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2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期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一种伦理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杭生 龚长宇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从伦理社会学和社会转型论视角阐述微观义利问题即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通过实证资料说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义利选择模式,这种现状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应该努力倡导和实现个人物质利益与道德人格相整合的价值模式,... 本文从伦理社会学和社会转型论视角阐述微观义利问题即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通过实证资料说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义利选择模式,这种现状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应该努力倡导和实现个人物质利益与道德人格相整合的价值模式,以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选择 社会转型论 社会个体 伦理社会 社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的新心学——心学形上学视野中的“伦理社会”学说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134,共8页
心学形上学探讨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关联,作为感应之几的良知是激发事物间真实、高效联系及活力的根源。从心学形上学视野考察梁漱溟的伦理社会学说,能够呈现梁氏学说中独特的心学思想方法与哲学内涵。针对晚清民国时期传统社会结构... 心学形上学探讨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关联,作为感应之几的良知是激发事物间真实、高效联系及活力的根源。从心学形上学视野考察梁漱溟的伦理社会学说,能够呈现梁氏学说中独特的心学思想方法与哲学内涵。针对晚清民国时期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以及儒学游魂化的问题,梁漱溟侧重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来诠释儒家的良知观念、理性观念,并强调理性制度化(组织化)之必要性,由此重塑新的礼乐秩序。其实质是以心学的致思进路回到伦常生活的大本大源,重建儒家伦理的公共性和凝聚力。梁氏的新心学思想为思考中国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伦理社会 理性 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启蒙语境中的中国社会转型——论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的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升 谢丽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58-63,共6页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传统 现代性 伦理社会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社会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升 谢丽威 《学习论坛》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传统 现代性 伦理社会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与臣民道德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时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2-86,共5页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 ,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 ,还是文化的、自然的 ,都以血缘人伦关系为主导 ,通过血缘伦理社会化、社会血缘伦理化的双向同化 ,达致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 ,形成了沿袭千年的臣...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 ,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 ,还是文化的、自然的 ,都以血缘人伦关系为主导 ,通过血缘伦理社会化、社会血缘伦理化的双向同化 ,达致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 ,形成了沿袭千年的臣民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伦理社会 君王意识 威权意识 臣民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伦理社会处境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日进 师东菊 孙荫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绝对数量也大大增加,成为高校必须正视、重视和关注的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两大伦理社会处境,及为维护高校稳定,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对其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出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 伦理社会处境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ARS看影响我国传染病预防的伦理社会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新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466-468,F003,共4页
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SARS终于平稳下降。此次应对 SARS的历程昭示 ,影响我国传染病预防的伦理社会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卫生资源的分配 ;疫情统计和信息发布 ;政府采取的行政和法律措施 ;人们的素质和卫生保健意... 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SARS终于平稳下降。此次应对 SARS的历程昭示 ,影响我国传染病预防的伦理社会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卫生资源的分配 ;疫情统计和信息发布 ;政府采取的行政和法律措施 ;人们的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 ;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我国战胜传染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该从这次战役中吸取教训 ,从各方面努力 ,提高我国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中国 传染病 预防 伦理社会因素 医务人员 卫生资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构造与伦理社会——一种对传统中国伦理社会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傅鹤鸣 《湖湘论坛》 2012年第5期74-78,共5页
传统中国社会之所以属伦理社会,从社会构造看,它不是单单由社会关系体系造就的,而是由"家庭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礼法一体"的制度体系和"人情脉脉"的观念体系三者共同合成的结果,因而对传统中国伦理社会... 传统中国社会之所以属伦理社会,从社会构造看,它不是单单由社会关系体系造就的,而是由"家庭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礼法一体"的制度体系和"人情脉脉"的观念体系三者共同合成的结果,因而对传统中国伦理社会的深刻领会与洞悉必须由此三方面来开展,否则难免挂一漏万。同时必须看到,"家庭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礼法一体"的制度体系和"人情脉脉"的观念体系三者并不能独存,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共生关系,是"一体三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社会构造 伦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堡学派伦理社会主义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士群 许俊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48,共6页
伦理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它在英、法、德等国都有表现。然而,其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理论形态最系统的,当数德国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伦理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它的由来、主要代... 伦理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它在英、法、德等国都有表现。然而,其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理论形态最系统的,当数德国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伦理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它的由来、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演变作一简要历史考察。 1 19—20世纪之交,西方出现了“复兴”康德的势头。据统计,1890年到1894年5年内各国共出版直接或间接论述康德的著作约650种。1900年1年和1899年部分时间各国推出论述康德的书籍达400种,其中直接论述康德的有146种。“康德热”很快便波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界。1902年,《康德研究》编辑部在为伏伦德尔《社会主义中的新康德主义运动》一文所加的按语中写道:“社会主义中的新康德主义运动近年来已获得这样大的意义,以致本刊编辑部感到应当使读者了解这一运动。为此,特约请最熟悉这一运动,的伏伦德尔博士,以客观方式对它予以报道。”当时新康德主义的影响程度,由此可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社会主义 马堡学派 柯亨 新康德主义 康德伦理 朗格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 伯恩施坦 新康德派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的一种分析路径——中国的现代性启蒙
10
作者 韩升 《唐都学刊》 2006年第4期32-37,共6页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传统 现代性 伦理社会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汉代伦理社会中的礼法融合
11
作者 黄顺彬 《江东论坛》 2010年第4期45-48,共4页
礼法融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定位于一尊,开始了礼法融合。此后经过近200多年的磨合.董仲舒的政治理论逐步制度化.从而使礼法结合这套封建伦理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礼法融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定位于一尊,开始了礼法融合。此后经过近200多年的磨合.董仲舒的政治理论逐步制度化.从而使礼法结合这套封建伦理思想体系日趋完善,并为其在唐朝最终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礼法融合由此也就成为汉朝法律制度中最为突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伦理社会 汉代 古代法律文化 伦理思想体系 《春秋》 思想定位 礼法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欧洲社会党的伦理社会主义观
12
作者 吴秀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当代欧洲社会党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伦理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它的基本价值观是自由、公正和互助等。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伦理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实践形式,其实质是社会党在资... 当代欧洲社会党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伦理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它的基本价值观是自由、公正和互助等。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伦理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实践形式,其实质是社会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渐进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 伦理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社会的市场发育
13
作者 马西恒 《新东方》 1999年第6期19-22,共4页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在社会心理方面表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复杂性是社会心理冲突中价值选择的双重取向,并形成了泛道德化和泛市场化两种思潮...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在社会心理方面表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复杂性是社会心理冲突中价值选择的双重取向,并形成了泛道德化和泛市场化两种思潮。泛道德化来自中国深厚的伦理文化传统,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新儒学”重新抬头,“国学热”迎面扑来,一些封建糟粕陈渣浮起。泛市场化则来自人们长期受到严重压抑的致富欲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许多人认为致富时机到了,不择手段捞钱,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推向极端。这两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及其冲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发育尚未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社会 泛道德主义 市场化 泛道德化 社会心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意识形态 中国社会 市场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社会下的警察亚文化
14
作者 金蓉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指出,公安民警应当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公安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是警察价值观。(1)而这种警察核心价值观必将是公安的主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指出,公安民警应当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公安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是警察价值观。(1)而这种警察核心价值观必将是公安的主流文化。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庸俗人际关系等以情感和非理性的"人"大于"法"的警察亚文化行为。这种亚文化得以存续的逻辑在于我国仍是伦理社会的现实。而以警察信仰法律为最高权威的法治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以培育警民价值理性的德治才是破解我国伦理社会困境,抑制警察亚文化冲击之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亚文化 古代伦理社会 当代伦理社会 德法双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伦理社会主义到“第三条道路”——20世纪西欧社会民主党伦理观评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强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通过对伦理社会主义及其几种衍生形态的分析,探讨了欧洲社会民主党等左翼党派的伦理思想流变、实践历程及执政经验,从“善治”和民主角度论证了欧洲社会民主党对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的新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本文由此得出结论:伦... 本文通过对伦理社会主义及其几种衍生形态的分析,探讨了欧洲社会民主党等左翼党派的伦理思想流变、实践历程及执政经验,从“善治”和民主角度论证了欧洲社会民主党对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的新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本文由此得出结论:伦理是当前治国的核心。德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理念、政党合法性和长治久安的实践基础和归宿。现代国家和政党的角色和功能在经历着由政治统治型向民主管理型和社会服务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民主党 伦理社会主义 福利国家 第三条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与伦理社会 被引量:3
16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共1页
法理与伦理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林吉吉副研究员“法治国家”的提法耐人寻味。国家是一种普遍理念,其直接现实性在于它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保持一个国家自身历史的延续性,和维护作为类的权力及对抗其他国家的权力的绝对性,此... 法理与伦理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林吉吉副研究员“法治国家”的提法耐人寻味。国家是一种普遍理念,其直接现实性在于它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保持一个国家自身历史的延续性,和维护作为类的权力及对抗其他国家的权力的绝对性,此乃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实质。“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伦理社会 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 伦理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理 法学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行动:伦理社会的解析与法治社会的选择
17
作者 许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网络—社会行动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网络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变迁";中国社会仍然是伦理社会的"结构";网络世界建立起的意识形态"话语"。"话语"包括简单的道德二元论划分逻辑和民粹主... 网络—社会行动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网络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变迁";中国社会仍然是伦理社会的"结构";网络世界建立起的意识形态"话语"。"话语"包括简单的道德二元论划分逻辑和民粹主义。社会中层组织缺乏,及以工具理性、情感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社会行动非理性化的直接原因。网络—社会行动的破坏性对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制度化社会行动。中层组织的广泛建立,有助于习俗的建立。在习俗基础上起草与施行的法律,更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为法治社会建设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社会行动 伦理社会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下)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叙彝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0,共19页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伦理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世界观 社会党国际 新康德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 基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叙彝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4,共22页
民主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殷叙彝一、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伦理因素恩格斯在论述空想社会主义时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殷叙彝一、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伦理因素恩格斯在论述空想社会主义时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①也就是说,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康德主义 回到康德 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伦理社会主义 伦理 伯恩施坦 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国家主义: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的关系实践与秩序建构
20
作者 李佳薇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0,共10页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国家主义 文明国家 伦理社会 权力结构 秩序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