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葛进锐 封少杰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1—2015-01收治的70例乳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对...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1—2015-01收治的70例乳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脓腔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经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示观察组无复发、乳房变形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17.1%,乳房变形2例,发生率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满意,优于传统脓肿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脓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用于乳腺脓肿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任世勇 《饮食科学》 2018年第9X期20-20,共1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用于乳腺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54例乳腺脓肿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用于乳腺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54例乳腺脓肿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疼痛评分、乳房变形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瘢痕长度、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01±0.12)分,乳房变形率为0.0%,复发人数为1例,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乳腺脓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脓肿引流术 乳腺脓肿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仁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脓肿引流术;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脓肿引流术;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技术。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及脓腔愈合时间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瘢痕长度比较上:实验组为(1.3±0.3)cm,对照组为(4.1±0.7)cm,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患者无脓肿复发及乳房变形病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脓肿复发,3例乳房变形。结论:在对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更具安全性,疗效更快,预后效果更好,且不影响美观,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总体疗效优于传统的脓肿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脓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乳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妤 肖安 +1 位作者 彭蓉蓉 詹强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7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试验组37例采用麦默通乳腺脓肿微创旋切...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7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试验组37例采用麦默通乳腺脓肿微创旋切引流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美观满意度、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换药次数次、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NRS评分、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观总满意率(97.30%)高于对照组(78.79%),并发症总发生率(2.70%)、复发率(2.70%)均低于对照组[(21.21%)、(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麦默通微创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术后瘢痕小,可提高患者美观满意度,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麦默通微创脓肿引流术 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管路自制负压系统在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永恒 曹伟 +3 位作者 张恩 祝旭龙 田有伏 李林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对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管路自制负压系统穿刺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29),分别行静脉留置... 目的探讨对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管路自制负压系统穿刺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29),分别行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管路自制负压系统穿刺和传统脓肿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换药频次、疼痛缓解程度、乳房变形情况及回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换药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乳房变形情况出现,对照组患者5例(17.24%)存在乳房变形,观察组乳房变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回乳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4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比较,自制负压管路系统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更显著,可加快脓腔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且明显降低回乳率,美容效果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脓肿 静脉留置针 传统脓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陆佳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7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切开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切开引流组37例采用传统脓肿切...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7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切开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切开引流组37例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负压引流组37例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继续哺乳率、乳瘘率、乳房变形率及复发率。结果:负压引流组切口长度、换药天数、切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切开引流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切开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继续哺乳率72.97%高于切开引流组的35.14%,乳房变形率0.00%、复发率2.70%分别低于切开引流组的18.92%、21.62%(P<0.05)。结论: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对比,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应用于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继续哺乳率,降低乳房变形率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脓肿 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 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对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永兴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对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66例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对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66例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与疗效相关指标即瘢痕长度、换药次数和引流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为69.70%(P<0.05),瘢痕长度、换药次数和引流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创口的愈合,且减少了换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 醋酸磺胺米隆溶液 VSD疗法 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