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给药系统的设计及体内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齐美玲 吴德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结肠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给药方法。目前所研制的结肠给药系统按照释药原理可大致分为四类,即酶控制给药系统,pH控制给药系统,时间控制给药系统和压力控制释药系统。本文对目前文献所报道的结肠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结肠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给药方法。目前所研制的结肠给药系统按照释药原理可大致分为四类,即酶控制给药系统,pH控制给药系统,时间控制给药系统和压力控制释药系统。本文对目前文献所报道的结肠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药物制剂的体内评价方法──药物闪烁扫描法的特点和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给药系统 制备方法 体内评价 药物闪烁扫描法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甘油基溶胶凝胶赋形材料:性能及体内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忠海 赵彦涛 侯树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3期8637-8638,共2页
0引言骨缺损的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自体骨移植是骨修复的金标准,但是因其骨量有限,且二次手术和并发症带来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应用;异体骨移植资源相对丰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应用最为广泛... 0引言骨缺损的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自体骨移植是骨修复的金标准,但是因其骨量有限,且二次手术和并发症带来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应用;异体骨移植资源相对丰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应用最为广泛,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但仍缺乏对皮质骨的有效利用,究其原因在于皮质骨本身坚硬、降解性差、活性难以发挥、塑形困难等:异种骨移植材料来源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形材料 甘油 溶胶 凝胶 性能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向紫杉醇聚酰胺聚合物胶束的体内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莹 王彦会 +1 位作者 刘月平 姜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8期1446-1448,共3页
紫杉醇(PTX)可以作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组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的特定部位从而起到防止其解聚的作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由微管蛋白迅速合成纺锤体微管,使细胞的分裂永远停留在G2和M期,导致其无法复制,从而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1-5]。... 紫杉醇(PTX)可以作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组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的特定部位从而起到防止其解聚的作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由微管蛋白迅速合成纺锤体微管,使细胞的分裂永远停留在G2和M期,导致其无法复制,从而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1-5]。而PTX的溶解性问题是其制剂的首要问题[6]。另外,PTX作为细胞毒性的抗肿瘤药物,因为缺乏肿瘤靶向性,甚至导致全身性毒性[7],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X 小分子 聚合物胶束 双靶向 体内评价 紫杉醇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与人体胃肠道的生理学差异及其对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付静静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2期I0196-I0196,共1页
禁食状态下,比格犬胃排空时间与胃液pH值和人体类似。进食后,比格犬和人体胃排空时间均显著延长,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大。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缓冲作用,人体胃液pH值升高,其后由于胃酸的分泌重新下降。比格犬在进食后胃液pH值能维持在相对稳... 禁食状态下,比格犬胃排空时间与胃液pH值和人体类似。进食后,比格犬和人体胃排空时间均显著延长,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大。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缓冲作用,人体胃液pH值升高,其后由于胃酸的分泌重新下降。比格犬在进食后胃液pH值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体与比格犬的小肠转运时间均不受进食状态和剂型的影响,溶液剂、颗粒剂和片剂具有类似的小肠转运时间。人体的小肠转运时间约为3-5h,比格犬的小肠转运时间约为2-3h。对于仅在小肠吸收的药物的缓控释制剂,比格犬生物利用度试验可能导致对其人体内实际吸收量的低估,造成不必要的处方优化。比格犬与人体小肠液pH值接近,均约为6.2-7.5。比格犬胃肠道的搅拌强度和对制剂的破坏力强于人体,导致缓控释制剂释放和吸收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比格犬 胃肠道生理 口服缓控释制剂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修饰释放剂型的体内评价
5
作者 刘昌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药物修饰释放剂型 体内评价 临床药理学 药物特征 剂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毅菲 黄绳武 颜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6-8,共3页
目的:总结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药整体药效评价、物质基础... 目的:总结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药整体药效评价、物质基础的研究、毒理学、药动学研究等。结论:代谢组学是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制剂 体内评价 药效学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载和厚朴酚超声微泡的制备与体内评价
7
作者 王家玉 李琳 陈琳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2期2729-2734,共6页
目的研究超声介导载和厚朴酚超声微泡的体外性质以及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机械震荡法制备具有超声响应击破特性的和厚朴酚超声微泡,使用星点效应面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检测其一般性质,包括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 目的研究超声介导载和厚朴酚超声微泡的体外性质以及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机械震荡法制备具有超声响应击破特性的和厚朴酚超声微泡,使用星点效应面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检测其一般性质,包括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能、显影性能等。建立小鼠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7 d后,绘制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和厚朴酚超声微泡载药率为(1.09±0.40)%,包封率为(74.02±3.61)%,平均粒径为(308.6±35.2)nm,水囊实验微泡呈现良好的超声显影特性。治疗期间,对照组的肿瘤体积增长较快,而超声介导载和厚朴酚超声微泡组小鼠肿瘤增长最为缓慢。与超声处置空白微泡组相比,超声介导载和厚朴酚超声微泡组小鼠的肿瘤质量显著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响应和厚朴酚微泡可抑制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在药物靶向递送方面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超声 微泡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多柔比星聚脂纳米粒在鼠实体瘤模型中的体内评价
8
作者 张清华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7年第6期288-288,I0001,共2页
实体瘤内特殊的环境导致许多非细胞性耐药机制的产生,使临床化疗的成功率降低。多柔比星(doxo—rubicin)是利用氧自由基机制来发挥抗癌作用的,而实体瘤内强酸低氧的环境使其疗效减弱。许多化疗药对快速分化的癌细胞更有效,而实体... 实体瘤内特殊的环境导致许多非细胞性耐药机制的产生,使临床化疗的成功率降低。多柔比星(doxo—rubicin)是利用氧自由基机制来发挥抗癌作用的,而实体瘤内强酸低氧的环境使其疗效减弱。许多化疗药对快速分化的癌细胞更有效,而实体瘤的大部分细胞则处于静止状态。此外,在体外有效的细胞毒药物在体内不一定有效。为了研究多柔比星是否在体内对实体瘤也有作用并改善其抗癌疗效,加拿大的Wong等设计了此试验,即将多柔比星填充到一种聚脂纳米粒(PLN)中制成新的剂型——多柔比星聚脂纳米粒(Dox-PLN),并通过试验探讨其体内疗效、毒性、肿瘤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及药物在肿瘤内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体内评价 实体瘤 纳米粒 细胞毒药物 模型 抗癌疗效 非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9
作者 段丽萍 陈晓雪 +3 位作者 杨志 吴银双 刘峻宇 金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并考察它的体内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粉末直压法压片,以肠溶材料L30D-55水分散体、滑石粉和枸橼酸三乙酯(1∶1∶0.1)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衣液固含量为20%,进行肠溶包衣,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衣增重范围为15%~20%,...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并考察它的体内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粉末直压法压片,以肠溶材料L30D-55水分散体、滑石粉和枸橼酸三乙酯(1∶1∶0.1)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衣液固含量为20%,进行肠溶包衣,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衣增重范围为15%~20%,制得0.1 g阿司匹林肠溶片,即自制制剂(T)。以0.1 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Bayaspirin^(R))为参比制剂(R),考察2种制剂的体外释放和体内餐后药动学行为。结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T与R的体外释放曲线f_(2)相似因子均大于50;检测物乙酰水杨酸的C_(max)、AUC_(0-t)和AUC_(0-∞)均满足相应的RSABE或ABE生物等效性评价标准。结论 T与R的体外释放和体内餐后药动学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内评价 生物等效性 高变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定位片大鼠体内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炯良 刘力 +2 位作者 徐德生 张建伟 周扬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考察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靶向片剂与普通片剂体内药物组织分布的不同,评价该制剂的结肠定位性。方法:选择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定位片剂及普通片剂,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HPLC法测定大鼠胃、小肠上段、小... 目的:考察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靶向片剂与普通片剂体内药物组织分布的不同,评价该制剂的结肠定位性。方法:选择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定位片剂及普通片剂,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HPLC法测定大鼠胃、小肠上段、小肠中段、小肠下段、盲肠及结肠内容物中迷迭香酸的浓度,即采用测定药物组织分布浓度的方法比较结肠定位片剂与普通片剂在大鼠胃肠道各段分布。结果: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定位片组大鼠口服给药后在大鼠胃和近端小肠不释放,进入小肠后,肠溶衣膜逐渐溶解,4 h左右于大鼠远端小肠开始释放药物,4-6 h在盲肠和结肠内大量释药,结肠组织中迷迭香酸的Cmax是普通组的3.6倍。结论:夏枯草有效部位结肠定位片组迷迭香酸在大鼠结肠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分布量,具有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释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迷迭香酸 结肠定位 体内评价 大鼠
原文传递
脉冲式药物传输系统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纪立伟 董燕 陈桂兰 《药学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271-274,共4页
脉冲式药物传输系统是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 ,定时将药物释放出来的一种给药系统。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 。
关键词 药物传输系统 脉冲释放 体内评价 体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雾剂的体内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兴诗 杨阳 +2 位作者 谢向阳 杨艳芳 梅兴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78-1781,共4页
目的对近年来粉雾剂体内常用的给药方式和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和探索,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粉雾剂体内评价常用的给药方式和体内评价方法,并分别对其特点... 目的对近年来粉雾剂体内常用的给药方式和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和探索,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粉雾剂体内评价常用的给药方式和体内评价方法,并分别对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和探讨。结论由于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复杂,目前针对粉雾剂的体内评价体系较多,尚无统一标准。如何更好地评价粉雾剂在体内的效果,建立一套先进、合理、标准的评价系统,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雾剂 体内评价 肺部给药
原文传递
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明 谢兴亮 +2 位作者 马鸿雁 邱雪兰 许润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拟订了PYTCSD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备得片芯后,以质量浓度3.70%(g/mL)丙烯酸树脂Ⅲ(Eudrag itⅢ)、0.37%(g/m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0.93%(g/mL)滑石粉的乙醇混悬溶液为包衣液,包衣使片芯增重8%,即得;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时溶出液中未检测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人工小肠液4 h时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而在人工结肠液1 h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累积溶出86.5%和86.8%;体内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PYTCSD在8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出药物。结论制备得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能达到较好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 制备方法 体内外释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岩 陆艳清 +1 位作者 姜清华 段旭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自微乳化能力及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评价系统自微乳化速度,激光散射仪测定乳化后形成乳剂粒径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家犬的血浆NMP浓度,与市售片剂比较,考察NMP自...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自微乳化能力及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评价系统自微乳化速度,激光散射仪测定乳化后形成乳剂粒径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家犬的血浆NMP浓度,与市售片剂比较,考察NMP自微乳化制剂体外释放行为及体内药动学。结果:体系在1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乳化后乳剂粒子粒径大多数在70nm左右。与市售片剂相比,以水为释放介质,NMP自微乳化制剂60min可以释放可达95%,而市售片剂释放约为60%。家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售片剂相比,自微乳化制剂的Cmax显著增加;AUC_(0-∞)提高了近200%。结论:自微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NMP的体外释放及体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自微乳化 生物利用度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荟 江志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介绍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体内外评价方法。方法对肽类和蛋白质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给药方法、药动学评价、药效学评价、肺部沉积、体外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动物给药模型,采... 目的介绍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体内外评价方法。方法对肽类和蛋白质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给药方法、药动学评价、药效学评价、肺部沉积、体外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动物给药模型,采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是肽类和蛋白质药物肺部给药系统体内评价的关键。肺内沉积是对剂型和给药装置递送效果的综合考察。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安全性评价在肺部给药制剂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体内外评价方法与其他给药途径有较大区别,在研究和开发中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 蛋白质 肺部给药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η转基因过渡表达未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衰——介绍转基因小鼠体内心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玖鸣 吴信 +4 位作者 孔德瀛 郑玉庭 张军 William Bill PING Peipei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 蛋白激酶Cη(PKCη)转基因对心脏表型的影响。 方法表达低水平 (Tg PKCη L)和高水平 (Tg PKCη H)靶心脏野生型PKCη的转基因小鼠通过标准技术被建立。Tg PKCη L、Tg PKCη H阳性鼠通过PCR和Southern印迹鉴定 ,转基因阴性鼠作... 目的 蛋白激酶Cη(PKCη)转基因对心脏表型的影响。 方法表达低水平 (Tg PKCη L)和高水平 (Tg PKCη H)靶心脏野生型PKCη的转基因小鼠通过标准技术被建立。Tg PKCη L、Tg PKCη H阳性鼠通过PCR和Southern印迹鉴定 ,转基因阴性鼠作为研究对照。用非开胸经颈总动脉插管的显微外科技术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评价小鼠左室收缩功能。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α 骨骼肌肌动蛋白 (α \|SkeletalMuscleActin)和PKCη表达水平。苏木精染色进行心脏组织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鼠相比Tg PKCη L、Tg PKCη H鼠基线左室最大收缩压、左室收缩压、最大收缩速率 (dp/dt)、 dp/dt、左室舒张末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 ,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左室dp/dt剂量依赖的升高无明显抑制 (均P >0 0 5 )。此外 ,Tg PKCη H、Tg PKCη L鼠心脏 /体重比、心肌α 肌动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心肌组织学分析表现了正常的心肌细胞形态。结论 低水平和高水平PKCη的转基因过渡表达未导致心肌肥厚、心衰表型的出现。用非开胸经颈总动脉插管的显微外科方法能敏感、准确地评价小鼠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η 过渡表达 心肌肥厚 心衰 转基因小鼠 体内心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小芳 熊婷婷 +2 位作者 王娇 曹小勇 李子羚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79-81,88,共4页
目的:对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和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的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 目的:对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和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的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小糪碱在人工胃液2 h后未见释放,在人工小肠液4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小于14%,在人工结肠液4h后大于90%;体内试验表明,在4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药物。结论:该制剂能在结肠定位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 体内外释放评价 硫酸钡造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内差异评价在运动技能课堂学习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锋 《体育教学》 2019年第8期37-39,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个体内差异评价”概念的梳理,发现“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基于评价的二次评价,其实施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倡导差异发展。同时,以“行进间鱼跃前滚翻”一课为例,阐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在运动技能课堂学习中的具体实施,使得“... 本文通过对“个体内差异评价”概念的梳理,发现“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基于评价的二次评价,其实施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倡导差异发展。同时,以“行进间鱼跃前滚翻”一课为例,阐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在运动技能课堂学习中的具体实施,使得“个体内差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差异评价 课堂教学 运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殿辉 兰华勋 赵欣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学生个性化评价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目前体育课中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缺陷出发,分析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点。
关键词 体内差异评价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20
作者 郭洪涛 孙钦勇 +2 位作者 刘阿利 王雪 张贵民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6期59-63,共5页
目的:开发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处方工艺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以片剂硬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处方工艺,并进行加速稳定性研究及体内降压作用评估。结果:最优处方中羧甲基纤... 目的:开发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处方工艺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以片剂硬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处方工艺,并进行加速稳定性研究及体内降压作用评估。结果:最优处方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含量为5%,赋形剂为樟脑,含量为10%。优化的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具有合适的硬度(34.2±0.13 N),崩解时限最短(17.48±1.36 s)和最高的溶出度(98.41%±0.09%),片重、含量和脆碎度等均符合要求,且加速试验3个月稳定性良好。与卡托普利常规片剂相比,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优化处方具有更快的降压作用。结论:卡托普利口腔崩解片稳定性良好,且起效更快,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口腔崩解片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体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