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现代战创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桂兰 朱丹丹 +2 位作者 王芳 黄丽璇 张珂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461-1464,共4页
现代战争导致的创伤伤势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损伤部位多、创伤面积大、晚期并发症多,救护难度明显增加[1]。创伤本身带来的重要脏器序贯性反应必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选用人工器官代替衰竭的脏器功能;对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单一... 现代战争导致的创伤伤势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损伤部位多、创伤面积大、晚期并发症多,救护难度明显增加[1]。创伤本身带来的重要脏器序贯性反应必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选用人工器官代替衰竭的脏器功能;对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单一的脏器功能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危重患者救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连续性血液净化 肺功能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天祥 王晓霞 嵇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760,共4页
随着体外心肺支持系统、体外肾替代支持治疗、人工肝替代支持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生命支持在围手术期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器的小型化和科技的创新使得生命支持系统从手术室转移至床旁,再发展成为便携式... 随着体外心肺支持系统、体外肾替代支持治疗、人工肝替代支持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生命支持在围手术期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器的小型化和科技的创新使得生命支持系统从手术室转移至床旁,再发展成为便携式、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的帮助下,院前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或转诊成为可能。该文就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急危重症患者替代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人工肝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
3
作者 许天祥 虞文魁 +5 位作者 张太林 王晓霞 石佳靓 徐兴伟 王立志 嵇武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为适应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野战、自然灾害及医院间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现场救治及转运,研制一种可以对重症患者实施院前现场急救救治、医院间转运连续救治的移动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方法:以移动式、多功能特点突出为原则,根据适用范... 目的:为适应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野战、自然灾害及医院间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现场救治及转运,研制一种可以对重症患者实施院前现场急救救治、医院间转运连续救治的移动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方法:以移动式、多功能特点突出为原则,根据适用范围及防湿、防振等性能设计,以方舱作为载体平台,集成体外膜肺氧合、血滤机、人工肝系统等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同时配备手术麻醉设备、常规输液设备、化验设备、机械通气设备及其他辅助支持系统。结果:该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配合其他医疗仪器,在现场及时对急危重症动物进行救治及临床试验,且效果较好。结论:该系统可靠性高、操控性强、适应范围广,可以满足野战、自然灾害及医院间对多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急危重症患者 救治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何长生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881,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支持装置逐渐小型化,体外生命支持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也越加普遍。文中就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历史、定义、分类、术语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循环生命支持系统 膜肺氧合 人工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深低温低流量在肺爆震伤救治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浩 刘宇 +5 位作者 历志 张永 薛晓东 尹宗涛 吕汝举 王辉山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6期363-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深低温低灌流在肺爆震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只小型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只。两组均建立爆震伤模型。对照组给予插管观察,实验组给予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PELS)建立体外循... 目的探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深低温低灌流在肺爆震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只小型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只。两组均建立爆震伤模型。对照组给予插管观察,实验组给予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PELS)建立体外循环。比较两组行体外循环前、后的肺静态顺应性(cstat)和氧合指数(Pa O2/Si O2)。结果 13只实验猪胸部爆震伤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1只死亡。停体外循环后5 min、2 h,实验组cst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行体外循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Pa O2/Fi O2分别为(352±23) mm Hg(1 mm Hg=0. 133 k Pa)和(264±25) mm 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ELS应用于猪胸部爆震伤模型的救治安全、有效,在深低温条件下应用PELS干预对肺爆震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爆震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院间转运的病例系列报道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世新 夏梅 +5 位作者 吴蔚 何萍 唐令凤 陈娅 廖云姝 陈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总结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资... 目的总结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ECMO团队对10例外院危重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转运距离、转运并发症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10例ECMO患者的转运距离为3. 4~248. 0 km,平均72. 6 km。转运过程中1例静脉-静脉(V-V) ECMO患者静脉管道扭曲,影响ECMO流量;2例静脉-动脉(V-A)ECMO患者切口渗血。10例患者都安全到达我院。1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成功撤除ECMO,后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家属最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另外5例供体均成功获取肝脏和(或)肾脏。结论在ECMO支持下院间转运危重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并发症可控;相关人员应重视ECMO多学科团队建设并规范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肺氧合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院间转运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庄燕 戴林峰 +1 位作者 张海东 陈秋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1073-1077,共5页
难治性心源性休克仍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的主要指征之一,积极、妥善处理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留给临床医师处理原发疾病的时间有限。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原发疾... 难治性心源性休克仍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的主要指征之一,积极、妥善处理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留给临床医师处理原发疾病的时间有限。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赢得更多时间。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临床应用显著增加,近50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但近年研究发现,IABP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各专科协会对其临床应用的推荐级别也较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循环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目前新型循环支持/替代系统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仅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的循环支持系统及可替代心肺提供氧合并清除二氧化碳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作者对近年临床应用的新型经皮置入循环支持/替代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临床使用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循环支持系统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