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媒介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邢福生 《风景名胜》 2019年第4期67-68,共2页
在信息交往的活动中,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其存在之初,就有传播的属性。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艺术的传播方式不断改革,传播媒介逐渐成为艺术传承的重要手段,承担着艺术传承的使命。传统艺术的传承,是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在信息交往的活动中,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其存在之初,就有传播的属性。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艺术的传播方式不断改革,传播媒介逐渐成为艺术传承的重要手段,承担着艺术传承的使命。传统艺术的传承,是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对于艺术传承的价值,使其效率最大化。本文阐述了传统艺术传承的意义以及传统艺术传承在传播媒介进化下的变迁,分析了传播媒介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影响,以期使传播媒介能够更好的为传统艺术传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媒介 传统艺术传承 变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角下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思佳 《视听》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21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逐步脱离了“低幼”的标签,走向成熟。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成为国产动画电影获得票房及口碑成功的制胜法宝。中国本是农耕社会,中华传统艺术也来源于自然。其生态之美不仅体现着自然生态的和谐,也体现着中华民... 21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逐步脱离了“低幼”的标签,走向成熟。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成为国产动画电影获得票房及口碑成功的制胜法宝。中国本是农耕社会,中华传统艺术也来源于自然。其生态之美不仅体现着自然生态的和谐,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在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上追求和谐的倾向。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对传统造型艺术、民间文学和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的吸纳与延伸,实现了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两者的成功融合也彰显了中华传统艺术在提升民族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传统艺术传承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艺术传承基地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以快板基地为例
3
作者 李卿 谷珊 +1 位作者 张卓 王娅琳 《时代人物》 2024年第33期0227-0229,共3页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集聚、储存、研究、传播、教育和创新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组织,在当今新的时代背 景下,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继承和革新传统文化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和不可或缺的任务。明确高职 院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内...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集聚、储存、研究、传播、教育和创新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组织,在当今新的时代背 景下,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继承和革新传统文化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和不可或缺的任务。明确高职 院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内涵目标和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传承基地 高职院校 快板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基于《著作权法》框架下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东丽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0,共4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亟待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来保护自身利益。我国《著作权法》主要是对艺术、舞蹈、文学书籍、音乐作品等相关作品权利保护的法律,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亟待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来保护自身利益。我国《著作权法》主要是对艺术、舞蹈、文学书籍、音乐作品等相关作品权利保护的法律,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殊性,《著作权法》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民族传统艺术传承 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桃源刺绣艺术特色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5
作者 刘文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本研究聚焦桃源刺绣,深入剖析其独特艺术特色,包括丰富多样的图案题材、精湛细腻的针法技艺、鲜明独特的色彩搭配等方面。探讨桃源刺绣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如在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促... 本研究聚焦桃源刺绣,深入剖析其独特艺术特色,包括丰富多样的图案题材、精湛细腻的针法技艺、鲜明独特的色彩搭配等方面。探讨桃源刺绣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如在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促进传统刺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传承与弘扬桃源刺绣文化,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与创意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刺绣 艺术特色 视觉传达设计 传统艺术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厦门北站“燕尾脊”屋顶议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传承
6
作者 万之瑛 《华中建筑》 2014年第9期87-89,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筑市场日益活跃,大量标志性的优秀建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然而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类结合现代科技,能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作品却凤毛麟角。厦门北站"燕尾脊"屋顶设计构思,意在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筑市场日益活跃,大量标志性的优秀建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然而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类结合现代科技,能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作品却凤毛麟角。厦门北站"燕尾脊"屋顶设计构思,意在结合闽南本土建筑文化和艺术特征,以其形态内涵激起人们对我国传统建筑魅力的遐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北站 燕尾脊 屋顶 传统艺术传承 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在高校艺术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基于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好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渗透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向边缘化位置游走甚至濒临灭亡,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复兴,需要大量既具有正确民族价值观又富有专业音乐艺术知识的年轻一代来完成。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消费能力和对服...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渗透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向边缘化位置游走甚至濒临灭亡,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复兴,需要大量既具有正确民族价值观又富有专业音乐艺术知识的年轻一代来完成。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消费能力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再加上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过往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增加了消费者口碑对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在市场上成功的影响力。工匠精神这个之前被关在象牙塔里的名词也开始走向凡间,普及和应用的需求陡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追求卓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诚逸 《今传媒》 2016年第11期165-166,共2页
苏州桃花坞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及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民俗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桃花坞年画日趋衰落。互联网时代,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勇... 苏州桃花坞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及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民俗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桃花坞年画日趋衰落。互联网时代,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借鉴其他民俗艺术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快捷的特点走向国际,探索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发展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 年画 民俗 传统艺术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剧表演基本功训练的创新与思考
9
作者 缪云泰 《影剧新作》 202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赣剧,作为地方大戏剧种,拥有厚重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拟对赣剧基本功训练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赣剧基本功训练与杂技、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吸收融合,以此打破传统界限,拓宽训练视野。同时,提出了引入现代... 赣剧,作为地方大戏剧种,拥有厚重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拟对赣剧基本功训练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赣剧基本功训练与杂技、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吸收融合,以此打破传统界限,拓宽训练视野。同时,提出了引入现代舞台技术、表演理念等创新元素,以丰富赣剧训练内容,提升训练效果。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赣剧的教学和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对其他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有启发作用。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赣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江西乃至全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持续发光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剧 表演基本功 训练创新 传统艺术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传统文化遗产 促进艺术教育改革——评《传统文化遗产视野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芸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2-132,共1页
不管是历尽沧桑的古代社会,还是朝气蓬勃的当今世界,教育一直是贯穿古今的永恒主题。教育内容从先秦的礼、乐、射、御、书、数到西汉的《诗》《书》《礼》《易》《春秋》,从宋明理学到清末民初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 不管是历尽沧桑的古代社会,还是朝气蓬勃的当今世界,教育一直是贯穿古今的永恒主题。教育内容从先秦的礼、乐、射、御、书、数到西汉的《诗》《书》《礼》《易》《春秋》,从宋明理学到清末民初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新文化、新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和基础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教育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以传统文化遗产为视域进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时代活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我国当代艺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遗产视野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
原文传递
原点上的突破--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娜 《美与时代(城市)》 2014年第4期44-44,共1页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名族意识逐渐复苏,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风格。
关键词 新中式风格 传承传统艺术 中西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在艺术传承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观志 《中华少年》 2016年第17期273-274,共2页
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的结合现代与当代艺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艺术专业类学生为主体,面向每一个艺术专业学生,满足每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从事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知识充分学习乃... 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的结合现代与当代艺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艺术专业类学生为主体,面向每一个艺术专业学生,满足每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从事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知识充分学习乃至发展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在艺术传承的教学中,使用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艺术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了由传统教学的单向传授知识转变为综合性的多向循环教学,传授艺术知识传承,学生由"向学"变为"勤学"乃至未来多学勤学成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 课堂教学导读学习提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基础艺术专业知识体系 传统艺术传承 艺术专业课堂教学 艺术专业教育活动 发展与应用 实践课程教学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