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效果分析
1
作者 徐晓玲 马雯靖 +2 位作者 杜倩 谢启乐 李曼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160-164,171,共6页
目的:设计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探讨其在传染病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架构设计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报警、主动防护和实时监测功能。选取2... 目的:设计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探讨其在传染病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架构设计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报警、主动防护和实时监测功能。选取2021—2022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临床在用的119台医疗设备,将2021年设备运维期间采用常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简称常规管理模式),将2022年设备运维期间采用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管理模式(简称智能运维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设备使用安全性评分、维修情况和设备相关使用人员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医疗设备用电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损伤安全和诊疗安全各项平均评分分别为(0.47±0.21)、(0.63±0.15)、(1.38±0.11)、(0.83±0.34)和(0.94±0.27)分,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09、24.003、27.127、25.135、30.762,P<0.05);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设备故障维修率、维修处理时长和设备配件到货时长分别为(85.41±3.37)%、(0.77±0.14)h和(3.29±0.58)d,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管理维护,而设备维修服务质量平均评分为(95.36±5.13)分,高于常规管理模式的设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38、25.569、29.333、18.499,P<0.05);设备相关使用人员对采用智能运维管理模式的设备使用责任意识、设备正确操作能力、设备应答效果和准确及时报警各项操作能力平均评分分别为(97.48±5.66)、(91.53±4.28)、(93.37±5.12)和(95.62±4.93)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8、17.171、6.058、7.276,P<0.05)。结论:传染病科医疗设备健康状态全息感知智能运维系统能够提高传染病科医疗设备管理质量,预防设备故障发生,减少设备维修,提升设备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医疗设备 健康状态 全息感知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钠与传染病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风华 姜勇 +4 位作者 侯晓青 杨福兰 张世红 纪连凤 马建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奥美拉唑钠 传染病科 常用药物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护生带教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芬 李新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07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护生带教 传染病科 带教问题 职业性危害 临床实习 标准预防 动手能力 带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静脉留置针的横断面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凌云 阴嘉微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本院传染病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选择2018年5月30日09:00~10:00我院12个收治传染性疾病科室共24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静脉留置针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24... 目的调查并分析本院传染病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选择2018年5月30日09:00~10:00我院12个收治传染性疾病科室共24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静脉留置针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240例静脉输液患者中,钢针使用例数181例(75.42%),其中输注强刺激性药物1例(0.6%)、4 h以上补液6例(3.3%)。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59例(24.58%),其中使用密闭式12例(20.3%)、防针刺伤3例(5.1%),防堵管44例(74.6%);关节穿刺或下肢穿刺3例(5.1%);留置针维护固定欠妥43例(72.9%);输液接头连接不当1例(1.7%);再次使用前导管评估38例(64.4%);不同药物输注中冲管17例(28.8%);使用完毕未封管4例(6.78%)。临床护理应强化穿刺操作规程、输液护理、正确封管、妥善固定留置针及患者护理知识教育。结论我院传染性疾病科室需加强留置针推广,规范护理人员穿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静脉穿刺临床护理水平及留置针输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静脉留置针 应用情况 输液并发症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护生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与对策
5
作者 沈思媚 朱芬芬 +3 位作者 鲁慧 叶建峰 赵晓华 单耀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在传染病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状况,并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6名在传染病科和内科实习期间的高职护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高职护...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在传染病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状况,并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6名在传染病科和内科实习期间的高职护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高职护生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与内科组实习护生相比,以抑郁、焦虑两方面占首要地位。有53.8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55.7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结论高职护生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较大,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护生 传染病科 心理压力 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传染病科现状与出路探讨
6
作者 张玉臣 《泰山卫生》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传染病科 医院管理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传染病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庄旭华 逯艳丽 张海梅 《循证护理》 201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传染病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感受,保证急性传染病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为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9月—2015年11月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传染病医院急性传染病科的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 [目的]了解急性传染病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感受,保证急性传染病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为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9月—2015年11月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传染病医院急性传染病科的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急性传染病科护士工作体验的主题有工作认知体验和心理体验两个方面。工作认知体验包括:职业风险大、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薪酬待遇低及休息无质量;工作心理体验包括:心理压力大、同情与无奈感、成就与自豪感。[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深入了解并重视急性传染病科护士的工作体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急性传染病科护士身心疲惫感,保障急性传染病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科 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伍红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06-106,127,共2页
目的:观察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传染病科工作的60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名新护士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护理临床带教,对照组30名新护士采用... 目的:观察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传染病科工作的60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名新护士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护理临床带教,对照组30名新护士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各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92.1±1.8)分、操作技术(93.2±2.9)分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促使新护士更好的掌握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互动式教学法 护理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雷素华 张洪婷 张娜 《全科护理》 2008年第28期2612-2612,共1页
关键词 职业危害因素 传染病科 职业防护 护士 综合性医院 传染性疾病 集中收治 密切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护士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调查及培训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静 李娟 田文娟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08-309,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传染病科护士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及培训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传染病科护士1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士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获得途径和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应培训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传染病科护士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及培训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传染病科护士1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士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获得途径和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应培训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对比分析干预前后院感防控知识知晓率。结果知识主要获得途径中,占比最高的依次为参加讲座27例,继续教育例23例、护理查房19例、岗前培训15例,学术会议10例,小组讨论6例。调查问卷14个题目中,除“防护用品存放”、“咳嗽礼节/呼吸道卫生的应用要求”外,其余12个项目干预前后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科护士对呼吸道传染病院感防控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通过相应培训对策干预后,极大提升其知晓率,防止院内流行呼吸道传染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呼吸道传染病 护士 院感防控知识 培训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少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传染病科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纳入19例非传染病科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两组工作压力源情况,并给出应对措... 目的探讨我院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传染病科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纳入19例非传染病科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两组工作压力源情况,并给出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组工作压力源排名依次为:传染科患者死亡人数多、传染科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工资及福利待遇低、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护理人员数目少,其中以3、4分所占比例居高,对照组依次为:工作量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经常倒班、护理患者病情过重、护理管理者支持及理解不足,人数分布较为均衡。研究组压力源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护理管理者,需充分重视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压力,并根据压力源给予针对性应对措施,以减轻护理人员压力,以最佳心态进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12
作者 向文英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1期186-187,共2页
介绍了传染病科护士工作中面对的主要职业危险和防护,认为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才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传染病科护士 职业危险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小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6期171-172,175,共3页
目的总结并归纳互动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该院传染病科实习的14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纳入研究,选择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给予互动... 目的总结并归纳互动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该院传染病科实习的14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纳入研究,选择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给予互动式教学法。结果教学前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给予互动式教学法实习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对教学质量的评分及在技能提升、教学参与度、自律意识提升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远优于给予传统带教的实习生(P<0.05)。结论在传染病科护理实习生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法,可明显提升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水平,提高实习生对教学质量的评分,以及在技能提升、教学参与度、自律意识提升等方面的满意度,可有效为临床提供专业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 护理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传染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传染病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淑芬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科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县医院传染病科的设置及管理
15
《中国医院管理》 1982年第5期22-23,21,共3页
我院传染科自1961年至1980年底共收治急、慢性传染病人18,692例,二十多个病种,由于加强了对传染病科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提高了医疗质量,连年来治愈率不断提高,1961~70年每年平均治愈率为63.97%;1971~80年每年平均治愈率为67... 我院传染科自1961年至1980年底共收治急、慢性传染病人18,692例,二十多个病种,由于加强了对传染病科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提高了医疗质量,连年来治愈率不断提高,1961~70年每年平均治愈率为63.97%;1971~80年每年平均治愈率为67.83%;死亡率则逐渐下降,1961—70年每年平均死亡率为15.46%;1971—80年每年平均死亡率为9.87%。下面以我院传染科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传染病 传染 平均死亡率 医疗质量 谈县 传染途径 公社卫生院 医嘱本 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军军医大学首批军队临床重点专科巡礼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
16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学科带头人简介连建奇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传染病医教研工作,多次参加部队和地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现任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委兼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 学科带头人简介连建奇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传染病医教研工作,多次参加部队和地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现任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委兼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 军医大学 传染病科 唐都医院 博士研究生导师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青和:传染病科医师谈肝硬化
17
作者 陈词 《肝博士》 2023年第6期15-16,共2页
记者:什么是肝硬化?肝硬化的病因都是哪些?聂青和教授: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肝病,因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时间或反复发生,肝脏慢慢、持续地变形、变硬而慢慢地导致肝脏的慢性损伤。因为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再生、结缔增生和... 记者:什么是肝硬化?肝硬化的病因都是哪些?聂青和教授: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肝病,因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时间或反复发生,肝脏慢慢、持续地变形、变硬而慢慢地导致肝脏的慢性损伤。因为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再生、结缔增生和纤维形成,肝脏呈现硬化状态。导致临床上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坏死 脾功能亢进 传染病科 慢性肝病 慢性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病情变化 肝细胞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是艰险越向前——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18
作者 东来 《肝博士》 2022年第3期4-8,共5页
时针滴答,脚步匆匆。新的一天,又以“战斗”的节奏开启。连建奇主任带队进入定点医院隔离区前,瞅了一眼桌上的日历:3月2日。这一天,是他和战友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场上连续奋战的第78天。
关键词 传染病科 唐都医院 军医大学 隔离区 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染病前沿默默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邢卉春教授
19
《肝博士》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这是医学生的誓言,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这个誓言,邢卉春教授在传染病领域默默地耕耘数十载。1慎思笃行,关爱病人传染病科与普通内科不同的...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这是医学生的誓言,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这个誓言,邢卉春教授在传染病领域默默地耕耘数十载。1慎思笃行,关爱病人传染病科与普通内科不同的就是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年龄跨度大、可能损害的器官类型也更多,使得病情更为复杂,诊治难度更大;还由于其传染性,在诊治过程中可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邢卉春教授从考取传染病研究生就意识到传染病人是需要更多关注的“弱势”群体,并决心用自己的爱为这个“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科 普通内 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行医者 研究生 首都医大学 诊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及压力来源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润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了解当前护理科的困扰及压力,设法对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做一些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3名传染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量... 目的了解当前护理科的困扰及压力,设法对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做一些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3名传染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量表。结果 90.2%护士工作压力感较强,51.6%源于工作任务繁重,24.4%源于对被感染的恐惧,21.6%源于知识不够用和技能不熟练,19.2%源于家人朋友等的不理解。增加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心理辅导后,护士心理健康状态显著好转。结论应适当进行传染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及专业护理知识辅导,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备,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条件,缓解护士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传染病科 心理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