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王东元 汤祥瑞 +2 位作者 王科程 刘建建 王汝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陕西省三二〇一医院就诊的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陕西省三二〇一医院就诊的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3)和生存组(n=12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sST2、HIF-1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死亡/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HIF-1α对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占比、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sST2、HIF-1α水平高于生存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占比及血清NT-proBNP、sST2、HIF-1α水平是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HIF-1α单独预测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0.649~0.812)、0.765(95%CI 0.681~0.84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9(95%CI 0.792~0.938)。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其AUC为0.920(95%CI 0.865~0.958)。联合诊断模型的预测效能较血清sST2、HIF-1α单独预测及两者联合预测均有所提高。结论 血清sST2、HIF-1α水平在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异常升高,二者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1Α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6
2
作者 余扬 崔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3-1687,共5页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炎症环境下具有促进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炎症环境下具有促进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膝关节置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取其软骨组织样本作为骨性关节炎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样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改良Mankin评分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膝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改良Mankin评分做相关分析。选取10例同时期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组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的骨性关节炎患者(P<0.05)。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患者2种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P<0.05)。不同改良Mankin病理评分分级之间,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程度越重,其表达水平越高。骨性关节炎组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 RNA相对表达量与改良Mankin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83,P<0.05;r=0.80,P<0.05)。结果提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在多种病理参数分布上存在差异,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致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膝骨性关节炎 低氧诱导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低氧调节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福祥 全燕 夏前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744-6746,共3页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介导哺乳动物细胞适应低氧状况的核转录因子,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α亚基受氧调节,是调节HIF活性的功能亚单位。目前已知HIF-1α的氧调节途径主要包括两种:常氧下VHL蛋白与氧依...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介导哺乳动物细胞适应低氧状况的核转录因子,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α亚基受氧调节,是调节HIF活性的功能亚单位。目前已知HIF-1α的氧调节途径主要包括两种:常氧下VHL蛋白与氧依赖降解结构域羟化的Pro-564结合,介导HIF-1α的常氧下的泛素降解;常氧下天冬胺酰羟化酶使HIF-1αAsp-803羟基化,抑制其募集共刺激因子p300/CBP的作用,从而抑制其转录活性。此外,还包括PAS结构蛋白抑制因子等低氧调节途径。深入研究HIF的低氧调节机制,有利于认识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调节 HIF-1α 介导 低氧诱导因子 缺血缺氧 VHL 刺激因子 结构域 哺乳动物细胞 异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郑澜 陆爱云 周志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给予低氧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HIF-1α、VEGFmRNA在骨骼肌组织中的定位及含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低氧训练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对骨骼肌VEGF转录的促进作用。结果与结论:低氧和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和VEGFmRNA含量,低氧训练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加对VEGF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训练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HIF-1Α蛋白 骨骼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图像分析 蛋白表达 RNA含量 基因表达 SD大鼠 递增负荷 低氧刺激 不同程度 原位杂交 相关分析 运动训练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rs11549465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李苏华 黄云 +3 位作者 李焱 张孟君 安琪 王学红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HIF-1αrs11549465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世居青海地区的藏族HAPC患者作为病例组(n=52),另选择同期就诊的移居青海地区30年以上的汉族HAP... 目的探讨HIF-1αrs11549465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世居青海地区的藏族HAPC患者作为病例组(n=52),另选择同期就诊的移居青海地区30年以上的汉族HAPC患者作为对照组(n=48),采用TaqMan探针以及PCR仪进行rs11549465的SNP测定,并Hardy-Weinberg平衡(HWE)分析。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以及rs11549465位点多态性与胃黏膜损伤分层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经DNA测序验证,2组均检测出HIF-1α基因rs11549465位点存在C、T 2个等位基因,CT、CC两种基因型,且以CC基因型为主,并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CT基因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吸烟、饮酒、胃癌家族史、TG、HDL-C、TC、LDL-C、ALB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1549465位点多态性与胃黏膜损伤分层结果显示,与CC基因型比较,CT基因型三酰甘油(TG)≥3.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7 mmol/L以及白蛋白(ALB)<60.13 g/L的患者比例均更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饮酒、TG、LDL-C、ALB、C/T基因型是藏族HAPC患者发生胃黏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G、LDL-C及ALB均与HIF-1α(rs11549465)SNP存在交互作用。MDR法结果显示,对于胃黏膜损伤发生风险,具有TG、LDL-C以及ALB水平异常和HIF-1α(rs11549465)基因多态性交互组合人群是非上述组合人群的2.75倍[OR(95%CI):2.75(2.03~3.72)]。结论青海地区藏族HAPC患者HIF-1αrs11549465基因GT型较常见且与胃黏膜损伤以及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通过HIF-1αrs11549465基因检测预测个体胃黏膜损伤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低氧刺激低氧诱导因子(rs11549465) 藏族 胃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脓毒症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何锐 滕文彬 +3 位作者 姚刘旭 单跃 祝胜美 李玉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脓毒症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HIF-1α刺激剂组(脓毒症+DMOG组)、脓毒症+HIF-1α抑制剂组(脓毒症+Bay87-2243组),每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脓毒症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HIF-1α刺激剂组(脓毒症+DMOG组)、脓毒症+HIF-1α抑制剂组(脓毒症+Bay87-2243组),每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建立脓毒症模型。ELISA检测大鼠血浆炎性标记物IL-1β、IL-6、TNF-α,氧化应激标记物丙二醛(MDA)以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HIF-1α表达。HE染色检测肠黏膜病理学损伤。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以及HIF-1α显著上调(P<0.05);给予腹腔注射DMOG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浆IL-1β、IL-6、TNF-α、MDA水平(P<0.05);增加血浆SOD、CAT水平(P<0.05);HIF-1α表达上调(P<0.05),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Chiu'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口服灌胃Bay87-2243则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HIF-1α对脓毒症肠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脓毒症炎性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低氧诱导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刺激 低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庞萍 周先令 +1 位作者 谢谨锋 孙升云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HIF-PHIs)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HIF-PHIs)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9月15日。纳入比较HIF-PHIs和ESAs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中提取血红蛋白、铁代谢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等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512名肾性贫血的透析患者。HIF-PHIs组和ESAs组在改善血红蛋白[MD=-0.15,95%CI(-0.35,0.05),P=0.14]、铁蛋白[MD=14.61,95%CI(-3.80,33.02),P=0.12]、铁调素[MD=-16.46,95%CI(-37.77,4.85),P=0.13]方面无统计学差异。HIF-PHIs组在改善转铁蛋白[MD=0.27,95%CI(0.08,0.46),P=0.02]、血清铁[MD=3.29,95%CI(1.22,5.37),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MD=4.15,95%CI(3.88,4.42),P<0.01]和总铁结合力[MD=7.59,95%CI(3.68,11.50),P<0.01]方面的疗效较ESAs组更优。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1,95%CI(0.99,1.74),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IF-PHIs组恶心发生率[OR=1.85,95%CI(1.05,3.27),P=0.03]较高。结论初步证实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在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不亚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 透析 肾性贫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史亚男 胡志娟 +5 位作者 赵鹏 王利军 董春霞 刘璟瑶 牛凯 刘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0-925,共6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调素、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罗沙司他的有效性和安全...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调素、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罗沙司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罗沙司他组(n=28)及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组(n=27),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2、16、20、24周的血红蛋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24周的铁代谢指标、铁调素、C反应蛋白、血脂、血钙、血磷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罗沙司他组有效率高于ESA组(60.71%vs.25.93%,P<0.01);罗沙司他组转铁蛋白水平、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水平均高于ESA组(P<0.05),铁蛋白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沙司他组铁调素水平明显低于ESA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患者罗沙司他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ESA组(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且不受炎症指标影响;罗沙司他可改善血清铁代谢指标,改善铁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 铁调素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苏江维 于春水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也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刺激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而免疫介导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最初的炎症刺激可能是遗传、环境刺激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银屑病 多基因遗传病 炎症性皮肤疾病 环境刺激 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 炎症刺激
原文传递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玉超 赵慧萍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与CKD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肾脏病变导致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足及铁缺乏是CKD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与CKD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肾脏病变导致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足及铁缺乏是CKD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是肾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药物。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代ESA-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高血压是rHuEPO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1/3接受EPO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作为一种新型的ESA,模拟在低氧环境下启动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通路,通过抑制HIF的羟化降解,使HIF保持稳定,从而有效地治疗肾性贫血,但其对于CKD患者血压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将对不同ESA在治疗肾性贫血时对CKD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刺激 低氧诱导因子 高血压 罗沙司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成肌分化中PGC-1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芸 刘月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颏舌肌成肌分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作用,探索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HIF-1α敲降质粒,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设阴性对照组,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在低氧(1%O2)环境下诱导成肌细胞分...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颏舌肌成肌分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作用,探索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HIF-1α敲降质粒,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设阴性对照组,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在低氧(1%O2)环境下诱导成肌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成肌细胞分化2、4、6 d,PGC-1β、AMPKα1、p AMPKα1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低氧分化4 d时AMPK通道激活剂与阻滞剂对PGC-1β的表达影响,western blot定量分析。结果:1 HIF-1α敲降组的PGC-1β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分化4 d时表达最高(P<0.05);2AMPKα1总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 AMPKα1的表达在HIF-1α敲降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3AMPK通路促进剂AICAR增加PGC-1β的表达(P<0.05),抑制剂Compound C明显抑制PGC-1β的表达(P<0.05)。结论:HIF-1α下调了低氧环境中PGC-1β的表达,PGC-1β的表达受AMPK通路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β: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HIF-1α、VEGF、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宇宁 张凯明 +5 位作者 李林 杜诗仪 吴春贤 郑桃林 熊钰 张文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107例,给予病人tDCS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病人HIF-1α、VEGF及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评分(FMA)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S)评定病人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结果tDCS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病人血清HIF-1α、VEGF及BDNF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功能相关评分FMA及MB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血清HIF-1α含量与FMA、MBIS评分呈负相关(r=-0.517,P<0.01;r=-0.494,P<0.01);血清VEGF、BDNF含量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474,P<0.05;r=0.504,P<0.01),与MBIS评分呈正相关(r=0.461,P<0.05;r=0.583,P<0.01);VEGF含量与BDNF含量呈正相关(r=0.485,P<0.05)。结论tDCS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降低脑卒中病人外周血HIF-1α水平,提高外周血VEGF及BDNF水平,并改善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脑卒中病人HIF-1α、VEGF及BDNF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丹红注射液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低氧刺激对HIF-1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吴恩惠 朱玲玲 范明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组织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诱导产生的主要调节分子,对维持细胞的氧平衡及在低氧状态下细胞的存活和代谢都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许多非低氧形式的刺激也可影响HIF-1的表达和活性。本文就体外物理因素(如高温、...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组织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诱导产生的主要调节分子,对维持细胞的氧平衡及在低氧状态下细胞的存活和代谢都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许多非低氧形式的刺激也可影响HIF-1的表达和活性。本文就体外物理因素(如高温、高氧、低温、辐射)和细胞因子等对HIF-1的调控进行综述,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HIF-1 低氧刺激 高温 诱发 低温 高氧 辐射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14
作者 覃燕青 沈洁 +2 位作者 黄世园 蒋贤逊 王小同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模型组)和低氧高二氧化碳+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每组6只大鼠。...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模型组)和低氧高二氧化碳+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和电刺激组每天置于氧舱内(O2浓度9%至11%,CO2浓度5%至6%)8h进行造模,连续4周,对照组则吸入普通空气。每天造模结束后对电刺激组大鼠双侧腓肠肌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30min。4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RVHI=RV/(LV+S)],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细小动脉结构形态变化,计算出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丙酮酸脱氢酶-E1(PDH-E1)、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LDH)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丙酮酸脱氢酶(PDH)的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RVHI、WT%、WA%值均升高(P〈0.01),HIF-1α、PDK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1),PDH-1Eα蛋白表达下降(P〈0.01),LDH活性提高(P〈0.01),PDH浓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电刺激组的RVHI、WT%、WA%值均显著降低(P〈0.01),HIF-1α,PDK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DH-E1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LDH活性显著下降(P〈0.01),PDH浓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抑制PDK1、PDH-E1α活性、LDH活性,抑制肺组织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转变,从而减轻肺血管重塑,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乐 神经肌肉电刺激 低氧诱导因子-1Α 大鼠
原文传递
rhG-CSF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镜月 李贞 聂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区及皮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区及皮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BD组和rhG-CSF治疗组。在乙醚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氮氧混合气缺氧2.5h制备HIB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HIBD组较假手术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较HIBD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HIF-1α表达增加,可能与促进血管形成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rhG-CSF可能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从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小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家青 杨晴 +5 位作者 袁敦禄 黄晶晶 常青 聂静雯 周竹 李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4-710,共7页
背景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速疾病进展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纠正贫血和监测改善肾性贫血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意义重大。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在治疗维持... 背景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速疾病进展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纠正贫血和监测改善肾性贫血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意义重大。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FMRS、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ClinicalTrials.gov,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01-19。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试验组口服罗沙司他,对照组注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6项随机对照研究、90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49例,对照组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罗沙司他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MD=2.49,95%CI(0.82,4.16),P=0.004〕、转铁蛋白〔MD=0.31,95%CI(0.17,0.44),P<0.00001〕、总铁结合力〔MD=7.51,95%CI(5.01,10.01),P<0.00001〕水平方面均优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9,1.22),P=0.07〕。结论罗沙司他在升高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方面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效果更好;短期内使用罗沙司他未增加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 肾性贫血 有效性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贫血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傅晓岑 任红 陈楠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期6-9,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与患者肾脏疾病进展、远期生存、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均有关。目前有许多新药可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新型静脉铁剂、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等,可有效纠正贫血。本文综述了肾性...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与患者肾脏疾病进展、远期生存、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均有关。目前有许多新药可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新型静脉铁剂、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等,可有效纠正贫血。本文综述了肾性贫血的治疗进展,为肾性贫血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贫血 红细胞生成刺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德淑 任红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6-781,共6页
慢性肾脏病相关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过程中形成的贫血,是CKD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有关改善肾性贫血的新型制剂,如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促红细... 慢性肾脏病相关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过程中形成的贫血,是CKD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有关改善肾性贫血的新型制剂,如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正在临床试验中。本文综述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的新疗法,并讨论其治疗的主要机制和不良反应;结合患者临床需求,权衡潜在优势与治疗风险,制定相关方案指导临床治疗,纠正患者贫血,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提高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贫血 铁调素 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 低氧诱导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雪婷 李叶 +3 位作者 张思 王倩 张海松 高燕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2年第6期15-23,共9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慢性长期进展性疾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肾性贫血作为CK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随CKD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肾性贫血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慢性长期进展性疾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肾性贫血作为CK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随CKD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肾性贫血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加重CKD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纠正肾性贫血是CKD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临床上常规纠正贫血的治疗方法有补充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铁剂、左卡尼汀、输血等,但常规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增多。近年来,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口服药物备受关注,在治疗肾性贫血中具有多种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新一线用药。现综述肾性贫血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刺激 铁剂 左卡尼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铁过载历史、现况及治疗进展
20
作者 邢婕 张晓良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5期412-417,共6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和铁剂的补充已成为肾性贫血的常规治疗。然而,铁状态评估及其应用时机仍存在争议,临床上铁过载的问题已不容忽视。新型药物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数据给...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和铁剂的补充已成为肾性贫血的常规治疗。然而,铁状态评估及其应用时机仍存在争议,临床上铁过载的问题已不容忽视。新型药物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数据给上述现象带来了新的启示,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铁过载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贫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 静脉铁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