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血脂、炎症介质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乔丽杰 陈丽琴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研究应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炎症介质的影响。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96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西... 研究应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炎症介质的影响。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96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脂指标(TC、TG、LDL-C、HDL-C)、炎症介质指标(IL-6、PCT、CRP)。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PCT、CRP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发现,运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活血通脉汤 血脂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联合Solitaire支架对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开通与病情转归影响
2
作者 高超 刘炜 +1 位作者 张换立 孔海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 探讨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采用球囊扩张联合Solitaire支架治疗对血管开通与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105例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 目的 探讨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采用球囊扩张联合Solitaire支架治疗对血管开通与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105例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Solitaire支架治疗,研究组采用球囊扩张联合Solitaire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后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嘱咐患者入院复查,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GCS评分、NIHSS评分,并统计两组再狭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TICI分级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RS、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P<0.05)。随访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再狭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球囊扩张联合Solitaire支架治疗可促进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开通及病情转归,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 伴动脉粥样硬化 球囊扩张 Solitaire支架 血管开通 病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肌桥与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峰 李朋 李睿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肌桥的发生率,孤立性心肌桥与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者差异。方法:对1 61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例的造影影像资料、临床资料、静息心电图及动运负荷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肌桥的发生率,孤立性心肌桥与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者差异。方法:对1 61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例的造影影像资料、临床资料、静息心电图及动运负荷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肌桥检出率为3.29%,均为左前降支心肌桥,位于中段最常见(86.8%);孤立性心肌桥占73.6%,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占26.4%,动脉粥样硬化均发生于邻近心肌桥前的冠状动脉;60.4%的病例发生典型心绞痛,其中孤立性心肌桥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46.2%,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100.0%,二者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50%及静息心电图ST-T的改变比率显著高于孤立性心肌桥患者(P<0.01),而在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有一定的检出率,多位于前降支中段;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患者更易发生心绞痛,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能是心肌桥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静息心电图ST-T异常更常见于心肌桥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对协助判断心肌桥伴动脉粥样硬化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桥 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与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林 曲静仙 纪焕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与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关系。方法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围术期不使用他... 目的探讨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与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关系。方法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围术期不使用他汀类药物,观察组围术期采用他汀类药物,比较2组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与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围术期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ALT、AST及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与他汀类药物应用呈负相关(P<0.05)。结论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非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非心脏病 围手术期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娟 程丽 《智慧健康》 2022年第6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半采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一半采用系统护理,设置为观察组,收...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半采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一半采用系统护理,设置为观察组,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从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合格率、HP-SMBRS评分、护理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护理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HP-SMBRS评分以及护理依从性等方面的数据接近(P>0.05);在护理的8个月后,从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患者自我管理评分(HP-SMBRS)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以有利于增强患者的适应状况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适应状况 自我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结合在社区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振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80-082,共3页
研究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行阿司匹林治疗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血压、血脂、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 研究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行阿司匹林治疗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血压、血脂、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外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邓翠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基础疗法,观察组采取西药基础疗法+益气活...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基础疗法,观察组采取西药基础疗法+益气活血通脉汤疗法,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少气懒言、头晕头痛、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及心悸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NF-α、IL-6、CXCL16、Lp-PLA2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DA、ox-LDL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效果更佳,促进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脉汤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药活血通络方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35例
8
作者 张媛媛 项超丽 陈礼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畲药活血通络方对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 目的:探讨畲药活血通络方对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畲药活血通络方,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TIM)、单核细胞与主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及降低血压方面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CTIM、MHR、PLR、NLR方面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药活血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可缓解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效降低血压,并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动脉硬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活血通络方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丽鸽 闫秋月 +2 位作者 艾婧怡 焦如东 李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0-0053,共4页
分析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接受... 分析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接受联合治疗后,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意义(P<0.05)。结论 治疗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患者时,应用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神经生长因子等指标,降低患者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还可以减少斑块负荷和不良反应,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拥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阿托伐他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轻型卒中 治疗效果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春红 王秀艳 +2 位作者 赵惠荣 刘晖 郭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例(高龄H型高血压)和B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CAS)。受试者均于分组前予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检测,比较2组患者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脉压(24 hP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白昼脉压(dP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夜间脉压(nPP)水平,同时统计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结果①B组患者的24 hSBP、24 hPP、dSBP、dDBP、dPP、nPP水平为(133.45±14.59)、(55.07±12.06)、(135.97±15.65)、(80.16±10.09)、(56.33±13.35)、(54.09±12.98)mmHg,显著高于A组[(127.39±12.48)、(47.99±8.87)、(130.64±13.55)、(76.89±10.78)、(48.68±8.59)、(46.77±8.9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4 hDBP、nSBP、nDBP水平相比[(76.28±10.37)mmHg vs.(79.15±10.06)mmHg、(126.11±17.07)mmHg vs.(121.57±15.84)mmHg、(71.35±11.24)mmHg vs.(73.69±10.9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为(52.31±3.13)%、(15.34±3.01)%、(23.47±5.67)%、(17.64±3.35)%,均显著高于A组[(41.20±2.65)%、(12.34±2.58)%、(15.34±2.31)%、(9.1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体积相比[(161.54±53.48)mm 3 vs.(160.23±57.62)mm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管超声准确率97.96%、特异性90.86%稍高于24 h动态血压(87.39%、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式敏感性比较(96.42%vs.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均可为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H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立昊 刘成赟 胡鹏云 《黑龙江中医药》 2018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我院自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我院自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血压水平、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水平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经有效处理后,可自行好转,且不会影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又可减少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期160-160,共1页
目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后,分析干预方式后对患者适应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计7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干预组,干预护理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适应状... 目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后,分析干预方式后对患者适应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计7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干预组,干预护理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适应状况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压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P <0.05)。在给予患者的自我管理各项目中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心理水平、疾病认识水平四方面,较护理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后,助于增强高血压伴AS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护理干预 适应状况 自我管理能力
原文传递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鹏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患者血脂,减少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从而改善脑梗死预后,可在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脑心通胶囊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超声技术分析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斑块体积的关系
14
作者 李苏明 孙晓艳 +1 位作者 段秉慧 郭守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使用三维超声方法测量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体积,并分析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CVRF)与斑块体积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5月—2024年3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 目的 本研究使用三维超声方法测量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体积,并分析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CVRF)与斑块体积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5月—2024年3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共248例。使用配备自动化软件三维超声测定所有受试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体积,通过统计学分析斑块体积与传统CVRF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斑块总体积的中位数为167 mm^(3),将患者分为低斑块总体积组(≤167 mm^(3))和高斑块总体积组(>167 mm^(3))进行分析;高斑块总体积组中存在高血压、吸烟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斑块总体积组(P<0.05)。通过统计患者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将其分为CVRF=1组(n=41)、CVRF=2组(n=48)和CVRF≥3组(n=123),CVRF≥3 CVRF组的总斑块体积、颈动脉斑块体积、股动脉斑块体积明显高于CVRF=2组与CVRF=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预测模型中,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斑块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应用三维超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的斑块体积发现,斑块体积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呈正相关,且随CVRF数量的增加,总斑块、颈动脉斑块和股动脉斑块体积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三维超声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 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在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志娇 王玲玲 +5 位作者 郭晓雷 郭晓伟 王鸿章 付鹏 姚新艳 赵丽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脏脂肪素(visfatin)、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水平在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1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脏脂肪素(visfatin)、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水平在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1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伴CAS分为冠心病组79例和冠心病伴CAS组84例。同期选取72例于该院进行体检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伴CAS组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伴CAS组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轻度冠心病伴CAS患者相比,重度冠心病伴CAS患者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BP4、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RBP4、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01);visfatin、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1)。RBP4、visfatin呈正相关(r=0.364,P=0.001);RBP4、RIPK1呈正相关(r=0.272,P=0.012);visfatin、RIPK1呈正相关(r=0.481,P=0.001)。结论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在冠心病伴CAS中异常升高,是冠心病伴CAS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冠心病伴CAS患者血清RBP4、visfatin、RIPK1水平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内脏脂肪素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蔗糖饲料诱导贵州小香猪发生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席守民 廉馨 +4 位作者 王宗保 张秋菊 唐朝克 王佐 尹卫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用贵州小香猪建立一种新的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探讨高脂高蔗糖饲料对糖、脂代谢的影响。采用高脂高蔗糖饲料饲喂贵州小香猪 ,观察其体重、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变化 ,并对胰岛 β细胞功能、脂质在主动脉和肝脏组织沉积进... 用贵州小香猪建立一种新的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探讨高脂高蔗糖饲料对糖、脂代谢的影响。采用高脂高蔗糖饲料饲喂贵州小香猪 ,观察其体重、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变化 ,并对胰岛 β细胞功能、脂质在主动脉和肝脏组织沉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喂养 8个月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脂肪细胞肥大 ,胰岛 β细胞受损 ,主动脉出现脂纹 ,内膜增厚 ,肝脂肪样变性。以上结果说明 ,高脂高蔗糖饲料可诱导贵州小香猪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此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并发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饮食诱导的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物实验 贵州小香猪 致糖尿病饲料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国铭 严飞飞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所撷取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益气活血化痰通...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所撷取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经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77.33%,P<0.05。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颈动脉直径CAD、颈动脉中心厚度IMT、斑块面积、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药,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实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能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 西药 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松平 朱虹 +2 位作者 林磊 丁志杰 段宝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0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12-2014-12到该院体检的300例体检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的形态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组(斑块组)194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斑块形成组(无...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12-2014-12到该院体检的300例体检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的形态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组(斑块组)194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斑块形成组(无斑块组)106例。每例患者均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体重指数(BMI)、血压(S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应用SPSS17.0软件对斑块组和非斑块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排除性别、年龄、遗传等不可干预的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程度。结果两组SBP、FBG、TC、LDL、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因素LDL(OR=9.392)、FBG(OR=2.32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LDL和FBG是预防动脉硬化优先考虑的独立危险可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38例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雅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565-565,共1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用活血化淤、行滞降浊中药加他汀类西药治疗38例。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痊愈 5例 ,显效 1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6 % .CCAD、ICAD、ECAD显著增加 ,RI下降 ,...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用活血化淤、行滞降浊中药加他汀类西药治疗38例。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痊愈 5例 ,显效 1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6 % .CCAD、ICAD、ECAD显著增加 ,RI下降 ,血流颊谱改善 ,血液粘滞度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IMT减少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 ,颈动脉斑块消退、缩小、稳定 ,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 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3
20
作者 金远志 王邦宁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血脂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