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军 段慧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以及高水平应用型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与优化策略
2
作者 潘雁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档案文化传播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档案文化传... 档案文化传播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档案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档案文化传播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传播 传播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传播学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3
作者 龙子羽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82-99,共18页
本文对近年来组织传播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前沿议题进行系统性综述。文章梳理六大组织传播学主流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趋势,包括组织传播构成论、组织张力、批判性研究、去西方化理论建设以及多元实证研究范畴和方法等发展方向,并提出四个中... 本文对近年来组织传播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前沿议题进行系统性综述。文章梳理六大组织传播学主流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趋势,包括组织传播构成论、组织张力、批判性研究、去西方化理论建设以及多元实证研究范畴和方法等发展方向,并提出四个中国组织传播研究方向。组织传播学者可借鉴现有理论框架,着眼本土组织过程,致力于以理论发展为导向的实证研究,促进中国组织传播学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传播 本土化学科建设 传播构成论 组织张力 去西方理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构成要素分析
4
作者 陈茜 《现代视听》 2007年第6期40-42,共3页
作为一种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读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角色出现,是电视和报纸创造性“联姻”的产物。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围绕构成... 作为一种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读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角色出现,是电视和报纸创造性“联姻”的产物。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围绕构成完整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对“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电视读报”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读报 传播构成要素 特性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下,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嬗变审视
5
作者 周舟 《戏剧之家》 2014年第6期204-204,共1页
在好莱坞电影和国产大片等主流电影的夹击之下,中国当代民族题材电影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迫切面临转型。从传播学的视野来考察这种嬗变,审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转向变化。
关键词 传播要素构成 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价值观: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少晶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5-54,共10页
本文从构成性传播以及能动实在论视角出发,探讨传播语境中的物质-技术-话语-主体的纠缠关系,阐释数字价值观这一概念的学理基础以及现实意义。跟历史语境中的价值观样态相比较,数字价值观体现数字行动者参与、数字传播逻辑支配、数字实... 本文从构成性传播以及能动实在论视角出发,探讨传播语境中的物质-技术-话语-主体的纠缠关系,阐释数字价值观这一概念的学理基础以及现实意义。跟历史语境中的价值观样态相比较,数字价值观体现数字行动者参与、数字传播逻辑支配、数字实践构成等属性特点。通过解释主体间性互联、话语谱系互文、技术场域互嵌等纠缠构成关系,作者尝试性提出数字价值观的研究框架,并展望基于这个框架的理论建构、方法创新、实践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价值观 构成传播 能动实在论 社会物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