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生物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中试
1
作者 张伟 张旭 +2 位作者 马军 朱雅娟 黄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624-3625,3689,共3页
[目的]探讨固定生物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定生物床处理特定车间产生的低浓度废气,通过人体嗅觉感官定性评价处理后的废气,从而确定最经济的空床接触时间,并验证固定生物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可行性。[结果]当... [目的]探讨固定生物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定生物床处理特定车间产生的低浓度废气,通过人体嗅觉感官定性评价处理后的废气,从而确定最经济的空床接触时间,并验证固定生物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可行性。[结果]当空床接触时间为60 s时,可满足处理后的废气无人体嗅觉感官不适的排放标准。空床接触时间为60 s时,固定生物床循环水的COD基本保持不变,证明废气中的有机负荷在该空床接触时间内全部被微生物降解消耗。[结论]利用固定生物床系统处理磷酸盐车间低浓度废气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生物床 低浓度有机废气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雅兰 《甘肃科技》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生物化学法在处理有机低浓度废气时的工作原理及三种处理工艺,分析了处理时应控制的工艺参数及填料的选择。阐明了开发该项废气处理技术的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化学法 废气处理机 低浓度有机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滴滤床降解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廖强 陈蓉 朱恂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5-442,共8页
将生物膜滴滤塔内的多孔填料简化为由多个管内覆盖有生物膜的竖直毛细管并行排列构成的填料,建立了一个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毛细管模型.运用两相流理论获得了毛细管内液膜厚度分布,然后考虑气液界面、液膜和生物膜内的传质阻力以及氧... 将生物膜滴滤塔内的多孔填料简化为由多个管内覆盖有生物膜的竖直毛细管并行排列构成的填料,建立了一个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毛细管模型.运用两相流理论获得了毛细管内液膜厚度分布,然后考虑气液界面、液膜和生物膜内的传质阻力以及氧对微生物生化反应的限制,并结合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气相、液相的传质方程以及生物膜内的传质与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了迭代求解.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实验值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进口污染物浓度条件下,滴滤塔的净化效率随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降解有机废气的速率主要受液膜传质阻力控制,越接近滴滤塔废气,进口的污染物降解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有机废气 废气处理 生物膜滴滤床 毛细管模型 降解速率
原文传递
制药行业低浓度无组织有机废气排放的达标治理实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臧飞 牛洁平 张军立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155-157,160,共4页
制药行业在药物提取及化学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大量低沸点、易于挥发的有机溶剂。大部分溶剂浓度较高的有机挥发废气通过有组织管道进行收集,再通过冷凝、吸收、吸附、催化燃烧等方式进行达标处理。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浓度较低的无... 制药行业在药物提取及化学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大量低沸点、易于挥发的有机溶剂。大部分溶剂浓度较高的有机挥发废气通过有组织管道进行收集,再通过冷凝、吸收、吸附、催化燃烧等方式进行达标处理。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浓度较低的无组织逃逸气体,扩散较广,收集难度大,不利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员工职业健康。通过对大气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以甲苯为例)进行收集,通过分子筛转轮浓缩,再经冷凝、吸附处理的工程实践研究,总结出一条适合大气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 低浓度有机废气 气体冷凝 气体吸附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处理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炳潮 《机电工程技术》 2013年第7期171-172,193,共3页
介绍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通过吸附、脱附、热氧化的处理工艺方法,既节能又环保。
关键词 低浓度有机废气 吸附 热氧化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有机物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
6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11期34-34,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废气以与营养物喷淋方向成并流或逆流的方向加入生物滤塔,其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捕获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去除率高,不产生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废气以与营养物喷淋方向成并流或逆流的方向加入生物滤塔,其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捕获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去除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有机废气 生物净化方法 清华大学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VOCs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质彬 《广州环境科学》 2009年第4期22-24,31,共4页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类复杂成分挥发性有机废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该类有机废气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并且出口浓度达到国家现行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对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生物膜填料塔 石油化工 低浓度有机废气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涂料工艺车间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廷鹏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147-149,共3页
因工艺车间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主生产车间采用直流式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夏季空调机组采用通风模式消除房间余热量,且通风量满足平时7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高浓度的房间排气排至厂区废气处理系统统一处理,低浓度的房间排气接至屋顶排... 因工艺车间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主生产车间采用直流式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夏季空调机组采用通风模式消除房间余热量,且通风量满足平时7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高浓度的房间排气排至厂区废气处理系统统一处理,低浓度的房间排气接至屋顶排风机组高空排放;冬季空调机组采用加热模式,保证房间温度≥5℃的要求。在车间的中间设备平台区域,借助平台钢结构的支撑新风管分两层布置,均匀送风;为了满足操作人员的舒适性,经常有人员停留的操作工位设置岗位送风系统;由于散发的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重,排风沿对边外墙设立管均匀排风,排风口上下设置,上部排1/3,下部排2/3;事故通风系统由平时排风系统和专用事故通风机共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高大空间直流式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 浓度有机废气 低浓度有机废气 岗位送风 事故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