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金燕 陈英 吴汶轩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4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探讨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健脾养胃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比较两组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有效改善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格指标和糖脂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膏 穴位埋线 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 体格指标 糖脂代谢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区6~17岁少年儿童营养状况评价体格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建华 张金霞 +2 位作者 高永清 刘金萍 高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建立合肥市少年儿童营养状况评价体格指标参考值 ,以便开展临床营养评价。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合肥市 5所中、小学生共 44 76人 ,测量与营养评价有关的体检指标并进行体格指数计算。结果 建立了合肥市 6~ 17岁少年儿童与营养评... 目的 建立合肥市少年儿童营养状况评价体格指标参考值 ,以便开展临床营养评价。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合肥市 5所中、小学生共 44 76人 ,测量与营养评价有关的体检指标并进行体格指数计算。结果 建立了合肥市 6~ 17岁少年儿童与营养评价有关的体格指标 (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 )和体格指数(BMI指数、Rohrer指数、Pignete指数、Oeder指数 )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营养 营养评价 体格指标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敏感体格指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红 者炜 +1 位作者 邵洁 张月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糖耐量者体格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较敏感的体格指标,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横断面调查乌鲁木齐市6个维吾尔族居民较集中...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糖耐量者体格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较敏感的体格指标,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横断面调查乌鲁木齐市6个维吾尔族居民较集中的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529人,通过对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92人、正常糖耐量者397人,对其进行体格指标的检测。结果:反映全身性肥胖的指标BMI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腹型肥胖的指标腰臀比、腹围、腰围在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对与腹型肥胖有关的指标较为敏感,今后在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中,可选取腰臀比、腹围、腰围等指标进行有效、简便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糖尿病 体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儿体格指标和代谢指标与血清SIRT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吴限 袁意 +3 位作者 余丽蓉 杨利 陈卡 吴嘉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肥胖患儿体格指标和代谢指标与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2020年9月—2022年10月诊治的21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参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轻度肥胖组(n... 目的:分析肥胖患儿体格指标和代谢指标与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2020年9月—2022年10月诊治的21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参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轻度肥胖组(n=74)、中度肥胖组(n=121)和重度肥胖组(n=15)。对比三组体格指标[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和皮褶厚度]、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SIRT4水平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儿相关体格指标和糖脂代谢指标与血清SIRT4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RT4水平对患儿肥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儿年龄、性别、身高、WHR、GH/IGF-1和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体格指标(BMI、腰围、臀围和皮褶厚度)、糖脂代谢指标(HOMA-IR、TC、TG)和血清SIRT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肥胖组体格指标和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最高,血清SIRT4水平最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相关体格指标、糖脂代谢指标与血清SIRT4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IRT4水平预测患儿肥胖结局(中重度)的AUC为0.763(P<0.05)。结论:肥胖患儿体格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均与血清SIRT4水平呈负相关,且血清SIRT4水平与患儿肥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体格指标 代谢指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XA的儿童青少年BMD与体格指标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5
作者 唐正彦 刘静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第15期67-68,共2页
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BMD)和体格指标都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增长,了解其在当下社会环境的现状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了解和把握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的骨骼及体态发育状况,便于进行针对性干预。本研究使用DEXA法测量219名... 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BMD)和体格指标都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增长,了解其在当下社会环境的现状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了解和把握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的骨骼及体态发育状况,便于进行针对性干预。本研究使用DEXA法测量219名儿童青少年BMD和身高体重,数理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儿童青少年BMD和身高体重均有变速上升的趋势,但是速度突增点不同,并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BMD和体重的相关性较高,和身高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DEXA 生长发育 体格指标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儿体格测量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但扬华 刘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6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肥胖患儿体格测量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收治的肥胖儿童76名,其中轻度肥胖组23名、中度肥胖组36名、重度肥胖组17名,选择同期于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名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肥胖患儿体格测量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收治的肥胖儿童76名,其中轻度肥胖组23名、中度肥胖组36名、重度肥胖组17名,选择同期于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名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体格测量指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及体格测量指标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测量指标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肥胖儿童发病时间、血压、心电图、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四组儿童的身高、上部量、下部量、上下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儿童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胸围、腹围(AC)、腰围(WC)、臀围、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高于轻度肥胖组(P<0.05),重度肥胖组高于中度肥胖组(P<0.05);三组肥胖儿童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VPW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肥胖儿童BMI、体质量、胸围、WC、AC、臀围、WHR、WHtR高于对照组(P<0.05);BMI与SV呈正相关(r=0.564,P<0.001)。结论儿童肥胖程度越高,心脏结构、功能变化越显著,心脏病变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体格测量指标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在早产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思思 赵维果 +3 位作者 蒋秀芳 赵倩 郝玲 任常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早产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早产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脂联素、载脂蛋白和骨密度水平,分析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受试新生儿的性别、胸围、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胎龄、体质量指数(BMⅠ)、身长、头围、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血清脂联素、载脂蛋白A-Ⅰ(Apo A-Ⅰ)及左胫骨中段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速度(SOS)水平明显下降,而载脂蛋白B(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胎龄、BMⅠ、头围、TC、TG、Apo A-Ⅰ及SOS呈正相关(P<0.05),与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胎龄、BMⅠ、Apo B/Apo A-Ⅰ及SOS是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及骨密度密切相关,可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早产儿 体格指标 载脂蛋白 骨密度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儿童邻苯基苯酚暴露与体格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陆颖 郭剑秋 +5 位作者 姜帅 卢大胜 许浩 邬春华 梁卫玖 周志俊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OPP)暴露负荷及其与儿童体格指标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调查江苏省某县439名3岁幼儿,在其父母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和尿样采集,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儿童尿中OPP的... 目的探讨儿童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OPP)暴露负荷及其与儿童体格指标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调查江苏省某县439名3岁幼儿,在其父母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和尿样采集,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儿童尿中OPP的含量,以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OPP暴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体格指标关系。结果儿童尿中均有OPP检出,未校正和肌酐校正几何均值分别为1.02μg/L和2.43μg/g Cr。儿童月龄与OPP暴露呈负相关(P=0.027);经常洗手的儿童OPP暴露水平较低(P=0.039)。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OPP暴露与体格指标未见统计学相关,按性别分层后,OPP暴露与男童头围呈负相关(P=0.02),与女童头围呈正相关(P=0.02)。结论该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OPP,OPP暴露与体格指标关联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尿 体格指标 儿童
原文传递
宫内发育迟缓儿体格发育指标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毛萌 陶于洪 +1 位作者 罗蓉 汪志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同期出生的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和足月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改变及其特点。 方法 测定并计算424 例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及其Z 积分,并探讨其关系。 结果 各组IUGR ... 目的 比较分析同期出生的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和足月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改变及其特点。 方法 测定并计算424 例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及其Z 积分,并探讨其关系。 结果 各组IUGR 儿出生时体重和身长均明显低于同胎龄儿,死亡儿组更明显( P< 0 .01) 。Z 积分更能直观反映测量值代表的生长状态。体重Z 积分和身长Z 积分呈直线相关关系。直线斜率显示存活儿和死亡儿身长比体重均更易受到宫内生长迟缓的影响。 结论 IUGR 儿出生时体重与身长均明显落后,以身长落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体格指标 Z积分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邻苯基苯酚暴露与新生儿体格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卫玖 吕沈亮 +4 位作者 郭剑秋 卢大胜 邬春华 许浩 周志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7-140,159,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尿中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OP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格指标之间联系。方法选取某县1 100对孕妇-新生儿,采集孕妇分娩前尿样并完成调查问卷,测定尿中OPP浓度,结合新生儿体格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尿中OPP...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尿中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OP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格指标之间联系。方法选取某县1 100对孕妇-新生儿,采集孕妇分娩前尿样并完成调查问卷,测定尿中OPP浓度,结合新生儿体格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尿中OPP的检出率为100%,中位值为0.35μg/L,肌酐校正后中位值为0.54μg/g,暴露水平稍高于国外类似研究报道。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孕妇尿中OPP肌酐校正浓度对数可能与新生儿出生身长(β=-0.670,P=0.006)及头围(β=-0.505,P=0.001)呈一定的负相关。按新生儿性别分层后,OPP水平可能与男童身长、体重及头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P<0.05),而女童则未发现任何相关。结论该地区孕妇普遍暴露于OPP,其妊娠晚期OPP水平可能与男性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及头围呈一定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暴露评估 新生儿 出生体格指标
原文传递
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儿童IGF-1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庆华 高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6期280-280,共1页
目的:主要研究当今社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儿童生长迟缓的IGF-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情况,以及它与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从而来测定40名营养不良的生长迟缓儿童的IGF-1,和20名正常儿童血清中的IGF-1... 目的:主要研究当今社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儿童生长迟缓的IGF-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情况,以及它与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从而来测定40名营养不良的生长迟缓儿童的IGF-1,和20名正常儿童血清中的IGF-1水平,同时对体格发育指标和血锌之间进行一系列体格发育的分析。结果:那些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生长迟缓的儿童血清中的IGF-1和血清中的锌水平都明显的低于那些营养正常的儿童,并且血清中的IGF-1同体格发育指数和血锌明显的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儿童营养不良形成的生长迟缓患儿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降低,它降低的趋势和程度同体格发育指标的非正常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营养不良 体格发育指标 血锌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婴幼儿体格测量指标的应用及关系
12
作者 杨文方 刘黎明 +1 位作者 孙晓勉 王懿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 探索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应用选择及关系。方法 在陕西省农村按月龄分层随机抽取0-18个月婴幼儿336例。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头围、上臂围及肱三头肌部皮脂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 目的 探索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应用选择及关系。方法 在陕西省农村按月龄分层随机抽取0-18个月婴幼儿336例。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头围、上臂围及肱三头肌部皮脂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婴幼儿的体重与身长、头围、上臂围、肱三头肌部皮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2、0.853、0.750、0.247,均P〈0.001);身长与体重、头围、上臂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2、0.822、0.533,均P〈0.001);年龄别体重Z值与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身高/身长别体重Z值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9、0.475,均P〈0.001),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与身高/身长别体重Z值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40,P〉0.05)。采用身长和体重筛选营养不良:中重度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2)和中重度低体重(年龄别体重Z值〈-2)的患病率分别为10.9%和6.6%。而在12月龄以后采用上臂围筛选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仅为1.3%。结论 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指标间彼此存在着联系;在主要以高碳水化合物为饮食类型的中国西部农村,不宜单独将上臂围作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筛选指标,以免造成漏诊;Z值评价法在进行群体评价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当研究目的为宏观了解儿童营养状况或计划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时,选用年龄别体重Z值指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婴幼儿 体格测量指标 相关分析 Z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佩妍 叶艳彬 +1 位作者 卓淑雨 卢味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99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在... 目的探讨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99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与正常组(BMI 18.5~23.9 kg/m^(2))相比,超重和肥胖组(BMI 24.0~27.9 kg/m^(2)和≥28.0 kg/m^(2))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OR(95%CI)值分别是2.35(1.56~3.57)和6.47(2.92~14.33)。相比于正常腰围组(男<85 cm,女<80 cm),中心性肥胖前期组(男85~89.9 cm,女80~84.9 cm)和中心性肥胖组(男≥90 cm,女≥85 cm)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OR值(95%CI)分别是2.99(1.81~4.95)和3.88(2.43~6.22)。腰臀比最高组(Q4)和腰围身高比最高组(Q4)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组(Q1)的4.35倍与3.45倍(95%CI:2.48~7.64,1.94~6.14,P<0.001)。结论超重、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格测量指标 BMI 腰围 腰围身高比 腰臀比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2名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分析与评价
14
作者 胡洪玻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体格发育指标 评价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对血糖异常预测的分析
15
作者 张金玉 顾敏敏 祝丽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对于血糖异常的预测价值,探索适宜预测血糖异常的体格测量指标。方法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某社区1087名35岁及以上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 目的比较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对于血糖异常的预测价值,探索适宜预测血糖异常的体格测量指标。方法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某社区1087名35岁及以上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腰围(WC)等体格测量指标对血糖异常的预测价值,并计算各指标预测血糖异常的最佳截断值及其相应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四个体格测量指标对于血糖异常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为0.639~0.653),约登指数依次为WHtR(26.03%)、WHR(22.52%)、WC(22.35%)、BMI(21.59%),敏感性依次为BMI(84.85%)、WHtR(76.86%)、WC(59.23%)、WHR(48.76%)。结论体格测量指标的异常可以早期预测血糖异常;BMI、WHR及WC预测血糖异常有性别差异;WHtR无性别差异,约登指数及敏感性均较高,对于血糖异常的预测价值优于BMI、WHR及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测量指标 血糖异常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错误原因分析及思考
16
作者 杨广毅 欧阳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20期140-141,共2页
为了解住院患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情况,对各项指标重新进行规范测量,通过与病历记录中的测量值对比,分析儿科医生出现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儿科患儿 体格发育指标 测量错误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素质及其测评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士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生理素质 劳动能力 测评指标 病理指标 体格指标 生理指标 指标体系 实践意义 形态发育指标 健康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18
作者 徐攀 张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鱼肝油滴剂+钙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伊可新+钙剂治疗... 目的研究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鱼肝油滴剂+钙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伊可新+钙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钙离子(Ca^(2+))、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骨碱性磷酸酶(BALP)]、体格指标、骨密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a^(2+)(2.49±0.35)mmol/L、25-(OH)D3(63.27±1.36)ng/ml、BALP(284.26±16.15)U/L均高于对照组的(2.26±0.21)mmol/L、(44.37±1.42)ng/ml、(141.57±15.22)U/L(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身高(106.38±1.13)cm、体重(20.17±0.30)kg、BMI(9.22±2.52)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97.23±1.22)cm、(15.88±1.28)kg、(7.79±1.61)kg/m^(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尺骨、桡骨骨密度分别为(0.53±0.15)、(0.54±0.15)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0.43±0.10)、(0.44±0.11)g/cm^(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中运用伊可新,可改善患儿血清生化指标、体格指标以及骨密度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 小儿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血清生化指标 体格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吲哚类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9
作者 司佳卉 程思 +8 位作者 余灿清 孙点剑一 庞元捷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吕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BMI、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与血浆中吲哚类分子以及吲哚类分子与新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利用其中2183名研究对象在2008年第一次重复...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BMI、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与血浆中吲哚类分子以及吲哚类分子与新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利用其中2183名研究对象在2008年第一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血样检测吲哚类分子。测量研究对象2004年基线及2008年重复调查时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及体脂率,BMI和腰臀比通过标准方法进行计算。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长期随访自2008年重复调查完成开始,直到出现新发ASCVD、死亡、失访或到2018年12月31日为止。CKB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发病和死亡信息,包括死亡和常规疾病监测系统、医疗保险数据库以及主动的定向监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基线、第一次重复调查及基线至第一次重复调查体格测量指标的变化率与3种吲哚类分子(吲哚、3-吲哚乙酸、3-吲哚丙酸)的关联;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3种吲哚类分子与ASCV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基线或第一次重复调查的体格测量指标与血浆3-吲哚丙酸呈负相关,基线BMI每增加1.0 kg/m^(2)与3-吲哚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回归系数(β)值(95%CI)为-0.23(-0.36~-0.10)(错误发现率=0.004)。调整基线BMI后,基线腰围、腰臀比及体脂率每增加1个单位与3-吲哚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β值(95%CI)依次为-0.09(-0.18~-0.01)、-0.12(-0.19~-0.05)及-0.20(-0.32~-0.08)。BMI变化率(2008年与2004年BMI之差除以调查间隔)与吲哚及3-吲哚乙酸每增加0.1个标准差关联的β值(95%CI)为1.40(0.58~2.21)及-1.07(-1.91~-0.23)。研究对象随访时间M(Q_(1),Q_(3))为10.46(10.36,10.53)年,新发ASCVD 236名。3-吲哚乙酸及3-吲哚丙酸与ASCVD发病风险存在负关联,3-吲哚乙酸及3-吲哚丙酸每增加1个标准差,ASCVD发病的HR值(95%CI)为0.87(0.76~0.99)及0.84(0.73~0.96)。结论体格测量指标及其变化影响血浆中吲哚类分子水平,3-吲哚乙酸和3-吲哚丙酸水平降低与ASCVD发病风险增加有关,3-吲哚乙酸、3-吲哚丙酸可能是肥胖导致ASCVD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体格测量指标 吲哚类分子
原文传递
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浅析
20
作者 王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探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优化儿童保健策略,促进其全面发展。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临西县人民医院的120例早期生长发育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参... 探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优化儿童保健策略,促进其全面发展。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临西县人民医院的120例早期生长发育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策略,比较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头围、体重、身高)、健康状况(健康总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实施护理措施前,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身高增长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观察组的疾病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具体为1.67%对比10.00%,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P<0.001)。结论 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能够显著促进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护理系统 早期生长发育 体格发育指标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