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徐俊 刘余余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54-55,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传统颈椎牵引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传统颈椎牵引治疗,试验组实施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理曲度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orden测量C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新型颈椎牵引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生理曲度及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颈椎牵引枕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传统手法 颈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孙立波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传统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用静脉输液与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 目的分析中医传统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用静脉输液与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结果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和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常规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为97.14%、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医传统手法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和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统手法 中药汤剂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杜万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7-0080,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后,患儿患肢功能改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中医传... 为了深入研究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后,患儿患肢功能改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较优(P<0.05)。结论 临床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功能、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统手法 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 儿童股骨干骨折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姜浩 吴诗城 黄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2087-2088,共2页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牵引和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太极推手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牵引加传统手法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牵引和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太极推手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牵引加传统手法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1 a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及防止复发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传统手法 太极推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法复位在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波 王盛海 +2 位作者 陈建华 郑萍 徐晓利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研究传统手法复位在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取5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 目的研究传统手法复位在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取5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中配合传统手法复位,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术后1d、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s角均低于手术前,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观察组各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低于手术前,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法复位配合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能帮助患者骨折复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可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法复位 不稳定型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传统手法结合蒙药治疗锁骨骨折33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奥·乌力吉 韩巴根那 +2 位作者 白晓宏 乎日勒 王青龙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5年第z1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手法结合服用蒙药"愈伤接骨胶囊"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蒙医手法复位,根据骨折三期分治原则内服蒙药愈伤接骨胶囊.结果:本组33例,6个月以上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0周.结论:手法复位、内服蒙...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手法结合服用蒙药"愈伤接骨胶囊"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蒙医手法复位,根据骨折三期分治原则内服蒙药愈伤接骨胶囊.结果:本组33例,6个月以上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0周.结论:手法复位、内服蒙药、早期有效功能锻炼,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获得最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蒙医传统手法 愈伤接骨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卫东 宋颖军 +1 位作者 龚剑斌 温贤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与淋巴按摩手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在2...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与淋巴按摩手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在20 d、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半年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医传统手法与淋巴按摩手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中医传统手法,远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按摩 中医传统手法按摩 肩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法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祁文胜 郭昭昭 +1 位作者 常艳辉 谢雨辰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期42-43,共2页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斜颈。临床以头向患侧偏斜、颜面向健侧旋转为特点,可继发小儿面部头颅不对称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给患儿成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影响。肌内效贴辅助传统手法,在治疗小儿肌...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斜颈。临床以头向患侧偏斜、颜面向健侧旋转为特点,可继发小儿面部头颅不对称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给患儿成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影响。肌内效贴辅助传统手法,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中具有减轻疼痛、持续抗痉挛的作用。笔者运用传统手法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法 肌内效贴 小儿肌性斜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志海 秦渭志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中医传统手法 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付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8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观察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其中80例作为治疗组,4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牵引疗法,并给与药物地米和... 目的探讨观察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其中80例作为治疗组,4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牵引疗法,并给与药物地米和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4.58%,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统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疗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传统手法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吉日嘎拉 百璋玉 +1 位作者 王嘎日迪 佟宝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8-48,51,共2页
关键词 四肢骨折术后 关节功能障碍 蒙医传统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手法观察尿液的变化来诊病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宝岩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年第7期37-38,共2页
传统蒙医把病人的尿液分别在热时、温时、冷却后,对其色、气味、蒸气、泡沫和漂浮物、絮状物、沉淀物及转变时、转变规律、转变之色素来进行观察,从而判断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的部位和病势的轻重,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目前过分依赖... 传统蒙医把病人的尿液分别在热时、温时、冷却后,对其色、气味、蒸气、泡沫和漂浮物、絮状物、沉淀物及转变时、转变规律、转变之色素来进行观察,从而判断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的部位和病势的轻重,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目前过分依赖现代手段而忽略了传统手法的现象屡屡存在。下面浅谈应用蒙医传统手法观察尿液的变化来诊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法 尿液的变化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疗法与传统手法结合治疗髌骨软化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祥 《双足与保健》 2005年第3期21-21,20,共2页
髌骨,就是我们常说的膝盖骨。髌骨软化症就是髌骨的软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包括软骨的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病变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很多人开始都误认为是患了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结合治疗 传统手法 反射疗法 风湿性关节炎 退行性变化 膝关节疾病 软骨损伤 骨质增生 膝盖骨
原文传递
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前臂尺桡骨中上1/3双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15例
14
作者 特木日巴根 王翠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7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肘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双骨折 尺桡骨 蒙医 前臂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传统手法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法行单髁置换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阳阳 车先达 +2 位作者 韩鹏飞 梁斌 李鹏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889-5895,共7页
背景:以往骨关节炎临床上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关节置换,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的盛行以及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髁置换这一微创技术在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比较机器人辅助技... 背景:以往骨关节炎临床上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关节置换,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的盛行以及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髁置换这一微创技术在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传统手法行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效果的差异。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于1999年至2019年3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Library、CBM等。选择胫骨组件置入准确度、股骨组件置入准确度、胫股骨组件安全区、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作为结局指标,力求全面细致地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传统手法单髁置换的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依据以上检索策略,最终纳入8篇外文文献;②通过比较,发现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技术在胫骨组件置入准确度[95%CI(-2.13,-0.63),P=0.0003]、股骨组件置入准确度[95%CI(-2.49,-0.32),P=0.01]、胫股骨组件安全区[95%CI(1.05,17.57),P=0.04]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虽然机器人辅助技术需时更长[95%CI(12.58,42.33),P=0.0003],但是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5%CI(0.75,3.71),P=0.21];④提示在行单髁置换时,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假体定位准确率更高,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传统手法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以上结论尚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传统手法 单髁置换 股骨组件 胫骨组件 META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与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泳聪 谢庆祥 +2 位作者 曾广龙 梁馨元 苏博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218-2225,共8页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与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跗骨窦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与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跗骨窦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手术前后足部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Bö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术后3、6、9个月,2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Bö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且均逐步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对Böhler角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螺钉内固定及跗骨窦切口进行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后者,前者更微创,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医疗体验更优。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符合当前微创的潮流,也是将中医传统手法与现代微创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镜 中医传统手法 螺钉内固定 跗骨窦入路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探讨
17
作者 郭莉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36-36,共1页
我国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史,因而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设计手段,应注重延伸传统建筑装饰手法所蕴含的“形”、“意”、“神”,从而增强现代建筑设计艺术感,为居民营造一个... 我国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史,因而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设计手段,应注重延伸传统建筑装饰手法所蕴含的“形”、“意”、“神”,从而增强现代建筑设计艺术感,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空间,满足其审美需求。本文从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传统建筑装饰手法的具体应用,旨在推动当前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带动其不断丰富现代建筑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装饰设计 传统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运用分析
18
作者 刘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7年第1期19-19,共1页
我国的建筑装饰历史非常悠久,其本来意义是对建筑构件做一个艺术性的处理,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对建筑装饰元素也赋予了其他的寓意。传统装饰元素的风格简单,但是其中所富含的哲理非常的丰富。很多的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设计灵感都是... 我国的建筑装饰历史非常悠久,其本来意义是对建筑构件做一个艺术性的处理,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对建筑装饰元素也赋予了其他的寓意。传统装饰元素的风格简单,但是其中所富含的哲理非常的丰富。很多的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设计灵感都是从传统元素中寻找的,对原始文化进行解析,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现代文明的生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 传统手法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震荡的藏医传统手法治疗
19
作者 拉毛加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74-74,共1页
本文对藏族民间医生常用的手法治疗脑震荡的三种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整理,认为使用藏医手法整理脑震荡其诊断和方法简便易学、治疗效果好、场地。
关键词 脑震荡 传统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尊礼 赵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的CASCS及VAS评分显示:两组均较各自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值的比较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的传统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松动术 传统手法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