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砂岩油藏不同流体驱油效率实验
1
作者 陈超 晏晓龙 +1 位作者 罗晓静 甄延明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东缘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含水率变高,需要新的有效开发手段,选取不同流体开展驱油效率实验。利用天然岩心组合成长岩心并模拟地层条件,进行全程水驱及水驱至油藏目前采出程度后转注N_(2)、CH_(4)和C... 准噶尔盆地东缘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含水率变高,需要新的有效开发手段,选取不同流体开展驱油效率实验。利用天然岩心组合成长岩心并模拟地层条件,进行全程水驱及水驱至油藏目前采出程度后转注N_(2)、CH_(4)和CO_(2)的驱油实验,并对不同流体注入前后,进行岩心核磁共振扫描及原油赋存孔隙直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CO_(2)驱可提高原油采出程度21.58%,驱油效率及原油动用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O_(2)、CH_(4)、H_(2)O和N_(2)。N_(2)主要动用较大孔隙中的原油,动用孔隙直径下限为170.9 nm;CH_(4)主要动用中—大孔隙中的原油,动用孔隙直径下限为48.7 nm;CO_(2)可以动用各个尺寸孔隙中的原油,动用孔隙直径下限最低,为27.8 nm。油田现场建立CO_(2)驱先导试验区,注CO_(2)后产液量上升,含水率下降,产油量增加,研究成果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水驱 气驱 CO_(2)驱 驱油效率 提高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微观剩余油评价方法与发展方向
2
作者 于洪敏 王友启 +6 位作者 黄凯 祝仰文 王彪 温馨 王鹏 吕朝辉 代全齐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一直是国内外老油田注水开发的焦点。但在长期水驱的背景下,低渗透砂岩油藏含水率越来越高、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充分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明确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研究的基础。基于... 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一直是国内外老油田注水开发的焦点。但在长期水驱的背景下,低渗透砂岩油藏含水率越来越高、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充分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明确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研究的基础。基于文献调研,梳理了低渗透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多种评价方法,归纳了水驱油渗流机理与剩余油描述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以及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基本为定性评价,缺少定量评价;现有的微观渗流机理与剩余油描述方法存在可优化的空间;表面活性剂还需要提高其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表现。最后,阐述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微观剩余油未来的评价方法与发展方向,为低渗透砂岩油藏研究提供方向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微观评价 水驱 表面活性剂 评价方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主要矛盾机理及合理井距分析 被引量:111
3
作者 王端平 时佃海 +1 位作者 李相远 陈光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比初期预测效果变差的原因 ,一是由于地层压力下降 ,上覆净压力相对增加而引起渗透率降低 ;二是储集层流态由拟达西渗流变为低速高阻非达西流。根据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实际 ,定义了技术极限井距概念 ;根据渗流流量方...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比初期预测效果变差的原因 ,一是由于地层压力下降 ,上覆净压力相对增加而引起渗透率降低 ;二是储集层流态由拟达西渗流变为低速高阻非达西流。根据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实际 ,定义了技术极限井距概念 ;根据渗流流量方程和流速方程 ,结合室内实验确定的实验模型 (临界驱替压力梯度 )和现场资料 ,提出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 ,以胜坨油田坨 76块进行试算 ,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图 2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 机理 压力梯度 易流动带 技术极限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241
4
作者 吕成远 王建 孙志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实验测定了3个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样品的非达西渗流曲线,采用“毛细管平衡法”与传统的“压差-流量法”相结合,保证了非达西渗流曲线的完整性。在每块实验样品的平均渗流速度与单位黏度的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坐标中,利用二... 实验测定了3个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样品的非达西渗流曲线,采用“毛细管平衡法”与传统的“压差-流量法”相结合,保证了非达西渗流曲线的完整性。在每块实验样品的平均渗流速度与单位黏度的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坐标中,利用二次函数拟合实验数据点,通过二次函数曲线切线的斜率和截距的变化来描述低速非达西渗流中岩心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探讨了启动压力梯度与空气渗透率、流体黏度、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以及低速非达西渗流段的渗透率变化与空气渗透率和单位黏度的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并回归得到了经验公式。根据“毛细管平衡法”测定的最小驱替压力梯度和“切线斜率法”确定的非线性渗流段最大驱替压力梯度绘制了流态判定应用图版。图5表1参5(吕成远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 实验研究 非达西渗流 测定方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入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戴彩丽 赵娟 +5 位作者 姜汉桥 王秀英 吕心瑞 赵光 王苹 赵福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4,共5页
针对具有窜流大孔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条件,对交替注入阴、阳离子聚合物的深部调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各种因素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吸附量减小,且地层对阳离子聚合物比对阴离子聚合物... 针对具有窜流大孔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条件,对交替注入阴、阳离子聚合物的深部调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各种因素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吸附量减小,且地层对阳离子聚合物比对阴离子聚合物更容易吸附。随着矿化度、吸附时间、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吸附量也增加。阳离子聚合物的吸附平衡浓度为1 500mg/L,吸附平衡时间为8h;阴离子聚合物的吸附平衡浓度为1 000mg/L,吸附平衡时间为6h。物理模拟试验表明,采用阴阳离子聚合物交替注入方式比注入单一聚合物有更好的封堵效果,并且先注入阳离子聚合物效果好于先注入阴离子聚合物的效果。随着注入轮次的增加,封堵性能提高。但是,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不要超过3个轮次。交替注入阴阳离子聚合物可以大大提高采收率,水驱采收率增值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聚合物交替注入技术 吸附量 封堵性能 物理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双孔双渗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业恒 时付更 +3 位作者 王成峰 杨耀忠 徐卿莲 魏小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模型以建立裂缝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为重点。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双孔双渗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裂缝描述技术,提出了裂缝系统模型中形状因子、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基质系... 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模型以建立裂缝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为重点。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双孔双渗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裂缝描述技术,提出了裂缝系统模型中形状因子、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基质系统储集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在东营凹陷大芦湖油田樊12井区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中,用该方法建立了储集层模型,用其计算的综合含水率与开发时间关系曲线接近油藏实际开发动态数据,减少了历史拟合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数值模拟 储集层模型 裂缝系统 东营凹陷 大芦湖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家良 赵平起 +4 位作者 段贺海 王德明 郭春东 邓懋平 徐春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2,9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 ,总井数增加 1倍而产量上升 10倍 ,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图 2表 2参 5 (张家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六拨油田 低渗透砂岩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藏描述 驱动压差 渗流特征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微观机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瑞飞 孙卫 杨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探讨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油的微观机理及水驱后的开发潜力,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典型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并进行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小孔喉中赋存的石油很难被驱替出来,剩余油大部分集中于小孔道;岩心的原始含... 为探讨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油的微观机理及水驱后的开发潜力,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典型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并进行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小孔喉中赋存的石油很难被驱替出来,剩余油大部分集中于小孔道;岩心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普遍小于可动流体百分数,驱油效率小于可动油百分数;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大,原始含油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油百分数、驱油效率均有增大的趋势;且渗透率越低,随着渗透率的变化,上述参数变化的幅度越大.可动油百分数、可动油饱和度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参数.剩余油由剩余可动油与剩余不可动油组成,剩余可动油是油藏下一步挖潜的目标,其评价参数为剩余可动油百分数.水驱油实验中,只驱出了可动油的66.22%,还有33.78%的可动油残留在岩心中,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后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孔隙度 剩余可动油百分数 水驱微观机理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调剖剂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国栋 张立明 +1 位作者 王德智 王佩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针对吉林油田裂缝发育的油藏特点 ,研究了一种NK复合调剖剂 ,它具有封堵裂缝和填充基岩的双重特点。研究了聚合物离子度、交联剂浓度、颗粒用量、温度、水质等因素对复合胶体的强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 ;还对比了NK复合调剖剂与聚合物 /络... 针对吉林油田裂缝发育的油藏特点 ,研究了一种NK复合调剖剂 ,它具有封堵裂缝和填充基岩的双重特点。研究了聚合物离子度、交联剂浓度、颗粒用量、温度、水质等因素对复合胶体的强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 ;还对比了NK复合调剖剂与聚合物 /络合铬 (Ⅲ )调剖剂及地面预聚颗粒堵剂的强度、堵塞率、突破压力和抗冲刷性。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胶体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其它 2种调剖剂。该调剖剂在裂缝发育的油田现场应用 ,取得了非常好的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调剖剂 聚合物凝胶 注水开发工艺 油田开发 交联剂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特征综合描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志方 陈志海 +2 位作者 高君 景艳 孙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阿根廷PCO油田VOA1油藏为中孔、超低渗的砂泥岩薄互层砂岩储集层,油藏圈闭是单一大型鼻状构造。通过综合分析岩心资料、构造演化、地震曲率属性、蚂蚁追踪属性及油藏圈闭高部位纯油区内部部分井初产高含水的异常响应数据等资料,对构造... 阿根廷PCO油田VOA1油藏为中孔、超低渗的砂泥岩薄互层砂岩储集层,油藏圈闭是单一大型鼻状构造。通过综合分析岩心资料、构造演化、地震曲率属性、蚂蚁追踪属性及油藏圈闭高部位纯油区内部部分井初产高含水的异常响应数据等资料,对构造裂缝的岩心直观特征、构造应变、空间分布范围和几何特征、动态开启机理等进行了综合描述。研究表明,综合地质、地震、生产等资料从多个角度描述裂缝特征及其相关性,可靠性高,可以大大降低单一方法描述裂缝的不确定性,为生产方案调整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构造裂缝 曲率属性 蚂蚁追踪 裂缝复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分析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井距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小平 唐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66,73,共4页
低渗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经济合理井距和技术极限井距。现场可进行几种不同井距下的注采试验,然后根据各种井距下采油井的动态情况来定性判断低渗透砂岩油藏技术极限井距。如果技术极限井距大于或等于经济合理井距,则该井距就... 低渗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经济合理井距和技术极限井距。现场可进行几种不同井距下的注采试验,然后根据各种井距下采油井的动态情况来定性判断低渗透砂岩油藏技术极限井距。如果技术极限井距大于或等于经济合理井距,则该井距就是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合理井距,油藏工程方案就可据此部署井网。如果技术极限井距小于经济合理井距,则该油藏必须经改造后才能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方案设计 技术极限井距 合理经济井距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常见低渗透砂岩油藏压裂选井原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海芳 侯中昊 +1 位作者 杨勇 范智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加拿大Occidental石油公司利用先进的选井方法取得了帕宾那油田卡迪姆 (Cardium)油藏压裂生产的成功。该方法综合表皮因子、水油比、比产液能力、油井采收率和压裂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 ,对压裂井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压裂潜力井。实践证明 ... 加拿大Occidental石油公司利用先进的选井方法取得了帕宾那油田卡迪姆 (Cardium)油藏压裂生产的成功。该方法综合表皮因子、水油比、比产液能力、油井采收率和压裂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 ,对压裂井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压裂潜力井。实践证明 ,该选井方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压裂井 表皮因子 帕宾那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建模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9-104,共6页
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裂缝普遍发育,其储集层建模与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不同,应包括结构模型、参数模型及裂缝分布模型三部分,其中裂缝分布模型是建模的重点。在储集层结构模型的建立中,划分储集相带不仅要研究... 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裂缝普遍发育,其储集层建模与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不同,应包括结构模型、参数模型及裂缝分布模型三部分,其中裂缝分布模型是建模的重点。在储集层结构模型的建立中,划分储集相带不仅要研究沉积相、微相,而且要研究成岩作用;在参数模型的建立中,应充分利用结构模型、储集相带的研究成果作为控制条件,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模型;在裂缝模型的建立中,应在岩心观察、测井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来预测裂缝的分布,建立储集层裂缝模型。三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储集层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的空间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地应力 裂缝 储集层 参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低渗透砂岩油藏重复压裂井优选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子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跨度大、层间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前期压裂井普遍存在低产、低效的问题,亟需开展重复压裂。为实现科学选井,建立了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储层、压裂和生产动态资... 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跨度大、层间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前期压裂井普遍存在低产、低效的问题,亟需开展重复压裂。为实现科学选井,建立了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重复压裂选井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储层、压裂和生产动态资料,并通过计算候选井与虚拟目标井的Pearson相关系数来定量评价候选井的重复压裂增产改造潜力。针对胜利油区大王北油田某区块的一个井组,利用建立的选井方法筛选出最具重复压裂增产改造潜力的井。采用多重暂堵压裂工艺对该井实施了重复压裂改造,压裂后日产油量从2.5 t/d提高到7.3 t/d,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无需大量样本支持,不涉及复杂的计算,具有一定现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低渗透砂岩油藏 增产潜力 Pearso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清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利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对胜利油区砂岩油藏中112口井的3000多块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实验发现低渗透砂岩油藏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其沉积物粒度分布主要存在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粒度分布特征,并且与一定的沉积作用相联系。研究... 利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对胜利油区砂岩油藏中112口井的3000多块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实验发现低渗透砂岩油藏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其沉积物粒度分布主要存在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粒度分布特征,并且与一定的沉积作用相联系。研究表明,沉积岩粒度中值分布、泥质含量、分选性等是影响油藏岩石渗透能力的重要因素,正态分布和混合正态分布能较好地描述低渗透砂岩油藏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沉积物粒度分布 粒度特征参数 正态分布 混合Ф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学武 周美红 +2 位作者 王军 杜周 房玉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7期62-65,共4页
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 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中高含水期低产井的治理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对长6油藏的稳产工作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中高含水期 常规压裂 暂堵转向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低渗透砂岩油藏中CO_2化学埋存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亦然 阮洪江 +1 位作者 白建军 岳从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废弃的低渗透砂岩油藏为埋存靶点,建立化学埋存数值模拟机理模型,研究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作用、CO2与地层岩石矿物的矿化反应机理及化学埋存过程中地层水包含离子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温室效应 CO2化学埋存 低渗透砂岩油藏 溶解 矿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加密调整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小迅 赵春明 陆正元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1,共2页
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国内SET油藏为例)的井网演变历史进行分析,在深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反十三点井网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及行列井网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的现状,分别开展了井网调整试验。从剩余油研究、水驱规律、沉积微相... 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国内SET油藏为例)的井网演变历史进行分析,在深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反十三点井网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及行列井网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的现状,分别开展了井网调整试验。从剩余油研究、水驱规律、沉积微相研究多角度出发,实现了新井产能部署、井网调整试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井网调整提供了依据,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加密井 井网调整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地区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技术
19
作者 王群超 夏欣 陈富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阿南油田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油藏物性差 ,构造破碎 ,非均质性强 ,开发难度比较大。随着油田的开发 ,逐步暴露了油水关系复杂、注水效率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油田产量下降快、受效油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在深入研... 阿南油田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油藏物性差 ,构造破碎 ,非均质性强 ,开发难度比较大。随着油田的开发 ,逐步暴露了油水关系复杂、注水效率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油田产量下降快、受效油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在深入研究地质资料和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比较强的调整措施 ,如 :细分开发层系、加密井网、完善注采关系、油层改造、调整注采结构等 ,获得了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使得阿南油田连续 9a稳产在 70 0t d左右 ,采油速度稳定在1 6 %以上 ,确保了该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层系调整 注采完善 加密井网 调水增油 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锁损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刁红霞 王彦兴 +1 位作者 熊超 管英柱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817-1819,1823,共4页
综合研究各类因素对水锁损害的影响程度,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水驱开发极为重要。以轮古7井区为例,在定性分析水锁损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水锁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定量地分析各影响因素,并求出各因... 综合研究各类因素对水锁损害的影响程度,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水驱开发极为重要。以轮古7井区为例,在定性分析水锁损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水锁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定量地分析各影响因素,并求出各因素的关联度和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并通过室内评价实验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水锁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法 相对比较法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