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造银行卡犯罪案件的侦查
1
作者 孟松 陈荣鹏 郑华友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选择适当的侦查突破口和查缉犯罪嫌疑人是侦破伪造银行卡犯罪案件的关键。侦查突破口的选择可以围绕涉案银行卡的交易流程,通过查清犯罪嫌疑人获取银行卡信息的途径,分析卡片的制作特点查找犯罪线索;查缉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通讯工具,交... 选择适当的侦查突破口和查缉犯罪嫌疑人是侦破伪造银行卡犯罪案件的关键。侦查突破口的选择可以围绕涉案银行卡的交易流程,通过查清犯罪嫌疑人获取银行卡信息的途径,分析卡片的制作特点查找犯罪线索;查缉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通讯工具,交通、住宿信息,情报信息工作等方式进行侦查。此外,还要全面收集和固定证据,完善证据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银行卡犯罪 侦查 查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防范伪造银行卡犯罪的思考
2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 2005年第5期55-56,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和市场交易的活跃,加上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卡全面普及,发卡量剧增,其中,借记卡依托其办理门槛低、免担保、即办即拿、全国联网通存通兑等特点,在给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和市场交易的活跃,加上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卡全面普及,发卡量剧增,其中,借记卡依托其办理门槛低、免担保、即办即拿、全国联网通存通兑等特点,在给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非法活动创造了机会。犯罪分子抓住人们想致富的心理,以虚假的廉价商品信息为诱饵,以查询资金实力为借口,窃取受害人的卡号和密码,然后利用银行在内部管理和风险监控上的漏洞以及磁条式银行卡普遍存在的科技含量不高、防伪能力不强的缺陷,持假身份证或雇用不知情的民工到银行柜台开具银行卡,运用电脑设备和磁卡读写器,迅速变造出与受害人卡信息一致的银行卡,再由团伙成员用变造的银行卡到银行柜台和ATM上支取受害人的卡存款。2000年至今的4年问,仅福建、厦门两级法院受理的信用卡诈骗案件就有11件之多,其中多数为伪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占了40%。就全国而言,我国每年的银行卡案件涉及金额在1亿元左右,并呈上升趋势。2003年上半年经媒体公开报道的各类银行卡犯罪案件就达40余起,涉及金额7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银行卡犯罪 中国 防范措施 金融监管 防伪技术 银行业务 CVV验证
原文传递
银行卡伪造盗刷纠纷中的民事责任——基于100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王希奇 刘文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48,共5页
司法实践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的责任性质认定存在多种解释路径,导致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责任分配陷入了困境。对债权准占有清偿理论进行分析可知,此类案件的责任性质为拒绝履行下的违约责任,责任构成则取决于银行卡盗刷人是否构成债权准占... 司法实践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的责任性质认定存在多种解释路径,导致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责任分配陷入了困境。对债权准占有清偿理论进行分析可知,此类案件的责任性质为拒绝履行下的违约责任,责任构成则取决于银行卡盗刷人是否构成债权准占有和银行可归责性的认定。虽然我国现行法对上述理论尚缺乏明文规定,但可通过类推表见代理制度予以解决。为使此类案件责任分配更为合理,法院在裁定时应考量持卡人的可归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伪造盗刷 实证研究 债权准占有 责任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变造银行卡冒领存款犯罪活动的打防对策
4
作者 方良川 陈少波 李育萍 《金融会计》 2003年第8期41-43,共3页
银行卡作为金融机构制发的用于存取款、消费结算的金融凭证,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携带轻便等优点而日益普及。但是由于银行卡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其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其中变造银行储蓄卡冒领存款的犯罪活动最为突出,这不... 银行卡作为金融机构制发的用于存取款、消费结算的金融凭证,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携带轻便等优点而日益普及。但是由于银行卡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其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其中变造银行储蓄卡冒领存款的犯罪活动最为突出,这不仅给持卡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严重危害发卡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储户围闹银行的事件,这日益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资金安全 金融秩序 伪造银行卡 犯罪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