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1
作者 唐元超 严梦杰 王宁 《辽宁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研究生教育依然面临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思政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教育资源协调等多重挑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体育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要性、现存问题、内容体...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研究生教育依然面临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思政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教育资源协调等多重挑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体育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要性、现存问题、内容体系、模式构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建设不足、实践与科研结合不紧密、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等问题。建议应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整合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组织力量,以科研协同、创新协同、管理协同、成长协同,促进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和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提高,共同促进体育硕士人才高质量培养,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研究生 协同育人 培养模式 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君毅 韩会军 徐皓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课程设置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陈旧、实践实习缺乏系统性、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推进不力、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论文评阅标准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遵照国家相关要求,提出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导向和问题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行业规范;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刻板印象威胁与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关系: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和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王晓宇 周璐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1-9,F0002,共10页
目的:厘定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达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86名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元刻板印象威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同时探讨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以及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元刻板印... 目的:厘定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达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86名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元刻板印象威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同时探讨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以及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元刻板印象威胁显著负向预测学校归属感(β=-0.36)、学校归属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β=0.19);元刻板印象威胁与群体边界渗透性的交互项能够负向预测学业成就、学校归属感(β=-0.10、β=-0.12)。结论:学校归属感在元刻板印象威胁与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群体边界渗透性调节元刻板印象威胁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这一过程的直接路径和前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就 元刻板印象威胁 学校归属感 群体边界渗透性 体育硕士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4
作者 何华聪 邹蕾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4期117-119,共3页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提高高等教育建设的一大国家战略,简称“双一流”,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如何提升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为了提高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该文运用文献...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提高高等教育建设的一大国家战略,简称“双一流”,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如何提升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为了提高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双一流”建设为出发点,对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作出深入研究,并提出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专硕的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学位 体育硕士 培养质量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5
作者 文强 王冬冬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破解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困境,从就业形势、招聘要求、职业选择、就业观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主要与研究生个人能力、就业观念、市场岗位供给及培养过程等因素相关。个人层面:需加强... 为破解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困境,从就业形势、招聘要求、职业选择、就业观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主要与研究生个人能力、就业观念、市场岗位供给及培养过程等因素相关。个人层面:需加强自身能力,提升竞争优势;明确职业规划,改正就业观念。社会层面:需降低区域发展差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建设健康就业环境。培养过程层面:需优化培养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完善学校资源配置,健全就业规划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就业困境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晓磊 《科教导刊》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文章在分析和总结体育硕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资体系、多方位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行走的课堂”,实现从“离身”到“... 文章在分析和总结体育硕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资体系、多方位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行走的课堂”,实现从“离身”到“具身”体育实践感知认知,以及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机制和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 问题与现状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硕士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再培养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齐芳 李虹飞 +1 位作者 王健 高玉英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02-103,共2页
体育硕士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极度缺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能承担起体育硕士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再培养的责任。本文依据体育事业特征以及"白皮书"对大学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体育硕士生... 体育硕士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极度缺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能承担起体育硕士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再培养的责任。本文依据体育事业特征以及"白皮书"对大学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体育硕士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根据体育硕士教育特点,构建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小学时模块化选修课程体系,提出了通过课程教学达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 体育硕士教育 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养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协同下体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凤利 郑凤岐 董晋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当代研究生发展的驱动力,加之“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政策的提出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使得新时代体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开展“政产学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当代研究生发展的驱动力,加之“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政策的提出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使得新时代体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开展“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实践,摸索体育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形成“两链协同、四链融合”的发展路径,即政策链和资本链为体育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产学研用”四链融合提供保障。实现“产业+专业+创业+科研”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育人新模式,培养能够解决体育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协同 体育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医融合导向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子岩 王晓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4期120-124,128,共6页
医学院校是培养体医融合相关人才的高等学府,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医融合导向课程设置的研究,不仅是医学院校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是我国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并... 医学院校是培养体医融合相关人才的高等学府,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医融合导向课程设置的研究,不仅是医学院校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是我国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体医融合导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课程体系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41
10
作者 方千华 黄汉升 朱桂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分析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境。如方向领域的模糊化、教育实践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理论化、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导师理念的传统化、学校(社会)的轻视化等。提出重视实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分析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境。如方向领域的模糊化、教育实践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理论化、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导师理念的传统化、学校(社会)的轻视化等。提出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立合理评价标准、转变导师培养理念、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体育硕士 培养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实、能、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霍红 杨洋 +1 位作者 刘香 王洪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4,共4页
以模块化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心理模块理论为基础,以"技、实、能、新"四个方面基本素质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种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形成了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和校外... 以模块化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心理模块理论为基础,以"技、实、能、新"四个方面基本素质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种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形成了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和校外培训方面的培养环节,从而构建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健 曲鲁平 +4 位作者 陶岩 刘昱宏 康鸾 司洪旭 张蕾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在职研究生 教育质量 指导教师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体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先琼 鲁平俊 +1 位作者 崔国文 李学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比较体育 体育硕士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先琼 鲁平俊 +2 位作者 周龙惠 袁凤梅 李庆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表明:我国各大学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不明确,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趋同现象突出,...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表明:我国各大学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不明确,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趋同现象突出,并且目标不具体、没有针对性。而日本各大学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据此提出了完善和规范我国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和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体育硕士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索——现状、问题及改革设想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传兵 方千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2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理论化、学位课程重复化、选修范围狭窄化及实践课程形式化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改革设想主要有:...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理论化、学位课程重复化、选修范围狭窄化及实践课程形式化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改革设想主要有:以能力为本位,增设实践课程;更新学位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拓宽选修范围,增加跨选修课;优化实践模式,落实专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 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建社 李艳翎 陶成武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9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比分析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并对体育硕士培养目标提出建议。认为其培养目标应以提升适应某类体育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目标定位应建立以市场需要为依据的办学机制;专业领域(方向)设...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比分析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并对体育硕士培养目标提出建议。认为其培养目标应以提升适应某类体育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目标定位应建立以市场需要为依据的办学机制;专业领域(方向)设置应体现与体育行业主要职业的对应性;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应体现职业技能的适应性与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教育硕士 体育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改革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菠 黄巾 赵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生源结构不合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雷同、专业核心课程趋于共性、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等问题。结合体育学科自身专业特点与社会职业发展导向,提出在教育中努力搭建学校、市场、社会导向...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生源结构不合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雷同、专业核心课程趋于共性、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等问题。结合体育学科自身专业特点与社会职业发展导向,提出在教育中努力搭建学校、市场、社会导向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招生平台;构建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个人长远发展模块式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与产业相结合的链条式培养过程;建立以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三者相结合的核心素养评估体系等改革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均衡性的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涵 罗艳蕊 马爱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0,共4页
从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授权单位的层次类型及招生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均衡性,认为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将影响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建议通过授权单位审批、专... 从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授权单位的层次类型及招生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均衡性,认为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将影响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建议通过授权单位审批、专业领域设置、发挥研究机构优势等手段,推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 不均衡性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成国 李世昌 季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70,共5页
为了充分体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用性方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现状,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中现存问题提出建议:尽快制定全国的论文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多元化的论文设计... 为了充分体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用性方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现状,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中现存问题提出建议:尽快制定全国的论文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多元化的论文设计,注重论文的实务价值;更深入研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论文 评价指标 论文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析——以体育教学领域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卫东 杨军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课程总量供需失衡、学生课程选择权缺失、课程内容陈旧、跨专业课程比例偏小、课程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加强专业领域核心课的实践性、注重教学实践课的... 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课程总量供需失衡、学生课程选择权缺失、课程内容陈旧、跨专业课程比例偏小、课程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加强专业领域核心课的实践性、注重教学实践课的开发、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设置 体育教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