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明耶稣会龙华民传教策略的形成和发展 |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4 |
0 |
|
2
|
清末基督教在华传教策略改变述论 |
吕厚轩
张伟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3
|
从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策略看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翟汛
吴春波
|
《长江学术》
|
2012 |
1
|
|
4
|
利玛窦传教策略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
赖招仁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5
|
中西融通 耶儒相合——论耶稣会士利玛窦在华传教策略及其在西方的影响 |
张现红
顾秋萍
|
《黑龙江史志》
|
2015 |
2
|
|
6
|
明末清初在华天主教各修会的传教策略述论 |
赵殿红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6
|
|
7
|
晚明基督教在华传教策略探析 |
王公伟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8
|
略论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
孙思旺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 |
0 |
|
9
|
近代中国内地会青海传教策略与方式 |
李亚平
王志通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0
|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对当今中国文化输出的借鉴意义 |
靳玲
|
《科教文汇》
|
2014 |
0 |
|
11
|
出使天国——以传教士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为中心的近代基督教本色化传教策略研究 |
罗琤
|
《佛学研究》
|
2016 |
2
|
|
12
|
“因应”与“吸引”——明末清初西方在华传教士的传教策略 |
李建明
|
《船山学刊》
|
2005 |
1
|
|
13
|
试论基督教入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 |
颜白瑜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2
|
|
14
|
礼物与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
高阳
|
《西部学刊》
|
2016 |
0 |
|
15
|
天主教早期在中日两国传教策略比较 |
周韬
|
《创新》
|
2009 |
0 |
|
16
|
清末民初天主教在江南教区的传教策略——以安徽为例 |
吴丽娅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明清天主教妇女群体传教策略研究以“女柱石”许甘第大行实为例 |
杨莹
|
《中国天主教》
|
2022 |
0 |
|
18
|
适应与坚持:由《诵念珠规程》中的建筑物解析17世纪耶稣会传教策略 |
曲艺
|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9
|
耶儒对话与传教策略——《训真辨妄》探析 |
袁邦建
|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清代法国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策略 |
李晟文
|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