊断率分别为41.2%、50.0%及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中对先天性中耳畸形和耳硬化症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重建术后患者平均气导阈值以及平均气骨导差均有所降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主要发病类型包括先天性中耳畸形、耳硬化症以及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手术重建听力对于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完整 单耳传导性 发病类型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视的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买志彬 郝燕燕 +4 位作者 刘苏冰 聂晓丽 唐秀侠 辛宝莉 郭华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5-586,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估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K)对缓解老视症状的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方法:对64例有老视症状患者1眼行CK治疗以改善近视力,对其中38例伴轻度远视者另一眼同时手术治疗以提高远视力,共治疗102眼。结果:术后6月97%的患者双眼... 目的:观察和评估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K)对缓解老视症状的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方法:对64例有老视症状患者1眼行CK治疗以改善近视力,对其中38例伴轻度远视者另一眼同时手术治疗以提高远视力,共治疗102眼。结果:术后6月97%的患者双眼裸眼远视力达0.8,近视力达0.33(J4)或更好,89%的视近眼MRSE与目标屈光度相差在±1.00D以内,术后4~6月有82%眼的MRSE变化在0.5D以内,术后6个月87%的患者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早期临床观察证实,CK手术矫治老视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有用的手术矫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蓉 陈晓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颞骨骨折 传导性 治疗 诊断 听力下降 脑脊液耳漏 听骨链中断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完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学文 冯永 +5 位作者 王风君 梅凌云 贺楚峰 陆小净 崔湘凝 陈红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鼓膜完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确诊的30例(42耳)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鼓室探查结果分析其术前纯音测听、静态声导抗、中耳共振频率及CT结果。结果 42耳中术前CT... 目的探讨鼓膜完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确诊的30例(42耳)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鼓室探查结果分析其术前纯音测听、静态声导抗、中耳共振频率及CT结果。结果 42耳中术前CT显示3耳耳硬化,2耳听骨链畸形,而鼓室探查结果显示耳硬化症30耳、听骨链中断12耳;所有患者纯音测听示0.5、1、2kHz平均骨导阈值为27.5±1.3dB HL,平均气导阈值为67.0±1.8dB HL,平均气骨导差为39.5±1.1dB;42耳中,鼓室A型导抗图占50.0%(21/42),As型占42.9%(18/42),Ad型占7.1%(3/42);耳硬化症患者的平均中耳共振频率为1 079.0±67.4Hz,比听骨链中断患者的平均中耳共振频率(633.3±43.6Hz)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结论鼓膜完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中耳硬化症最常见,耳硬化症患者的中耳共振频率高于听骨链中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 传导性 混合性聋 听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