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关传统住区交往行为与空间的关联性研究——以昌华苑为例
1
作者 林芮欣 张春阳 《住区》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邻里关系是影响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维持并促进传统住区的邻里交往已成为健康社区理念下旧城更新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州西关传统住区昌华苑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注记法、实地勘测法以及SPSS相关性分析法,在深度挖掘西关传... 邻里关系是影响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维持并促进传统住区的邻里交往已成为健康社区理念下旧城更新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州西关传统住区昌华苑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注记法、实地勘测法以及SPSS相关性分析法,在深度挖掘西关传统住区交往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西关传统住区的交往行为呈现出在日常偶遇中产生、由简单休闲活动引发、以室外家务为契机和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四大特征,与街道景观、道路交通、界面形态以及服务设施等空间环境要素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从保护邻里交往角度对西关传统住区的建成环境更新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西关传统住区 交往行为 空间环境 关联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历史文化名城传统住区发展的贵族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施梁 郭烽 刘捷 《规划师》 2006年第10期20-21,共2页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传统住区中出现了“贵族化”的现象,它是宏观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及被改造地区的固有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目前对传统住区尚无更好的保护方法的情况下,让传统住区“贵族化”可作为一种权...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传统住区中出现了“贵族化”的现象,它是宏观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及被改造地区的固有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目前对传统住区尚无更好的保护方法的情况下,让传统住区“贵族化”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不过应公平对待原住居民,保障他们的应得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传统住区 贵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住区与现代住区的色彩协调模式
3
作者 杜佩君 王竹 贺勇 《建筑与文化》 2011年第7期116-117,共2页
本文通过对杭州拱宸桥历史片区与周边现代建筑区色彩关系及搭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住区更新中的色彩模式和搭配方法,提出规划的思路。
关键词 传统住区 现代 色彩模式 搭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与城市旧城区中传统住区的对话
4
作者 贺菲菲 魏春雨 肖昕 《南方建筑》 2006年第7期105-108,共4页
随着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开发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处于城市中心的历史旧城区的更新开发是迫切需要的,与此同时旧城区的历史保护却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其中城市老城区中的传统住区的处境尤为尴尬.由于功能上的需求,新建筑不断在... 随着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开发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处于城市中心的历史旧城区的更新开发是迫切需要的,与此同时旧城区的历史保护却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其中城市老城区中的传统住区的处境尤为尴尬.由于功能上的需求,新建筑不断在旧城区中扎根,新建筑与原有的传统建筑间在文化、空间、建筑形式等等方面的对话不可避免.如何能够和谐共生,如何在保护与更新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笔者以广州荔湾区华贵路小区招标项目为例,阐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城市旧城区中传统住区保护与更新在实施中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 传统住区 西关 功能整合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创造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炜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9期92-93,共2页
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 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和蕴藏在其中的人文内涵,并结合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改造实例,探讨我国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创造的途径和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住区 更新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传统住区微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澳门半岛为例
6
作者 陈泽宇 杜文蕾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12期58-60,共3页
中国澳门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典型,具有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密度大、建筑年代久远等特点,对传统住区更新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借鉴中国香港先进经验,总结特征,为中国澳门城市更新提供策略支持,包括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角色、降低更新... 中国澳门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典型,具有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密度大、建筑年代久远等特点,对传统住区更新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借鉴中国香港先进经验,总结特征,为中国澳门城市更新提供策略支持,包括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角色、降低更新成本三个方面,对中国澳门在城市住区微更新公众参与机制构建方面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住区 微更新 公众参与 中国澳门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住区与开放住区探索开放住区提出的现实语境
7
作者 白鹏真 《建筑技术开发》 2017年第09X期1-2,共2页
受当前社会背景的影响,在对现阶段我国传统住区人居环境的认知的前提下,结合传统住区形制在国内外形成的渊源,对传统住区由来形成的外显特征和开放街区在政策文件相关解读中的社会特征进行对比辨析,思考开放住区的提出所面临的现实语境... 受当前社会背景的影响,在对现阶段我国传统住区人居环境的认知的前提下,结合传统住区形制在国内外形成的渊源,对传统住区由来形成的外显特征和开放街区在政策文件相关解读中的社会特征进行对比辨析,思考开放住区的提出所面临的现实语境,主要侧重歧义语境的深刻剖析,以期对传统住区和开放住区的研究进行重新的定位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住区 开放 门禁社 开放街 节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健康视角下传统街巷式住区慢行空间满意度研究--以首都核心区为例
8
作者 黄秋怡 李硕 +1 位作者 房小丫 周子淇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以首都核心区4个传统街巷式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访谈的形式获取数据。以满意度总体评价及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慢行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切入点,提出改进策略,为城市建设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年健康 传统街巷式 慢行空间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工业住区公共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职工住区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齐靖 季士超 《新建筑》 201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以株洲市传统工业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株洲市典型工业住区公共空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职工住区改造的理论思想提出株洲市传统工业住区外部活动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绿化系统的适应性改造策略,并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以株洲市传统工业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株洲市典型工业住区公共空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职工住区改造的理论思想提出株洲市传统工业住区外部活动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绿化系统的适应性改造策略,并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职工住区的改造实践中探求株洲市传统工业住区公共空间整体机能复苏活化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洲 传统工业 公共空间 适应性改造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改革的社会影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会形态分析
10
作者 巴笑夫 董卫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5期78-84,共7页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房市场化为普通居民提供了选择住房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从住房再分配中受益。中国城市中的住房再分配与居民在政府再分配和市场回报之间的位置联...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房市场化为普通居民提供了选择住房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从住房再分配中受益。中国城市中的住房再分配与居民在政府再分配和市场回报之间的位置联系密切,这种联系超过了成熟市场中因生活圈及其改变衍生出的住房需求。本文研究了宁波老城再开发地段当地居民的满意度,着重从社会方面分析,主要涉及住房再分配对居民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潜在住房问题。研究以一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调查了在过去15年内三个不同时期进行改造的社区。调查数据表明三个社区的满意度都不高。由于各阶层人们的努力,保护老城内综合环境的同时也要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新策略被采纳。然而,为改变人们的观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报纸获得信息和教育,通过学术旅行和会议进行学术讨论,对决策人进行汇报,进行小规模改善的实践。住宅搬迁正在成为有争议的话题。因此,住宅再分配是市场体制下城市空间改变的一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城市更新 传统住区 房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居住单元生成的越南河内老城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戈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居住空间风貌是构成城市风貌的元素,而越南河内又因其传统居住空间的历史与现代双重性、自下而上生长性、建筑手法独特性而占据城市特色重要位置。本文在分析了河内传统居住空间的基本格局和形成过程后,得出在受到复杂的历史、传统生活... 居住空间风貌是构成城市风貌的元素,而越南河内又因其传统居住空间的历史与现代双重性、自下而上生长性、建筑手法独特性而占据城市特色重要位置。本文在分析了河内传统居住空间的基本格局和形成过程后,得出在受到复杂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延续、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传统住区单元演变为功能复合的管式住宅,并构成多层为主、高密度集聚和社会关系紧密的住区。探讨了传统居住空间的风貌格局、人文历史、复合活力等价值,指出过度高密度开发、公共设施缺乏、交通拥堵等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内 传统住区 建筑特征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彰显城市特色,还原历史文化元素──谈“茶马印象”主题商居社区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凡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暴发增长刺激了"积木式"建设的如火如荼,它满足了城市发展需求,却也使得老城市的特色在"积木"堆积中逐渐走向消亡。如何赋予衰败的老城市新的生命,保留其特定的文化精神,同时又满足人...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暴发增长刺激了"积木式"建设的如火如荼,它满足了城市发展需求,却也使得老城市的特色在"积木"堆积中逐渐走向消亡。如何赋予衰败的老城市新的生命,保留其特定的文化精神,同时又满足人们对传统住宅空间的情感需求,成为考验城市规划设计者智慧的一道现代命题。本文结合云南省凤庆县城南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了在保留城市特色规划框架以及人口聚居舒适、便利的前提下,通过传承历史文化元素"围坊式"居住结构来营造、重构传统住区的商居模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历史文化 茶马印象 传统住区空间 围坊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