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龙衣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1
作者 高瑞辰 孟乐童 +3 位作者 马天宇 李婷婷 平洋 苏瑾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筛选青龙衣凝胶的处方及工艺,采用最佳处方制备样品并进行质量检查,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以青龙衣提取物为主药制备凝胶,通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出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性状、黏度、pH值、失水率、稳定性作为指标对凝胶进行... 目的:筛选青龙衣凝胶的处方及工艺,采用最佳处方制备样品并进行质量检查,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以青龙衣提取物为主药制备凝胶,通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出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性状、黏度、pH值、失水率、稳定性作为指标对凝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桃醌含量,并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卡波姆1.0g、甘油10mL、pH值6.0~7.0,制得的青龙衣凝胶呈黄色半透明凝胶状,无明显气味,细腻、有光泽、无颗粒或结块,流动性和涂展性较好。其中胡桃醌含量为1.79mg·g^(-1),透皮速率为35.348μg·cm^(-2)·h^(-1),皮肤中的蓄积量为22.18μg·cm^(-2)。结论:该处方和工艺可用于青龙衣凝胶的制备,质量评价结果符合规定,且青龙衣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满足局部用药的要求,可为该凝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 凝胶剂 制备工艺 体外透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凝胶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2
作者 孙媛 刘波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消炎痛凝胶的体外透皮方法。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不同种类离体皮肤和不同类型接受液的体外透皮实验情况。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炎痛凝胶的累积透过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消炎痛凝胶透皮... 目的:研究消炎痛凝胶的体外透皮方法。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不同种类离体皮肤和不同类型接受液的体外透皮实验情况。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炎痛凝胶的累积透过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消炎痛凝胶透皮实验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皮肤、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接受液的体外透皮效果最佳。最佳实验条件下24小时绿原酸累积透过量28.624 0μg/cm2,稳态透皮速率为1.044 4μg/(cm2 h)。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消炎痛凝胶的体外透皮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透皮实验 累积过量 稳态速率 消炎痛凝胶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舒凝胶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
3
作者 薛云凤 王佳婧 +3 位作者 杨雪 刘婧 关枫 王艳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痛舒方为治疗痛经的临床常用方,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该散剂改良为凝胶膏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综合评分标准,结合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法确定凝胶膏剂的基质用量。进行体外透皮实验... 目的痛舒方为治疗痛经的临床常用方,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该散剂改良为凝胶膏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综合评分标准,结合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法确定凝胶膏剂的基质用量。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延胡索乙素、芍药苷、粉防己碱、乌药醚内酯为评价指标,考察加入不同比例氮酮促渗剂对凝胶膏剂体外透皮渗透量的影响。结果痛舒凝胶膏剂基质的最优处方为聚丙烯酸钠0.50 g、甘氨酸铝0.1 g、保湿剂8.00 g(甘油∶丙二醇=8∶2)、酒石酸0.1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明胶1.75 g(CMC-Na∶明胶=1∶3),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透皮促渗剂比例为3%时药物透皮效果最好。结论用最优处方制备的痛舒凝胶膏剂,具有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特性,为痛舒方外用新剂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膏剂 基质 响应面法 体外透皮实验 氮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国平 闫梦茹 +3 位作者 孟会宁 陈程 怀涛 李兆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0-2423,共4页
制备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得到地肤子总皂苷;采用离体透皮实验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总皂苷的含量,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析药物透皮渗透的特点... 制备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点。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得到地肤子总皂苷;采用离体透皮实验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总皂苷的含量,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析药物透皮渗透的特点。结果表明,提取纯化工艺为:地肤子药材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0.80 g/mL(W/V),装柱(D-101),用3倍柱体积水除杂,弃去水洗脱液,用4倍柱体积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为:将卡波姆充分溶胀,制得空白凝胶,加入地肤子总皂苷溶液,混匀,即得;离体透皮实验研究中,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中总皂苷在1.5~9 h的透皮渗透速度基本稳定,但在前1.5 h内有较为明显的时滞现象。该方法制得的地肤子总皂苷凝胶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稳定性及释药速度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总皂苷 凝胶剂 制备 吸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透皮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白冰 李叶 +1 位作者 赵颖 刘晓畅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透皮样品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透皮样品,Spherisorb ODS2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10∶90,V∶V),并用三乙胺调节pH至3.1,流速为1.0 ml/m... 目的:建立体外透皮样品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透皮样品,Spherisorb ODS2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10∶90,V∶V),并用三乙胺调节pH至3.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7 nm,柱温为60℃。结果:氧化苦参碱在1.055~42.2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氧化苦参碱体外透皮样品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方法的精密度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9.7±0.6)%、(100.2±0.5)%、(100.6±0.4)%,符合要求。结论:所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体外透皮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透皮实验 氧化苦参碱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吐复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天伟 赵子明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2期4573-4579,4593,共7页
目的制备临床验方止吐脐贴复方提取物的纳米乳剂型,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能。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对止吐复方纳米乳的处方进行筛选。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纳米乳的粒径与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丁香酚作为中药止吐复方提取物的指标性成... 目的制备临床验方止吐脐贴复方提取物的纳米乳剂型,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能。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对止吐复方纳米乳的处方进行筛选。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纳米乳的粒径与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丁香酚作为中药止吐复方提取物的指标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利用Franz扩散池法小鼠腹部皮肤为渗透皮肤,以含25%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溶液作为接收液,进行中药止吐复方纳米乳的体外透皮实验。结果制备的中药止吐复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26.5±5.6)nm,稳定性好。透皮效果最佳的中药止吐复方纳米乳处方是薄荷油为油相,聚乙二醇-40氢化蓖麻油为乳化剂,卡比醇为助乳化剂,K m=2∶1,混合乳化剂与油相的比例为9∶1。该最优处方在8 h内的累积渗透百分率约为22%,而原剂型的累积渗透百分率仅为2%。结论中药止吐复方纳米乳的透皮给药量相比原剂型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止吐复方 纳米乳 制备工艺 体外透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五味子木脂素脂质体乳液的体外透皮扩散评价
7
作者 宿玥祺 刘俊霞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为制备4种五味子木脂素脂质体乳液并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含量测定,将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乳液均有透皮吸收量且精密度高、准确、线性与范围好,透皮效果依次为阴离子脂质体乳液>... 为制备4种五味子木脂素脂质体乳液并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含量测定,将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乳液均有透皮吸收量且精密度高、准确、线性与范围好,透皮效果依次为阴离子脂质体乳液>阳离子脂质体乳液>柔性脂质体乳液>常规脂质体乳液,符合化妆品行业QB/T1857-2013润肤膏霜规定标准的4种五味子木脂素脂质体乳液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将脂质体作为载体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可促进五味子中活性成分的发挥,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种五味子木脂素脂质 扩散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促进剂对水溶性基质制剂脐中穴经皮给药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明 周忠光 +2 位作者 胡鹏 王登魁 王秀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考察了三种透皮促进剂对水溶性基质制剂脐中穴给药体外释药的影响,为脐中穴经皮给药新制剂适宜性提供参考。方法:制备不同浓度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水溶性基质制剂,选择小鼠腹部皮肤,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考察了三种透皮促进剂对水溶性基质制剂脐中穴给药体外释药的影响,为脐中穴经皮给药新制剂适宜性提供参考。方法:制备不同浓度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水溶性基质制剂,选择小鼠腹部皮肤,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液中指标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果:透皮促进剂氮酮组对甘油明胶贴剂有显著的促透作用,水溶性氮酮3%时促透效果最好;二甲基亚砜促透作用不明显。结论:经皮吸收量与时间呈正相关性;透皮促进剂氮酮组与空白组比较,透过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水溶性氮酮组高于相应的脂溶性氮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剂 脐中穴经给药 体外透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醇用量对湿疹喷雾剂透皮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成坤 马哲 +2 位作者 全金龙 何群 李万忠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为提高湿疹喷雾剂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增强疗效.方法采用定制的改良Franz扩散池,大鼠腹皮作透皮试验,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的丙二醇对黄芩苷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的丙二醇累积渗透百分率达5%... 目的为提高湿疹喷雾剂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增强疗效.方法采用定制的改良Franz扩散池,大鼠腹皮作透皮试验,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的丙二醇对黄芩苷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的丙二醇累积渗透百分率达5%所需时间T5由短(快)到长(慢)顺序为8.0%、7.0%、5.0%、6.0%、15.0%、10.0%;经皮渗透5小时内累积渗透百分率Q5 h由大到小依次为7.0%、6.0%、5.0%、8.0%、15.0%、10.0%.结论丙二醇在湿疹喷雾剂中促渗作用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的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喷雾剂 黄芩苷 丙二醇 体外透皮实验 一阶导数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氮■酮促进异烟肼渗透皮肤最佳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忠兴 王岳祥 唐风雷 《海峡药学》 1994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标准曲线方程 体外透皮实验 制剂处方 供试液 振摇 分光光度计 干燥至恒重 吸光度 吸收 颈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外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锐 卢玉娟 +2 位作者 杜旭 宋永熙 单俊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从定性、定时二方面探讨环孢菌素A透皮能力。方法 通过对豚鼠的活体、体外透皮实验及抑制实验测定CYA透皮能力。结果 ①环孢菌素A在活体透皮实验中 ,在促渗剂相同的条件下 ,随CYA浓度增加透皮量增加。②环孢菌素A在活体透皮实验... 目的 从定性、定时二方面探讨环孢菌素A透皮能力。方法 通过对豚鼠的活体、体外透皮实验及抑制实验测定CYA透皮能力。结果 ①环孢菌素A在活体透皮实验中 ,在促渗剂相同的条件下 ,随CYA浓度增加透皮量增加。②环孢菌素A在活体透皮实验中 ,在相同的CYA浓度条件下加入促渗剂氮酮透皮量多于加入丙二醇透皮量。③环孢菌素A在离体透皮实验中 ,在促渗剂相同的条件下随CYA浓度增加透过量增加。④环孢菌素A在离体透皮实验中 ,在相同浓度CYA不同促渗剂条件下 ,加入氮酮透过量优于加入丙二醇。结论 ①在活体、离体透皮实验及抑制实验中都证明环孢菌素A可透过皮肤。②在适当条件下 ,CYA不仅可以透过皮肤而且透过率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体外透皮实验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L-肉碱溶液体外透皮接收液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昌辉 张莉 +1 位作者 李亚 陈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4-806,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浓度L-肉碱溶液体外透皮接收液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体外透皮实验。方法:采用透皮扩散实验仪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4mL浓度分别为10、20、40mg·mL-1的L-肉碱溶液的体外累积透皮量;色谱柱:Shim-pack VP-O...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浓度L-肉碱溶液体外透皮接收液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体外透皮实验。方法:采用透皮扩散实验仪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4mL浓度分别为10、20、40mg·mL-1的L-肉碱溶液的体外累积透皮量;色谱柱:Shim-pack VP-ODS,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95,V/V,pH=2.4,含0.055%的庚烷磺酸钠),检测波长:224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L-肉碱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8mg·mL-1(r=0.9979,n=6),方法回收率为100.4%~101.2%,RSD均小于5%;10、20、40mg·mL-1L-肉碱溶液72h的体外累积透皮量分别为11.09、38.84、62.18m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透皮接收液中L-肉碱的含量测定;体外透皮研究表明L-肉碱的透皮效果良好,累积透皮量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体外透皮实验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的辅酶Q10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13
作者 梁蓉 吴丽娜 +2 位作者 杨成 钱鑫 孙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2-1117,共6页
为了增强运载辅酶Q10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oQ10-NLC)的透皮效果,采用促渗剂——壳聚糖季铵盐(QCS)对CoQ10-NLC进行了表面修饰,并结合QCS分子链的自聚集行为,明确了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的包载辅酶Q10的纳米脂质体(QCS-CoQ10-NLC)的形成机制... 为了增强运载辅酶Q10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oQ10-NLC)的透皮效果,采用促渗剂——壳聚糖季铵盐(QCS)对CoQ10-NLC进行了表面修饰,并结合QCS分子链的自聚集行为,明确了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的包载辅酶Q10的纳米脂质体(QCS-CoQ10-NLC)的形成机制,得到了粒径在500 nm左右的脂质载体。进一步通过体外透皮实验,考察了QCS-CoQ10-NLC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显示,经质量分数0.5%的QCS修饰后,脂质载体可将CoQ10在皮肤中的渗透总量由1.36μg/cm^2显著增加至5.14μ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脂质载 壳聚糖季铵盐 形成机制 体外透皮实验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丽辉 张雯 +4 位作者 范若颖 宿树兰 尚尔鑫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8-1248,共11页
活络效灵丹为临床常用活血止痛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为了使其药效直达病灶以提高疗效,该研究优化了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评价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 活络效灵丹为临床常用活血止痛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为了使其药效直达病灶以提高疗效,该研究优化了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评价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凝胶贴膏剂的基质用量。建立UPLC同时测定贴膏剂中丹参素、阿魏酸、丹酚酸B、丹酚酸A、藁本内酯、丹参酮ⅡA、11-羰基-β-乳香酸(11-keto-β-boswellic,KBA)、3-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3-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评价并比较不加挥发油、直接加入挥发油和加入挥发油微乳的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基质的最优处方为NP7001.35 g、甘油7.00 g、微粉硅胶1.2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0 g、酒石酸0.06 g、甘羟铝0.04 g;贴膏剂中8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48、0.014、0.95、0.39、0.57、0.055、0.35、0.97 mg·g^(-1);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发现,直接加入挥发油或加入挥发油微乳均可促进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药物透过规律符合零级方程或Higuchi方程。通过最优处方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外观性状好,黏附性好,剥离无残留,具有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特性,便于减少给药次数,为活络效灵丹外用新剂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络效灵丹 凝胶贴膏 基质 响应面法 体外透皮实验
原文传递
辅酶Q10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丽娜 梁蓉 +1 位作者 杨成 谈昊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运载辅酶Q10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oQ10-NLC),并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其粒径、分散度、Zeta电位和保留率;模拟考察CoQ10-NLC的皮肤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oQ10-NLC分散液粒径分布均一,物理稳定性高,低... 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运载辅酶Q10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oQ10-NLC),并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其粒径、分散度、Zeta电位和保留率;模拟考察CoQ10-NLC的皮肤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oQ10-NLC分散液粒径分布均一,物理稳定性高,低温4℃贮藏条件下CoQ10保留率高达80%;体外透皮实验表明,CoQ10-NLC能够增加CoQ10在表皮和真皮中的渗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纳米结构脂质载 体外透皮实验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凝胶剂和巴布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缪怡烨 王晗佳 +1 位作者 喻樊 沈净燕 《海峡药学》 2020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制备阿魏酸凝胶剂及巴布剂,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西黄蓍胶为基质制备两种水溶性凝胶剂,并对其性状、pH、含量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以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 目的制备阿魏酸凝胶剂及巴布剂,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西黄蓍胶为基质制备两种水溶性凝胶剂,并对其性状、pH、含量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以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和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基质制备两种巴布剂,并对其粘着力、赋形性、剥离度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了用不同基质制备的凝胶剂和巴布剂的透皮效果。结果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剂、西黄蓍胶凝胶剂、明胶巴布剂、聚乙烯醇巴布剂,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1.958、12.846、2.197、2.169mg·mL^(-1),渗透速率为0.343、0.408、0.030、0.037J/mg·(cm^2·h),皮肤滞留量为0.885、0.672、0.979、0.901mg。结论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凝胶剂性质稳定;用明胶、阿拉伯胶制备的巴布剂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粘性;与酊剂相比凝胶剂和巴布剂能够延长药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凝胶剂 巴布剂 质量控制 体外透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儿茶止泻膜的成膜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波 赵君 高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儿茶止泻膜的成膜材料。方法:以膜剂的外观质量和体外透皮实验中儿茶素的累积释放量为评价指标,以聚乙烯醇(PVA)175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白及胶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成膜材料。结果:最佳成膜材料为P... 目的:优选复方儿茶止泻膜的成膜材料。方法:以膜剂的外观质量和体外透皮实验中儿茶素的累积释放量为评价指标,以聚乙烯醇(PVA)175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白及胶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成膜材料。结果:最佳成膜材料为PVA17509mL、CMC-Na2mL、白及胶4mL。结论:改进后的复方儿茶止泻膜较单用白及胶作为成膜材料的原制剂,外观质量更好,体外透皮吸收含量更高,能够显著改善原制剂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儿茶止泻膜 成膜材料 观质量 体外透皮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