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黄海华 成焕波 +4 位作者 张营 胡力飞 胡辉 李清安 殷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8-52,69,共6页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二者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中共标定出16个共有色谱峰,其中7个峰被指认为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40;桂枝茯苓丸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0.9998、0.9998,均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97.84%、98.64%、99.44%、98.97%。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批桂枝茯苓丸标准汤剂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2.86~20.79 mg/g、1.07~2.13 mg/g、9.08~21.19 mg/g、0.49~0.81 mg/g、0.94~2.46 mg/g,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15.21~30.09 mg/g、1.94~3.08 mg/g、17.25~37.74 mg/g、0.29~0.37 mg/g、2.37~2.52 mg/g。与传统饮片汤剂相比,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较高,肉桂酸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较好地保留了原饮片中的绝大多数指标成分,适宜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汤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法分析四逆汤配方颗粒及其传统饮片汤剂中的有效成分
2
作者 闫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14-0117,共4页
分析四逆汤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汤剂中的有效成分。方法 基于HPLC法,分析甘草酸铵、乌头碱、甘草苷、新乌头碱、6-姜烯酚、6-姜酚在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汤剂中的含量。结果 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较好(r=0.9993、0.9994、0.9995、0.9993、0.999... 分析四逆汤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汤剂中的有效成分。方法 基于HPLC法,分析甘草酸铵、乌头碱、甘草苷、新乌头碱、6-姜烯酚、6-姜酚在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汤剂中的含量。结果 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较好(r=0.9993、0.9994、0.9995、0.9993、0.9996、0.9994);甘草酸、乌头碱、甘草苷、新乌头碱、6-姜烯酚、6-姜酚回收率在传统饮片、配方颗粒中分别为(100.12、98.67、97.93、98.95、99.57、100.28)、(98.67、97.20、99.57、97.66、99.22、100.55);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含量较饮片汤剂高,P<0.05。结论 四逆汤配方颗粒中的各项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能有效保留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汤剂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含量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媛 鲁定国 +3 位作者 雷艳青 雷鹏 刘韶 李新中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速1 ml/min;测定阿魏酸流动相为甲醇-水-0.05%磷酸(40∶50∶10),检测波长为...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速1 ml/min;测定阿魏酸流动相为甲醇-水-0.05%磷酸(40∶50∶10),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芍药苷流动相为乙腈-水-0.05%磷酸(16∶74∶1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8.91 mg/剂,芍药苷为83.57 mg/剂;传统饮片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8.90 mg/剂,芍药苷为78.51 mg/剂;不同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阿魏酸含量为3.36~7.67 mg/剂,芍药苷为48.13~67.52 mg/剂。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基本相当,但不同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物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阿魏酸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翎 李新中 +1 位作者 雷鹏 刘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三个方面的影响,考察黄连解毒汤传...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三个方面的影响,考察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的差异。结果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新鲜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且两种汤剂等剂量间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组的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两者的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且等剂量的配方颗粒组优于传统饮片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相似或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药效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秀桥 刘焱文 +1 位作者 张朝波 刘雅士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对小鼠断尾止血以及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除中、高剂量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有差异外...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对小鼠断尾止血以及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除中、高剂量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有差异外,其余指标两种汤剂低、中、高剂量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典方的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具研究、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泻心汤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药效 传统饮片汤剂 药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冲剂对快速衰老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成金枝 张俊龙 +1 位作者 郭蕾 高永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冲剂对衰老肾虚处置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地黄饮子免煎颗粒冲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半乳糖组)、地黄饮子饮片低、高剂量组(5,10 g·kg-1...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冲剂对衰老肾虚处置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地黄饮子免煎颗粒冲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半乳糖组)、地黄饮子饮片低、高剂量组(5,10 g·kg-1)、地黄饮子配方免煎颗粒低、高剂量组(5,10 g·kg-1),每日1次,连续6周。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地黄饮子饮片高剂量组和免煎中药颗粒高剂量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优于模型组;地黄饮子饮片高剂量组和免煎中药颗粒高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强于模型组(P<0.01),且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免煎颗粒冲剂在减缓衰老肾虚处置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衰退方面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地黄饮子免煎颗粒可以替代其传统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传统饮片汤剂 免煎颗粒冲剂 衰老 肾虚 学习记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献冲 李新中 +1 位作者 唐翎 许利敏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 mol.L^-1醋酸铵-冰醋酸(66∶33∶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 mol.L^-1醋酸铵-冰醋酸(66∶33∶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甘草酸铵在432-4 32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1%,n=5)。同一批饮片制备的两种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无明显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差别较大。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应优化工艺条件,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保证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酸枣仁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T细胞亚群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樊凯芳 赵建平 冯振宇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4期550-551,共2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每日1次,连续10 d。眼球取血,采用流式...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每日1次,连续10 d。眼球取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环磷酰胺组CD4+T、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玉屏风散传统饮片高剂量组和配方颗粒高剂量组CD4+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量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均能升高免疫抑制小鼠CD4+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量,增强其T免疫功能,且两种剂型效果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饮片汤剂 CD4+T、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雷艳青 雷鹏 +1 位作者 刘韶 李新中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为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补血名方"四物汤"为实验对象,对该方的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的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C18(Dia-monsil 2... 目的:为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补血名方"四物汤"为实验对象,对该方的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的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C18(Dia-monsil 250 mm×4.6 mm,5μL);流动相中,流动相组分A为水,B为甲醇,C为0.05%磷酸;梯度洗脱,条件为组分C保持10%不变,组分B从0到9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结果:同一批药材的两种汤剂其HPLC指纹图谱相似性好,相似度0.924。6批不同厂家的汤剂间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相似度在0.70-0.98。结论:方剂四物汤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比较,指纹图谱相似性好,提示内在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HPLC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的定性鉴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桥 刘雅士 刘焱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代替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的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TLC、HPL...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代替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的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TLC、HPLC色谱图大致相似,但色谱图显示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高。结论:三黄泻心汤的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具研究、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泻心汤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生物碱 定性鉴别 传统饮片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凯芳 赵建平 冯振宇 《山西中医》 2013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5,10 g.kg-1)ig、玉屏...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5,10 g.kg-1)ig、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5,10 g.kg-1)ig,每日1次,连续10 d。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环磷酰胺组IL-2、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环磷酰胺组比,玉屏风散饮片高剂量组和配方颗粒高剂量组IL-2、IFN-γ参数均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升高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的参数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可以替代其传统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IL-2 IFN-Γ含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凯芳 赵建平 冯振宇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6组。各组均每日给药1次,...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量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6组。各组均每日给药1次,连续10 d,眼球取血,取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Giemsa-wright染色观察腹腔液吞噬细胞计算吞噬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小鼠脾脏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与环磷酰胺组比,玉屏风散饮片高剂量组和配方颗粒高剂量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腹腔吞噬细胞吞噬率显著升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功能明显增强,血清溶血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均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两种剂型效果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严威忠 王晔 程小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比较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来自我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8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饮片汤剂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目的:比较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来自我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8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饮片汤剂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沉及血清中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TNF-α的含量,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的变化以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27%,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TNF-α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近,但配方颗粒较饮片较汤剂服用更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汤剂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孟璐 丁琮洋 +3 位作者 徐帅师 杨浩天 李颖 董占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7-401,共5页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6.81%~99.01%,RSD 0.81%~1.5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有效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小檗碱的药动学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立 李新中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的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速1 mL.min-1;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KH2PO4-冰醋酸(40∶6...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的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速1 mL.min-1;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KH2PO4-冰醋酸(40∶60∶1,v/v),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灌胃低、中、高剂量组的2种汤剂后,大鼠血浆中小檗碱Cmax分别为:1.952和2.195μg.mL-1,3.188和3.388μg.mL-1,4.10和4.54μg.mL-1;AUC0~∞分别为:10.468和11.841μg.h.mL-1,18.50和20.9μg.h.mL-1,23.16和25.20μg.h.mL-1;tmax均为3.0 h。结论经统计分析,2种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Cmax、tmax、AUCo~∞以及药时曲线均无显著差异性,显示小檗碱在2种汤剂中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的药动学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立 刘韶 +2 位作者 袁铁流 张顺芝 雷鹏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4期689-692,共4页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药动学行为的一致性。方法:大鼠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含量,采用DASS 2.1.1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药动学行为的一致性。方法:大鼠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含量,采用DASS 2.1.1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C_(max)分别为:0.25和0.27μg·ml^(-1),0.30和0.31μg·ml^(-1),0.40和0.45μg·ml^(-1);AUC分别为:2.48和2.59μg·h·ml^(-1),3.59和3.71μg·h·ml^(-1),5.71和6.16μg·h·ml^(-1);T_(max)为3.0和3.0 h,3.0和3.0 h,4.0和4.0 h;Vd分别为:(2 822.4±118.2)和(2 998.9±255.6)L·kg^(-1),(3 102.6±176.3)和(3 405.3±213.8)L·kg^(-1),(4 231.2±155.4)和(4 486.0±187.0)L·kg^(-1);CL分别为:(2 923.3±215.6)和(2 767.5±184.6)L·h^(-1)·kg^(-1),(4 921.7±225.4)和(4 040.8±246.7)L·h^(-1)·kg^(-1),(5 255.9±189.7)和(4 868.7±260.4)L·h^(-1)·kg^(-1);t_(1/2)分别为:(3.88±0.41)和(3.71±0.37)h,(4.19±0.36)和(3.73±0.51)h,(5.54±0.38)和(5.80±0.54)h。结论:两种汤剂中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传统饮片汤剂 配方颗粒汤剂 黄芩苷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岩芳 樊凯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4期513-514,52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总多糖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中总多糖的含量,其波长为490 nm。结果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总多糖含量为134.79 mg... 目的观察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总多糖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中总多糖的含量,其波长为490 nm。结果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总多糖含量为134.79 mg,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总多糖含量为137.76 mg。结论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总多糖含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饮片汤剂 总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泽锋 樊凯芳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比较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Venusil XBP C18(250.0mm×4.6mm,5... 目的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比较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Venusil XBP C18(250.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2.1L·min。。对照品进样5uL、10肛L,供试品进样20μL进行测定。结果以对照品含量(肚g)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对照品峰面积(A)的常用对数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线性范围分别为:Y=14.2188x+0.1946,r=0.9997,黄芪甲苷在1.4029~7.0650mg·L^-1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27%。结论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黄芪甲苷含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饮片汤剂 黄芪甲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与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凤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析配方颗粒汤剂与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药效对比。方法从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研究两种汤剂的药效区别。结果剂量不同组的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对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在不同程度上均有缓解作用,其中,二... 目的探析配方颗粒汤剂与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药效对比。方法从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研究两种汤剂的药效区别。结果剂量不同组的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对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在不同程度上均有缓解作用,其中,二者中的高、中剂量组疗效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在等剂量的情况下,配方颗粒组明显优于传统饮片组(P<0.05)。结论相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而言,配方颗粒汤剂的药效较高,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颗粒汤剂 黄连解毒汤 传统饮片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对比研究
20
作者 高玉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69-171,共3页
研究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期间纳入的100例患有“慢性胃炎兼发热”病人,按照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2个小组,即:甲组、乙组,每小组病人的例数均... 研究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药效学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期间纳入的100例患有“慢性胃炎兼发热”病人,按照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2个小组,即:甲组、乙组,每小组病人的例数均是50例,其中,甲组病人通过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进行治疗,乙组共计50例患者,病人通过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和一个月的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2h、2d以及7d后的体温变化差异。结果 治疗半个月疗效:甲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治疗有效为52.00%,乙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疗效:甲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乙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体温:甲组和乙组的体温分别为(40.72±0.35)℃和(40.69±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体温:甲组和乙组的体温分别为(39.66±0.29)℃和(39.1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d后体温:甲组和乙组的体温分别为(38.71±0.23)℃和(38.1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体温:甲组和乙组的体温分别为(37.24±0.21)℃和(36.79±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优势是:见效迅速,不过相对于长期的治疗效果来说,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的应用价值更突出一些,总之患者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病情变化,科学性地选择针对性地药物剂型,以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 疗效 体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