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发明传统观点的再解读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4,共7页
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械发明,国内外历史学界、技术史学界、纺织学界有诸多错误和误解,造成一些谬误一再流传。基于对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文献、图片、视频的调查和鉴别,研究认为:飞梭装置具有投纬、打... 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械发明,国内外历史学界、技术史学界、纺织学界有诸多错误和误解,造成一些谬误一再流传。基于对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文献、图片、视频的调查和鉴别,研究认为:飞梭装置具有投纬、打纬的二合一特性,并且详细阐明其操作过程;珍妮纺纱机是纺纱技术史上的一次"退化",但却是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虽然它提高了纺纱速度却没有提高纺纱质量,最终只能昙花一现;水力纺纱机的图像信息和1785年水力织布机专利的图像信息都与其相关表述存在着矛盾之处。通过研究,试图对这些文字和图像信息进行系统梳理,以期真实展现这段技术史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工业革命 纺织机械 传统观点 再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与传统观点的商榷 被引量:3
2
作者 隆武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3,共8页
建国以来,史学界普遍把武汉失守当作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认为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由“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转到“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第二阶段。综观抗日战争发展的轨迹,这个观点... 建国以来,史学界普遍把武汉失守当作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认为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由“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转到“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第二阶段。综观抗日战争发展的轨迹,这个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是值得商榷的。现在分两个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的第一时期转到战略防御的第二时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陷落,中外舆论为之震动,这确实使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某些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抗战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日本并未停止战略进攻,国民党仍在积极培养抗战力量以停止日本的战略进攻。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从武汉失守到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是抗日战争由第一阶段转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 战略进攻 国民党 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失守 正面战场 第一次长沙会战 战略防御 敌后战场 传统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田径理论中几个传统观点的质疑
3
作者 李琳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20,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的分析,对田径理论中几个传统观点进行了探讨,对几个技术指标作了补充,有利于充实田径理论,促进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田径理论 传统观点 出手角度 腾起角度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关于《周易》的两个传统观点的质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宗桂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4-78,共5页
一、孔子与《易》有关论质疑——向冯友兰、张岱年先生献疑孔子是否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没有《周易》?这是迄今为止学术史上聚讼纷纭的问题。认为孔子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周易》的人,主要依据是: (1)子曰:“加我数年,五... 一、孔子与《易》有关论质疑——向冯友兰、张岱年先生献疑孔子是否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没有《周易》?这是迄今为止学术史上聚讼纷纭的问题。认为孔子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周易》的人,主要依据是: (1)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得,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3)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第(1)条材料,说明孔子学过《周易》,第(2)(3)两条材料,说明《论语》引用了《周易》的话,由此得出孔子与《易》有关,孔子以前有《周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传统观点 子曰 论语 学术史 献疑 经典释文 张晏 古籍出版 巫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词为宋一代文学代表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5
作者 张珠龙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词为宋一代文学代表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张珠龙中国古典文学沿着《诗经》与《楚辞》所开辟的道路波源而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自秦而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代领风骚。由于种种原因,前人往往将其视之为各期... 以词为宋一代文学代表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张珠龙中国古典文学沿着《诗经》与《楚辞》所开辟的道路波源而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自秦而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代领风骚。由于种种原因,前人往往将其视之为各期的代表文学,而事实上并不能这样一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文学 传统观点 值得商榷 宋词 唐诗 宋代文学 欧阳修 宋代散文 山水田园诗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
6
作者 王珏 《经济师》 1994年第12期6-8,25,共4页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传统观点 质疑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毛泽东文艺民族化思想——兼评《崛起的诗群》中的否定民族传统观点
7
作者 王汝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年第5期72-77,共6页
民族化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从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一基本点出发,提出了革命文艺的民族形式、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重大课题,指导文艺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今... 民族化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从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一基本点出发,提出了革命文艺的民族形式、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重大课题,指导文艺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今天,在社会主义新对期,民族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文艺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文艺民族化思想,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民族化 学习毛泽东 毛泽东文艺思想 传统观点 马克思主义 革命文艺 社会主义文艺 中国作风 文艺方针 中国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传统观点,重新理解按劳分配
8
作者 张光照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1-7,共7页
目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争论,归根到底是一场工资改革方向的讨论。从已经发表的意见来看,我认为争论的双方。都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那么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按照劳... 目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争论,归根到底是一场工资改革方向的讨论。从已经发表的意见来看,我认为争论的双方。都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那么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按照劳动数量、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计算劳动数量、质量,只能借助于计算商品价值,而商品价值又是无法直接计算的。实践证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是做到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传统观点 社会主义条件 全民所有制企业 商品价值 社会主义国家 个人消费品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与对申请贷款人信任有关问题上的非传统观点
9
作者 李刚军 《管理观察》 1996年第5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有关问题 申请贷款 传统观点 老年人 信任问题 评审方法 评估过程 系统化 经营活动 企业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兼驳“东方公有、西方私有”的传统观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令平 董振琦 《学术月刊》 1981年第11期43-49,61,共8页
长期以来,在奴隶社会土地制度问题上,我国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东方自始至终公有,西方自阶级社会之始就私有”,直到目前,这种传统观点仍占据统治地位。东、西方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果真是按照两条道路发展的吗?一九七九年出版... 长期以来,在奴隶社会土地制度问题上,我国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东方自始至终公有,西方自阶级社会之始就私有”,直到目前,这种传统观点仍占据统治地位。东、西方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果真是按照两条道路发展的吗?一九七九年出版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把希腊、罗马城邦共和时期的“城邦所有制”,解释为一种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中间阶段的所有制。这无疑为我们探索奴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启示。我们认为,在奴隶社会前期(奴隶制大帝国建立前),无论东方(包括中国),还是西方的土地制度,都处于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中间阶段”,都属于“农村公社所有制”。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那种氏族公社“共同耕种、共同消费”的公有制,也不同于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大帝国时期)的具有“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而是“集体所有、个人占有”的过渡阶段的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 农村公社 公社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公有制 土地所有制 中间阶段 传统观点 马克思
原文传递
关于巴黎公社革命的客观条件和失败原因——对一种传统观点的异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心华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108,共8页
长期以来,我国流传着一种观点,即巴黎公社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历史发展》(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以下简称《发展》)一书关于公社革命客观条件和失败原因的论述,集中代表了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这... 长期以来,我国流传着一种观点,即巴黎公社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历史发展》(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以下简称《发展》)一书关于公社革命客观条件和失败原因的论述,集中代表了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似可探讨。现就《发展》的有关论述,提出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败原因 巴黎公社 客观条件 历史发展 传统观点 恩格斯 不同意见 马克思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革命
原文传递
事实的相对性:从内部对传统观点的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W.B.韦默 沈恩明 《世界哲学》 1990年第1期44-51,共8页
本章对知识“基础”的观点的主要批判加以概述。这种观点对证明主义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本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一种无效做法的总的考察:如果这种批判被理解为是对传统观点的一个毁灭性论证的话(而不是从内部作精细的修改),那么证明主义者... 本章对知识“基础”的观点的主要批判加以概述。这种观点对证明主义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本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一种无效做法的总的考察:如果这种批判被理解为是对传统观点的一个毁灭性论证的话(而不是从内部作精细的修改),那么证明主义者大概会放弃元理论,与此相反,这一批判加强了从古典主义到新证明主义的转变;由于发现并不存在知识的坚固基础,这些理论家便试图在或然性的基础上建立人类的知识,以便避开怀疑论。虽然更为悲哀但也更为“明智”,他们承认科学合理性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性 经验主义哲学 经验主义者 传统观点 事实基础 怀疑论者 证明 批判 感觉经验 经验知识
原文传递
对短跑疾跑传统观点的置疑 被引量:6
13
作者 申伟华 《田径》 1998年第9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最大速度 过度加速 优秀运动员 传统观点 优秀短跑运动员 疾跑速 途中跑 加速距离 短跑成绩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对田径理论中几个传统观点的质疑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琳 《田径》 1998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田径理论中几个传统观点的质疑●李琳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田径运动技术认识的不断完善,一大批世界纪录被打破。其中,引人注目的有男子100米、200米、跳远、三级跳远;女子中长跑等。然而,在某些项目上,当今优秀运动员... 对田径理论中几个传统观点的质疑●李琳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田径运动技术认识的不断完善,一大批世界纪录被打破。其中,引人注目的有男子100米、200米、跳远、三级跳远;女子中长跑等。然而,在某些项目上,当今优秀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与传统田径理论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理论 原地推铅球 出手角度 传统观点 腾起角度 优秀运动员 助跑速度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 优秀铅球运动员 滑步
原文传递
一部勇于对传统观点挑战的经济学著作——评《十字路口上的中国》
15
作者 高建波 《经济评论》 CSSCI 1993年第6期92-92,45,共2页
几年前,广东学者何博传出版了《山坳上的中国》一书。他以敏锐的思辩、锐利的笔法,剖析了当时中国的重大问题,找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这一思想的启示下,经济学家、西北大学邹东涛教授和崔全宏,从宏观的角度,就当前中... 几年前,广东学者何博传出版了《山坳上的中国》一书。他以敏锐的思辩、锐利的笔法,剖析了当时中国的重大问题,找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这一思想的启示下,经济学家、西北大学邹东涛教授和崔全宏,从宏观的角度,就当前中国经济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作了全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学著作 十字路口 传统观点 经济学家 西北大学 邹东涛
原文传递
向传统史学观点挑战的世纪力作——评《华夏上古史研究》
16
作者 杨东晨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95-96,共2页
拜读湖南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俊男副教授的<华夏上古史研究>(范进军、陈家桢主编的<学理追问>学术丛书之一种.20.5万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感触颇多,遂写下一些读后感,以与同仁共析.
关键词 传统史学观点 《华夏上古史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公有制因素——对一个传统理论观点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范章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 ,存在着一条“原理” ,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产生公有制因素。这种认识 ,不符合西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也不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关键词 公有制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 传统理论观点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信息、确定观点、充分评析——评析观点类历史试题解答方法
18
作者 程晨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4年第11期25-26,共2页
在解答评析观点类历史试题时,学生首先要概括出历史观点,其次要明确表明对历史观点的态度,最后要运用相关史实对观点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下面举例说明该类试题的解答方法。【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延续与变迁材料一西方... 在解答评析观点类历史试题时,学生首先要概括出历史观点,其次要明确表明对历史观点的态度,最后要运用相关史实对观点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下面举例说明该类试题的解答方法。【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延续与变迁材料一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材料二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本质变化 挖掘信息 解答方法 阅读材料 试题解答 分水岭 传统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语言翻译观对传统的颠覆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萍 韩松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2,共5页
沃尔特·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意义、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可译性等一些基本翻译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驳斥了"译意"的观点;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悬置了"可译"与"不可译"二分... 沃尔特·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意义、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可译性等一些基本翻译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驳斥了"译意"的观点;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悬置了"可译"与"不可译"二分。反传统的纯语言翻译观带给文学翻译这样的启示:文学翻译应重视形式的传译,摆脱意义的束缚,跳出语言的框囿,实现译作对原作的超越,把握可译性意味着强调语言的差异性,追求语言的互补性。译例的分析揭示了纯语言翻译观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实践表明:文学翻译中释放、转换纯语言、显示语言间的亲缘性、追求语言间的互补性是可能的。译者的天职正是完成语言间共生互补的伟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语言翻译观 传统观点 颠覆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之传统文化涵义透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慧 《基础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所提出的一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守则是由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诚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政府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者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国家通用教材,实际...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所提出的一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守则是由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诚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政府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者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国家通用教材,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选择,即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同样,学生守则的制定也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教育观念选择的。笔者认为从学理上探究中国中小学生守则的传统文化取向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比了中国现行的以及之前通行的学生守则的内容,对蕴含于其中的教育文化观念和教育传统观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守则 传统观点 文化涵义 透析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部 习惯养成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