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鼻中隔手术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萍萍 黄芳 李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142-5143,共2页
关键词 鼻中隔/外科学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伤创面使用术愈宁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刘明 梁泽凡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202-2202,共1页
关键词 挫伤/治疗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术愈宁/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护理剂对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齐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701-1702,共2页
关键词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甲硝唑/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沛 杨瑾 林锦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1-596,共6页
背景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抑制滤过道瘢痕化的方法是丝裂霉素C的应用,但存在较多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的作用,其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是否有... 背景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抑制滤过道瘢痕化的方法是丝裂霉素C的应用,但存在较多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的作用,其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是否有抑制作用受到关注。目的观察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抑制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9周龄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个组,各组兔右眼均行常规小梁网切除术。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兔眼术毕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0.05ml(25mg/m1),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分别于术毕及术后3、7d注射贝伐单抗,每次均注射0.05ml,丝裂霉素c组兔眼术毕局部涂用丝裂霉素c,生理盐水组兔眼术毕以同样的方法注射0.05ml生理盐水。所有兔眼术后每隔1日用Se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其表面的血管分布,并用卡尺测量和计算滤过泡面积。分别于术后14d和28d摘取实验眼行滤过泡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滤过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以计算微血管数目。结果各组兔眼术后眼压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P=0.47)。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和生理盐水组兔眼滤过泡的形态比较,术后7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泡高度隆起且弥散,表面血管稀疏。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泡生存时间为27d,而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均为19d,生理盐水组为13d。术后14d各组兔眼滤过道胶原纤维百分比分别为(49.18±1.54)%、(26.41±1.23)%、(50.68±1.87)%和(70.63±1.81)%,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滤过道胶原纤维百分比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低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胶原纤维百分比为(66.82±1.53)%,其他3个组出现瘢痕化。术后14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道组织中微血管数目明显低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8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道组织中微血管数且为3.51±O.31,均高于贝伐单抗注射组、丝裂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有助于维持功能滤过泡的形态,抑制滤过道瘢痕化,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贝伐单抗 结膜/病理 动物模型 纤维化/预防&控制 青光眼/手 小梁切除术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聚硅酮敷料用于甲床外露伤口换药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蔚 陶琼 +1 位作者 梁玉 刘伶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554-555,共2页
【目的】观察软聚硅酮敷料在甲床外露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甲床外露伤口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27例用软聚硅酮敷料换药。【结果】换药10d后,观察组伤口愈合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9.... 【目的】观察软聚硅酮敷料在甲床外露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甲床外露伤口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27例用软聚硅酮敷料换药。【结果】换药10d后,观察组伤口愈合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换药时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床外露伤口使用软聚硅酮敷料换药,效果好,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甲疾病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聚硅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妇产科创口愈合不良36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子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303-1303,共1页
关键词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麝香/治疗应用 祛腐生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来菊英 何琼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5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rh GM-CSF)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1 44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92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rh GM-CSF)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1 440例行剖宫产手术并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92例)和对照组(648例)。观察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2 d,每天腹部切口常规消毒后涂布金扶宁进行敷贴,每天更换药物1次至出院。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2 d,每天切口常规消毒1次至出院。围术期观测并出院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瘢痕情况和瘙痒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具有明显促进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的治疗作用,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剖宫产术/副作用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丁明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合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疗程均为15 d,分别观察术后5、10、15 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5、10、15 ...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合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疗程均为15 d,分别观察术后5、10、15 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5、10、15 d有效率分别为45%、75%、90.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有利于尖锐湿疣CO2激光术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尖锐湿疣/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激光疗法/副作用
原文传递
济安舒能在挫伤创面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春美 王东升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3期1985-1986,共2页
目的探讨济安舒能对挫伤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选择皮肤挫伤患者4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2例清创后用济安舒能喷洒创面;对照组232例清创后常规消毒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 目的探讨济安舒能对挫伤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选择皮肤挫伤患者4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2例清创后用济安舒能喷洒创面;对照组232例清创后常规消毒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出、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济安舒能能促进创面伤口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治疗应用 挫伤/治疗 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济安舒能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及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沛霖 薛晓东 +1 位作者 张冀北 常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无干预组(B)、胰岛素治疗组(C)、NGF治疗组(D)、NGF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并设立正常烫伤对照组(A),每组15只。观察伤后3、7、11、15、21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第7天为[(25.35±2.32)%,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较显著增加;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显著增加分别为[(16.68±1.95)%,(18.29±1.70)%,P〈0.05];D组自第15天起较A组显著增加[(54.84±3.60)%,P〈0.05];自第7天起E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可加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创面微血管再生,纠正局部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投药和剂量 胰岛素/投药和剂量 糖尿病并发症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烧伤/并发症 缺氧诱导因子1/代谢/药物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青 鲁建国 +3 位作者 杨涛 董瑞 杨媛 杨小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开放创伤模型。横型猪随机分为A(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组),B(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组),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5,7,14,21,28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取各时...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开放创伤模型。横型猪随机分为A(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组),B(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组),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5,7,14,21,28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取各时点创面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TGF-β1表达情况、伤后7d创面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伤后5~28d之间各时点,A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伤后7d,A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A组以合成分泌旺盛型成纤维细胞为主,B组和C组以增殖型成纤维细胞为主。结论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具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金因肽用于术后伤口不愈换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葵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4344-4344,共1页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术后伤口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术后伤口不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因肽换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4 d的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金因肽...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术后伤口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术后伤口不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因肽换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4 d的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金因肽用于术后伤口不愈换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手术后并发症/药物疗法 人类
原文传递
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皮肤的愈合及SOD、MDA及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俊毅 朱佳荣 +3 位作者 王力 涂寅 姚富黎 万克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肤SOD、GSH-PX、MDA含量.结果 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4.6±0.56)d,愈合时间(16.2±2.6),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5.4±0.6)d,愈合时间(18.1±3.4)d,空白组上皮出现时间(6.8±0.3)d,愈合时间(22.3±3.2)d.芦荟组、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组SOD(98.07±6.22)、GSH-PX(243.21±20.18)、MDA(4.89±2.12),烧伤膏组SOD(83.97±6.34)、GSH-PX(208.25±24.52)、MDA(6.93±3.05)与空白组SOD(57.50±9.43)、GSH-PX(139.88±22.70)、MDA(8.98±2.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汁具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保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药理学 烧伤/药物疗法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代谢/药物作用 丙二醛/代谢/药物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糖尿病创面愈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晓东 郑华 +4 位作者 郑瑞国 张慧芳 唐宁宁 周建大 胡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349-1352,1357,共5页
目的 探讨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的抗菌效果和治疗大鼠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依照前期方法制备出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设计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组、单纯纳米银组、单纯生长因子组、单纯生理盐水对... 目的 探讨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的抗菌效果和治疗大鼠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依照前期方法制备出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设计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组、单纯纳米银组、单纯生长因子组、单纯生理盐水对照组、青霉素钠阳性对照组,对比检测各组对5种常见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然后将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以纳米银-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纳米银及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单纯表皮生长因子、单纯纳米银、生理盐水治疗创面,不同时相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缓释复合体及纳米银抗菌性能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同时缓释复合体能显著缩短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时间(P<0.05);第3天各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13天缓释复合体的愈合率[(61.71±8.78)%、(100±2.60)%]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 纳米银-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且能快速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银/治疗应用 迟效制剂 糖尿病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孙士温 陆永江 +3 位作者 孙海军 吴迎波 杜永军 赵胡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24-1626,1630,共4页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2011 Vol.13 No.12 P.1624-1626,1630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肌腱粘连及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3组:塞来昔布组、布洛芬组、生理盐水组.建立肌腱断裂模...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2011 Vol.13 No.12 P.1624-1626,1630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肌腱粘连及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3组:塞来昔布组、布洛芬组、生理盐水组.建立肌腱断裂模型,术后塞来昔布组口服塞来昔布[20 mg/(kg·d)]、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75 mg/(kg·d)]、生理盐水组予生理盐水.术后4、8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1)大体观察:塞来昔布组及布洛芬组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腱均塑形好,表面光滑,并覆以薄膜样组织,容易分离,而生理盐水组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腱与周围组织中等致密粘连,分离较困难;(2)组织学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塞来昔布组及布洛芬组肌腱与腱周组织之间间隙逐渐清楚,成熟纤维细胞逐渐排列规则且方向一致;而生理盐水组肌腱与腱周组织之间也逐渐有间隙,但成纤维细胞较多且排列不规则;(3)生物力学测定:①肌腱滑动阻力测定:术后4、8周时,塞来昔布组、布洛芬组与生理盐水组肌腱滑动阻力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354 ±0.078/0.382 ±0.121 vs 0.521 ±0.126,P<0.05;0.075±0.035/0.097±0.043 vs0.414 ±0.110,P<0.01);②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术后4、8周时塞来昔布组、生理盐水组与布洛芬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812 ±6.388 vs 24.899±4.667,P<0.05;34.297±8.132 vs 24.899±4.667,P<0.01; 54.515±4.688/59.037±6.606 vs 42.418±5.594,P<0.01).结论 塞来昔布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且不影响肌腱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药理学 黏膜/药物作用 肌腱病/预防和控制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椒形药棉技术在术后刀口不愈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岷 王海俊 王益周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 观察椒形药棉技术在术后刀口不愈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各类术后刀口不愈患者62例,均以棉条外裹红油膏制成椒形药棉,将其作为载体外粘各类祛腐生肌的药粉,填充各类疮腔,记录疗效、痊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62例患者中痊愈39例,显... 目的 观察椒形药棉技术在术后刀口不愈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各类术后刀口不愈患者62例,均以棉条外裹红油膏制成椒形药棉,将其作为载体外粘各类祛腐生肌的药粉,填充各类疮腔,记录疗效、痊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62例患者中痊愈39例,显效19例,痊愈率62.90%,总有效率93.55%;痊愈时间(113.54±109.73)d;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椒形药棉技术用于治疗各类术后刀口不愈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膏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