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广泛切除后植皮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义豪 邵为林 +11 位作者 黄瑾 冯燕 李婧 陈秋云 Surendra Parsad Yadav Zia-ul-Haq Nabil 张娅 李根山 张晶 马翔 姚志红 杨祚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其中足底最常见[3]。我国的黑素瘤发生于肢端比例超过60%,并以足底居多[4]。足底黑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切除范围及创面修复是手术的关键。足底黑素瘤切除范围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安全切缘为0.5~2.0 cm。而足底不同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足底负重区需承重,皮瓣是最好的选择,而足底非负重区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后植皮是常用的修复创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吸引术 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日钊 霍景山 +3 位作者 刘明淮 吴岷翰 刘海燕 韩新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与对比二期植皮中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打包技术在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在佛山健翔医院与佛山市中医院因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共64例,分别接受二期植皮联合VSD(植皮加... 目的观察与对比二期植皮中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打包技术在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在佛山健翔医院与佛山市中医院因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共64例,分别接受二期植皮联合VSD(植皮加VSD组)和植皮联合传统打包技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植皮愈合时间、住院期间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植皮加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9.8天,较对照组平均14.1天明显缩短(P<0.05);植皮加VSD组的植皮存活优良率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0%(P<0.05);住院期间愈合率为9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二期植皮联合应用VSD相比较于传统打包技术,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植皮存活与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中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孔靖 钟格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8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比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中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 目的比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中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打包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VS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拆包时间、植皮后换药次数、抗生素费用、总住院费用、植皮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和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1.7%(22/24)明显比对照组62.5%(15/24)高(P<0.05),住院时间、拆包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植皮后换药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抗生素费用、总住院费用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植皮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愈合率95.8%(23/24)明显比对照组79.2%(19/24)高(P<0.05),感染和皮下血肿发生率8.3%(2/24)、0明显比对照组54.2%(13/24)、12.5%(3/24)低(P<0.05)。结论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中VSD的应用效果明显比传统打包技术好,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拆包时间及植皮愈合时间,减少植皮后换药次数,提高愈合率,降低感染和皮下血肿发生率,节约抗生素费用和总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的打包加压技术在治疗足部皮肤撕脱伤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伟 潘朝晖 赵玉祥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皮肤原位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原位回植结合打包植皮治疗足部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急诊采用皮肤原位回植结合VSD技术和皮肤原位回植结合打包植...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皮肤原位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原位回植结合打包植皮治疗足部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急诊采用皮肤原位回植结合VSD技术和皮肤原位回植结合打包植皮治疗50例足部皮肤撕脱伤,25例接受了VSD结合皮肤原位回植术为实验组,25例接受了传统打包结合皮肤原位回植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单个患者植皮成活百分比、创面感染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二次手术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单个患者植皮成活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2±5.97%VS84.2±13.61%,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皮下血肿发生率、二次手术修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采用皮肤原位回植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部皮肤撕脱伤相较于传统的皮肤原位回植结合打包加压法,可以提高单个患者植皮成活百分比,减少皮肤创面感染和产生皮下血肿率,减少需二期手术修复的几率和缩小需二期修复的创面面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皮肤撕脱伤 VSD(负压封闭式引流) 原位植皮 传统打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电击伤致截肢残端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郭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电击伤致截肢残端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伤后24 h内入院的89例电击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 目的:分析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电击伤致截肢残端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伤后24 h内入院的89例电击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清微小RNA-195(miR-195)水平、术后残端缺损皮肤愈合时间和植皮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FGF、VE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19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端缺损皮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击伤致截肢残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缩短皮肤愈合时间,利于改善患者创面炎症,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电击伤致截肢残端皮肤缺损 传统打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