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1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节段经皮微创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学武 郝虎萍 刘小军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对比短节段经皮微创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按照固定不同方式分成观察组(短节段经皮微创)和对照组(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每组40... 目的对比短节段经皮微创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按照固定不同方式分成观察组(短节段经皮微创)和对照组(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每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肌酸激酶值、术后佩戴支具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组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术前,Cobb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创伤性低,痛苦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经皮微创 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胸腰骨折 疗效 固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19-07间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19-07间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0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4 h的VAS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 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较
3
作者 潘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行微创通道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行微创通道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微创通道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骨折 微创 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4
作者 徐子彧 刘俊鹏 黎萌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术式组与机...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术式组与机器人辅助组,各60例。传统术式组实施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实施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置钉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椎体后凸角、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结果:机器人辅助组围手术期指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置钉准确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椎体后凸角低于传统术式组,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JOA评分、SFI评分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结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近远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提升置钉准确率,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升近远期固定效果,提升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Wiltse入路 弓根螺钉固定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史飞 温干军 +5 位作者 周植森 陈坚 陈榕生 袁浩彬 孙俊辉 郑帅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究3D打印结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腰椎不稳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采用椎... 目的:探究3D打印结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腰椎不稳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对照组于X线辅助下行手术治疗,研究组结合3D打印技术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腰椎功能优良率、植骨融合率、手术前后影像学复位情况(伤椎高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炎性-应激因子[CRP、TNF-α、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P<0.05),而置钉准确率显著升高(P<0.05);3D打印技术模拟的伤椎高度、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与实际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明显升高(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炎症因子均升高,但是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升高趋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腰椎功能优良率、植骨融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更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症 骨质疏松 3D打印 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临床疗效分为发生组(n=25,临床疗效不佳)和未发生组(n=124,临床疗效良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针对差异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未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R语言将所有差异变量进行VIF共线性分析,各差异变量VIF≤10,容忍度≥0.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发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为术后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STA指数、骨密度为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8,表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度。结论: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均为影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术前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损伤 弓根螺钉内固定 机器人辅助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7
作者 邱平 邓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3-096,共4页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取名为对照组,第二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均是29例患者,前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后一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这两组患者的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手术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应激指标相比(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针对腰椎骨折进行治疗,其成效显著。结合手术室内的精心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云浩 李红星 戴云飞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单一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一组(t=9.719、51.746,P均<0.001),而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t=0.265、1.765,P=0.792、0.082);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单一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单一组(t=3.345、7.710,P=0.001、P<0.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29%,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77.14%(χ^(2)=4.200,P=0.040);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为C~D级13例、E级22例,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为A~B级1例、C~D级21例、E级13例(Z=-2.209,P=0.027);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单一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无明显差异(χ^(2)=0.159,P=0.690)。结论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虽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却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陈佳佳 李忠 赵科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椎体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进行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螺钉治疗的29例设为对照组,经皮椎弓根... 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椎体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进行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螺钉治疗的29例设为对照组,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治疗的29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伤椎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透视次数少,透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术后研究组ODI评分较低,Cobb角较小,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均较高(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计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基础上联合伤椎固定钉,可减少术中透视频率及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伤椎恢复较快,腰椎功能恢复相对较好,疼痛程度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 固定 万向钉内固定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11
作者 徐斌 柴静 +4 位作者 蔡学侬 王恒 刘朝明 李志泓 吴宽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TLif治疗的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 目的:探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TLif治疗的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120.5 ± 25.6) min,术中出血量为(250.8 ± 50.2) ml,术后引流量为(150.6 ± 35.8) ml,住院时间为(10.2 ± 2.5) 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 ± 3.2)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明显较术前改善,VAS、JOA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unilateral pedicle bolt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 (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segm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nerve radiculopath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nerve radiculopathy treated with unilateral pedicle bolt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Lif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pain degree and lumbar function recover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evaluated by VAS score, JOA score, and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smooth surgeries, with an operation time of (120.5 ± 25.6) m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f (250.8 ± 50.2) ml, postoperative drainage of (150.6 ± 35.8) m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10.2 ± 2.5) days.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as 12~24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8.5 ± 3.2) months. The postoperative symptoms of waist and leg pain i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symptoms, and VAS, JOA, and ODI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scores (P < 0.05).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Unilateral pedicle bolt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segm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drainage,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han conventional PLif surgery, and obvious clinical efficacy,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弓根螺钉固定 TLIF 单节段腰间盘突出 神经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12
作者 吴昕峰 安岩 曾成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Andrew螺钉CT位置分级以及影像、症状指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螺钉CT位置分级、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缩短手术及透视时间,提升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手术机器人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置钉准确率 手术时间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董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更好,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骨折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探析
14
作者 黄燕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选入参照组,其余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命名为试验组。记录、评估2组的数据差异化程度。结果 针对不同组别患者在疼痛、焦虑、应激反应、手术治疗指标、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维度的相关数据,经由验证,试验组的优异程度更为理想(P<0.05)。结论 基于积极执行强化手术室护理操作,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应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中,可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强化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晓峰 帕力哈提·白克吐尔逊 +2 位作者 刘金凯 李文强 苏严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6-079,共4页
探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37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样本,均为无需行椎管减压的新鲜骨折,采用随机数字... 探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37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样本,均为无需行椎管减压的新鲜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将患者划分为PPSF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WPSF组(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Cobb角、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WPSF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低于PPSF组(P<0.05)。结论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Wiltse入路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学习曲线等方面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Wiltse入路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6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小辉 辛晓锋 姚海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ODI脊柱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对比
18
作者 王晋德 梁卫东 +1 位作者 蔡晓宇 郭海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OLIF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1例)和TLIF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33例)。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相关指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体滑脱率)。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与TLIF组相比,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指数,均少于TLIF组,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OLIF组术后3 d、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LIF组与OLIF组术后3 d、6个月时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腰椎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TLIF相比,OLIF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失血更少、术后疼痛缓解更快、术后功能恢复获益更好,在轻中度腰椎滑脱且椎管内游离髓核较少的情况下推荐应用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斜外侧间融合术 间孔间融合术 微创性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耀 卢慧 +3 位作者 姜为民 王根林 邹俊 陈洁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岁(19~67岁)。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的病人纳入经肌间隙入路组,35例采用经皮入路的病人纳入经皮入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住院总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以及螺钉置入精确度。结果病人获得(16.1±4.2)月(12~28个月)随访。经肌间隙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经皮入路组[(114.00±48.56)min vs.(153.29±52.46)min],住院总时间显著多于经皮入路组[(12.92±4.97)d vs.(10.40±4.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肌间隙入路组的螺钉置入精确度:Ⅰ级128钉,Ⅱ级13钉,Ⅲ级3钉;经皮入路组为:Ⅰ级177钉,Ⅱ级22钉,Ⅲ级1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在手术时间更有优势,后者在住院总时间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治疗 旁肌间隙入路 经皮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