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馆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红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7期112-114,共3页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栖息地。现分析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并剖析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民众文化意识与审美追求的日益提升,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创新路径,通过多元...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栖息地。现分析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并剖析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民众文化意识与审美追求的日益提升,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创新路径,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让“沉睡”在书页间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固堡垒,图书馆在维系国家文化命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图书馆收藏着海量文献资料与珍贵古籍,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与深邃的思想精华。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广大公众开启了深入了解与探索传统文化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民众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创新路径 海量文献 文化命脉 珍贵古籍 民族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作者 王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第14期38-40,共3页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孕育华夏民族的摇篮。中原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文明几千年发展演变的结晶。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开创性、融合性的文化特性。因此,在中原传统文化保护与...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孕育华夏民族的摇篮。中原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文明几千年发展演变的结晶。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开创性、融合性的文化特性。因此,在中原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融合性、开创性的发展优势。要不断丰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还应借鉴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创新形式,扩大中原传统文化影响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原传统文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传统文化 中原文明 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体系 华夏文明 世界影响力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四川非遗文化如何实现传播及创新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雪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5期145-147,共3页
四川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承特点。在现代社会,非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正逐步复苏,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现从融媒体视域出... 四川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承特点。在现代社会,非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正逐步复苏,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现从融媒体视域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四川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新媒体时代 传承特点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 传承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隋欣 《艺术教育》 2013年第1期48-48,共1页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显得日益重要。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涌入,传...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显得日益重要。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涌入,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保护与传承正受到严重冲击和考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如何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体系,使之生生不息,让中国音乐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这对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原文传递
数字化语境下崂山民间故事视觉转化动态设计传播策略探究
5
作者 任昭辉 马振龙 《艺术家》 2024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崂山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赋予...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崂山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崂山民间故事新的生命力,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不仅是推动其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语境 民间故事 视觉转化 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国粹,京剧进课堂——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京剧艺术渗透
6
作者 李响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32期72-73,共2页
2022年春晚戏曲节目中,由两名北京的小学生与京剧名家共同演绎的《生生不息梨园情》,不仅展现出两名小学生深厚的京剧艺术功底,也向观众们展示了北京地区“京剧进课堂”的实践教学成果。现阶段,无论从小学音乐新编的教材,还是从“京剧... 2022年春晚戏曲节目中,由两名北京的小学生与京剧名家共同演绎的《生生不息梨园情》,不仅展现出两名小学生深厚的京剧艺术功底,也向观众们展示了北京地区“京剧进课堂”的实践教学成果。现阶段,无论从小学音乐新编的教材,还是从“京剧进校园”活动中,都能深切感受到我国正在将京剧知识向全国少年儿童进行普及和推广。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积极响应,更是对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与文化自信培养的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节目 小学音乐 新课标下 京剧名家 艺术功底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京剧进课堂 战略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非遗“棉花鬼”在高校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途径
7
作者 白萌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4期20-22,共3页
“棉花鬼”是流传于承德市滦平县满族地区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以独特的装扮风格、幽默的舞蹈动作、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闻名,于清康熙年间兴起,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属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中... “棉花鬼”是流传于承德市滦平县满族地区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以独特的装扮风格、幽默的舞蹈动作、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闻名,于清康熙年间兴起,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属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本文以二十大文化精神为指导,聚焦承德非遗“棉花鬼”在高校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旨在以“棉花鬼”为例,深入分析探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与途径,推动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同时,有效激发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国家培育更多具备较高知识水平与深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非遗“棉花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