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艾蛇矾汤包熏洗对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湿热型的影响
1
作者 庄庆煊 张嘉男 +1 位作者 王小婷 孙维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4期4981-4983,共3页
目的研究参艾蛇矾汤包熏洗对湿热型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湿热型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予参艾蛇矾汤包外阴熏... 目的研究参艾蛇矾汤包熏洗对湿热型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湿热型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予参艾蛇矾汤包外阴熏洗,对照组予瑞贝生女性洁阴消毒凝胶外用,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参艾蛇矾汤包外阴熏洗治疗湿热型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该法验行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痒 外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湿热型 参艾蛇矾汤包 熏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atin17联合HPV 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吴莹 李媛 王晓燕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月随访的患者,根据第24个月复诊时病变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LSIL消退或维持的患者为病变未进展组,LSIL进展至更高级别的患者为病变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首次确诊时临床资料、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Krt17联合E6/E7对LSIL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LSIL患者中病变进展者19例、占19.39%,病变未进展者79例、占80.61%;病变进展组的LSIL患者年龄、吸烟比例、绝经比例、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高于病变未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吸烟、Krt17 mRNA表达水平增加、E6/E7拷贝数增加是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Krt17和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两指标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1%和94.74%。结论Krt17联合HPV 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病变进展 Keratin17 人乳头瘤病毒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鑫 陶绘丞 +4 位作者 王淑珍 朱志清 王跃 刁小莉 曲久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3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高级别病变的306例患者定期进行HR-HPV随访。 HR-HPV检测采用杂交检测法2代(hybird capture-Ⅱ,HC-Ⅱ)。结果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7.9%和9.1%。 HR-HPV阳性/ASCUS和LSIL患者CIN -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9%和17.9%。 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HR-HPV阳性对ASCUS及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3%和84.42%。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是14.3%。不同年龄段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的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8.2%)。结论 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发生CIN-Ⅲ及以上病变分别是7.9%和9.1%,CIN-Ⅱ及以上病变达14.3%,30~39岁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达18%,建议对于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不典型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细胞涂片中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新莹 郭东辉 +1 位作者 张小晶 赵文海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07-409,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涂片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状况与意义。方法对439例ASC与LSIL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3例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对照,47例进行了HPV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SC与LSIL占同期子宫颈细胞学涂片的2...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涂片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状况与意义。方法对439例ASC与LSIL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3例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对照,47例进行了HPV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SC与LSIL占同期子宫颈细胞学涂片的2·42%,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病变在ASC-US、ASC-H和LSIL中分别占18·68%、33·3%与16·7%,>40%的ASC与LSIL病例高危HPV(+)。结论ASC中包括较多高级别病变,在ASC与LSIL病例中有相当比例的高危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 非典型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日男 夏潮涌 +1 位作者 许红雁 刘素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临床诊治寻求一项合理而客观的区分方法。方法选取212例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为LSIL病例样本,每个样本均行宫颈脱落细胞核DNA倍体分析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DNA倍体分析阳性病例中,以>5C细胞或... 目的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临床诊治寻求一项合理而客观的区分方法。方法选取212例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为LSIL病例样本,每个样本均行宫颈脱落细胞核DNA倍体分析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DNA倍体分析阳性病例中,以>5C细胞或有异倍体细胞峰出现为分流指标,>5C细胞或有异倍体细胞峰的为A组,<5C细胞或无异倍体细胞峰的为B组,比较两组间CIN的发生率。结果 DNA倍体分析阳性病例中,A组119例,B组51例;A组和B组CIN的发生率分别为99.12%及21.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7.40,P=0.000<0.01)。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以对LSIL患者进行筛查分流,以>5C细胞或有异倍体细胞峰为分流指标,是合理的、客观的,>5C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出现的建议阴道镜下活检,<5C细胞或无异倍体细胞峰出现的则建议3~6个月随诊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预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黎法文 邱文山 +3 位作者 崔彬 杨岚 庄妙 吕观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分别是102例、75例、68例、5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期细胞学标本的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结果中p16/Ki67双染结果的差异,统计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及以上(简称HSIL+,包括HSIL和宫颈癌)的效能。并对确诊的75例LSIL患者随访2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LSIL转归的关系。结果(1)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ASU-H+(包括ASU-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8.79%、41.67%、58.57%、91.5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SCUS组与LSIL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宫颈组织学结果为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7.84%、30.67%、88.24%、94.9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SIL组与宫颈癌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4%、82.49%、86.18%、78.91%、92.99%。(4)p16/Ki67双染阳性的LSIL患者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5.28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疾病的诊断结果加重而不断增加。p16/Ki67检测在诊断HSIL+病变、分流LSIL/HSIL、预测LSIL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抗原 高度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下一步诊治方案的随机化试验
7
作者 向剑波 《世界循证医学证据》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 对于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患者,比较采用不同诊治方案的效果差异。研究设计1572名社区医院诊断为LSIL的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她们被随机分进3组:①立即行阴道镜检查(IC)[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②HPV(人类乳头瘤... 目的 对于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患者,比较采用不同诊治方案的效果差异。研究设计1572名社区医院诊断为LSIL的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她们被随机分进3组:①立即行阴道镜检查(IC)[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②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治疗类选法(HPV)[当研究开始期HPV—DNA检查阳性或未查,或者研究开始期ThinPrep细胞学检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时行阴道镜检查];③保守治疗(CM)[随访并重复行细胞学检查,当结果为HSIL时行阴道镜检查]。所有患者每半年随访1次为期2年,并在研究结束时行阴道镜检查。当患者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级,或研究结束时仍为CIN1级,则需要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研究观察指标是2年内CIN3级累积诊断率。结果 所有患者2年内(CIN3级累积诊断率为15%。由于HPV组中80%以上患者HPV阳性,不能有效筛选,所以研究提前结束。IC组2年内CIN3级诊断敏感度为55.9%。CM组阴道镜检查率为18.8%,CIN3级诊断敏感度为48.4%。当细胞学阚值减低后,诊断敏感度增加,但是会因为阴道镜检查率增加而无法有效筛选。结论 由于没有有效的初筛方法,LSIL患者应尽早行阴道镜检查。关于检查结果阴性或CIN1级患者应如何对待,还需要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试验 诊断 治疗 实验室检查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18 E6蛋白检测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宏伟 孙立新 +3 位作者 连润生 王丽霞 张永贞 张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505-509,共5页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检测在预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ASCUS或LSIL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检测在预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ASCUS或LSIL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HPV DNA、HPV16/18 E6蛋白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对活组织检查结果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及以下病变患者和30例阴性对照患者进行随访,3年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分析各检查的效能及预测≥CINⅡ级病变的价值.结果分流研究中,HPV16/18 E6蛋白、HPV DNA和HPV16/18 DNA预测≥CINⅡ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8%、95.3%、50.0%、90.0%,84.6%、37.6%、17.2%、94.1%和61.5%、67.1%、22.2%、91.9%.随访研究中,HPV16/18 E6蛋白阳性、HPV16/18 DNA持续阳性和HPV16/18 DNA阳性患者发生≥CINⅡ级病变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429、10.231和8.343;HPV16/18 E6蛋白阳性患者发生HPV16/18 DNA持续阳性的优势比(OR)为34.833(95%CI 5.020~241.711).结论在ASCUS和LSIL患者中,HPV16/18 E6蛋白预测≥CINⅡ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HPV DNA和HPV16/18 DNA;HPV16/18 E6蛋白阳性患者更易发生≥CINⅡ级病变和HPV16/18 DNA持续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E6蛋白
原文传递
宫颈细胞学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肖甫 李雁青 张琳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与TBS-2001系统中的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 目的: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与TBS-2001系统中的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rule out a high grade lesion,ASC-H)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评估LSIL-H的临床风险。方法:对细胞学诊断异常标本即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LSIL、ASC-H和HSIL,采用盲法重新进行回顾性诊断,分级为ASC-US、LSIL、LSIL-H、ASC-H和HSIL。同时追踪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PV)阳性率。结果:总共49000例被纳入分析。重新诊断后,LSIL-H有88例(88/49000,0.17%)。重新分级诊断前,LSIL-H在各异常分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ASC-US为19.32%(17/88)、LSIL为43.18%(38/88)、ASC-H为34.09%(30/88)、HSIL为3.41%(3/88)。LSIL-H罹患高度病变CIN2/3的概率要高于LSI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均低于HSIL(P<0.01)。LSIL-H与ASC-H的CIN2/3患病率相当(分别为39.47%和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SIL-H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其与高度病变之间的关系与ASC-H相近,建议采用与ASC-H同样的方法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非典型上皮内病变 诊断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管理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引民 汪秀芹 +1 位作者 苗凤英 邢海燕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8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e一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对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IJsIL)的管理价值。方法收集细胞学结果为ASCUS(178例)和LSIL(108例)的HR-HPV... 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e一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对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IJsIL)的管理价值。方法收集细胞学结果为ASCUS(178例)和LSIL(108例)的HR-HPV感染情况,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He-2检测HR-HPVD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结果He-2检测HR-HPVDNA对于ASCUS中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敏感度为89.83%(53/59),特异度为53.78%(64/119),阳性预测值为49.07%(53/108),阴性预测值为91.43%(64/70);对于LSIL中CINII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敏感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22.73%(15/66),阳性预测值为44.57%(41/92),阴性预测值为93.75%(15/16)。结论HR.HPVDNA检测是一种管理细胞学结果为ASCUS和LSIL病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检测与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立群 袁婧 胡孟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6期979-982,共4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与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预后间的相关性,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诊断为LSIL的201例患者...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与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预后间的相关性,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诊断为LSIL的2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以及阴道镜下活检。随访1年,再次行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据此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包括消退组和稳定组)。结果 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和CIN 2级P16阴性的分别有156例(77.61%)和45例(22.39%)。两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HPV具体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1年随访,共计110例(54.73%)患者LSIL消退,69例(34.33%)仍为LSIL,22例(10.94%)进展为HSIL。消退组随访HPV E6/E7 mRNA转阴或持续阴性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次性活动年龄≤20岁(OR=1.54,P<0.05)、阴道镜活检结果为CIN 2级P16阴性(OR=1.85,P<0.05)以及随访HPV E6/E7 mRNA转阳或持续阳性(OR=3.70,P<0.001)是宫颈LSI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可能对预测宫颈LSIL病变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E6/E7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细胞学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巧 潘敏敏 +3 位作者 林旗 谢婉琴 王玲玲 应亚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3419-342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 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宫颈细胞学为LSIL和LSIL-H,同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患...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 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宫颈细胞学为LSIL和LSIL-H,同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患者的资料。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HPV检测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结果细胞学LSIL患者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简称CINⅡ+病变)的检出率在hr HPV阳性组和hr HPV阴性组分别为15.2%和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的检出率在hr HPV阳性组和hr HPV未检查组分别为15.2%和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IL者CINⅡ+的检出率为17.8%,LSIL-H者CINⅡ+的检出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者CINⅡ+的检出率为82.4%,与LSIL-H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细胞学LSIL和LSIL-H的分流价值小。LSIL-H需与LSIL区别对待,管理上可参照H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捕获二代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学 宫颈癌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红霞 董艳双 +1 位作者 蔡友治 朱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组(LSIL/NILM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浸润性宫颈癌组(ICC/HSIL组)。通过对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HPV分型;然后进一步分析HPV多重感染的情况。通过计算ICC/HSIL或LSIL/NILM之间的优势比(OR),来检验特定HPV组合感染与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标本中,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单一感染相比,HPV68和HPV16共同感染使患ICC/HSIL的风险增加。结论:高危型HPV病毒共同感染时,其ICC/HSIL发生的风险较单一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浸润性宫颈癌 高度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HPV型别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彩英 刁雯静 +1 位作者 汪清 隋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HR-HPV感染率为82.6%,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HR-HPV感染率为93.6%,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7,P<0.001);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在单或多重HPV感染模式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26);在宫颈L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58、16、52、33、31和53型。在宫颈H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16、58、33、52、18和31型。两组患者间的HR-HPV型别构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4.666,P<0.001)。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在HRHPV感染率、HR-HPV多重感染模式以及型别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HPV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p125的表达及HPV分型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阮细玲 丁莉利 +3 位作者 黄幼生 杨丞 罗志飞 牛海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789-793,79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p16、p125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分型结果,以探讨p16、p125联合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8-12间不同宫颈病变231例,共分为4组,其中慢性宫颈炎28...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p16、p125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分型结果,以探讨p16、p125联合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8-12间不同宫颈病变231例,共分为4组,其中慢性宫颈炎2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6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8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5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16、p125蛋白的表达情况,用PCR-反向点杂交方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4组宫颈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3.6%、21.7%、80.7%、96.4%,p125在四组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6.7%、85.2%、9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p16、p125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四种不同宫颈病变中p16、p125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HPV分型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四组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61%、77%、7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而四组感染HPV16/18的比率分别为:18%、17%、4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结果: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HPV16/18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结论 p16、p125的表达检测对鉴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慢性宫颈炎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且p125固定表达于细胞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更易判断,更易于临床应用;联合检测p16、p125及进行HPV分型更有助于判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级别及宫颈病变进展的风险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 P16 p125 HPV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及风险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平 蔡健 +1 位作者 王玺皓 胡志敏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与组织学的关系,揭示细胞学SIL诊断的系统性风险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5年405例SIL,其中205例有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种结果的符合程度,对...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与组织学的关系,揭示细胞学SIL诊断的系统性风险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5年405例SIL,其中205例有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种结果的符合程度,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阳性预测值约71%,而HSIL的阳性预测值达98%以上。结论: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与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良好,而LSIL与组织学结果符合度较差,需要加强对LSIL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细胞学 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除外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妇女应接受HPV DVA检测?
17
作者 Liman AK 贺国丽(摘) 王世阆(校)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6年第5期290-290,共1页
关键词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不典型细胞 DNA检测 HPV DVA 妇女 宫颈 薄层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和处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汝霞 张鹏 李秀英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筛查手段 妊娠期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不典型增生 子宫颈病变 子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E6/E7 mRNA在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低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静 徐金贵 +1 位作者 徐小敏 周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评估HPV E6/E7 mRNA检测对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低级别宫颈病变(CIN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初次阴道镜下活检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CINⅠ的81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HPV E6/E7 mRNA与... 目的:评估HPV E6/E7 mRNA检测对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低级别宫颈病变(CIN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初次阴道镜下活检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CINⅠ的81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HPV E6/E7 mRNA与CINⅠ自然转归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结果:81例患者经2年随访,其中57例(70.4%)消退,8例(9.9%)持续,16例(19.8%)进展。在随访的6个月中,HPV E6/E7 mR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INⅠ总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的12、18、24个月中,HPV E6/E7 mRNA阳性组的总进展率明显高于HPV E6/E7 mRNA阴性组(P<0.05),且HPV E6/E7mRNA表达量越高,CINⅠ进展的可能性越大(r=0.678,P=0.000)。结论:对于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CINⅠ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特别是高表达量的患者更易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E7 MRNA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诊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萍 荣风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 妊娠期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诊治 人乳头瘤病毒 妊娠相关 癌发病率 合并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