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及其体系——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83-186,共4页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就体系而言,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以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就体系而言,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以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而形成的形而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和以礼、乐、政、刑为核心范畴的政治实践中具体操作层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体系建构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政治差异与“中国传统政治学”概念的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90-193,共4页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中国传统政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体系建构 政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范畴与体系结构——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四
3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182-185,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学以治道落实在政治实践中,体现为礼、乐、政、刑四大基本范畴。礼是政治制度的基本规范;乐是政治实践的理想途径;政是制度的主体机制;刑是治道的辅助工具。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完整结构。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对传统政治学方法论的历史贡献
4
作者 石云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方法论 贵族政体 共和政体 传统政治学 辩证法 主奴关系 历史的方法 统治者 城邦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命、伦理与和谐: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特色——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六
5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9期183-186,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学在求善为主的政治哲学指导下,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学——不是以权力规范为核心而是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不是仅仅以人为对象而是包容宇宙万物的生命安置为整体对象;不是民族国家范畴内的权力分... 中国传统政治学在求善为主的政治哲学指导下,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学——不是以权力规范为核心而是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不是仅仅以人为对象而是包容宇宙万物的生命安置为整体对象;不是民族国家范畴内的权力分配而是求得整个世界(天下)太平的独特的政治学体系。这个体系以伦理规范为实现模式,呈现出强烈的普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自然 生命 伦理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学的体系建构历程及其特点——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五
6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90-193,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学由两个历史阶段所构成,即以"封建"为特征的王政时代、霸政时代和以郡县为特征的帝制时代。两个时代均建构了自足的整体性政治学体系,从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从整体到分裂,再到重新整合的历... 中国传统政治学由两个历史阶段所构成,即以"封建"为特征的王政时代、霸政时代和以郡县为特征的帝制时代。两个时代均建构了自足的整体性政治学体系,从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从整体到分裂,再到重新整合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中多元一统的基本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体系建构 历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道、人道与治道: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三
7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96-199,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学是以治道为中心,以天道为终极渊源,以人道完善为归依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探寻天道,追求人道,以达治道大行,是中国传统政治学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体系建构 基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论——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七
8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必须首先改变现代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思路,回到中国传统自身原有的思维体系中去。只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本作"整体性解读",才能真实了解中国传统政治学自足性的体系特征,进而进行&...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必须首先改变现代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思路,回到中国传统自身原有的思维体系中去。只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本作"整体性解读",才能真实了解中国传统政治学自足性的体系特征,进而进行"创造性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中国传统政治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
9
作者 王梦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我国对于政治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一直是外扩的,却忽略了中国传统中自然发展而来的政治学体系。从学科的发展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思想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 我国对于政治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一直是外扩的,却忽略了中国传统中自然发展而来的政治学体系。从学科的发展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思想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解读,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政治学。本文以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发展轨迹,并对其基本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内核的研究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学 政治学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国传统政治学概念分析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然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3年第2期14-23,5+9,共10页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由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而形...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由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而形成的形而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和以礼、乐、政、刑为核心范畴的政治实践中具体操作层面的设计。环境的治理方式是决定生态环境治理活动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拟通过研究国内外环境治理制度的发展过程,以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当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为例,论证了文化在环境自主治理当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自主治理 概念分析 可行性 环境 古代学术 传统中国 现代政治
原文传递
唐国军的《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出版
11
作者 郭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整体性 文本解读 帝制 体系建构 新语
原文传递
政治学: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宜斌 《兰州学刊》 2007年第7期42-44,共3页
文章认为新制度主义主要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这四种制度主义由于对制度的界定各不相同,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吸取了行为主义的科学性方面,但是不能... 文章认为新制度主义主要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这四种制度主义由于对制度的界定各不相同,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吸取了行为主义的科学性方面,但是不能解释制度方面的重大问题。社会学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比较接近传统政治学,但是所界定的制度太过于宽泛而丧失了应用价值。新制度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们对于制度与行为之间进行了虚假的二元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学 行为主义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理论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理论来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颜江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8-34,共7页
本文试图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历史脉络、现实逻辑以及理论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作者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产物... 本文试图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历史脉络、现实逻辑以及理论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作者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产物。虽然在其内部还包含着不同的声音,但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科学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学 新制度主义 行为主义 产生背景 主要内容 理论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政治学现状与我国政治学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元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8-52,共5页
现代政治学的研究现状是,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扩大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创立了新的理论体系和模式,出现了30多门新兴学科。相比之下,我国的政治学处于落后状态,原因是,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研究手段陈旧。而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改革实践又迫切... 现代政治学的研究现状是,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扩大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创立了新的理论体系和模式,出现了30多门新兴学科。相比之下,我国的政治学处于落后状态,原因是,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研究手段陈旧。而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改革实践又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这便提出了一个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当代政治学的任务。我们应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更新研究方法,运用多样的、科学的手段去重视研究现实的政治问题、政治过程和政治生活,并与制度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国的政治学理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研究方法 新兴学科 政治行为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 理论研究 研究手段 政治学理论 传统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
15
作者 韩强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8-30,75,共4页
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随着政治社会学的不断发展正在成为学者们日益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成为政治社会学研究所应首先明确的问题。对此。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传统政治学 区别与联系 现代政治 政治制度 研究方法 政治过程 政治问题 研究领域 政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地缘政治学视角看冷战时期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的“遏制”战略
16
作者 侯典芹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4期28-39,153,共13页
冷战前期,艾森豪威尓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调,基本上延续了杜鲁门时期的“遏制”战略,而且在程度方面有所加强。从“多米诺骨牌”理论到艾森豪威尔主义,从巴格达条约组织到东南亚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演... 冷战前期,艾森豪威尓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调,基本上延续了杜鲁门时期的“遏制”战略,而且在程度方面有所加强。从“多米诺骨牌”理论到艾森豪威尔主义,从巴格达条约组织到东南亚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美国“遏制”战略的地缘空间进一步扩大。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美国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还是在“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促动下大规模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仍然是针对占据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苏联,其“遏制”力量的地理空间配置仍主要放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从这个角度看,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外政策仍然受到了传统地缘政治学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米诺骨牌理论 艾森豪威尔主义 遏制战略 传统地缘政治学 东南亚条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述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沪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3-98,共6页
西方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Behaviouralism)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蓬勃兴起的一种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方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既然它对西方政治学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就应当... 西方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Behaviouralism)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蓬勃兴起的一种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方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既然它对西方政治学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就应当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和探讨行为主义的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义 行为学派 述评 理解人 心理学 西方政治学 传统政治学 行为研究 相互作用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的国家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7,共5页
国家问题重新引起政治学的重视,反映了政治学发展的新趋势。行为主义在政治学中的蔚然成风,使传统政治学受到严重挑战,围绕着“国家”概念的分歧,形成了关于国家问题的论战,涉及到对政治学发展方向的选择。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行为主义政治学 政治系统理论 政治学 国家学派 国家问题 传统政治学 国家与社会 伊斯顿 美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一场新的范式革命?——兼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亮 罗亮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政治学研究业已经历两场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制度的应然研究到实然研究的旧制度主义范式转换和由制度研究向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转换。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制度主义政治学和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西方政治学... 政治学研究业已经历两场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制度的应然研究到实然研究的旧制度主义范式转换和由制度研究向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转换。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制度主义政治学和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西方政治学者试图进行一场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变革尝试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但由于其兴起时间尚短,能否成为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还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传统制度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范式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学研究方法和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怀宁 《高师函授学刊》 1995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方法 传统政治学 政党制度 政治现象 政治制度 学科体系 决策理论 政治学方法论 政治决策 政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