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尚尧 陈善平 +2 位作者 刘丽萍 张中江 包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该研究基于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路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及中介模型检验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厘清了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与体育失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 该研究基于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路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及中介模型检验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厘清了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与体育失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社会支持对体育失范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内部体育动机的独立中介作用、外部体育动机和内部体育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影响体育失范行为,通过外部体育动机的独立中介作用正向影响体育失范行为;(3)教师支持和同伴支持既能直接影响体育失范行为,又能通过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体育失范行为,父母支持只能通过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体育失范行为。由此可见,提升社会支持是抑制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有效手段,应创设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着重增强内部体育动机,激发外部体育动机并促使其转化内部动机,注重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于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差异,从而促使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有效抑制体育失范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体育失范行为 内部体育动机 外部体育动机 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
作者 何天雨 许浩然 +2 位作者 郭新宇 马豪 张新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为明确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路径,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2)自尊在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 为明确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路径,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2)自尊在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领悟社会支持调节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以及自尊对相对剥夺感和体育失范行为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且相对剥夺感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作用在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群体中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体育失范行为出现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行为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体育失范行为 自尊 领悟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法并举: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失当与善治复归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琪 王子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6,共12页
能否恰当规制体育失范行为,关乎体育运动能否长期良性发展。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制实践混淆了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范畴和手段,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体育失范行为,反而在应对新兴体育失范行为时表现出规制失当。应在现代治理语境中确立法治和德... 能否恰当规制体育失范行为,关乎体育运动能否长期良性发展。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制实践混淆了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范畴和手段,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体育失范行为,反而在应对新兴体育失范行为时表现出规制失当。应在现代治理语境中确立法治和德治的领域与对象,进而实现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善治。单一的规制手段不仅无法有效地规制体育失范行为,还会使规制手段自身遭遇合法性和合理性危机。在竞赛过程中的体育失范行为应同时受到规则、法律、道德3种行为规范体系的约束。当前规制失当的原因主要为体育法律问题道德化、体育德治手段法律化、行为规范效力范围模糊化、德治与法治关系失衡化等。为实现体育失范行为的善治目标,应明确体育失范行为的属性划分,框定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手段范畴,建立规制失效的救济机制。从体育失范行为的性质界定入手,综合使用法律、道德和规则框定体育失范行为的领域,从而自上而下地实现对体育失范行为的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治理 体育失范行为 规制 法律 道德 规则 合理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萍 陈善平 张中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15期53-54,共2页
基于社会学理论分析制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制度层面为大学生失范行为提供完善、有效的体育政策建议。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 基于社会学理论分析制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制度层面为大学生失范行为提供完善、有效的体育政策建议。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制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失范行为 制度因素 质性研究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干预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设计
5
作者 刘丽萍 刘春燕 +2 位作者 陈善平 张中江 潘秀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34期1-4,共4页
目的:减少普通大学生的体育失范行为,促进普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解决实践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干预的体育... 目的:减少普通大学生的体育失范行为,促进普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解决实践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干预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干预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制订,紧紧围绕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类型,将规范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三大主要教学环节,提出了3个主要途径:(1)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和道德意识等;(2)在体育运动技能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和体育道德等;(3)在教学竞赛中培养学生遵守竞赛规则、公平、协作等。结论:普通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干预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制订,为下一步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路,同时也丰富了体育失范行为的研究理论,使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有效解决普通大学生的体育失范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 体育课程 方案设计 体育失范行为 普通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聚类分析及体育行为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善平 宋迪 +2 位作者 谢丽君 张中江 刘丽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内外部动机的类型,分析不同动机类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失范行为,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2340名本科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进行了聚类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动机类型大学生的体... 目的:探究体育锻炼内外部动机的类型,分析不同动机类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失范行为,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2340名本科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进行了聚类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动机类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失范行为。结果:(1)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外部动机总分(3.898±0.881)低于内部动机总分(4.302±0.685);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内部动机总分(4.333±0.685)和外部动机总分(3.963±0.864)均高于女大学生。(2)将大学生按照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动机强弱分为:活跃型(43.16%)、享受型(12.48%)、逐利型(11.54%)、消沉型(32.82%)。(3)4种动机类型的大学生的4项体育锻炼行为指标单因素方差检验f值在3.13~13.00之间。在体育锻炼行为上,活跃型≈享受型>逐利型>消沉型。(4)4种动机类型的大学生的5项体育失范行为指标的单因素方差检验f值在1.74~8.17之间。在体育失范行为数量上,逐利型>消沉型>享受型>活跃型。结论:(1)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总体较强,在性别差异上呈现为体育锻炼动机男强女弱,在动机类型上呈现为体育锻炼动机内强外弱,内外部动机呈现出较强的共变性。(2)体育锻炼内外部动机都有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作用,但是内部动机的作用范围和强度更大。当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达到高强度后,外部动机的作用不再明显。(3)内部动机有明显的抑制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在体育锻炼内部动机强的大学生中,外部动机有防止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在体育锻炼内部动机弱的大学生中,外部动机是体育失范行为的诱因。(4)消沉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不足,逐利型大学生的体育失范行为最多。(5)构建了驱动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外部动机强化模型,提出促进体育锻炼行为、防止体育失范行为的4个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失范行为 大学生 中国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