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的护理
1
作者 郭力华 高春华 +3 位作者 林燕 乔文博 周飞飞 褚君卿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动态调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一氧化氮治疗的配合与管理;平衡出血与血栓形成风险:目标导向的镇静管理:渐进性早期康复锻炼。患者第110天成功... 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动态调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一氧化氮治疗的配合与管理;平衡出血与血栓形成风险:目标导向的镇静管理:渐进性早期康复锻炼。患者第110天成功脱机,第120天转入康复医院继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万静怡 鲁杨 +3 位作者 户俊凯 马旭 闫国胜 张宏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治疗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7月就诊于... 目的探讨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治疗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7月就诊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应用ECCO_(2)R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RRT患者(干预组)11例和同期未应用ECCO_(2)R治疗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RRT患者(对照组)11例,收集患者开始治疗前和治疗24小时后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碱剩余(BE)、碳酸氢根(HCO_(3)^(-))、乳酸(La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ECCO_(2)R治疗前干预组PaCO_(2)较高(Z=2.988,P=0.002),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0,P=0.847);应用ECCO_(2)R治疗24小时后干预组pH值(t=-3.656,P=0.002)、BE(t=3.185,P=0.001)、HCO_(3)^(-)(t=2.791,P=0.004)、Lac(Z=-2.397,P=0.016)较对照组高。干预组应用ECCO_(2)R治疗后,pH值较治疗前升高(t=-2.948,P=0.008),PaCO_(2)较治疗前下降(Z=-3.447,P<0.001)。结论EC-CO_(2)R可纠正合并Ⅱ型呼吸衰竭CRRT患者的高碳酸血症,但能否改善预后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 高碳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乐道平 林宇芳 +1 位作者 周寿坤 张天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在纳入和排除的基础上,将收集的110例患者按照接受治疗方式... 目的分析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在纳入和排除的基础上,将收集的110例患者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CCO_(2)R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LA)、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心率(HR)、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差异.结果ECCO_(2)R治疗组的PaO_(2)、PaO_(2)/FiO_(2)、CI、SVRI高于常规治疗组,PaCO_(2)、LA、HR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CO_(2)R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感染性休克 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凌 李明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旨在去除血液中二氧化碳,以缓解高碳酸血症和相关酸中毒的不良影响,为保护性甚至超保护性机械通气提供条件,有助于减少有创呼吸机使用,缩短呼吸机带机时间。近年...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旨在去除血液中二氧化碳,以缓解高碳酸血症和相关酸中毒的不良影响,为保护性甚至超保护性机械通气提供条件,有助于减少有创呼吸机使用,缩短呼吸机带机时间。近年来,该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新冠肺炎及等待肺移植手术等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ECCO_(2)R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述评,以供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高碳酸血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芳 肖华霞 +1 位作者 高楠 宋盼盼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O 2 removal,ECCO 2R)是指在体外循环中清除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提供部分呼吸支持作用的技术,包括动脉-静脉方式和静脉-静脉方式[1]。它的工作原理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血液被泵出至膜肺中,血液中的二...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O 2 removal,ECCO 2R)是指在体外循环中清除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提供部分呼吸支持作用的技术,包括动脉-静脉方式和静脉-静脉方式[1]。它的工作原理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血液被泵出至膜肺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弥散作用被清除。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临床病症,尤其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导致的二型呼衰颇有成效。然而在应用该项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例如,如何更好的恢复肺功能,如何预防感染,如何选择管路固定方式预防管路脱出等等。下面介绍2018年3月本科收治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患者,应用ECCO 2R治疗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膜肺氧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世仁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8-439,共2页
临床危重症患者常常同时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呼吸支持治疗。一方面,部分肺部疾病如重度肺部感染可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另一方面,AKI患者液体超负荷进一步加重肺水肿,促进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因此,肾损伤合并高碳酸血症的... 临床危重症患者常常同时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呼吸支持治疗。一方面,部分肺部疾病如重度肺部感染可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另一方面,AKI患者液体超负荷进一步加重肺水肿,促进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因此,肾损伤合并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在CRRT治疗的同时需要清除多余的二氧化碳(CO_(2))。CO_(2)清除(ECCO_(2)R)技术可通过体外气体交换方式清除血液中CO_(2),并提供一定的氧供,为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提供部分呼吸支持。传统的模式是各自建立血管通路,独立开展ECCO_(2)R和CRRT,而近期开展的一项在CRRT体外循环基础上串联低流量ECCO_(2)R技术,可同时实现血液净化和CO_(2)清除的目的,显著降低治疗相关风险及费用,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仍有问题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张煜 金玉 +2 位作者 王淑芹 万娜 张春艳 《中华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44,共6页
总结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制订并实施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全程化护理流程(the all process nursing of 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APN)、调整氧疗... 总结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制订并实施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全程化护理流程(the all process nursing of 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_(2)R-APN)、调整氧疗支持策略及实施非药物气道廓清技术,其中,ECCO_(2)R-APN包括导管选择及置管管理、预冲设置及气泡处理、设置初始参数同时连接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引回血管路、肝素通路管理及出血监测、观察血栓形成及监测运行和自检过程中的压力、评估二氧化碳清除效率及实施撤机试验。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2例康复出院,1例病情好转至呼吸科病房继续治疗,并于5 d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高碳酸血症 危重症护理
原文传递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徐永昊 刘宜坤 +2 位作者 席寅 王亚 黎毅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42-1246,共5页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种基于肺外气体交换的呼吸辅助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以有效清除机体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以降低患者通气需求和呼吸机支持水平。随着体外生命支持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多,研究提示ECCO_(2)R的临...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种基于肺外气体交换的呼吸辅助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以有效清除机体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以降低患者通气需求和呼吸机支持水平。随着体外生命支持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多,研究提示ECCO_(2)R的临床应用具有潜在价值。本文阐述了ECCO_(2)R使用的原理、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适应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以期为ARDS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适应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5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陈伟 王文春 +1 位作者 陈管洁 李晓青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总结5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快速应急反应小组;实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装置,把握上机时机;保证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连续性,提高清除效率;呼吸... 总结5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快速应急反应小组;实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装置,把握上机时机;保证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连续性,提高清除效率;呼吸相关监测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撤机的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5例患者康复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护理
原文传递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忽新刚 张文稳 +5 位作者 蒋亚芬 张杰 刘智达 田翠杰 王学林 程剑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效率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 目的探讨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效率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轻中度ARDS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ECCO_(2)R联合CRRT治疗,对照组给予床旁CRRT治疗。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一般资料;分别于治疗12 h和24 h进行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最大呼气压(MEP)和最大吸气压(MIP)〕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24 h超声测量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厚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与本组12 h比较,观察组治疗24 h PaO_(2)、PaO_(2)/Fi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下降,RSBI明显下降,MEP、MIP明显升高,血清GSH-Px、MDA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对照组仅PaCO_(2)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12 h和24 h时PaCO_(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mHg(1 mmHg≈0.133 kPa):55.05±7.57比59.49±6.95,52.77±7.88比58.25±6.92,均P<0.05〕,但PaO_(2)、PaO_(2)/Fi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2 h和24 h RSBI显著下降(次·min-1·L-1:85.92±8.83比90.38±3.78,75.73±3.86比90.05±3.66,均P<0.05),MEP、MIP明显升高〔MEP(mmH2O,1 mmH2O≈0.01 kPa):86.64±5.99比83.88±4.18,93.70±5.59比85.04±3.73;MIP(mmH2O):44.19±6.66比41.17±3.13,57.52±5.28比42.34±5.39,均P<0.05〕,血清GSH-Px和MDA显著下降〔GSH-Px(mg/L):78.52±8.72比82.10±3.37,57.11±4.67比81.17±5.13;MDA(μmol/L):7.84±1.97比8.71±0.83,3.67±0.78比8.41±1.09,均P<0.05〕,SOD显著升高(U/L:681.85±49.24比659.40±26.47,782.32±40.56比676.65±51.9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4 h膈肌厚度和膈肌活动度均明显增加〔膈肌厚度(cm):1.93±0.28比1.40±0.24,膈肌增厚分数:(0.22±0.04)%比(0.19±0.02)%,平静呼吸膈肌位移(cm):1.42±0.13比1.36±0.06,深吸气后膈肌位移(cm):5.11±0.75比2.64±0.59,P<0.05〕。结论ECCO_(2)R联合CRRT可降低ARDS无创通气患者的呼吸作功及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膈肌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低血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胡臻 李川 +8 位作者 余蓓蕾 古晓燕 孔凌 董建华 杨茜 黄力 吴边 葛永纯 龚德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通过猪高碳酸血症模型,研究低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装置的二氧化碳(CO_(2))清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控制性低潮气量建立高碳酸血症模型后,6头实验猪接受基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平台进行的ECCO_(2)R... 目的:通过猪高碳酸血症模型,研究低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装置的二氧化碳(CO_(2))清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控制性低潮气量建立高碳酸血症模型后,6头实验猪接受基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平台进行的ECCO_(2)R治疗。在治疗的前2 h内,交替采用面积为0.8 m^(2)、1.2 m^(2)的2种膜装置,在气体流量12 L/min情况下,每15 min调整一次,观察血流量(BF)100 mL/min、250 mL/min及400 mL/min时CO_(2)清除量(VCO_(2))的变化;后续2 h则采用0.8 m^(2)面积的装置及BF 400 mL/min情况下,每15 min调整一次,观察气体流量4 L/min、8 L/min及12 L/min时VCO_(2)的变化;在第3个2 h,膜装置不变及固定12 L/min气体流量情况下,同样调整潮气量以改变膜前CO_(2)分压(PCO_(2)pre),观察BF 100 mL/min、250 mL/min及400 mL/min情况下VCO_(2)的变化;在后续时间继续使用原膜装置,固定BF 400 mL/min、气体流量12 L/min及PCO_(2)pre 70 mmHg左右条件持续治疗24 h,观察血气指标随治疗而变化情况。结果:6头猪共5头完成实验,其中一头因膜装置严重凝血而中断治疗。相同BF情况下2种面积的膜装置校正VCO_(2)无显著差异;气体流量变化对VCO_(2)亦无显著影响;而随着BF增大及PCO_(2)pre升高VCO_(2)则显著增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采用下述拟合方程表示:VCO_(2)(mL/min)=0.18×BF(mL/min)+1.21×PCO_(2)pre(mmHg)-59.89(P<0.0001,条件R 2=0.82)。持续24 h治疗中,VCO_(2)基线时最高,达119.33±23.16 mL/min,后续呈缓慢下降并逐渐稳定在60~70 mL/min。动脉CO_(2)分压(PaCO_(2))第1 h由基线59.22±5.22 mmHg降至48.36±5.02 mmHg,pH值由7.30±0.05升至7.39±0.02(P<0.05)。后续治疗中,PaCO_(2)维持在较平稳状态,24 h时为51.04±3.98mmHg(P<0.05);pH值略有回落,24 h时为7.34±0.03(P>0.05)。结论:低流量的ECCO_(2)R的CO_(2)清除效率主要与BF相关,也受到血CO_(2)分压(PCO_(2))的影响。而0.8 m^(2)或1.2 m^(2)膜面积及4~12 L/min的气体流量对CO_(2)清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借助于CRRT平台的低流量持续ECCO_(2)R可有效降低Pa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血流量 循环二氧化碳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霜 惠奕 +2 位作者 王乔宇 杨朋昆 曲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近年来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CCO 2R)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救治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但在儿童应用非常少。我院PICU采用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平台开展ECCO 2R,为1例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成功提供部分呼吸支持,... 目的:近年来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CCO 2R)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救治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但在儿童应用非常少。我院PICU采用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平台开展ECCO 2R,为1例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成功提供部分呼吸支持,为儿童ARDS采用ECCO 2R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我院PICU收治的1例腺病毒肺炎、重度ARDS患儿,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后出现高碳酸血症,采用CRRT平台开展ECCO 2R进行部分呼吸支持,取得良好效果。结果:患儿,男,1岁4个月,因腺病毒肺炎、重度ARDS,行机械通气和静脉-动脉ECMO治疗,ECMO治疗25 d,撤离ECMO后出现严重的高碳酸血症。在CRRT平台上,采用血液净化系统体外循环串联膜肺,开展二氧化碳清除治疗。治疗1 h后,pH值升高11.2%(从7.222升至7.303),PCO 2下降29.1%(从72.6 mmHg降至51.5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6 h,高频震荡通气模式下平均气道压下降5 cmH 2O(从20 cmH 2O降至15 cmH 2O,1 cmH 2O=0.098 kPa)。ECCO 2R系统CO 2清除率为29.1 mL/min。ECCO 2R治疗72 h因膜肺血栓形成停止治疗。撤离ECCO 2R后监测血气无CO 2升高。患儿有创机械通气39 d,无创通气5 d,成功撤离呼吸机,PICU住院54 d,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2年,生长发育良好,运动耐力仍差。结论:ECCO 2R治疗儿童ARDS高碳酸血症,可有效降低PCO 2,维持正常pH值,同时降低呼吸机条件,有助于实施超保护性肺通气,为ECMO撤机提供过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的重症应用场景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金根 胡诗雨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体外膜肺(“人工肺”)清除机体过多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以降低患者通气需求和呼吸机支持水平。随着体外生命支持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多,最近研究提示ECCO_(2)R在...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体外膜肺(“人工肺”)清除机体过多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以降低患者通气需求和呼吸机支持水平。随着体外生命支持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多,最近研究提示ECCO_(2)R在多种重症场景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但亟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规范其临床指征及其床旁管理。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和笔者经验,综述了ECCO_(2)R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肺移植围术期和哮喘持续状态等重症应用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ECCO_(2)R在重症场景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阻肺急性加重 肺移植围术期 哮喘持续状态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串联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治疗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友福 王芳 +1 位作者 张凌 陈志文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115-1117,共3页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外院颅内肿瘤术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予抗感染、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症状无缓解,于2021年11月11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急诊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美罗培南抗感染、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等治疗后以重症肺...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外院颅内肿瘤术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予抗感染、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症状无缓解,于2021年11月11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急诊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美罗培南抗感染、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等治疗后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电解质代谢紊乱、小脑肿瘤术后收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在儿童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15
作者 党伟 姜琴 +5 位作者 付亚丽 张燕丽 张素芳 张凡 刘磊 林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67,共7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O_(2) removal,ECCO_(2)R)技术在呼吸衰竭患儿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本院PICU收治的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O_(2) removal,ECCO_(2)R)技术在呼吸衰竭患儿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本院PICU收治的12例进行CRRT联合ECCO_(2)R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转归、体外管路使用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前1 h,后1、6、12、24 h血气分析数值、呼吸机参数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6例顺利撤离CRRT+ECCO_(2)R及机械通气,3例转ECMO治疗。自动放弃3例,死亡2例,总病死率41.7%。CRRT+ECCO_(2)R连续治疗时间15~112 h,2例出现体外管路堵塞。治疗1 h后PaCO_(2)由(64.67±24.4)mmHg降至(49.42±15.54)mmHg,pH值由(7.28±0.20)升至(7.38±0.11),FiO_(2)由(0.85±0.13)降至(0.78±0.15),PC由(19.42±4.34)cmH_(2)O降至(17.75±4)cmH2O;治疗24 h,PaCO_(2)降至(39.2±5.55)mmHg,pH值升至(7.41±0.04),FiO_(2)降至(0.46±0.11),PC降至(13.8±3.36)cmH_(2)O,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联合ECCO_(2)R治疗可以安全替代部分肺通/换气功能,并在保护右心功能、改善肺-肾交互发挥作用,可作为体外呼吸、循环、肾脏联合支持的一种选择,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呼吸衰竭 儿童
原文传递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系统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惠 黑飞龙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17期1349-1352,共4页
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综合症,病死率高。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系统为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提供部分呼吸支持,清除二氧化碳的同时提供有限氧供,降低机械通气设置,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急性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17
作者 卢彩宝 聂凌(综述) 王沂芹(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166-3170,3176,共6页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项新兴的治疗技术,用于呼吸功能不全伴高碳酸血症患者实现“保护性”通气策略,能最大限度减少肺扩张和/或减轻高碳酸血症的影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ECCO_(2)R是器官支持治疗的新概念,它不需...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是一项新兴的治疗技术,用于呼吸功能不全伴高碳酸血症患者实现“保护性”通气策略,能最大限度减少肺扩张和/或减轻高碳酸血症的影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ECCO_(2)R是器官支持治疗的新概念,它不需要另建血管通路,通过在CRRT回路中加入膜式氧合器,即可明显清除CO_(2),同时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该文对ECCO_(2)R病理生理学机制、技术参数、临床应用、ECCO_(2)R与CRRT联合临床应用、ECCO_(2)R并发症与局限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救治危重患者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呼吸功能不全伴高碳酸血症 通气策略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臻(综述) 龚德华(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相较于体外膜肺氧合,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能有效清除体内潴留CO_(2),治疗风险及并发症低,具有相对低创、低技术门槛及低成本的优势。但目前仍有较多研究发现ECCO_(2)R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适用人群及抗凝问题等... 相较于体外膜肺氧合,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ECCO_(2)R)能有效清除体内潴留CO_(2),治疗风险及并发症低,具有相对低创、低技术门槛及低成本的优势。但目前仍有较多研究发现ECCO_(2)R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适用人群及抗凝问题等,限制其临床推广。本文拟对ECCO_(2)R技术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二氧化碳清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命支持下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实施
19
作者 李敏 詹庆元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旨在提供足够的通气需求,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随着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深入认识,目前更多关注驱动压、应变、跨肺压、机械能等指标变化。超保护性...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旨在提供足够的通气需求,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随着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深入认识,目前更多关注驱动压、应变、跨肺压、机械能等指标变化。超保护性肺通气能达到更低的潮气量和气道压力,达到更好的肺保护。由于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应用往往受到呼吸性酸中毒的限制,因此以体外膜肺氧合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是保证超保护性肺通气实施的关键。文章简要阐述体外生命支持下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其实施要点及目前存在问题,旨在提高对超保护性肺通气的认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支持 膜肺氧合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超保护性肺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2023年体外生命支持临床研究回顾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红玲 余愿 +1 位作者 陈德昌 尚游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2023年体外生命支持(ECLS)领域的临床研究关注了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还探讨了静脉-静脉ECMO期间俯卧位的疗效,以及抗凝治疗、输血策略、肥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清醒状... 2023年体外生命支持(ECLS)领域的临床研究关注了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还探讨了静脉-静脉ECMO期间俯卧位的疗效,以及抗凝治疗、输血策略、肥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清醒状态下静脉-静脉ECMO展现出新的治疗潜力,但其最佳实践方法和管理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在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中,体外心肺复苏相对于传统心肺复苏表现出更优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在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不同。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如何优化ECLS技术的应用策略、过程管理,深入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法,并全面研究如何改善幸存者的远期康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支持 静脉-动脉膜肺氧合 静脉-静脉膜肺氧合 心肺复苏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